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血钻》(Blood Diamond)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7年3月16日

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这一次的表演真是精彩,看完全片后,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叫好。虽然我从来不是他的影迷,但是他在这部影片里的演出,使他毫无疑问地成为美国最好的演员之一了。

电影《血钻》(Blood Diamond)的背景是,1999年非洲国家塞拉利昂爆发内战。渔夫所罗门·范迪(Solomon Vandy)被迫为叛军在河中淘钻石,结果发现了一颗稀世粉钻。围绕着这颗钻石,各种势力展开了争夺。

光看情节,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部惊险片。但是实际上,它是一部批判现实的作品,全面展现了非洲人民的苦难。美丽的钻石带给人们的不是幸福,而是灾祸。

叛军依靠钻石获得经济收入,但是联合国禁止塞拉利昂出口钻石。于是,塞拉利昂的钻石被走私到领国利比里亚,在那里获得原产地证书;然后在荷兰安特卫普,不法的钻石商将这些血钻与其他钻石混在一起,冒充合法产品。最后在伦敦,钻石大亨将这些钻石都囤积起来,人为维持市场的高价,好使人们用三个月的薪水购买一枚结婚钻戒。这就是"血钻"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

bg2007031502.jpg

叛军用出售钻石得来的资金,向南非的军火商购买武器;而政府军为了消灭叛军,也必须向军火商购买武器,甚至雇用军队。所以,非洲土地里的那些美丽的石头,唯一的作用就是使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互相残杀,让那些钻石商和军火商大发其财。

bg2007031505.jpg

更可悲的是,叛军为了扩充军队和招募挖矿的人手,大量吸收娃娃兵。无数的非洲儿童在本应该上学的年龄,却拿起枪,当上了游击队员。即使这些孩子没有在战争中被打死,但是等到成人以后,他们会发现自己除了杀人以外,一无所长。非洲的未来就是这样被毁掉的。

bg2007031503.jpg

《血钻》想讲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在流血的大陆。这部电影根据美国记者格雷格·坎贝尔(Greg Campbell)2002年出版的《血钻:追踪世界最贵宝石的死亡之路》(Blood Diamonds Tracing the Deadly Path of the World′ s Most Precious Stones)改编创作,完全都是真实的事件

bg2007031504.jpg

从情节到内涵,从表演到制作,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几乎是完美的。我认为,它是2006年最佳电影。

下面是我翻译的一段电影中的对话,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雇佣军丹尼和一位当地的小学校长本杰明,谈到了人的本质到底是善还是恶,从中可以领略到这部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

bg2007031506.jpg

丹尼(喝了一口啤酒):他们在这里杀了多少人了?

- So how many attacks have there been in the area?

本杰明(看看周围):我认识大部分的叛乱分子,从他们小时候就认识。这里的司令官,至今还害怕我拿尺子打他。

- I have known most of the rebels since they were children. The local commander is still afraid I will come after him with my ruler.

丹尼(看着对方):你觉得,因为你是一个好人,所以他们就会放过你?

- So you think because your intentions are good, they'll spare you, huh?

本杰明:我的信念告诉我,人类本质上是好的。但是我的所见所闻却表明不是这样。

- My heart always told me that people are inherently good. My experience suggests otherwise.

(本杰明喝了一口啤酒)

本杰明:丹尼先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觉得人本质上是好的吗?

- But what about you, Mr. Archer? In your long career as a journalist...would you say that people
are mostly good?

丹尼(若有所思地说):不是。我觉得人就是人。

《血钻》个人评分:9.5 / 10分

《血钻》电影预告片:

(完)

留言(9条)

Dear Mr Ruan,

Recently I have read your translation on 麦凯的《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和维加的《困惑之
惑》, published by Taiwan's publisher. 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 In fact, I have all translated versions of Mackay's books and think that your version is the best one.

On page 269, 2000年,此书在中国大陆已经出版过译本,书名为《投机与骗局》,出版者为海南出版社。Instead of 南海出版社。

Another note is that there is also another translation of Mackay's book:

书  名: 非同寻常(欧洲历史上最荒唐可笑的群众性狂潮)
定  价: ¥28
作  者: 作者:(英)查尔斯·麦基|译者:富强
I S B N :
7801558766
出 版 社: 中国物价出版社,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06-04-01

Best wishes

Paul

好残忍,看这样的片子我会做噩梦的。

引用Paul的发言:

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 In fact, I have all translated versions of Mackay's books and think that your version is the best one.

On page 269, 2000年,此书在中国大陆已经出版过译本,书名为《投机与骗局》,出版者为海南出版社。Instead of 南海出版社。

谢谢您的评价和提供的信息,真的是非常感谢。这本书最后的定稿,编辑做了很多文字润色,让我的翻译生色不少,实在是功不可没。

那个“南海出版社”确实是我的疏忽,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有再版的机会,希望能够得到改正。

我在翻译的时候曾经担心,这样的书会不会有读者。看到您的留言,我知道我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倒是觉得没有那么完美,也许这个电影集中了好电影的一些要素:政治、暴力、美女、人性等等。
从角色来看,我以为无间道风云的表演,他更好一点。
也许这个片子有点煽情过分了吧。

引用阿三的发言:

也许这个片子有点煽情过分了吧。

我也觉得结尾部分有些俗套。

For your reference:

《明报》,2007-01-18,A27。

《血钻》捅破美钻神话揭非洲腥采钻电影今在港上画

讲述非洲采钻引发冲突的荷李活电影《血钻》今天在香港上画。钻石从来都令女人趋之若鹜,男士们更视之为求婚「必备武器」,但随电影引出非洲钻石背后的黑暗面,美国一些女性开始对钻石有了不同观感,她们联想到的不再是永恒的爱,而是战争与血泪。

「看到手指想起妇孺被杀」
美国36 岁女子吉布森近日望去年夏天未婚夫送的订婚戒指,令她感到很不安乐,因为钻石没有叫她想到爱情,相反却只有战火和暴力。如今吉布森与未婚夫要选结婚戒指,他们除了向店员查询切割、颜色和卡数外,还会问: 「它来自哪儿?」每当她想到这些钻石可能来自冲突国家,便感到很无助。

婚姻网站theknot.com 负责人表示,他们的留言版多了许多女士讨论「血钻」的问题。她说: 「很多女士讲: 『钻戒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我不想一看到手指, 就想到妇孺被杀。』这摧了戒指的含意。」有些人为免间接助纣为虐,甚至改购蓝宝石、红宝石等。

防助纣为虐改购蓝宝石
不过无论如何,专家仍相信受爱美和文化因素影响,钻石始终是结婚之选,更是美国人的至爱。05 年全球690 亿美元的钻饰交易中,美国占了一半达310 亿美元。去年全球市场稍见萎缩至600 亿美元,但美国反而增加7%达337 亿美元。

美国很多男士为讨爱侣欢心,不仅费煞心思拣选,还不惜用两、三倍人工来买钻石。34 岁的努尔在首饰店的橱窗前来回踱步,始终拿不定主意。他为了向女友求婚,两个多月来不知第几趟来到珠宝店林立的纽约市第47街,但仍未拣到合心意的钻戒。

求婚必需品美妇喜炫耀
华盛顿一名珠宝店售货员说,选购钻石戒指的男士来自各个阶层,并不限于富家子弟。无论他们收入多少,都视之为求婚必需品,不惜储钱多时、甚至用上两、三月的薪酬也要买到。好象努尔最后也花了近4.7 万港元买了一只求婚戒指。

不过,美国女士们之所以喜欢收钻戒,每每只为拿来炫耀。珠宝专家布罗曼说: 「美国年轻女子搞订婚派对,常会公告亲朋她的手指多了一颗钻石。」

27 岁的怀特霍尔就为男友用家传钻戒向她求婚,感到非常自豪。这只钻戒是男友祖母戴过传下来的,朋友们计划给怀特霍尔搞一个订婚派对,以介绍钻戒,确认它在家族史上的重要地位。怀特霍尔说: 「我爱死这颗钻石了!」德通社/那不勒斯新闻

《明报》,2007-01-18,A27。
业界设验证机制打击血钻

钻石俨如蛇蝎美人,外表瑰丽夺目,但背后却隐藏非洲内战的哀歌。干戈叠起的非洲,不少游击队、独裁者勾结唯利是图的商人,将当地的钻石拿到国际黑市贩卖,以资助他们发动血腥战争的经费,非洲平民便成了钻石的最大受害者,故这些钻石被称为「血钻」(Blood Diamond)或「冲突钻石」(ConflictDiamond)。

官商勾结黑市卖钻筹军费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钻石业03 年实施「钻石原石国际验证机制」(Kimberley Process),要求未经琢磨的钻石须放在密封兼附有独特条形码的防窜改容器。开采国每次跨境运送钻石时,必须附有无法伪造的「非冲突证书」(KP 证书),确保钻石不沾血腥。有关方面称,90 年代末全球有4%至15%的钻石产自冲突区,现已减至不足1%。业界也宣称建立机制后,市场上的钻石几乎已滴血不沾。欠独立监管血钻仍流通

不过钻饰店十居其九仍讲不出钻石来源,叫人质疑机制没有独立监管,根本未能全面阻止血钻流通市面。98年揭发血钻的人权组织表示,因为采钻国家欠缺监管和走私等问题,科特迪瓦等地的血钻仍然流通。加州一名珠宝商承认钻石文件不能保证原产地,另一洛杉矶珠宝商更冷然说:「有青年想知道钻石是否来自受逼害的非洲国家,我答不知道,他最后没有买。我毋须说谎,我在这里不是要拯救世界的。」

那不勒斯新闻/diamonds.net

看看这部电影的理想风格:

Let us hear the voice of that world. Let us learn form that voice.


好电影不是风格,而是思考。

:你觉得人的本质是好的吗?
:不是,我觉得人就是人

这几乎是该电影中最深刻和内涵的台词,也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了吧,人就是人,人不是任何其他的概念可以表达和阐释的概念对象。不管你将人解释成什么其他概念的集合体,你还是无法改变这一切,现实和历史在你的意志之外循环变幻上演,人终究只能是人,不是任何其他的概念对象,虽然你可以解释这无穷的世界,但是连这解释的能力也是被注定的,于是,一束宇宙的光影从地球身边掠过之间,在人类演化成人之前以及人类消失在地球上之后,宇宙重归安宁,从遥远幽深的宇宙深处传来两个神的对话:

:这个星球之上曾经出现过一种生物,叫做人,你觉得人是什么?
:人就是人,都已经不存在了,还能是什么?

旁白:任何事物都在消逝的过程中,消逝之后,任何事物都只变成一种概念对象和观念,于是你可以说,既然人类终将消逝,那么人的存在只是在精神体上的存在,因为在精神上你默认自己是存在的,这是你思考的前提,然而实际上你是否存在是无法证明的,人就是人,从精神体的角度来看,人就是一个会思考的概念。

(完)

感谢推荐,今天就去看一看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