分类

在等待中消失----读哈金的小说《等待》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5年7月 6日

最近,我在图书馆借到了哈金《等待》的中译本,把全书看完。

《等待》讲述了一个无比荒诞却又很真实的爱情故事。

bg50702a.jpg

60年代初,孔林离开农村到沈阳去读军医学院。读书期间,根据父母的意见,他在老家娶了刘淑玉为妻。毕业后,孔林分到木基市,成了一名军医。在医院里,他爱上了护士吴曼娜。他决定要跟淑玉离婚。

"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鹅庄同妻子淑玉离婚。他们一起跑了好多趟吴家镇的法院,但是当法官问淑玉是否愿意离婚时,她总是在最后关头改了主意。年复一年,他们到吴家镇去离婚,每次都拿着同一张结婚证回来。那是二十年前县结婚登记处发给的结婚证。"

一方面,淑玉不同意离婚。另一方面,孔林所在的部队医院有一条奇怪的规定,夫妻分居必须满18年以后,才能自动离婚。多年来,这条"第22条军规"一直得到了严格的遵守。所以,孔林无奈的等待了17年,一直没有办法离婚,他与吴曼娜也就无法结婚。

小说写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待戈多》的翻版。但是,现在第18年终于到来了,孔林成功离婚了,可以与吴曼娜结婚了。于是,这个故事就完全不同了,戈多已经来了,孔林会如愿的得到幸福吗?

不幸的是,情况恰恰相反。在18年的漫长等待以后,吴曼娜的身体变得虚弱了,孔林则发现他自己对新的婚姻很不适应。18年的等待最终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一种空虚和困惑。

他又听见脑子里有个声音在问他,"......你真的是为了爱情才同她结婚的?你真的爱她吗?"

他想了一会儿,然后勉强回答说,"我觉着是。我们互相等了那么多年,不是吗?难道这么长时间的等待不能证明我们的爱情?"

"不能,时间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实际上,你从来没有爱过她。你不过是一时的冲动罢了。你的这种冲动根本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爱情。"

什么?一时冲动!他惊讶得向后退了一步,呆呆地站在那里。他的鼻子也塞住了,张开嘴巴呼着气。

"是的,你错把冲动当成爱情。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事实上,你等了十八年,只是为了等待而等待。你完全可以为了另外一个女人再等上同样的时间,对不对?"

......那个声音又来了。

"没错,你是等待了十八年,但究竟是为了什么等?"

他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令他害怕,因为它暗示着他等了这么多年,等来的却是一个错误的东西。

"我来告诉你事实的真相吧,那个声音说。这十八年的等待中,你一直浑浑噩噩,像个梦游者,完全被外部的力量所牵制。别人推一推,你就动一动;别人扯一扯,你就往后缩。驱动你行为的是周围人们的舆论、是外界的压力。是你的幻觉、是那些已经溶化在你血液中的官方的规定和限制。你被自己的挫折感和被动性所误导,以为凡是你得不到的就是你心底里向往的,就是值得你终生追求的。"

写到这里,这篇小说的用意就已经很清楚了。孔林最初是爱吴曼娜的,但是现实的束缚,使他们不得不对强大的外界压力表示顺从,被迫接受等待。结果,等到新生活真的开始的时候,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他们丧失了爱的能力了。

这反映了一个人类的困境。我们因为不满足已有的东西,希望生活能够变得更加美好,所以等待。但是,生命随着时间流逝,使得等待最终变得毫无意义。于是,我们不仅要问,那么是否一开始就应该放弃等待,放弃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呢?

一句话,这篇小说是关于人性在等待中消失的故事,也就是说过程消亡了目的。这是一个很宽泛的主题,事实上并不局限于文化大革命那个非常年代。我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吧,不喜欢的工作、不幸福的婚姻、不如意的生活环境等等,我们在无法改变时,往往都会选择等待。但是,随着岁月变迁,我们会习惯于等待,变成为了等待而等待。当最终梦想的一切来临时,我们会发现那已经不是我们需要的了。进一步说,生命在等待中流逝,等待将生命蚕食。我认为,这就是小说的主题。

《等待》获得了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这是美国小说的最高奖项。有书评家指出,这本小说是一个爱情和政治学的混合物。我想,美国人可能从中读到了政治,中国人可能从中读到了爱情。但其实它两者都不是,它最终是关于人性被扭曲和压抑的故事。

我们甚至可以把这本小说看作一个象征20世纪中国命运的寓言。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挣扎、碰撞。新势力要求获得主导权,但是旧势力的影响又无法摆脱。我们不难想象,刘淑玉和吴曼娜到底象征了什么。当外面的世界发生变化,这场争斗停下来的时候,孔林已经变得虚弱和筋疲力尽了。

但是,也许上面这些都不是这篇小说最大的成就,哈金的语言才是最了不起的奇观。整部小说的措辞生动简洁,行文节奏自然明快,真好似行云流水一样,看得出哈金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阮一峰 / 2005-6-27)

留言(12条)

希望已达后的不安,有点类似芥川龙之介的文章。

说一句题外话,我刚才用弹出窗口发表评论,结果无法显示,可能出了错,请站长查实。

你可以再试试看,应该是正常的。

我怎么买不到这本书呢

看了《等待》,也看了楼主的点评,深有同感,“生命在等待中流逝,等待将生命蚕食”。
同时看了楼主的其他几篇网络日志,很受教益,望继续。

刚看过这本书,觉得有些失望。语言方面也没能给我从前看哈金的短篇小说时那种鲜明流畅的享受,可能跟这次看的是英文版有关。倒是有些在中国比在英语世界中常见的事物,这回学到了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比方说——肉冻。比方说——牛皮纸。比方说——手扶拖拉机。

孔林的悲剧,其实更多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外界的压力最多是起个间接作用。所以这的确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但我觉得小说的第三部分(孔与吴结合后的生活)比较缺少说服力,大多数人都曾或多或少对琐屑的婚姻生活感到失望,并不一定要等待过十八年才如此。

希望知道哪有中文版的卖这本书卖就好了

好累,他们都太累了。过程消亡了目的,等待的是一个错误。

就像自己现在的生活,从学校出来,磕磕绊绊地工作了一段时间。不满意现实,又屈服于现实。
只是待在家幻想,期待,等待,好像通过毫无根据的思考就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
回过头来,发现其实都是自己骗自己,时间过去很多,可自己却止步不前。
没有任何收获,倒是徒增了看破红尘的烦恼,焦虑,压抑,不安。

我倒是有不同的见解,原著没看,但是人生本是匆匆,就算一开始如愿,对于同一件事总有厌弃,总会心生不同情绪的。所以我不觉得悲哀,反而有点庆幸,庆幸有17年的等待的美好值得回忆!不管如何都是经历!!!

他的另一本书 叫做 《池塘》 也是很讽刺
我写过一篇书评,名字就叫做“当才华遇上观念”

2024年了在看简体中文版本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