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成都推出机器人交警。(via)
8000mAh 手机电池,说明了什么?
大家发现了吗,手机的电池正在越变越大。
你可以看一下你的手机,电池容量是多少。
仅仅三四年前,手机电池一般都是 4000mAh(毫安时),最多就到 5000mAh。
但是在去年(2024年),电池容量增加到了 6000mAh。今年(2025年)更是出现好几部 8000mAh 的手机。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手机并没有因为更大的电池,而变得更重更厚。
以某品牌的 8000mAh 手机为例,重量209克,厚度7.98毫米,跟一般的大屏手机差不多。
为什么手机塞进了更多的电池,却没有变重?
原因很简单,电池技术在这几年出现了突破。
大家应该听说过"固态电池"。它不同于现在的锂电池,最大特点是更高的能量密度,也就是同样的重量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
但是,固态电池还在测试中,量产时间最快也要等到2027年。目前,真正进入市场的是"半固态电池"。
半固态电池介入传统锂电池与固态电池之间,电解液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
2023年4月份,宁德时代宣布将要生产凝聚态电池,也就是半固态电池。
根据厂家公布的数据,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是 500 Wh/kg,也就是每公斤可以储存0.5度电,传统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 250 Wh/kg。
所以,手机从锂电池换成半固态电池,重量不变,电量翻一倍,正好从 4000mAh 增加到 8000mAh。从时间上看,半固态电池是2023年发布,2024年投产,2025年进入消费电子产品,时间也刚好。
可以预期,随着越来越多手机换成半固态电池和将来的固态电池,续航时间不再成为问题,充电焦虑将彻底消失。
以今年发布的 8000mAh 手机为例,续航时间就非常惊人。根据评测,它可以连续播放25小时的视频。也就是说,中度或轻度使用时,可以两天一充,甚至三天一充。
半固态电池只有中国厂商量产了,目前只用于中国品牌的手机。三星旗舰手机 S25 Ultra 的电池容量,还停留在几年前的 5000mAh,苹果就更差劲了,iPhone 16 Pro 是 3582mAh,iPhone 16 Pro Max 是 4685mAh。所以,中国品牌手机在电池上是世界领先。
固态电池的应用,不限于手机。有报道说,比亚迪正在测试固态电池的汽车,续航里程居然可以达到1875公里。
这意味着,一次充满电,可以从上海开到成都(直线距离1600公里),太不可思议了。
固态电池还使得电动飞机成为可能。飞机需要大量能源,同时又不能有太大的起飞重量,固态电池正好满足。中国的电动飞行器,很可能会像电动汽车一样,成为下一个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产业。
科技动态
1、世界最长的航线
本周,中国东航宣布将开通中国到阿根廷的航线,这将是两国之间的唯一直航航线,也是世界最长航线。
在地球仪上,从中国传过地心就是阿根廷,两国之间的距离,相当于赤道的一半。因此,地球任意两个城市之间,几乎不可能有更长航线了。
赤道的长度是4万公里,这条航线是19,680公里。没有任何民航客机,可以一次性飞2万公里,所以这条航线中途会在新西兰落地休息。
整个飞行时间大约24小时~25小时,十分辛苦,上海到新西兰要11个小时,新西兰到阿根廷又要十几个小时。
2、一家以色列的 AI 编程公司,上周以8000万美元被收购。
这家公司刚刚成立半年,31岁的创始人一开始是兼职的,现在全公司也只有8个人。
它年初才成立,五月份首次实现盈利18.9万美元,六月份就以8000万美元被收购。
这到底反映了我们正处在 AI 的泡沫,还是验证了 Sam Altman 的预言:"AI 会创造一个人的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3、本周,比尔·盖茨与托瓦兹见面了。
上面照片中,左一是微软 Azure 云服务的首席技术官 Mark Russinovich,他组织了这次饭局。
左二是 Windows 创始人比尔·盖茨,右二是 Linux 创始人托瓦兹(Linus Torvalds),右一是 Windows NT 的首席架构师 Dave Cutler。
比尔·盖茨与托瓦兹从未见过,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多年前,Windows 和 Linux 互相将对方视为敌人,现在创始人都老了,终于一笑泯恩仇。
4、问答网站 Stack Overflow,快要被 AI 消灭了。
五月份,整个网站上的新发布问题只有20000个,跟刚上线的2008年下半年相仿。
6月份更惨,截止到6月25日,新发布问题只有12015个。
最高峰的2020年,每月的新问题超过30万个。它的访问量曾经排名全球前50名,就这样被 AI 淘汰了。
5、一项研究确认,AI 影响了网站的访问量。
研究发现,谷歌搜索的 AI 总结,让其他网站的访问量下降了30%。
可以想像,随着 AI 大量使用,网站的访问人数还会大大下降。
文章
1、智能插头当作网站开关(英文)
作者想了一个很聪明的方法,将智能插头当作网站的浏览开关。
如果本机通过 Wifi 检测到插头,就立刻修改/etc/hosts
文件,使得某些社交网站无法访问。反之,拔出插头,则计算机将该文件再改回原样。
2、网页压缩算法比较(英文)
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的网页,一般都是压缩的,主要有四种算法:gzip、deflate、brotli、zstd。
作者用 Go 语言测试,哪种压缩算法对服务器开销比较小。
3、巧解 Docker 镜像拉取失败(中文)
本文介绍一种拉取 Docker 镜像的变通方法:通过 GitHub workflow 拉取,然后存储到阿里云个人镜像站,并给出脚本。(@you8023 投稿)
4、CSS 的部分关键帧(英文)
本文是 CSS 中级教程,介绍 CSS 动画如果只写一个关键帧(起始/结束),也有很多应用场景。
5、让 Claude Code 使用其他模型(中文)
Claude Code 只能使用自家模型,本文介绍使用 Claude Bridge,让它可以使用任意第三方模型,从而极大降低使用成本。(@jerrylususu 投稿)
6、git notes 命令(英文)
git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 notes 命令,可以往日志添加自定义数据,很适合为每次提交加入元数据。
7、如何减少 OpenAI 的音频/视频费用(英文)
作者让 OpenAI 概括一个视频的内容,意外发现,如果让文件的播放速度加快到2倍或3倍,OpenAI 的处理费用可以减少30%以上。
原因可能是,加速会让一些短音节变得不明显,从而减少输入 token 的数量。
工具
一个专门适配移动设备的 Linux 发行版,适合将过时的手机变成 Linux 设备。
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将浏览器插件转成 userscript,方便移植。
3、Reeden
纯本地的电子书阅读软件,支持多个平台,免费版没有数据同步和 AI 功能。(@unclezs 投稿)
4、AdaCpp
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在线 C++ 学习环境,可以编辑/编译代码,并有 AI 的代码解释。(@xueywn 投稿)
5、Moocup
一个为图片加上背景渐变色的在线工具。
6、浸入式学语言助手
开源的浏览器翻译插件,根据设定的外语水平,帮助在日常网页浏览中自然地学习外语。(@xiao-zaiyi 投稿)
通过局域网展示数位看板的解决方案。(@yyfd2013zy 投稿)
8、QueryBox
跨平台的桌面端 GraphSQL 调试工具。(@zhnd 投稿)
9、RingLink
国产的远程设备互通组网的工具,类似于 Tailscale。(@Aplusink 投稿)
10、LogTape
JS 日志库,号称性能好,功能强,参见介绍文章。
Adobe 推出的一款免费的 iPhone 相机,比原生相机更简单易用,融入了 AI 的自动调整,参见介绍文章。
AI 相关
谷歌推出的基于终端的 AI 客户端,可以完成各种 AI 操作,包括调用谷歌的视频模型 Veo 和图像模型 Imagen。
此前,其他 AI 公司已经发布了类似的命令行产品,比如 Claude Code 和 OpenAI Codex (CLI)。
2、Twocast
真人 AI 播客生成器,一键生成 3~5 分钟播客,支持多语言、多音色,免费开源。(@panyanyany 投稿)
3、Duck.ai
DuckDuckGo 推出的免费 AI 聊天服务,强调保护用户隐私。
资源
免费无需注册的铃声搜索下载网站,提供 MP3 格式铃声。(@twjiem 投稿)
这个网站随机播放,维基百科里面的音频文件。
3、ICONIC
一个开源的图标库,专门提供各种软件技术的图标。
4、Linux/Windows 开发 iOS 应用教程(英文)
一个图文教程,使用 xtool 工具在 Linux/Windows 上开发 iOS 应用。
图片
印度人在美国科技界有着庞大的势力,下图是印度裔掌管的美国科技公司的不完全列表。
微软、谷歌、IBM 都是印度裔掌管的。
2、迪士尼绿
迪士尼乐园使用绿色,对很多基础设施进行油漆。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游客对基础设施的关注。
这种绿色就被称为"迪士尼绿"。
文摘
当你即将离职,HR 可能想找你进行一次"离职面谈",询问你"为什么要离职?",以及"跟同事一起工作感觉如何"。
别上当。你的最佳选择是,推掉这些离职面谈,如果不行,那也不要对任何人或任何事进行批评。
你可以回答,你遇到了一个不想放过的机会,然后很荣幸能跟曾经的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家公司曾经给予的工作机会,充满感激。就这样,离职面谈就可以结束了。
这有几个原因。
(1)离职面谈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后果。
你的建议和反馈,不会得到采纳和改进。反而,你会被别人认为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并可能因此树敌。
没人想树敌。你或许以为自己再也不用和那些领导和同事打交道了,但这个世界真的很小。
(2)一旦你递交了辞呈,在你离开公司之前,你的目标就是让人们永远记得你,对你留下好印象。
你要优雅地离开,不要破坏任何人际关系。无论你心里认为,老板有多愚蠢,部门有多糟糕,都不要说出来。说出来不会有好结果,只会伤害你自己。
(3)同理,不要给同事们发一封冗长的告别电子邮件,告诉他们你为什么离开,这毫无意义且有害。
人们对这种事的记忆力很强。发一封邮件抱怨公司有多糟糕,你就会以这种方式被人们记住,很有可能还会传开,而你所做的一切好事都会被人们忘记。
(4)如果你真的对公司运作有什么建议,最好没辞职的时候就说出来。如果那样没有效果,那么你在离职面谈中给出忠告,更不会有效果了。
(5)离职后,原来的公司变好或变坏,都跟你无关了。你也不应该再关心那些问题了。
总之,最好的离职就是不惹恼别人,悄悄地离开,全力以赴你接下来的路。
言论
1、
AI 使得我的90%技能,价值变为0,但使得剩下的10%技能,价值增长了1000倍。
每个人在 AI 面前,都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技能。
-- Kent Beck,极限编程的创始人
2、
Anthropic 公司为了训练模型,聘请了谷歌图书扫描项目前主管汤姆·特维(Tom Turvey)。
他的任务是获取"世界上所有的书籍",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了数百万本纸质书籍,新的和二手的都有。然后,把这些书都拆了,进行扫描,完成后就扔掉。
-- 美国法院判决书,出版公司控告 Anthropic 未经许可使用版权书籍训练模型,法院一审判 Anthropic 胜诉
3、
西方国家的博士学位,基本上是移民计划,而大学很乐意配合。
4、
企业将来不会区分"Python 程序员"或"React 程序员",招聘的时候,不会在意你会什么语言。企业只会招聘能够解决问题的程序员,不管他们的技术栈。因为有了大模型,编程语言障碍已经完全消失了。
我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学习哪种编程语言无关紧要。现在真正的技能是系统设计、架构、DevOps、云计算----那些在 AI 之上快速构建系统的技能。
-- Reddit 读者
5、
社会的危机,不是人变得孤独,而是人变得隐形、没有用处、可有可无。
-- 《隐形的人》
往年回顾
不要看重 Product Hunt(#307)
黄仁勋的 Nvidia 故事(#257)
汽车行业的顶峰可能过去了(#207)
KK 给年轻人的建议(#157)
(完)
学海无涯 说:
比亚迪发不起工资,也太不可思议了。
2025年6月27日 08:31 | # | 引用
young 说:
喵喵喵 ,那个外语学习插件好厉害
2025年6月27日 08:38 | # | 引用
111 说:
好像国家出了个供应商结算周期的政策,确实有点当年恒大踩红线的感觉了
2025年6月27日 08:45 | # | 引用
那个胖胖的同学 说:
最近这几期都看不到配图
2025年6月27日 09:08 | # | 引用
那个胖胖的同学 说: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5/06/weekly-issue-354.html
在这里看,都看不到配图
如果去github 看,是可以看到配图的
2025年6月27日 09:12 | # | 引用
MayoiKaze 说:
RingLink注册账号需要邀请码,没有邀请码就不要尝试了
2025年6月27日 09:13 | # | 引用
alexatsz 说:
请问在哪里看到的消息?可信吗?
2025年6月27日 09:16 | # | 引用
qiba 说:
上海飞阿根廷的飞机,后半程都在太平洋上飞,要是出事了真不敢想象搜救的难度。话说,会经过尼莫点吗?
2025年6月27日 09:20 | # | 引用
tomzheng 说:
stack overflow 据说不是因为AI,而是因为运营问题。国内的知乎活的好好的。说明是有市场的。
2025年6月27日 09:35 | # | 引用
vision57 说:
安卓电池技术太激进了,代价是寿命缩短,但是安卓换电池很便宜。我的iphone 16 plus日常满电亮屏11小时左右。
2025年6月27日 09:45 | # | 引用
walker 说:
重量不变+容量翻倍+量产, 这么科幻?电池的革新不一直都只存在于实验室么, 现实永远都只能挤出牙膏. 这一波不错啊
2025年6月27日 09:48 | # | 引用
walker 说:
半固态到全固态还能再翻一番吗?
2025年6月27日 09:51 | # | 引用
axjety 说:
飞机失事,觉得可搜救也就是个心理安慰。
2025年6月27日 09:54 | # | 引用
molezz 说:
所以要先结算供应商,再发工资?
2025年6月27日 09:58 | # | 引用
影不再 说:
知乎不是全程序员社区呀
2025年6月27日 10:04 | # | 引用
yu 说:
离谱,这是人机检测到关键字了么到处刷,这期周刊压根就没提比亚迪工资的事情。。。。
2025年6月27日 10:16 | # | 引用
大顺 说:
离职的文章说的是不是阿里那个离职的 哈哈哈
2025年6月27日 10:20 | # | 引用
yu 说:
关于离职面谈的建议我有不同意见:其实不用想那么多,既然下定决心要走了,讲讲自己的体验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要带着抱怨的情绪就行。
2025年6月27日 10:22 | # | 引用
路人假 说:
Linus Torvalds 头发已经白了啊。。。。
2025年6月27日 10:32 | # | 引用
Gao 说:
看到比亚迪发不起工资了,我又搜索了一下。周刊根本没有提到相关内容呀...
2025年6月27日 10:35 | # | 引用
LineXic 说:
说明电池续航时间变长,电池焦虑表小,人们依赖手机越来越重
2025年6月27日 11:00 | # | 引用
www 说:
固态或半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如何?
我对CN喜欢优先试用各种新技术抱着怀疑的态度,必竟这里对安全是贯彻“我们有足够的钱陪你,你放心用”的土地,从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开始。
2025年6月27日 11:21 | # | 引用
www 说:
AI 现在影响最多的 传统 搜索网站。。
我现在很多问题,都是直接问 元宝,比 BAIDU 啥的好多了。。当然 BAIDU 也有接入了DEEKSEEK,开始我也有用。。只是后来习惯问题,又用回 元宝 了。。。
很多地方,对“外行”是有帮助的。。比如我一写程序的,问一些医疗纠纷 处理的细节,那获得的 信息与思路,就不是以前 BAIDU 靠自己搜索 能得到的内容。
2025年6月27日 11:26 | # | 引用
ling 说:
这个浸入式学语言助手的思路感觉很奇怪啊。按照i+1理论,应该是“阅读的所有内容都是外语,但是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外语是不认识的,读者从而可以通过上下文来自然习得”,举个例子,正确的效果应该是"this'll be a cinch(小菜一碟). Bet I sell out too!" 可见逻辑应该是将网页上的部分词语替换为源语言,在小括号中展示。但是这个插件的做法是反过来的,“本扩展...通过智能地将网页上的部分词语替换为你正在学习的目标语言词汇”
2025年6月27日 11:41 | # | 引用
hi 说:
“平台的桌面端 GraphSQL 调试工具。” 应该是 GraphQL
2025年6月27日 12:09 | # | 引用
au 说:
按照作者的思路应该是无痛去学习,例如我们大部分是在预览中文网页,把少有的英文嵌入到文章中,这样的学习方式真的比预览英文文章轻松得多。这个想法确实比较新奇。
2025年6月27日 12:13 | # | 引用
sherry 说:
目标群体都不一样啊
2025年6月27日 15:56 | # | 引用
物灵 说:
竟然看到了洪民憙!我是因为语言学了解此人的,看到其开发的诸多项目愈加感慨这才是高能量者
2025年6月27日 15:58 | # | 引用
发斯蒂芬 说:
居心叵测之人
2025年6月27日 16:38 | # | 引用
六只鱼 说:
关于固态电池的讨论其实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但真正商业化落地还需要打大大的问号。
如果固态电池能真正商业化落地,我是很期待比如说让电车实际续航或者高速续航只需要达到八九百公里左右,但是重量和体积降至现有的一半甚至更多,那电车的驾驶乐趣将大大提高。
2025年6月27日 17:16 | # | 引用
fadfas 说:
很可惜,Stack Overflow上有些回答是被引用源,也就是答者本人就是某项技术的参与者,不乏一些老牛人。如果没了,以后找内容就变成AI公司不知道哪里爬来不知道源头,也不知道到底对错的一坨回答
2025年6月27日 21:22 | # | 引用
foo 说:
那个人蠢的离谱,离职贴大谈阿里的问题,自以为聪明,他说的那些事别人不知道吗?其实阿里各层的人都清楚得很,只不过不想改变或不能改变而已
2025年6月27日 22:10 | # | 引用
popyoung 说:
可惜要用API。也不知道现在什么API量大管饱,否则可以试试。
2025年6月27日 23:07 | # | 引用
ak47 说:
浸入式学语言助手 完全是token刺客, 翻译了5个页面搞了deepseek 3毛钱. 每天总结50+个页面也就这价.
请在推荐中注明 这是钱包杀手
2025年6月28日 12:01 | # | 引用
ak47 说:
现在的黑产无处不在. 在所有能留痕的位置打桩. 最后被大模型合成就成了.....
2025年6月28日 12:05 | # | 引用
Tom Du 说:
有了GPT之后我写代码基本没去SO问问题找答案了... 影响是实打实的
2025年6月28日 15:21 | # | 引用
xiaolong 说:
AI越流行,知乎活的越好,因为知乎的答案都是真人思考出来的,说的是人话。
2025年6月29日 10:17 | # | 引用
Luke 说:
如果以后人类不再产生知识,AI 靠对抗训练真的能制造出可靠的”知识“吗?
2025年6月29日 13:34 | # | 引用
KevinZ 说:
每个新产品的出现,往往是要解决“老产品”的痛点,甚至是要革“老产品”的命的。所以现在百度和Google都接入了AI,但是我们依然会使用新产品来搜索。
2025年6月30日 09:16 | # | 引用
BAI_CHEN 说:
皇帝的新衣出去展览的时候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2025年6月30日 09:50 | # | 引用
Timesand 说:
感谢阮老师,Wikipedia radio 正在听。挺好。手机上能用。实锤!正在听。挺好玩。
2025年6月30日 10:14 | # | 引用
song 说:
从中国传过地心就是阿根廷 -> 从中国穿过地心就是阿根廷
2025年6月30日 19:41 | # | 引用
lofayo 说:
我个人觉得倒不用担心,某件东西发展到头了,必然会回归本源,到时候就是能原创个人技术文章的被推崇
2025年7月 1日 10:02 | # | 引用
神游物外 说:
好吧,那就不试了
2025年7月 1日 13:46 | # | 引用
北海 说:
如果能换上最新的固态电池,小米9也许真的可以“妥妥用一天”
2025年7月 1日 14:19 | # | 引用
u 说:
知乎是意识到危机,提前做反爬机制了吧,AI出现之前,知乎网页版都是免登录的
2025年7月 1日 15:45 | # | 引用
吃瓜群众 说:
一出现比亚迪,就有评论刷比亚迪发不起工资,现在的人机真多
2025年7月 3日 15:19 | # | 引用
凯瑞 说:
没啥不可思议的,作为局外人,有太多不知道的消息了。
表面的大红大紫掩盖着什么都不清楚,一方面是企业为了宣传需要刻意包装。
一方面是有些风险他们自己也没法控制了,咱们看到的哪天只是让咱看到了而已,其实存在好多时间了。
咱们一些人习惯性的以为好公司就什么都好,坏公司什么都坏的二元世界中。其实无论遇到什么不要惊讶
2025年7月 4日 09:26 | # | 引用
datou 说:
比亚迪话题成功激发,技术的力量,人性的弱点,抖音当道的真谛。????
2025年7月 4日 20:39 | # | 引用
用代码打点酱油 说:
今年买的 vivo 是 5000 多毫安,还是不太够用
2025年7月 6日 10:19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