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增长没有失业快(pro-poor growth)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6年5月12日

我在"德国之声中文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内容是在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经济学家担心亚洲的增长无助减少贫困。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会带动就业,但是事实是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作用越来越弱,贫富差距在扩大。这种情景用一个触目惊心的词概括,就是 pro-poor growth(助长贫困的增长)。

尽管中国印度等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亚洲今天有三分之一就业适龄人口无工作。

在印度海得拉巴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经济学家们指出,高失业率将日益威胁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尽管亚洲经济突飞猛进,但就业率并没有提高,亚洲今天有三分之一的就业适龄人口没有工作。德国金融时报撰文谈到了这个人们往往忽视的问题:

"高经济增长率并不能保证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恰恰相反:过去三年,亚洲经济平均每年增长7%以上,但失业人数反而上升到五亿。亚行劳工市场专家哈桑说,例如八十年代时,中国的经济每增长3%,就可以使就业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而到九十年代末,经济为此必须增长8%才行。

这样的发展趋势部分归结于资本投入增多和技术进步,工业企业的生产率明显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增长缓慢了。工业新提供的较少就业机会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寻找工作的要求,因为一方面许多人在生产合理化和私营化的过程中失去了工作,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因在农村找不到工作或就业不足流入城市。

据亚行表示,仅中国城市今年一年就需要创造2600万个就业岗位,亚行的经济学家认为,只有1100万人能找到工作。由于正规的就业岗位太少,越来越多的人被排挤进入非正式领域,他们大多在城市中从事街头小贩或擦鞋匠的简单服务工作。非正式行业收入低、无保障,对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无足轻重。"

(原载德国之声)

我很认同这篇报道,于是我就去亚洲开发银行的网站,想了解更多情况。结果发现亚行出了一本书《Labor Markets in Asia: Issues and Perspectives》,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 亚洲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

保守估计,至少有5亿亚洲人没有工作或没有正式工作。今后十年,劳动力市场还将新增2.45亿就业人口。亚洲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亚洲劳动力市场现状有四个特点。

(1)近年来,亚洲国家的产出虽然快速增长,但是就业增长率却很低。产出增长对拉动就业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就像上面报道里说的,80年代中国经济每增长3%,就可以使就业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而到九十年代末,经济为此必须增长8%才行。 (根据奥肯定律,美国这个指标是2.5%。)中国改革和发展委员会预测,为了容纳新增就业人口,2006年必须新增就业岗位2500万个,但是估计实际只能增加1100万个。

(2)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它的直接原因就是劳动力报酬分配严重不均。1981年到2000年,中国的吉尼系数大约增加了13个百分点(Ravallion and Chen 2004)。底层人群的收入低增长,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的作用很微弱。

(3)亚洲国家的非正式就业部门(informal sector)容纳的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正式部门(formal sector)的就业人口增长缓慢。

就业可以分成农业部门、非正式部门和正式部门三类。一般来说,正式部门的就业稳定、收入高、有保障,非正式部门的就业收入低、缺乏保障、不稳定。非正式部门通常是那些资本低、生产方法落后、盈利和生产率相对低下。

非正式部门的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有两个方面:首先,农业就业人口在缓慢下降;其次,新增就业人口大多数都进入了非正式部门。就像上面的报道里说的:"他们大多在城市中从事街头小贩或擦鞋匠的简单服务工作。非正式行业收入低、无保障,对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无足轻重。"

(4)亚洲正式部门的就业状况也在变化。正式的员工合同在减少,临时员工和外包合同在增加。

*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

有很多原因导致现在的局面,比如对农村投资的不足(亚洲大多数人口都在农村)、最低工资之类的措施限制了正式的就业人口扩张、对劳动力培训的投资不足等等。

但是,导致经济增长无法带动就业的原因是以下三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技术进步( technical change)和竞争压力(competition)。

(1) 经济全球化使得劳动力供给在快速扩张,资本增长显得相对不足,以至资本-劳动力比率(capital-labor ratio)在下降。而且,资本的流动性远远高于劳动力,结果使得工人在工资谈判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步。工人会被迫接受低工资。

(2)亚洲发展中国家这些年的发展,往往是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导向型发展,结果使得经济增长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且使得技术工人的工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本国的贫富差距。

(3)全球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压低成本。这也使得生产率的提高无法转化为就业增长和真实工资的提高。

* 政策建议 *

■ 加大对农村的投资

■ 扩大正式部门的就业

■ 增加对工人培训。

■ 尽快建立社会保障系统。工作的经常性变动将成为趋势,必须帮助人们减少在这方面的风险。

否则,在前后25年中,亚洲的经济虽然将不断增长,它也依然将是全世界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的地方(continues to grow but also continues to harbor most of the world's poor)。

(完)

下载:

bg060512_1.jpg

亚行政策研究简报 No.44:The Challenge of Job Creation in Asia

Download file (PDF文件,93K)

留言(13条)

能不能把这篇文章和“地球是平的”那篇结合起来呢?
下面说一点我的感受,要让我给出具体例子做证据,我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我谈的是我的印象。

一些西方记者之类的人在谈论全球经济的时候,不太负责任,或者只图嘴上痛快,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他们一方面制造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又大谈中国经济的乐观前景,有时候听上去就像给中国政府做宣传的。这两种人都是从自己国家或阶级立场出发,并不关心中国的民生。

像“地球是平的”的作者说的,“所以,我写这本书,是希望至少告诉两个孩子,Orly 与Natalie Friedman,他们未来长大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原先的世界,我经常听到,当我在Minneapolis长大时,我父母会对我说,Tom吃完你的晚餐,印度和中国的人们正在挨饿。我会跟我的女儿们说:女儿,做完你的作业,因为印度和中国的人们正饥渴的要跟你抢工作,而在一个平坦的世界中,他们是抢的到的,已经不再有所谓的美国人的工作了。”

这不是中国威胁论还是什么?这个人听上去新,实际确是陈词烂调的话让我反感。说什么美国人的乐观精神使全球经济蓬勃发展,我看美国经济之所以有生气,是因为那里工会少,可以随便裁人。不象法国日本因为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影响,想裁一个人,哪怕是个服务生,都不那么容易。如果我还能找到的话,让我在论坛上转贴哈佛一教授的研究,有关美国人盲目认为他们的社会给人以更多机会,有更多的social mobility。

由于发言不能更改,我只能在这里更正我的上一发言,那本书的名字是“世界是圆的。”

看来我实在是不喜欢这个书名,这本书的名字被翻成“世界是平的”,在此更正我上一更正里的错误。

据我理解,那本书是给美国人看的,目的是帮助美国的下一代人调整心态。过去,生在美国本身就可以基本保证生活水准,从事低技术含量工作的工人,生活也可以比别国的多数人都好;那是因为过去的地球不够“平”。而现在,低技术工作确实可以很容易地从美国流出去,在劳动力市场上,中国和印度确实在威胁美国工人的就业呀。
如果美国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估计会扩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可能倒会减小...

我倒不觉得他在宣扬中国威胁论,而是认为他在描述一种历史趋势。

这种趋势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它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所以,还是早做准备比较好,哪怕你认为它是邪恶的。

对可以接受较好教育的中产家庭来说世界是平的。
对连义务教育都无法享受的中国农村家庭来说世界是不是平的根本不重要。

我倒不觉的一本书能只写给本国人看,如果是那样,那个教授干吗介绍给中国的学生看呢?另外这本书在台湾不也是翻成中文了吗。一个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中,跟什么人说话,都要尽量客观负责。我觉得这是本迎合时代的畅销书之类的读物,并不是严肃的作品。

同意pixel32 说的话,这本书给全世界的中产阶级看看还可以。美国的贫富差距变大,是他们国内政策的问题,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没那么大啊?美国好像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医疗福利的国家,从澳大利亚到挪威,从英国到日本,哪个国家不是全民医疗福利呢?这些国家中又有很多国家教育是免费的,像芬兰的教育一直到博士都是免费的。另外美国的军费开支占税收的比例那么大,国家哪还有能力照顾穷人呢?

美国的经济好是因为它是个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说此话,决无褒贬之意,这是美国人民的选择,我只是个旁观者说说而已。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你不喜欢这本书了。……美国有美国的问题,谁也没有说美国就是天堂。

上文对于Pro-Poor Growth的定义似乎错了 (见世界银行定义)


What is Pro-Poor Growth?
A discussion on relative vs. absolute definition

• Pro-Poor Growth: What is it? (138kb PDF), One Pager No.1, International Poverty Center, UNDP, 2004.

• Comment on Pro-Poor Growth: What is It? (15kb PDF), by Martin Ravallion.


We know that an identity links the change in poverty to the chang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incomes and the growth of mean income for a given population (Bourguignon, 2002-03). Pro-poor growth is about chan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incomes through the growth process to favor the poor. There are two definitions for measuring pro-poor growth used in recent literature and policy-oriented discussions.

Relative Definition

The first and relative definition of pro-poor growth compares changes in the incomes of the poor with respect to changes in the incomes of the non-poor. Using this definition, growth is pro-poor when the distributional shifts accompanying growth favor the poor (Klasen, 2004; Kakwani and Pernia, 2000; McCulloch and Baulch, 1999; Kakwani and Son, 2003).

Although intuitively appealing, this relative definition of pro-poor growth presents three limitations, particularly when applied in an operational context. First, by focusing on inequality the relative definition could lead to sub-optimal outcomes for both poor and non-poor households. For example, a society attempting to achieve pro-poor growth under the relative definition would favor an outcome characterized by average income growth of 2 percent where the income of poor households grew by 3 percent over an outcome where average growth was 6 percent, but the incomes of poor households grew by 4 percent. While the distributional pattern of growth favors poor households in the first scenario, both poor and non-poor households are better off in the second scenario. In short, the relative definition places a premium on reducing inequality through growth more than reducing poverty. Second, under this definition an economic contraction could be pro-poor if the incomes of poor households fall by less than those of non-poor households — despite the fact that poverty has not fallen. Third, this definition might favor public sector interventions that reduce inequality regardless of their impact on growth. While in principle reductions in inequality may be welcomed and even become a policy objective, it is clear that a disregard for the impact of such actions on growth is likely to be of limited operational use.

Absolute Definition

The second and absolute definition avoids these problems by focusing instead on what happens to poverty. Growth is considered to be pro-poor if and only if poor people benefit in absolute terms, as reflected in some agreed measure of poverty (Ravallion and Chen, 2003; Kraay, 2003). In this case, the extent to which growth is pro-poor depends solely on the rate of change in poverty, which is determined by both the rate of growth and its distributional pattern. In short, under this definition the aim is to achieve the greatest amount of poverty reduction possible through growth and progressive distributional change.

Hence, although all considered pro-poor, an outcome characterized by average growth of say 6 percent with the income of the poor growing at a mere 0.1 percent would not be as desirable as an outcome where the income of the poor grow by 4 or 7 percent.

Given the importance that the World Bank and other donor agencies give to maximizing poverty reduction, the absolute definition will b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used in the Operationalizing Pro-Poor Growth work program.

pro-poor growth:扶贫之经济增长

引用L的发言:

上文对于Pro-Poor Growth的定义似乎错了 (见世界银行定义)

我好像是搞错了,我把poor理解成贫穷,而不是穷人了。

希望希望都能向华先生、周其仁先生和陈志武先生那样实事求是的告诉人们我们的经济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学者专家说胡话是非常可恶的,误国误民。

非常感谢阮先生在在这个方面发表的看法,对我的经济学论文有非常大的作用。总之就是非常感谢!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