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e Mattioli 眼中的上海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7年10月25日

Daniele Mattioli是一个意大利摄影师,现在定居上海。

我偶然发现了他的个人网站,上面有一组上海的照片

bg2007102501.jpg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组照片不太真实。镜头中的上海是那样的光怪陆离,俗艳和喧哗,一点都不像我记忆中的这座城市。我在这里长大,循规蹈矩地度过了所有的少年时光,我心目中的上海是一个平静、陈旧、保守、乏味的地方,而现在的上海几乎是另外一个城市。

我都不肯定,我是否真的在这里生活过。这座城市似乎同我的记忆毫无关系,或者我曾经的体验都不是这个城市真实的一面。许多年前,我每天清晨7点上学,下午5点放学回家,脖子里挂着钥匙,书包里放着饭盒;许多年后,我重新走在同一条街上,发现过去的一切都消失了,学校被拆了,所有的建筑物都是重建的,甚至马路上的人好像都是其他城市的人。我从不曾料到,成年后的生活会是这样。

如果Daniele Mattioli记录的上海是一个真实的上海,----肯定如此----那么我就显得不真实了。当我告诉别人,这里是我的故乡的时候,我是多么心虚啊。我的故乡其实和这里没有关系,在这里,我反而觉得自己是一个陌生人。

(完)

留言(8条)

一样东西,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只是模糊的印象。有的人是美好的印象,有的人是丑陋的印象。我们可以用信息量来描述,上海某一个时刻1000万人就有1000万份(粗略)的信息。我们只能最多同看到2000个人(?,例如集会)也就只有1/5000;通常按看到两个人计算(1/5000000)。而我们的记忆又会忘记,就是说损失一部分信息;这样我们脑子里上海的信息就非常有限。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活得并不真实,只是靠一些很浅显的信念和理想在支撑着自己对一样事物的看法。当你看到一部分的真实的时候,你会觉得不真实;当你看到全部的真实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社会很可怕

单从影像而言,真实从来不存在。
从生活而言,每个人的真实都不一样。比如香港,黑社会、香艳、文学气息、金融中心、自由民主等等都是属于香港的,更多人也只是在一个层面中生活。
所以,并不赞同楼上所言,全部的真实。。。什么是全部的真实呢?
前提当然是从每个观察者的角度出发。

  也许作者要传递的只是对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种怀念,往往逝去的留在记忆中的总是那么的美好!也许作者对故乡的变化还不认可,因为变得失去了自我的本真了。
  
  

To wuyuzheng: 我想表达的观点和你是类似。关于“全部的真实”这个词,我用词不够严谨,我要说的是“一定数量上的真实”。我们虽然只能观察到很小一部分(生活在一个层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描述(暂且不讨论正确与否),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真实。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要讨论的原因。

To 张英飞:作者的本意大家还是了解的。我是想发散的讨论关于“真实”这个话题。因为个人原因,我对这个话题很敏感。

To 一峰:非常抱歉,把你这里当成了论坛。也想以上二位致歉。但是面对“真理”和“真实”两个“真”字的时候,我是非常“较真”。但我想西方,日本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中国”,很大程度是因为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很“较真”。我们看到西方的科学都是“量化”,日程表。这些都是为了把一件事说明白,清晰。我“较真”,我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我家在上海.我是94年来上海的,最近刚离开.这些照片对我来说很真实,就是我记忆中的上海,但我看完之后很伤感.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喜欢这个城市.有时候会遇到有些人对我说,上海是他们最喜欢的城市之一.我觉得有些不可理解.我印象中的上海是一个庸俗,拥挤和肮脏的城市,但它却那么熟悉,令人伤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故乡,所以别人是没有权利告诉你所谓真正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

我看到这篇网志,受到触动的倒不是影像真实与经验真实的不一致,而是很感兴趣一峰的这种“乡愁”。

故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位置的,如同母亲一样。与母亲失散的孩子往往到老都不肯放弃寻找亲生母亲的努力,而离开故乡的游子也多是终其一生都在寻求与故乡的连接。

问题是哪里才是自己的故乡?

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没变...这里产生的反差确实让人惊讶

同个城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和区域,自然有不同的视野,尤其是当这个城市足够大的时候。
但是我愿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中国人一向看重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并为之自豪,认为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标志,是颜面,(包括是官员的政绩)来不及的要丢开过去。而对个人来说,这过去的遗落,即使不悲哀也惘然,惶或, 因为只能在想象中回溯,因为记忆不能被印证。
陈丹青在他的随笔里也有提到这件事,认为城市历史被割裂,中国城市除了规模和某些标志性建筑基本大同小异。 当然,拆迁比维护要便宜。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