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6月17日晚,重庆举行超大规模无人机表演,共有11787架无人机,上图是其中一个场景"天上的重庆"。(via)
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
上周,苹果公司发布了新的设计风格"液态玻璃"(liquid glass)。
这种风格使用液体玻璃,作为控件(上图)。早先的扁平化风格,被一股脑抛弃。
下图左面是原来扁平化风格的 iPhone,右面是这次测试版的液态玻璃。
我知道的绝大部分人,对这种新风格都是差评,觉得不好看。大家想不通,为什么苹果要在屏幕上,添加一个额外的半透明玻璃层。
甚至有人说,如果乔布斯看到 iPhone 变成这样,会解雇所有人(下图)。
那么,到底为什么呢,苹果好端端的,突然要大改界面?
官方完全回避这个问题,我倒是看到一篇解读,提出了一个很有见解的猜测。
他说,苹果这样做,压根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下一代的空间计算,也就是 AR。
现在的计算设备,都是二维的平面交互,用户面对一个扁平的屏幕,所以适合二维的扁平化风格。
但是,对于 AR 设备,用户进入的是一个 3D 空间,接触的东西都是立体的,所以需要一个立体的界面。
AR 设备没有屏幕,只有空间。屏幕不重要,空间才重要。
液态玻璃就是一个空间设计,目的是让界面有一个实体,让你感觉每个按钮都是一个有体积的实物。并且,它半透明,不会遮住后面,从而产生空间层次感。
从这个角度,苹果的界面设计副总裁 Alan Dye 对液态玻璃的介绍,就很容易解读。
每个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赋予了它们物理感:它们具有维度,能够动态响应光线,并投射阴影。
苹果的 AR 设备,目前只有 Vision Pro 头盔。
液态玻璃界面,应该最初是为了这个头盔设计的。在 AR 空间中,操作界面就是一块悬浮的玻璃,这非常合理。
苹果为了统一设计语言,索性让 iPhone 和 Mac 也用了它。开发者只需要设计一次,就能适配所有苹果设备。
这样做,有利于推广 AR。试想一下,用户在手机和电脑上,已经熟悉了液态玻璃风格,当他最终戴上 AR 设备时,就不会对这种界面感到陌生,仿佛 AR 设备只是 iPhone 的自然延伸。
如果苹果确实是这样的考虑,那么我们可以确定,苹果下一步会大力推广空间计算。
Vision Pro 虽然卖得不好,但是苹果不仅不会放弃它,反而会加大投入,很可能还会推出轻量级的 AR 眼镜。
AR 也许是计算机行业的下一个热点,苹果已经在布局。
并且,液态玻璃界面要求实时模糊、动态透明、情境照明。这些效果需要强大的 GPU 实时渲染,这正是苹果芯片的强项,对手的硬件可能会出现卡顿,从而进一步加大苹果的优势。
科技动态
(1)Meta 公司推出 AI 广告,用户上传产品照片,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广告视频,并配好音乐和文案。
未来,广告的制作成本越来越低,注定会无所不在,并且还会针对每个人,生成个性化广告。
(2)加拿大有一只小乌龟,断了一只脚。一家博物馆用乐高积木,为它制作了助行器。
这件事很有意义,因为乌龟的寿命很长,可以达到50年~80年。助行器能帮助它几十年。
(3)美国国防部研究局 DARPA,创造了无线传输能量的世界纪录。
他们使用激光,在8.6公里外传输能量,持续了30秒,每秒功率超过800瓦。这是迄今无线传输能量的最远距离。
上图是激光接收器,激光进入中心的孔以后,会被反射到内部的数十个光伏板,这些光伏板将能量转换回电能。
(4)除了人形机器人,还有虫形机器人。
一家美国公司制作了蜈蚣机器人,它可以爬行,适合起伏的地形,目前用来除草。
(5)一项研究发现,手写能增加大脑活动和参与度,比键盘打字更有利于记忆和学习。因此,学习重要的内容,可以尝试手写。
文章
1、CSS class 的替代方法(英文)
作者认为,网页元素的 class 属性有很多弊端,可以不用,改用替代写法,很有启发性。
2、短信发送天气预报教程(英文)
本文介绍怎么使用短信,给自己发送天气预报。
3、更好的 Shell 历史搜索(英文)
本文教你怎么打造更好用的 Shell 历史搜索。
4、让 NotebookLM 更好用的3个浏览器插件(英文)
谷歌的 AI 笔记应用 NotebookLM 非常有用,本文介绍三个 Chrome 插件,让它更易于使用。
5、SSL 为何改名为 TLS(英文)
HTTP 的加密协议 SSL,后来改名为 TLS,本文解释原因,完全是大公司斗争的产物。
6、自适应网页的正确写法(英文)
为了适应手机浏览器,网页的 HTML 头部一般会加上缩放命令,比如width=device-width
。本文介绍这个命令的正确写法。
工具
1、Vince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工具,Google Analytics 的自托管替代品。
2、worklenz
一个开源的团队项目管理工具,自带后端和前端。
3、Kopia
一个开源的备份/恢复工具,可以将指定的目录或文件,备份到云存储服务商,有命令行和图形两种界面。
4、Eyesite
一个开源的实验项目,用摄像头捕捉用户的目光移动,从而代替鼠标,参见介绍文章。
5、Unbound
自搭建的家用 DNS 服务器。
6、Rspamd(英文)
开源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用来检测垃圾邮件。
开源的 Chrome 插件,将 Cookie 同步到 Cloudflare,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共享 Cookie。(@jackluson 投稿)
网站链接检查器,输入网站链接,找出其中的死链接,代码开源。(@isixe 投稿)
9、Ayanami
纯前端的像素编辑器,支持帧动画。(@KamiC6238 投稿)
10、chromium-style-qrcode-generator-with-wasm
使用 Rust 和 WebAssembly 技术的 Chrome 风格二维码生成器,纯网页应用,不需要后端。(@liuliangsir 投稿)
资源
每日自动抓取 arxiv 论文,并使用 AI 进行汇总,使用 GitHub Pages 进行展示。(@dw-dengwei 投稿)
一个交互式网页可视化应用,展示中国城市地铁线路,代码开源。(@thecuvii 投稿)
3、Thiings
一个搜索下载 3D 图标的网站,现有近3000个图标。
4、无字证明(Proofs without words)
这个网站收集各种数学定理的图像证明,上图是前 n 个奇数之和等于 n 的平方。
图片
Reddit 是美国最大的网上社区,有无数个子频道。任何关键字,都能创建一个子频道,类似于百度贴吧。
下图是按照成员人数的 Reddit 子频道排名。
不知道看哪个频道,可以先去上面这些频道,比如排名第一的 Funny 频道。
上图是 Meat 历史上五次最大的收购。
其中,第二大收购是上周刚刚完成的,这个交易非常奇特。
Meta 以143亿美元投资 Scale AI,获取后者的少数股权,并让后者的28岁 CEO 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辞职加盟 Meta,负责 AI 部门。
也就是说,Meta 实际上是花了143亿美元,挖角了亚历山大·王这个人。AI 人才的价码之高,令人咋舌。
文摘
1、胶水工作重要吗?
"胶水工作"(glue work)指的是,帮助做出产品、提高效率的一些辅助工作。
举例来说,更新文档、解决技术债务、培训新人、维护团队成员的正常交流等等,都属于胶水工作。每个团队都需要大量这类工作。
我认为,胶水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它们来粘合整个团队,就很难做出大型产品,也无法减少大型组织中的摩擦。
有些工程师因此很天真,将大量精力花在这些胶水工作。但是,在晋升或发放奖金时,这些工程师往往被忽视,公司更看重那些销售直接相关的工作(如开发新功能)的工程师。
为什么胶水工作不能让你得到晋升呢?
是因为公司太愚蠢,看不到这些工作的价值吗?我不这么认为。
公司不奖励胶水工作,因为他们不想让你优先考虑它,而想让你更重视产品的发布。胶水工作很辛苦。如果你有能力做好胶水工作,他们希望你把这种能力用在产品发布,而不是提高团队效率。
你必须明白,让团队更顺利地运行不是你的工作,你的真正工作是执行公司领导层的使命。
有一个很少人知道的事实是,与其花大量时间提高团队效率,不如让团队以60%的效率运行。
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
(1)如果团队以100%的效率运行,团队成员不可避免地会精疲力尽,这对每个人都不好。
(2)最好让团队成员习惯于在公司的基本效率水平上运作,而不是在短时间内人为地消除摩擦。因为低摩擦的状态不可能长期持续,这要求巨大的投入。
大型科技公司在任何时间内都以大约20%-60%的效率运行(公司越大,运行效率越低)。大公司的增长主要在于占据更多的市场,而不在于提高效率,所以公司不在意让团队效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如果个别员工愿意在胶水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将团队的效率提升到80%或90%,公司将利用这种免费价值,但公司对长期锁定这种价值没有任何真正的兴趣,因为这取决于优秀的人才自愿奉献时间,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结论就是,公司需要有一些胶水工作,但是不需要太多的胶水工作。
作为开发者,你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战术层面上做一些胶水工作,而不能把胶水工作提高到战略层面。
也就是说,你应该把胶水工作视为额外工作,你的关注重点永远应该是项目的成功。你不会因为胶水工作而得到特别的奖励,但你会因为项目的成功而获得奖励。
言论
1、
政府的软件采购方式,花费大量资金,引发大量新闻报道,涉及大量人员,但最终不会有一款软件真正进入工作,用户仍将使用 Excel 处理所有事情,使用 PowerPoint 生成幻灯片。
-- Hacker News 读者,评论美国国防部向 OpenAI 采购2亿美元 AI 模型
2、
未来,你还是需要学习编程。因为你需要能够准确地告诉 AI 你想要什么,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助于你编写更精确的提示和指令。
-- 吴恩达,著名 AI 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3、
宇航员在太空洗衣服吗?答案是不洗。
国际空间站的供水很有限,根本没有设计洗衣服的功能。宇航员的衣服弄脏以后,要么继续穿,要么直接扔掉。脏衣服会在返回大气层的时候,全部烧掉。
-- 《宇航员在太空洗衣服吗》
4、
我担心,以后在重要的媒体中,实质性内容将逐渐衰落,30秒的片段会流行,节目只具有最低的共识,充斥着对伪科学和迷信的盲目介绍,尤其还有一种对无知的庆祝。
-- 卡尔·萨根,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这段话写于1994年
往年回顾
信息就像糖一样上瘾(#306)
最酷的乐高作品(#256)
如何走出失望和怀疑(#206)
显卡缺货与异业竞争(#156)
(完)
WWW 说:
chromium-style-qrcode-generator-with-wasm
这个 网页 生成 二维码 。。长的 与 vivaldi 自带的 这个功能生成的好像啊。。
2025年6月20日 08:38 | # | 引用
徐肆 说:
Meat 的五次收购
这一段多次把 Meta 拼错了
2025年6月20日 08:46 | # | 引用
chunyang 说:
meat -> meta
2025年6月20日 08:47 | # | 引用
wangle 说:
看看国内的科技新闻和国外的科技新闻,感觉差距还不小,我们还需要努力。还是说国内比较牛的科技新闻,并没有被收录进来啊?
2025年6月20日 08:53 | # | 引用
江湖人称向前兄 说:
"下图是按照成员人数的 Reddit 子频道排名。",是不是忘记放图片啦
2025年6月20日 08:53 | # | 引用
Kholin 说:
> Meat 的五次收购
这一段文字里的 Meat 应该是 Meta
2025年6月20日 09:01 | # | 引用
爱喝可乐的咖啡 说:
苹果不管如何迭代,反正“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在阮老师这里也体现了一番/dog
2025年6月20日 09:08 | # | 引用
家明 说:
1994年的预见很正确
2025年6月20日 09:09 | # | 引用
yw 说:
> "上图是 Meat 历史上五次最大的收购。"
Meta
2025年6月20日 09:16 | # | 引用
NeedYear 说:
看来大家都喜欢 提意见。哈哈哈哈。。
2025年6月20日 09:27 | # | 引用
小加号 说:
乌龟那个用乐高很容易散开吧,应该用3D打印技术的
2025年6月20日 09:29 | # | 引用
龙井茶 说:
胶水工作这个内容,真的很深刻
2025年6月20日 09:32 | # | 引用
123 说:
有的呀,是不是你那边浏览器屏蔽了
2025年6月20日 09:33 | # | 引用
rabbit 说:
给残疾乌龟设计滚轮也能上新闻,让我想起了之前旧金山大火,救了一只猫的新闻~_~
2025年6月20日 10:01 | # | 引用
ll 说:
苹果就算是一坨翔,也有人说他是香的
2025年6月20日 10:08 | # | 引用
smiletalker 说:
先跑起来再说
2025年6月20日 10:49 | # | 引用
hudc 说:
那个时间点的一句话,现在来看,真的太牛了。
我担心,以后在重要的媒体中,实质性内容将逐渐衰落,30秒的片段会流行,节目只具有最低的共识,充斥着对伪科学和迷信的盲目介绍,尤其还有一种对无知的庆祝。
-- 卡尔·萨根,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这段话写于1994年
2025年6月20日 10:50 | # | 引用
吉吉如律令 说:
对于大公司,胶水工作可以忽略,因为他们永远有足够的人手来应付各种情况,但对于小公司,忽视胶水工作意味着在某一天,某一项工作将只有少数工程师可以胜任,而这项工作将永远成为这几位工程师的负担,他们疲于重复这些工作,甚至还要完成手头上其他需要进行的工作,既没有时间培训新人,也没有功夫写培训材料,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迫离职,这项工作成为无人敢于接手的烂摊子。
2025年6月20日 10:57 | # | 引用
microBeer 说:
像Sam Altman(OpenAI)、Andrej Karpathy(前Tesla AI总监)、李飞飞、亚历山大·王这类人,在AI浪潮中几乎可独立左右一家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的技术战略。
他们找来亚历山大·王,很可能是希望“借外脑提速”,用数据能力、模型精调能力,迅速追赶OpenAI和Anthropic。
看起来就不是简单挖人,而是买时间+买方向+买人才链条。
2025年6月20日 11:35 | # | 引用
jonah 说:
卡尔·萨根 的语言真的实现了,也是个悲哀。。。????????????
2025年6月20日 11:58 | # | 引用
walkerwzy 说:
我也在疑惑meat是个什么大公司, 卖什么肉的
2025年6月20日 12:01 | # | 引用
Bobby 说:
中国城市地铁可视化的数据需要更新咯 比如成都的地铁线路
2025年6月20日 12:07 | # | 引用
walker 说:
这种论点基本上是废话, 虽然加了文字狗头. 怎么不说一个政策出台, 再怎么荒谬, 也有压倒性的多数言论来捧臭脚? 单挑苹果出来, 就是故意忽视这种行为的普遍性. 这个世界有什么东西是只要做错, 所有人都能一致并理性地反对的? 为什么单单这么怕有人为"苹果"辩经? 只要反对的声音, 揶揄讽刺的声音都能正常表达, 不就是一个正常的言论环境吗?
2025年6月20日 12:12 | # | 引用
橙子橙 说:
手机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再创新了,强如苹果也是黔驴技穷,搞了这么一个安卓第三方山寨玻璃主题的风格,更可悲的是还有人吹
2025年6月20日 13:17 | # | 引用
aaa 说:
1、完全不同意关于苹果液态玻璃报道的观点。
不应该在未实现之前用一个推测对一个质疑进行辩解。
因为苹果要推广AR,所以在非AR下,液态玻璃的丑是可以理解的
=>
那请在推出的AR产品上使用液态玻璃,在非AR上使用如此丑的液态玻璃就要受到批评。
2、完全不同意关于胶水工作的观点。
那只是原作者在为自己所在单位的低效寻找借口。
2025年6月20日 13:20 | # | 引用
顺 说:
激光传递能量,可以在太空部署太阳能板,然后把能量通过激光传回地球
2025年6月20日 14:22 | # | 引用
www 说:
我一开始也是不同意AR 那个假设的。。
因为人脑自然就会把任何东西都处理成 3D 的。。根本就不要画蛇添足。。
搞成那效果,只是因为 上级领导 要设计部 拿一点“新”的东西出来。。
然后。。有个经理说,咦上次我们AR部门那个不错啊。。领导你们看看这怎么样(眨眼)?
2025年6月20日 15:40 | # | 引用
0xsunsama 说:
reddit我熟啊:r/nsfw
2025年6月20日 15:47 | # | 引用
不了峰 说:
更好的 Shell 历史搜索.
另一个方法: iTerm2 中 command 键 + ;
2025年6月20日 15:55 | # | 引用
spring 说:
2年后的20周年纪念版手机或有惊喜
2025年6月20日 16:23 | # | 引用
JoJo 说:
深有同感
2025年6月20日 16:37 | # | 引用
jonah 说:
卡尔·萨根 的语言真的实现了,也是个悲哀。。。????????????
2025年6月20日 16:42 | # | 引用
Howie 说:
胶水工作很重要且不被绩效上认可,国内科技企业的内卷,是拼命压榨占比并不高的个体工作者的生产时间,对于天天发生的冗长无效沟通上的浪费倒是不加控制。
2025年6月20日 17:13 | # | 引用
Tom Du 说:
胶水工作的观点有点真实。自己也做过优化代码质量的事情,搭建过代码质量监督工具;写过不少文档;优化过CICD/alert pipeline。到头来这些effort并没有被算在自己的performance上面。老板期待的永远只是新feature
2025年6月21日 15:42 | # | 引用
老鱼 说:
支持!确实如此。小公司的人手是非常紧缺的。不好好写写胶水和重构代码,就会导致整个公司的代码无限膨胀,浪费掉大量的人手。旧的项目维护不好。新的项目做不出来。我甚至为了提升效率,花了大量的下班时间给自己开发了一套开源基础库,既给自己用,也给公司用。这也算另外一种胶水代码了哈哈。
2025年6月22日 02:36 | # | 引用
piednes 说:
科技动态第三条“每秒功率超过800瓦”,应该是“每秒功率超过800焦耳”
2025年6月22日 13:43 | # | 引用
xiaolong 说:
世界是个轮回,以前用诺基亚,所有按钮都是实体按键,
现在为了搞AR,又在平面按钮上加什么玻璃按钮,实在可笑啊
2025年6月22日 16:02 | # | 引用
xiaolong 说:
脚需要脚套,鞋,头可以戴帽子,唯独眼睛不需要任何遮挡。for AR。
2025年6月22日 16:03 | # | 引用
dh 说:
其实去掉“每秒”两个字就可以了,“功率”一次本身就隐含了“每秒的含义”。
要使用焦耳单位,就不能再用“功率”一词了,只能改为“平均每秒传输能量800焦耳”
另外,去链接里看了下,短时间短距离无线传输效率仅能达到20%,试验中的传输距离效率只能更低。只不过最大传输功率由230W增大到了800W,传输距离也由1.7公里增加到了8.6公里,总算是可喜的进步,但是试验性质仍然很大,离真正的工业化甚至军用都还有很长的距离。
2025年6月23日 11:51 | # | 引用
dh 说:
你不明白,必须用乐高,否则就没有这个广告式新闻了。
2025年6月23日 11:53 | # | 引用
aiden 说:
既然胶水工作无法得到组织认可,
工程师不妨试试不做胶水工作,或者在低成本的时候顺手做一点”负胶水工作“。
比如使用自己用的顺手的个性化工具,减少文档输出,在其他团队出错时不主动沟通。
通过增加沟通成本和摩擦力,使得系统效率降低,从而使得自己负责的部分”相对效率“更高,
也更容易产生”项目交付价值“。
适应系统比改造系统简单多了。
2025年6月23日 15:14 | # | 引用
scatter 说:
我很好奇,没有ai之前,reddit是怎么解决钓鱼帖、广告帖、建政帖的?
2025年6月23日 19:49 | # | 引用
hxy29 说:
确实也觉得胶水工作的观点怪怪的,直接认定公司的行为是合理的。
2025年6月24日 13:46 | # | 引用
小王同学 说:
卡尔·萨根的思想太超前了
2025年6月24日 14:45 | # | 引用
Daze 说:
无锡到江阴的S1线也没有
2025年6月24日 16:19 | # | 引用
Kali 说:
1994年的超前认知啊
2025年7月 2日 15:56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