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读六六的《心术》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0年9月 1日

1.

一位医生朋友推荐的,说这本小说值得一读。

拿上手后,我发现它真的很吸引人。12万字的全文,我居然一口气就读完了。

当然,我在这里说"吸引人",不是指它有多高的文学性,也不是说它对现实有多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是指它是一个蛮好看的故事。

不仅主人公的命运打动人心,而且读完后,确实会让你站在医生的角度,观察和思考这里的人生和社会。

2.

《心术》讲述了三个医学博士的故事。

他们都是上海一家著名三甲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不知道"神经外科"的朋友,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开刀切除脑瘤。)

三个博士的年龄和资历都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内心深处,他们都希望成为一位好医生。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多么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 老大,主任医生刘曦,热爱工作,关心病人,但是六岁的女儿肾衰竭,急需换肾。他无法找到肾源,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病情一天天恶化。医生做得再好,却救不了自己的女儿,这是不是命运的嘲讽?

  * 老二,副主任医生霍思邈,出生于医生世家,学医更多是因为家庭传统,而不是本人愿望。虽然技术高超,但总觉得,这个职业不符合自己的选择。用他的话说,就是"十年医生当下来,觉得自己像个木头一样,已经跟社会完全脱节了。"

  * 老三,主治医生郑艾平,一个没钱没房没地位的小医生。经过四年本科、五年硕博,两年住院医生、两年主治医生之后,他依然没有机会看门诊,只能在手术室和急诊间里当无名英雄。因为病人不信任年轻医生,没人选择让他开刀。

小说讲的就是这三个人的经历。他们怀着热忱,离开学校,来到这所全国著名的医院,可是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3.

根据小说的描述,医生这个职业有三大现实。

第一,长时间、高负荷的劳动。

每天都有手术,有时一个人一天好几台。长的手术会持续4、5个小时,甚至更久。"本周,我最长睡觉时间是周三,五个小时;最短睡觉时间是周一,就没睡,大夜班过后直接是手术,然后就地躺了半个钟头。""这个医院的繁荣下面,垫的都是医生的骨灰。"

第二,收入不高,尤其是年轻医生。

刚毕业的住院医生,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即使工作10年之后,明的收入也不过"基本工资2千多,奖金3千到4千"。在上海这个地方,这只是温饱水平,根本不要提买房买车了。

相比工资,医生的劳动价格更低。"普通挂号费2元5角,医生个人可以拿到2毛。"如果一天门诊看60个病人,也不过才12元。"一台手术,从护工的搬运到护士的准备,到麻醉师的检测,到辅助医生的开颅缝合,到主刀大夫的取瘤,全程耗时最短三个钟头,长就说不好了。全部人工费多少?一千块以下,其中大头还要被医院拿走。"当然,"手术最后的结算价格,从三万到八万不等。其中,器材费远高于人工费。开刀是不值钱的。"开刀医生的收入,要靠器材费提成弥补。

第三,医患关系紧张,没有尊严。

医生被打被骂,是常有的事。"新医生值夜班,第一件要知道的事,就是如果被家属追打,如何逃脱。"

医生与病人不再是治病救人的关系,更像是互相提防的对手。写病史的时候,一个疏忽,或者有一项检查没做,都可能成为医生将来败诉的证据。至于手术,则更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病人家属就会认定这是医疗事故。所以,到了后来,只要病人本人不提出来,医生就不敢开刀,"因为病死是他的责任,开刀死了,就成了我的责任。"

(声明:以上段落都是引自小说,我不是医生,不能保证真实。)

4.

现在,让我们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假设一下:

你终于读完9年或10年的医学课程,拿到了博士学位。来到医院后,却发现自己的收入,低得只够维持温饱,但是工作却非常辛苦,而且还可能被病人家属打骂、起诉,万一败诉还有被吊销执业许可的风险。你会怎么想?

你还会一腔热情地对待医生这个工作吗?你还会拒收红包和回购吗?你还会把"救死扶伤"当作医生的天职吗?

这就是小说中三个主人公的困境。他们有热忱,想做好医生,可是在现实面前却处处碰壁。个人的理想和操守,生存的压力,家人的期待,职业的艰难,一切都是如此坚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5.

----继续坚持理想?在现实中很可能会穷死累死。

----放弃理想,追求个人利益?那么当初何必选择当医生呢,选择更轻松更赚钱的职业,不是更好吗。

你觉得应该怎么选择?

小说中,神经外科主任有一段话,可以看作鼓励,也可以看作自我安慰:

"有些人当了几年学生就不愿意做了,我恭喜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这样一条艰苦的道路不适合他们,他们还来得及转行。

有一些人当了几年医生不愿意干了,我祝福他们,不干医生,干医药代表也很好,收入比医生高得多,得偿所望。

但我更珍惜我们留下的这个团队,珍惜你们。有些人天资可能比你们好,可他们没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们差的那点点东西,你们有----信念。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才会在我们这里经历各种打击磨难而无怨无悔。"

6.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篇小说完全站在医生角度,不够客观全面,没有考虑到病患的观点,而且里面的人物太过理想化,显得不真实。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要追问:

----想当好医生的人,却当不成。这样的困境是谁造成的?

一方面,普通人看不起病,觉得医疗费昂贵;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十分紧张,医生感到收入偏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并不是因为医生没有医德,也不是因为病人刁钻,而是因为这两个群体被逼成这样。

说到底,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在这个制度里,你只能按照它的规则行事,不服从就要被淘汰。医生和病人都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他们被逼得对立起来。

7.

这就是,我写这篇书评的根本目的,我就是想问:在制度的压迫下,个人应该怎么办?

你有一个很美好的事业,你也热爱它,可是你偏偏遇上了一个非常差的制度,它不让你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地追求理想,你该怎么办?

其实,答案大家都知道,只是承认起来有点伤感。你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制度,最多就是心里挣扎一下,然后不得不接受它为你定下的规则。

我忘了是谁说的:摆脱一个制度的有效方法,就是成为这个制度里的成功者。真是糟到不能再糟的一句实话。

8.

小说中,主任说:"人活着要有两个主义。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如果没了这两个主义,人生会变得暗无天日,活得行尸走肉。"

可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明明都是精神胜利法啊。

这就是小说《心术》。怎么当一个好医生?它也不知道答案,或者知道但是不愿意承认,那么就精神胜利一下吧,让三个主人公最后都在个人生活中如偿所愿。

(完)

留言(70条)

好像每个行业都是这样。昨天孩子第一天报到,普通的一个小学,普通的班级,可是因为学校放学时间集中,学校大门的位置也在一条小街里,那个人挤得呀!孩子看不到家长,家长看不到孩子,将近40分钟才接到孩子。上千个家长,每个人都是这样,这是多大的资源浪费呀!
从某些角度来讲,这也是制度不够完善的结果,而这个不完善,却要我们普通人来买单,也造成了我们效率的低下。
因为去过几次美国,所以有时候我想,美国为什么比我们先进太多?硬件原因当然有,但是软件方面,尤其是,合理而有序的秩序或者说制度才是他们领先我们的根本。

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里面的主角也是个神经外科医生。虽然小说的重点不是这个,但也有很多对神经外科医生繁重工作的描写。不同的是那里面的英国医生薪水可是非常高的。开奔驰600

尽人事,听天命。千万别说什么,别人都这样。。。我们不知道别人,只能管自己。

不是我们病了,是社会病了。

虽然你申明你不是医生,但是你写了这个还是申明了你的观点。
另外既然是小说,所以得到的结论也是基于虚构的,所以我觉得最好不要试图从这里得到什么结论或者推论,没有说服力。

关键是“感到”收入偏低。俺当医生的同学一个月挣二万多(里头有一万多是开药的提成),一样跟俺报怨挣得少。他们觉得医药销售代表或者医疗器材销售代表挣得比他们多多了。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哈哈。

靠,当地小城镇的医生,当开刀的医生每月的‘红包’是工资的3倍以上。连护士都开了小车。这又说明什么呢?

从一个小说来否定事情确实值得商榷,但是确实存在这种事情,开始还是理想主义,一旦进入系统之后,系统会改变任何事情,包括自己对一切的看法

引用ning的发言:

靠,当地小城镇的医生,当开刀的医生每月的‘红包’是工资的3倍以上。连护士都开了小车。这又说明什么呢?

摆脱一个坏制度,可以不择手段地成为成功者。


读书20年我成为一个普通住院医生。这本书虽然没读过,但里面的描写绝对不虚。想成为一个好医生而不得。
这里提供几个信息:
http://www.dxyer.cn/jinwsapa/article/i18945.htm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0)61315-3/fulltext(可以从我博客里看到全文)。

引用ning的发言:
靠,当地小城镇的医生,当开刀的医生每月的‘红包’是工资的3倍以上。连护士都开了小车。这又说明什么呢?

阮先生已经在文章中说明了,有几个人能拒绝诱惑。

一件事本来可以几个人直接管理好

但偏偏设置了4,5层管理

美其名曰管理,其实就是让解决问题多了很多无谓的揩油层


他们只揩油,不办事

美其名曰审批

你认为效率低?那你错了,你是站在你的立场上来看

站在ccp角度看,他利用这种制度,养活了一大帮闲人

如果实行高效的扁平管理和互动管理


这些闲人如何处理,如何安置?

有时候不禁要大声疾呼,想干点事怎么这么难呢!唉

洗洗睡吧

头疼了。。。在现有的社会体系中,我们只有随岁月慢慢的老去,期待在死前的最后一天时间内能发生些些许的改变。

真巧。昨天还跟同事说起医生这个事。我觉得应该归咎于我们提的多次、都提烂了的2个字:制度。最新一期的 《第一财经周刊》 中也有介绍北京儿童医院的住院医生的一些事,那些小姑娘每个月工资还不到2000,没时间恋爱,甚至没时间生活。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我觉得不是圣人或者真的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心理会扭曲的。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旦有机会捞钱,那就很难说服自己不干了。也别想着在这种条件下真的能对病人 “如春风般温暖” 了。

去医院挂号看病,挂号费2.5,这钱还需要跟护士,医院分,医生太可怜。还不如收停车费10元的。

潜规则了

如果医生收入只有那么少,绝对是脱离现实的,至少从我周边认识的医生来看。我在医学院长大,学院有附属医院,从小看到的医生家庭,都是我们这里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

  上一次阮一峰救治那个白血病的文章医生看了一定不爽,估计是有的医生心理不愿意了不好直说,就利用他心眼好的特点让他看一部悲剧小说。阮一峰看完之后果然泪流满面,然后马上写了一篇文章给医生开脱。

引用史诗在线的发言:

阮一峰看完之后果然泪流满面,然后马上写了一篇文章给医生开脱。

哈哈..

就是! 可怜的不是医生,是病人,是农民工病人! 这年头,去看个病如果没权没势,必须看医生的脸色,问个病情都战战兢兢,动不动就叫你签字说后果自负..

还有一点,为啥在中国生BB不能家属陪产?我们几个同事讨论的结果是:怕发生事故留下人证物证.万一生死人了,他们随便编个理由,反正外行不懂.前阵孖深圳一产妇,因为给护士红包太少,生完BB被缝了PP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吧!! 对这个社会, 已经无语了!

你骂我
我骂他
他骂你
房子 车子 孩子 老子 票子
每一个人都活的那么累
但有人在笑

天行虽有常 百年徒奈何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候我就想:为什么又要选择这样的题材呢?当然,我也知道这样的题材又可以赢得市场,也许不久后又会有电视剧出来,也很多人会看得大呼过瘾,但是在我这里,我真的觉得很腻味,很疲惫,犹如我当初没看<蜗居>,如今我也不看<心术>,没必要.

引用ssdt的发言:

你认为效率低?那你错了,你是站在你的立场上来看

站在ccp角度看,他利用这种制度,养活了一大帮闲人

如果实行高效的扁平管理和互动管理


这些闲人如何处理,如何安置?


如果你是一名农夫,你的田地上除了庄稼,还生长着许多杂草,该如何处理?

当然,出于心疼,对现实的无比尊重以及无人可知的特殊癖好,你也可以不予处理。这样的话,破产以及土地被别人吞并只是迟早的事情。

有写三个教师的“心术”吗?
有写三个司法工作者的“心术”吗?

引用hyper的发言:

虽然你申明你不是医生,但是你写了这个还是申明了你的观点。另外既然是小说,所以得到的结论也是基于虚构的,所以我觉得最好不要试图从这里得到什么结论或者推论,没有说服力。

这小说写的确实是真实的现状,确实有说服力。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非常真实。

看你的简单介绍,就知这本小说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我在医院工作,做过医疗器械采购员,深知内幕,但谁会去写特别敏感内容?一般人只能看到现象,无法知道医院里深深隐藏的又复杂的奥秘,所谓医改可能是忽悠老百姓的吧。

都来诉苦,医生也来诉苦,但是他们相比于更为底层的人来说,已经不错了!

好像有点《白色巨塔》的感觉

每个人,都想做好人.
但,往往有些事,逼ta和其他好人对立了

我觉得你写这篇文章证明你没脑子。六六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她只写热点,而且他也没办法揭露什么,因为她根本就是外行。作为医生我认为她这篇小说很失败。都是些道听途说的东西,错漏很多。

基于目前公立医院的状况,当医生的话还是自己开医院比较合适,在公立医院吃闲饭的太多,医术高明往往得养着那些庸医和一大帮闲杂人等,而那些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在混。

"刚毕业的住院医生,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即使工作10年之后,明的收入也不过"基本工资2千多,奖金3千到4千"。在上海这个地方,这只是温饱水平,根本不要提买房买车了。"

这个数据不对吧,怎能这么少?

如果你说除了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以外能有什么办法,我想问题的关键应该在自组织和有效的交流,个人没有办法通过组织和结社形成集体力量,通过公开讨论形成意见,最后无法通过公开渠道去表达,然后通过合法程序去改善,也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个人要能够通过自组织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上面”能够放开,一方面需要社会文化和习俗上一段时间的磨合(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不擅长结社),这是两方面同时要努力的工作。

妈妈是妇产科医生,好多认识的叔叔阿姨都是医生,自己也去陌生的医院看过病,近距离接触医生之后,我却一点也没有产生做医生的想法,或者说刚一产生就熄灭了,因为医生与想象的白衣天使般的职业不一致——你明明想要帮助病患,但却苦于销售业绩或药品推销等原因,不得不做些虚晃的事情,况且,在治病的过程中,医生对生老病死看到的多了,也逐渐冷漠了。
做医生原本以为是救死扶伤,虽然确实在救死扶伤,但由于不真实,这种奉献的成就感没有了,医生本人也很痛苦。
我在做程序员,成就感只来源于把程序调成功时的那两秒钟,并没觉得在做什么事业,我想……医生也是个程序员?

如果真是医生就知道治病救人是人类狂妄自大愚昧无知的悲剧,做医生越认真越专研越真诚越明白,就像你投身某个理想信念可以解放全人类一样。所以,做一个快乐的善良医生需要自知之明的智慧和事实就是的宽容。

保持善良,保持乐观,保持热忱,每个职业都需要这些东西。

引用路过的发言:
有写三个教师的“心术”吗?有写三个司法工作者的“心术”吗?

近期学校正发生一些不痛不痒的事,但很能和这三个医生相比!教师的心术,一定也是很好看的!

制度这么安排, 不就是为了方便那一小搓人贪污吗? 中国哪里不是如此?

医生可以私自出诊拿外快

出一次至少800

我奶奶就这样被收费过

抱怨是没有用的

ccp这是肉烂在锅里做法

虽然少部分人吃亏,总体不先进

但只要有先进分子买单,这个烂系统往往还维持的不错

不管什么行业和方面ccp都是奉行这种肉烂在锅里的策略

所以指望ccp不如指望医生自己

看來一峰還是單純,上海的醫生行業是肥缺,全中國幾乎都是,世界上十分多國家都是,歐洲發達國家同樣。這個世界看不到的東西太多了,能看到的和說的出來的太少了。

医生应该待遇更好一些,我家一亲戚就是外科医生,也是博士,他开刀后晚上经常睡不好,担心手术效果。他也四十多岁了,家里买了辆车十来万的,在我们老家,轻轻松松没有技术含量工作的公务员或者电力部门国企小职员当当一年收入都不比医生低,还没有精神压力,工作轻松,福利优厚。公务员车开的也有十多万,有的口子好的地方,一年二三十万的稀疏平常。我觉得中国人觉得医生收入高,是因为大多数人薪水低的可怜,而中国的物价那么高。有的人说医生可以拿红包,我想请问一下,中国哪个行业没有红包现象?

好吧,身为一个病人,我也觉得写得还是很真实的,不过这个收入水平应该稍微低了点?但刚毕业的医学生两三千一个月倒是真实的。。
是什么的问题嘛,大家都知道了,想想那些插着管子躺在高级病房,每天几万几十万地烧钱,自己再也走不出医院,只为了让家属可以享受国家津贴的高干和高干家属吧,据说还很不少。

新浪微博上的那个是你本人吗

如果写政法三人,教师三人,结果的确会类似。所有人都会抱怨:不受尊重,没人理解,收入少,(收红包,拿黑钱,赚外快)都是被逼的。这就像是卡内基所说的,如果你去监狱采访那些恶徒,他们也会如此为自己辩护,仿佛自己起始来本心是如何善良,干坏事完全是被逼迫的。然后我们就把这一切推向某些我们不能改变的势力上,说明自己和这些人一样是多么无辜,作为自己继续沉沦的证据。
没有药方,却全是借口,是这本《心术》要说明的事情吗?

最终还是人的问题,“教育”救国。

引用 阮一峰 的博文:
你还会一腔热情地对待医生这个工作吗?你还会拒收红包和回购吗?你还会把"救死扶伤"当作医生的天职吗?

“回购”大概应是“回扣”。

能做到最好的就是赶紧混出去,逃离这个混蛋的制度。

我朋友在医院工作,说过一些内部黑幕的东西,现在真是活不下去死不起啊。

我是医学生 现在在一家三甲医院实习 这里的医生也受红包 也会替没钱的病人省钱 主任说的好 医生也只不过是个职业。 我问过很多医生 问他们我考研究生考哪个方面的比较好 , 异口同声都是 最好不要学医了 因为太辛苦 付出投入不成正比 。我呆的一个科室 有一个住院医生 管30多床病人 就因为他们组的都是主任 所以病程 入院 出院全是他一个人办 天天都是加班到12点 ··第二天还要手术··我也遇到过成心找医院麻烦的病人,这是没有办法沟通的,他们认为医院就是骗钱,我一个实习医生只是去送个出院证也被他们骂,凭什么啊。医生都很辛苦的 尤其是小医生 哦当然还有实习生,哪里实习不给钱还经常加班经常挨骂没办法好好复习考研,就是医院了。

引用阿达的发言:

"刚毕业的住院医生,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即使工作10年之后,明的收入也不过"基本工资2千多,奖金3千到4千"。在上海这个地方,这只是温饱水平,根本不要提买房买车了。"

这个数据不对吧,怎能这么少?

这就是真实的收入,如果你非要把灰色收入也算进去,那你们就是默认这这种收入也是应该拿的.试问如果医生的薪水很高的话,有多少人愿意拿那种烫手的钱呢?

作为一个医药行业里的人,想告诉阮生。这里的内幕多到你难以想象。就算他们不收回扣,不能灰色地带赚钱。他们依然会拼得头破血流进去这个医药行业的系统。

工资,季度奖金,科室奖金,整个医院奖金,各种各样你想不明白为什么存在的福利。如果医院是某个大集团下面的,还可能会有什么集团的劳模,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总能想办法分钱的。

而且你进入了医药行业里,基本上就没几个想出来。因为就算你真的不巧,分了在没有什么油水的那些部门或者工作上,你还是总能有一天跳啊或者内部调整,去到你应得的那些东西。

这篇小说是不负责任的,不明真相的人随便写写的吧。

我还是觉得ZF很强悍,人家一旁看笑话,让百姓和医生对立,使劲的吵啊闹啊。让所有的人仇视医生呗

十年以后,中国的医生将是世界最小心翼翼的医生,不是技术小心,而是把病人当强盗一般防范,以后就会请病人办护照,到外国看病去。

我相信小说中反映的医生长时间高强度劳动的说法,去年做了一个手术,主刀大夫值了一个通宵夜班后没有休息还要做几个手术,骇得我直担心他们的精力能否集中,若非自己亲见,真的不敢相信。

引用吴庸的发言:
我觉得你写这篇文章证明你没脑子。六六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她只写热点,而且他也没办法揭露什么,因为她根本就是外行。作为医生我认为她这篇小说很失败。都是些道听途说的东西,错漏很多。
能说出此话的人一定不是医生!!!即便是医生也一定是不如流小医院的,或是中医!

作为一个本科毕业后已工作了近十年的主治医师,我真的想说:请大家客观的公平的看待医生!不要因为我们是为大家服务,为大家治病救人的人就忘记了我们和大家一样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和大家一样普通,一样平凡的人。就像有次我连值了两个班累坏了,突然发烧到39度多,就歇了半天,等我上班时居然好几个病人听说我病了,反映居然是:啊?!您是医生也会生病啊?!呵呵,是啊,我们也会生病我们也和大家一样也会疲惫,也会有生老病死,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也要背房贷。。。当然我承认我们之中有人麻木了,有人堕落了,有人迷失了,但是请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是人是有----信念的人。有着坚定信念,使我们经历了各种打击磨难而无怨无悔。让我们彼此理解,彼此信任

有几个坏医生,你就断定医生都是坏蛋,中国有极其变态的人,你能说中国人极其变态吗?要相互理解,胡书记说我们要和谐~~

看这部小说,总体感觉特别沉重,也很郁闷,从谁的角度来看都是有道理的,可这么多的矛盾又是谁造成的呢?紧张的医患关系,让作为平民的我们,对医生总有许许多多的怨言,知道听到一个医生朋友的话,医生也是那么辛苦那么累的,真正的错误是社会医保制度的不完善。

心术写得好棒,建议每个医生护士和有志于做医生护士的人认真地读一遍!建议医院领导也读!建议医学院将心术作为学生的必修书,会有益的,和解剖学、药理病理一样重要,做医生护士的必读人文科普文学。这几天我想推销员一样建议我认识的人读。

以前在一个医学出版社做过,他们大多是学医的,但是后来都没有做了,原因和上面的一样
但去医院后,因为是一病人,更多的是希望可以把病冶好,可是他们工作态度散漫,收红包等等,最主要的是他们根本就是让我到处去检查,还没治就花了好多

最后同意:
ikbear 说:

不是我们病了,是社会病了。


引用当当的发言:

做医生原本以为是救死扶伤,虽然确实在救死扶伤,但由于不真实,这种奉献的成就感没有了,医生本人也很痛苦。
我在做程序员,成就感只来源于把程序调成功时的那两秒钟,并没觉得在做什么事业,我想……医生也是个程序员?

同意当当一些看法,我老弟是读医的,听他讲了一些医生的事情,基本相符。。

我也发觉医生对生老病死有一些冷漠了(从我老弟身上看出了一点)

顺便说一下,我也是调程序的,其实快乐的感觉也的确是你说的那几秒。。。

最近有朋友推荐我看了这本小说,其实我是为我老公看的!我老公是做医生的,说起来他看这本书的时间都没有,你们信吗?

为了让他做好手术,作为家属术前一天都不能让他干活,不能让他不开心,因为情绪会影响手术质量;为了让他做好手术,我们作为家属的时时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因为身体的不适也会影响到手术……

作为一名好医生没有希望患者手术效果不好的,就是有一个手术没成功(如小说里那个月金,原因很多)他们会痛苦很久很久,可能会是终生痛,他们没有休息,手术24小时为患者服务,术前的,术后的……周六有时有手术,就是没有也要去看看患者的动态,适时改变医嘱……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手术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种(脑外、心外等)重要的大手术科室的医生都是自愿选择的,风险大,收入相对其他科室低,可这是高水平的较量,可能对男人成就感更强!

如果说他们工作不是为了钱那就太“苍白”了,可如果说他们工作只为了钱,那就太冤了,我老公对工作的热爱可以让他发挥到极致——就是术前胃肠多么不好,跑了无数次卫生间,可进了手术室,因为精神的高度集中、专注,这一切就不再发生了……

想写的还是很多,我们家几代也是医生,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治病救人,也得到了太多太多人的认可,因为他们都是先做好人,再做好事,都是优秀的医生!

引用爱妃的发言:

前阵孖深圳一产妇,因为给护士红包太少,生完BB被缝了PP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吧!! 对这个社会, 已经无语了!

那个报道是胡编乱造的,后来都已经有后续报道出来了

作为一名护士,看到这本《六六心术》有点想哭的感觉,确确实实说到了如今社会如火如荼的医患关系,想说的是我们医生护士也是人,不是神。有人收红包,有人没良心,但那不能把医生护士统统打死,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作为一名工作七年的护士,工作上我很努力,我也很认真的在学习新的护理技术,但是现在的医疗体制在那里。病人大把的花钱,希望得到的是五星级的服务和技术。但是我想说的是,医院和政府没有拿这五星级的钱去聘用这种服务所需要的医生护士人数,我们都是一个人在照看二十甚至三十个病人,其中不乏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我们的体力实在有限,有时上班一天累的要死,下班腿脚都肿,但是还是忙不过来。你在病房里打针的时候会有其他的病人按呼叫器,当你奔过去的时候他告诉你让你帮他打壶热水、开开电视......实在无奈至极

在我陪生病的妈妈住院的期间,我看到了很多,如果病患的缴费卡里钱不够多了,当天的药就不再用,吊瓶也不再挂,直到交钱进去才会为病患用药,如果了解到病患已经没钱了,就会昧着良心对病患说病好了,可以出院了。就是连我老妈这样大年纪的老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偷偷对我说,她没钱看病了,医院在赶她走。我从来都是乐观的人,但是我很伤感。

引用部署的发言:

如果写政法三人,教师三人,结果的确会类似。所有人都会抱怨:不受尊重,没人理解,收入少,(收红包,拿黑钱,赚外快)都是被逼的。

评论前两句有味道,民工荒幼师荒不都差不多么,呵呵。

有来世我再也不当医生,生了小孩我再也会让他学医
这是一个当了医生愿望!!

最近这电视剧火,突然想起你介绍过。

谁不是病人呢,谁不需要修心呢?

制度是人定的,所以应该是人的问题,那为什么我们会比西方的一些人要差劲呢?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