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LIPO的文学实验(作者:余中先) | 首页 | 书评:《命运交织的城堡》 »


切萨雷·帕韦塞的生平与创作


[说明]帕韦塞也许是卡尔维诺青年时期最好的朋友,卡尔维诺承认正是帕韦塞的自杀使他的人生观发生巨大的变化。

切萨雷•帕韦塞的生平与创作
(Cesare Pavese,1908-1950)

切萨雷•帕韦塞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和诗人。1908年出生在意大利北方皮埃蒙特大区古奈奥省的一个名叫圣多•斯坦法诺贝尔波的村庄。长期来,帕韦塞被人看成是农民的儿子,但实际上他出身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曾在都灵当法院文书。他在都灵上中学和大学期间,经常回到故乡度假,因而故乡的风土人情在他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乡村与城市的交替与结合的经历对其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932年帕韦塞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毕业论文是关于美国诗人瓦尔特•惠特曼的一首诗。由于早年丧父,加上母亲的严厉,使他生性忧郁,性格内向。1930年母亲去世后,帕韦塞就住在姐姐家。大学毕业后,他从事惠特曼、斯坦贝克、福克纳和乔伊斯等美英作家作品的翻译工作,对后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产生具有很大影响。在法西斯统治时期,他没有参加法西斯党,在夜校和私立学校任英语教师。1933年他开始在艾依纳乌迪出版社工作,担任期刊《文化》的编辑工作;1935年《文化》杂志被法西斯当局查封,因被人抄到他与一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来往的书信而遭受株连,被判流放三年,在南方的卡拉勃里亚服刑。1936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疲倦的劳动》由《索拉利亚》杂志社出版。从流放地回来后,他大学时代的恋人已经与别人结了婚,为此他绝望得想自杀。这种感情上的创伤使他痛苦不堪,并给他的一生留下了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他的第一部小说《你的家乡》(1941),就是描述他个人孤独忧伤的情感的。1943年,帕韦塞去罗马工作,后应征入伍,因患气喘病在一所军队医院里休养过六个月。意大利宣布对英美停战后,他回到被德军占领的都灵,当时城市遭到轰炸,到处是一片混乱,他的朋友们都去投奔游击队,参加了抵抗运动。帕韦塞就与他姐姐全家住在山区的一个小村镇里,他当时的那种孤独、苦闷而又想超脱现状的彷徨心理,充分体现在他后来出版的两部小说《山间小屋》(1948)和《鸡鸣之前》(1947-1948)之中。
战争结束后,帕韦塞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从此,他以更强烈的创作激情,写下了几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八月的假期》(1946)进一步抒发了他对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眷念和神往。小说《同志》(1947)获斯特雷加文学奖[*],书中描述了一位青年如何竭力从爱情和社会活动中寻求生活的归宿,摆脱自己在现实中的孤独情感。短篇小说集《美丽的夏天》(1949)是由三个短篇《美丽的夏天》、《山坡上的魔鬼》和《三个孤独的女人》构成,三篇都是以都灵为写作背景。《美丽的夏天》叙述了贫民姑娘齐尼娅的初恋;《山坡上的魔鬼》描述了富家子弟波利如何遭受肺病的折磨和毒品的摧残;《三个孤独的女人》的主人公克莱丽亚是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姑娘,但都灵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关系和腐朽堕落,使她从梦中清醒过来,最后,青年工人培科乔的爱情使她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勇气。
1950年发表的《月亮与篝火》(获斯特雷加奖[*])是帕维塞的代表作。主人公安圭拉在美国侨居多年后重返故里,与童年时代好友的叙谈,使他百感交集,昔日的神话和梦想都破灭了,于是他再次踏上了去美洲的旅途。
在帕维塞死后以《生活的本领》(1952)为题发表的日记中,更充分地抒发了他对童年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内心的孤寂和对生活的绝望心理。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您在我书中发现的那种对过去平静生活的回忆和思恋,是以我清苦的一生为代价而换得的,为此,今天我晕倒在地上了。”(8月21日给友人的信)
1950年8月27日,帕维塞在都灵一家旅馆的房间里自杀了。这是他对人生的悲观失望和感到生活空虚所导致的结果。帕维塞的自杀,正是一个处于严重精神危机之中的艺术家的悲惨命运的写照。
帕维塞是一位在战后意大利文学界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标志着意大利一种“新文学”的开始,而且在1930年至1950年的整整20年期间,对意大利文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整理者注:经查,帕韦塞获斯特雷加奖仅一次,获奖作品为《美丽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