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隐士》书评(作者:陈长房) | 首页 | 意志与真实的对谈(作者:萧胜明) »


阅读卡尔维诺的《马可瓦多》(作者:美人鱼)


[说明]原文为BBS上的帖子,另附几篇回复。

主题:阅读卡尔维诺的《马可瓦多》
作者:美人鱼
时间:1999-12-13 17:09


卡尔维诺,提起这名字马上联想到「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看不见的城市」等后现代大作。但是,我最喜欢反覆阅读的却是他这本1973年完成的「马可瓦多」(Marcovaldo: or the seasons in the city)。

相较于对文学史意义重大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以及「看不见的城市」两本重典,「马可瓦多」不必花费太多的假设和推想就可以愉快进行阅读。前期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对其他文化环境的读者可能无法有假想「祖先」之感,但是这本马可瓦多却会让每个身处现代的人发出会心一笑和泛起微微的酸楚。「马可瓦多」写成的年代正好夹在这「看不见的城市」(1972)、「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1979)两本小说之间。其中还有一本现在时报发行的「命运交织的城堡」。卡尔维诺在这一时期正好旅居法国巴黎,并受当代思潮大师李维‧史陀、罗兰‧巴特、索绪尔、拉冈、德希达等人的影响,开始拓展小说书写的可能性。

若要简单形容卡尔维诺此一时期的作品,我会使用「万花筒」来作为代表。前期的祖先三部曲中,中心主题明显仍是采用传统的叙事方式来构成小说,可以很明显的在「树上男爵」中看到抗拒世俗幸福的意志决心,「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看到现代人的疏离和压抑,「不存在的骑士」中辨证精神与肉体的存在。到了1960年代,卡尔维诺将科学物理融入小说中,写出科幻几部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70年代,他在解构与结构、读者与文本之间大玩现代、后现代的挑战游戏,让人眼花撩乱,堆叠出如幻境一般的景象。一般评论家都会提到这些大作和现代有的没的主义的关系,卡尔维诺的作品是「破」——一种创新的风格,作品实验性十足。但是却也给后来的文坛一个难以抹灭的原典印象,刻意模仿的斧凿痕迹在近来的文学奖参赛作品上,每每可见。

然而「马可瓦多」却不玩这些有的没的写作方式。它就像20部卓别林电影,充满了小人物的卑微、荒谬、贪婪、悲哀和喜乐,在这小人物的生活中,他不断受到外来强者的压迫,政府、公司、房东以及消费主义。讽刺幽默的笔调,让马可瓦多在城市生活的悲哀比起「看不见的城市」更有实感。藉由马可瓦多的眼看见城市的面像。由另一种层面来说,「看不见的城市」是属于城市的诗篇,而「马可瓦多」则是城市的即兴短剧,我这读者就偏爱这种说书演戏般的故事。

在费里尼的「虚构的笔记本」的前言是卡尔维诺执笔的「观众回忆录」,在这篇文章中,卡尔维诺大篇幅描写了他的青少年时期泡电影院的心境,以及他所看的「好莱坞」电影和法国电影。这些电影的记忆在他接触文学之前,而在他的小说中,我也感觉到某种属于电影的视觉兴味。例如马可瓦多的生活,当我在行文之间,我仿佛看见他所描述的灰暗街角、阴暗的小巷、下雪的城市、屋顶的霓虹灯,和他所说的摘蘑菇、一头栽进雪堆中的老板(他以为那堆雪是轿车)或是堆满人的小河。生动的流动影像叙述,在阅读时,脑中自然浮现画面和剧情。

从荒谬的剧情里,看见人的微小和无力,例如在〈错误的车站〉一篇,马可瓦多从电影院出来,遇上一场什么都看不见的大雾,他在雾中茫茫地走向车站,搭上电车,后来才晓得搭错了车,下错了站,他在无法得知四周方向,只能又茫茫然走着寻着回家的路,最后却误上了停机坪,坐上飞向加尔各答、新加坡的飞机。不去考虑剧情的合理性(没有一篇是合乎常理),在这个事件中的马可瓦多,不断在接受模糊的讯息,然后自己加以错误的解读,最后招致重大的错误,让他从电影院飞到了新加坡。这在影射什么呢?呵呵呵,我想读者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答案吧!

二十篇中篇篇都是这样的有趣故事,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自由影射关联。就像预言故事一样,可以纯粹看故事,也可以庸人自扰的东想西想。这就是马可瓦多的魅力,在此之前,我认为卡尔维诺和乔伊斯一样,喜欢搞些让文学评论家可以忙上三百年的东西,但是看了「马可瓦多」,我重新以新的眼光审视他的作品,加上他的作品翻译越来越多,渐渐地就读出些趣味来了。不知不觉中,有他名字的书在书柜中也排成了醒目的一列,像衣柜中的某些衣服一样,我在阅读中也开始有了莫名的品牌忠诚度。

诚挚的推荐适合在冬夜里阅读的「马可瓦多」副标:城市的四季。适合准备些爆米花和可乐,在哈哈大笑中进行阅读,就像看卓别林的电影——虽然我每次看都会哭……。

作者:夏天
时间:1999-12-15 15:12
我也非常喜欢《马可瓦多》,朴素的说故事,朴素的悲喜人生,没有难解的理论也不必试图在里面找出大师的哲理。
谢谢美人鱼。


作者:海水
时间:1999-12-20 20:29
这本书我读来却很沉重,看到小市民辛苦工作却求温饱不可得的悲哀!
工运的朋友们可以看这本书当做参考!


作者:疯狂美人鱼
时间:1999-12-28 23:31
的确,马可瓦多以这种轻盈的方式写下小人物的悲哀,不会让人第一眼就转身离开,除了表现出蓝领阶级的无奈之外,也让人看到人的无理和滑稽。这本书真是读他千变也不厌倦。


作者:香菇
时间:2000-01-12 12:00
我也非常喜欢「马可瓦多」这本书。而且,这本书还是我一个从事劳工运动的朋友介绍的。
虽然写成的年代离现在有些远了,但是,以一种幽默、戏谑的手法,将蓝领劳工生活的残酷以一种容易入口的方式写出,个人是觉得很好。毕竟,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们对于劳工、弱势者的处境会去同情,却未曾想要了解。透过这样文本的展现,虽然不能完全达到,但至少也让为数不少的卡尔维诺迷有所接触。
对于「马可瓦多」,衷心的希望那些终究只是一个描述的手法,然而,在某日的某日本综艺节目中,我看到了有人以同样的心情与想法生活的时候,在电视机前的我,不知该如何反应......
但愿,「马可瓦多」可以激起一般人对于弱势者的关注进而有所行动,而不是只有从事工运的人在阅读与感动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