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1年12月18日

过去两个月,我一直在读这本400页的书。

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有价值的好书之一。

它很独特,一半是游记,讲述作者与儿子的一次摩托车旅行,从明尼苏达州一直到加州,耗时17天;另一半是哲学讨论,作者剖析自己的思想,寻求心灵的答案。两种文体交织在一起,维基百科称它为"哲学小说"。

作者波西格(1928-,Robert M. Pirsig)大学时主修生物化学,后来对哲学产生兴趣,1950年前往印度学习东方哲学。回国后,在当地大学担任写作课教师。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精神病院,接受过28次电击疗法。

1968年出院后,他带着10岁的儿子克里斯,进行了一次长途摩托车旅行。他把旅行的感受和思考,写成了一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由于连续被121家出版社拒绝,直到1974年,这本书才出版。但是出版后,销售量惊人,超过500万册,成为70年代美国十大畅销书之一,目前累计销售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它是"世界上被拒稿次数最多的畅销书"。

此书在国内有两个中文版:《父子的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黄欣译,1999)和《万里任禅游》(重庆出版社,张国辰译,2006)。后面一个版本,今年9月已经再版了,并且终于将书名改成原名了。网上有这个版本的下载,翻译得相当不错。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很奇怪,"禅"和"摩托车"有什么关系,怎么会放在一起呢?

读完才明白,这两个词都是象征。"禅"象征一个人内心的心灵探索,是主观哲学思考;"摩托车"象征科学技术,是客观的外部存在。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暗示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将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达到一种和谐存在的境界。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维修摩托车"也能成为一种"禅",那会怎样?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

"本书不应该在任何意义上,与东方佛教徒的禅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它与摩托车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这本书的主题其实可以概况为,在工业时代,如何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以及如何去信。

所谓"信仰",说到底就是对世界的某种理解,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在工业时代,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技高度发达、产品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工业力量仿佛一种不受操控的怪兽,理解这样的世界,找到内心的信仰和平静,谈何容易?

"在你经过大城市的工业区时,你就会看到整片所谓的科技区。门前围了高高的铁丝网,大门紧锁,告示牌上写着"禁止跨越"。在一片污浊的空气之后,你看到的是奇形怪状而又丑陋的金属物和砖块,也不知用途为何。它的主人你永远也见不着,它为什么在那儿也没有人知道,所以你感受到的只是一股莫名的疏离感,仿佛你并不属于那儿。它的主人和知其来由的人可不希望你在附近闲逛,这些工厂让你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有陌生的感觉。它特殊的形状、外观还有神秘感,一切都在叫你"滚开"。

你知道这一切总有解释,而且它们毫无疑问地对人类间接地有些益处,但是这些益处你没看见,你只看见"禁止跨越"和"保持距离"的牌子,你只看见人们像蝼蚁一样为这些庞然巨物做工。于是你想,即使我是它们的一分子,也不过是另一只做苦役的蝼蚁罢了。"

作者认为,寻找心灵的平静,需要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的统一。

"感性"是指追求内心感受,不追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和运行机制。比如,感性的人骑摩托车兜风,看重的是骑行的快感、旅途的美景,以及其中包含的禅意思考。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车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理性"则是指逻辑分析和科学理解能力。理性的人骑摩托车兜风,会想搞清楚摩托车的运行原理,以及发生故障时如何维修。

"出毛病的时候,活塞因为过热而膨胀,会很容易就卡住汽缸壁,有的时候甚至会熔化。它会卡住发动机和后轮,造成突然刹车。这辆车第一次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害得我整个人都冲到前轮的上方,后面的人几乎趴在我身上。

......发动机当时非常热,周围的空气都受到传染,微微地震颤起来。我们几乎可以看到热力所发射出来的光芒。如果我将手指沾湿放上去,它一定会像碰到热铁一样嗞嗞地响起来。因此我们就只能慢慢地骑回家了。一听发动机的声音就知道是活塞出了问题,需要大修一番。"

如果感性和理性能够结合起来,一个人就能正确面对这个世界,找到心灵的宁静。

当旅行结束,作者骑到了加州,看到了大海。在那一刻,他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对的。

"几分钟之后,我们顺着这条路骑到了山顶,然后又笔直地往山谷落下。一路风景十分优美。我觉得这个山谷和美国其他的山谷完全不同。往南边一点就是所有葡萄美酒的产地。山坡像波浪一样起伏,呈现出优美的曲线,而路也是蜿蜒曲折。我们的身体和车子缓缓地顺着山路向下走,同时向路边倾斜过去,几乎可以碰到树叶和树枝。高山地区的岩石和枞树远远落在身后,在我们周围是平缓的山坡和葡萄树,还有许多紫色和红色的花朵。从山谷冒出了浓郁的雾气,那是森林的气息和花香融合在了一起。在遥远的那一端,则是看不到但可以微微嗅得到的海洋气息。

......人只要活着就会发生不愉快的事和不幸的事。但是我现在有一种以前没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内里:我们赢了。情况正在慢慢好起来。我们几乎可以这样期待。"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摘录

1.

过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怀着爱意的生活,一种高高兴兴、简单明了的生活。

2.

单调乏味的日子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怎么过的,而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现在我们的确空下来了,我想谈一些我自己觉得颇为重要的事。

3.

风一时起,一时落,不断地吹送过来......它们来自那么遥远的地方。

4.

我对许多事情都有些不确定,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话说得这么多。

5.

她说如果埋葬一个人时出了问题,他的鬼魂就会出现。这一点的确如此,斐德洛没有得到安葬,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6.

我想了一下,他还是值得我向他解释的。

7.

是什么把他们带进殿堂里的......答案不一而足......逃避平凡生活的芜杂,无可救药的厌倦,逃离自己欲望的束缚。

一个脾气好的人想要逃离喧闹、令人紧张的环境,而来到寂静的高山,在这里你极目远眺,透过静谧清新的空气,愉快地描摹永恒宁静的山色。

8.

他的确是跨入了这个领域,但是却对答案不满意。

9.

他几乎从生理上产生了对这座山的需要。他抽象的思路已经变得这样绵长,必须要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才能够保持思路的清晰。稍有分心或是有其他的思想或是有责任在身,都很可能破坏思想的进展。

早期的失败使他觉得不需要按照一般的社会标准去思考,他的思想早已很少有人能明白。他认为像学校、教会、政府和政治组织这种机构,都是想用某种特定的目标而非真理来引导别人的思考,以使他们的机构能够继续存活下去,以控制别人来继续为这些机构服务。

因而,他认为早年的失败,其实对他来说是一种福气,在偶然之间就使自己从为他所设下的陷阱中逃了出来。在他的下半辈子,他对于这些机构所谓的真理警戒心变得非常高。当然一开始,他并没有这样想,只是后来逐渐演变成这样。

10.

他很高兴能够独自一个人在空旷的船舱里读这本书,否则他永远不可能读进去。

11.

有些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山底下,从来不知道有这么高的地方存在。

12.

在这思想的高原地带,你想得愈用力,走得就愈慢。

他以科学的方法来阅读,不只读字面的意思,而且把每个句子都拿来实验,同时记下问题,以待日后解决。

我的运气不错,我有他大量的笔记。

13.

你成了一部机器,不断地对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天真学生重复同样枯燥乏味的教材。他们不了解为什么你变得这样乏味,因而对你失去了尊敬。大家也受了你的传染。

你不断上课、上课、上课的原因是,这是经营一所学校最经济的方法,让外界的人误以为学生得到了完整的教育。

14.

真正的大学并不听命于任何民意机关,也不是由任何建筑物所构成的,只要它自己宣布这个地方已不再是圣所,真正的大学就已经消失,所遗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砖墙、藏书和种种物质的结构罢了。

15.

真正的大学并没有特定的地点,也没有校产;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物质的报酬。

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给我们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内。这种心灵的世界,许多世纪以来都是通过一群所谓的教授所传递的,而教授这个头衔并不属于真正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本质在于流传下来的理性的自身。

16.

除了这种心灵的世界之外,不巧也有一种合法的机构有同样的名称,但是却完全是两码子事。它是非营利性的组织,隶属于州政府,同时坐落在特定的地方,它不但拥有校产,还能发薪水,收学费,还要受法律的约束。

然而这种大学,也就是合法的组织,却没有办法真正提供任何教导,它不但无法激发新知识的产生,也无法衡量学问的价值。它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大学,它只像教会外表的建筑一样,坐落在某个特定的地点,提供真正的教会各种有利于生存的环境。

斐德洛认为,凡是没有办法觉察这种差异的人,就会误以为掌握了教会的建筑就等于掌握了教会。他们认为,学校的教授既然领了薪水,一旦得到上面的指示,就应该抛弃自己的见解,毫无异议地接受学校的指挥,就像受雇于一般公司行号,处处要为老板说话一样。 他们看到的是虚假的大学,而没看到真正的大学。

17.

他的动力:勇于说出真理的使命感。

18.

一个人可以信仰真理,也可以通过理性去追寻真理,或者和当局对抗,但是为什么会像他这样夜以继日地燃烧自己?

19.

如果你对事情有完全的信心,就不太可能产生狂热的态度。

20.

如果一直向前看,或者只看到目前的状况,对你并没有任何意义。一旦你回顾以往,就会看到一种模式隐隐出现。如果你由这个模式出发,那么很可能会迸发出一些东西。

21.

科学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和人的心灵连在一起,所以在盲目之中表露出它丑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们的厌恶。然而过去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大家最关心的是衣食住行的问题,而科学正好能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

但是现在有更多人相信、也注意到科学所产生的丑陋现象,因而怀疑我们是否需要牺牲灵性和美感上的需要,以满足物质方面的欲望。

22.

解决的方法不是抛弃或否定理性,而是拓展理性的内涵,使它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23.

在温暖的被窝中,我又想了好一阵子山顶的雪和风,还有哥伦布。

24.

除了她走后所留下的精神涡流,教室里只剩下一股悲伤的气氛。而原先我所要来看的东西已经消失了。

25.

实体的山往往能象征人们灵性长进的路。就好像那些在我们身后的山谷里的人们,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有一些人则是靠着有经验的向导,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很顺利地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但是还有另外一批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运气还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

26.

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更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惟一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物就有多少条路。

27.

她之所以写不出有关波斯曼的事,是因为她想不出波斯曼有什么值得重复写下来的地方。很奇怪,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而不要在乎别人说过什么。而把题材缩减到一块砖就突破了她的瓶颈。因为很明显地,她必须直接地、不受任何阻碍地观察这块砖。

28.

一旦他们能自己直接观察,就会明白有无穷的题材值得写,这是一种培养信心的训练,虽然他们所写的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终究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模仿别人之作。

29.

废除分数和学位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处罚驴子或者是抛弃它们,而是给这些驴子适当的环境,让它变成自由的人。

30.

愈聪明愈认真的学生愈不需要分数,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本身比较感兴趣。而愈懒惰愈愚笨的学生则愈需要分数,因为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31.

把心怀怨恨的学生教成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这不是他想要做的。

32.

他和太太在山里露营了许久,她问他为什么一直都这么沉默,他也说不出原因,他只是停下来等待,等待那颗思想上尚未出现的晶种,能够突然地把一切都具体化。

33.

如果你只是为了爬到山顶,这种目标是很肤浅的,维持山的活力是靠这些周遭的环境,而不单单只是山顶而已。 但是当然,没有山顶,就不会有山的周围,是山顶界定了周围。

34.

凡是有创意的人都有那个神秘而属于个人的内在目标。

35.

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这里,但是他的心却不在这里。因为他拒绝活在此时此地,他想要赶快爬到山顶,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后仍然不快乐,因为山顶立刻就变成"此地"。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四周,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旁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36.

学校这座理性的教会主要就是研究那些能被界定的事物,所以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神秘的主义,他就应该去修道院而不是去大学,大学要研究的是能够形之于文字的事物。

37.

一旦你被训练得轻视自己的喜好,那么当然你就会对别人更加顺服----变成好奴隶。一旦你学会不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就会为整个体系所接受。

38.

爬到山顶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看到蓝天。

39.

当远方有座高山或者哪怕只是山丘,你就拥有了空间。

40.

前沿就是一切行动所在。前沿包含着未来的全部可能性。前沿也包含着过去的全部历史。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到哪里去追寻过去与未来呢?

41.

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伤怀,又一天消逝了,展现在眼前的只是逐渐沉重的暮色。

42.

一直到作品呈现出它该有的形式,他的内心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

43.

钓鱼回来的人通常充满了热忱,有力量去面对几个礼拜前他已经厌恶至极的事物。因此,事实上他并没有浪费时间,只是我们以世俗的眼光认为他是如此。

44.

在修理机器这方面,如果你的自我太强,往往无法把工作做好。因为你总是会被愚弄,很容易犯错,所以修理人员自大的个性对他颇为不利。如果你认识很多技术人员,我想你会同意我的观点,他们往往相当谦虚而且安静。当然,也有例外。不过即使他们起初无法保持安静和谦逊,长久工作下来,也会变成这样的个性。同时,他们还具有高度的警戒心,专注而又懂得怀疑,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45.

机器会反映出你真正的个性、感受、推理和行动,而不是反映你自我吹嘘、膨胀的那一部分。如果你的士气来自于你的自我,而非良质,那么这种虚假的形象很快就会完全崩溃,那你就会非常沮丧。

46.

我在公路上慢慢地走着,不想去打扰阳光,这正是早秋的感觉。

47.

森林里面的寂静会让每一个人都有所进步。

48.

我认为身体上的距离和寂寞毫不相关,造成寂寞的原因是心理的距离。在蒙大拿和爱达荷州,身体上的距离虽然很遥远,人们心理的距离却很近,而在这里正好相反。

49.

大众媒体让他们以为身边的事物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他们寂寞的原因。你可以从他们脸上看到寂寞。先是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搜寻的神情,然后一旦看见你,你对他们来说便只不过像一个物体,算不得什么,而不是他们想要寻找的对象,因为你不是电视上的人物。

50.

然而伟大的书籍早已为世人所知,斐德洛的作品却没有出版,所以我的责任之一就是要把他的思想详细地写下来。

51.

苏格拉底曾经告诉高尔吉亚,修辞学和烹饪都是煽动人的学问----是很卑微的思想----因为它们所诉求的是人的情感而非真正的知识。

52.

代表善的智者和代表真理的辩证学者为人类未来的世界走向而争斗。真理这一方赢了,而善输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接受真实很少有困难,而接受良质的阻力则很大。

53.

雨小多了,所以我们能看到地平线,遥远的天边有如此明显的一条线,清楚地区分开了浅灰的天空和深灰的海水。

一个人只要望着地平线,内心就能得到宁静。

54.

往往我们对别人指责最严苛之处,就是我们最害怕自己的地方。

55.

大海寒冷湛蓝,很奇怪,却让我有绝望的感觉。住在海边的人永远不会了解海洋对于住在内陆的人的意义----它代表了如此遥远而庞大的梦想,虽然就在眼前,但是在最深的潜意识里,你却看不见它。当他们到达海洋的时候,将意识与潜意识的梦境相比较,就会感到挫败。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却到达了一个永远无法探知深度的神秘之处。它是一切的源头。

56.

现在在思索,海到底究竟有多远......

57.

克里斯哭的声音渐渐小下来,但还是没有止住。海风吹在我们四周长长的野草上,雾逐渐散去。

(完)

留言(60条)

去wiki看了下他的生平

“即使剃刀里也有哲学”,这是村上春树很喜欢的一句毛姆的名言。无论是阮老师、村上春树还是毛姆都有一种我很羡慕的特质,就是可以从书里读出那么多有味道的东西来,还可以拿出来让更多的人因此受益。

我在乎的是自由和竞争,和公平,和现实,以及改变现实世界和自身的处境

而不是这里面对现实和虚幻的纠缠不清

我对禅本身不感兴趣

而技术本身进步往往体现出了禅

我确实不看好中国,因为没有给中国走的路

公平只有2种办法,一种是从制度上直接公平,肯定很难,阻力很大,而且不现实

一种从技术上实现,就是把技术做出细节,细节越多越好,每个细节都可以切割成流水线,而流水线不需要你懂技术,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去做技术,这样一个技术切割的很细,很多原来不做技术的也进了去做技术

当然如果你够强,不去做这样的靠本能也可以完成的别人做好的技术,去单独做一个一个人也可以解决问题的也可以,这样你就可以把那些做流水线的竞争下去,把他们的工资或者收入竞争进你的口袋

而经济一旦和后面这种模式融合,制度上变革也就是必然了,间接使不公平的被动变成任何有力量改变的人都可以自己去改变这个不公平

现在有种趋势

就是每当一种或者一类一堆技术被人讲明白,懒汉或者外行可以看几条简单介绍就能全面接手的,这个技术会马上发生改变或者变异,将原来的经验全部再打碎

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防止人投机

比如说我以前写的redhat linux各类问题集合,很多人总是问这个版本那个版本我说不需要老问哪个版本,都是通用的,总结出了很多不变应万变的傻瓜经验

事实证明这是不行的,随着fedora的不断进化,以上很多在fedora上也可以的傻瓜经验被人为的都修改了,我很难说再保证这些规则能使所有redhat系的上通用

甚至这些改变和linux桌面不行了竟然是矛盾的,因为很多改动就是对桌面的傻瓜型改动,而这些改动就使以前的各类问题解决办法发生了大量变化

投机的人要学再也无法看以前写的各个版本的总结了

比如不懂英文的人用lfs,如果不懂,肯定难度大很多
后来被人翻译成了中文,很多人直接上,当然难度小了,这掩盖了很多问题
但随着进化,还是会变,很多技术面临第一手资料问题

资料的过时,环境的变化,很多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而且也防止技术懒汉投机了


也就是说,中国变化还不够快

要快到任何人不努力就感觉到自己过时,总是无所适从

而且还投机不了

中国缺少这样的制度和环境和平台,把所有人放进这样的

我觉得linux是个这样的难投机的场所,他总是在变,不怕你会投机

投机的迟早会被大量的变化洗出去

这个人我推荐去做开源,别修摩托和写书,写哲学了

真实的改变,真实的竞争,真实的文档,谁都可以参与

写书不过瘾

写文档才过瘾

我觉得老外比中国人强的就是什么东西都能写出一堆文档,就象翻看一堆圣经一样

而且写的非常好,后来者一看很多问题都明白了

这个问题比较大,还没说清楚


技术与禅是有一些道理的。两者是成金字塔形状,技术在最下,禅在最上。技术与禅之间的衔接依靠独立、自由、完整以及简单与纯粹。它们之间的共性在于两者之间均含有的变数与定数。

能尝试121次的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其实,所谓信仰就是“与大自然相联结”罢了。

工业社会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好,只不过就是因为它让人们与大自然之间失去了联系罢了。

人的内心再怎么被外界所蒙蔽,也不会丧失与大自然相联系的能力。

当人的内心感觉最高兴的时候,就是重新找回与大自然相联结的感觉的时候。

经常来看些文章 感觉很好 也有时想学习写一些 却怎么都想不出词语来

阮兄推荐的书肯定是好书,买来看。正在看你翻译的《黑客与画家》,赞一个

好文,善比理更重要,不然人们怎么会有这么多追求。

一直想弄清楚一个事,西方言论自由的国家写书也需要通过出版社才能出版吗?俄罗斯的情况是印数1000本以下可以自由出版,不需经出版社。

在《幸福的方法》中多次看到提及此书,看来很有必要看一看了。

引用志司的发言:

一直想弄清楚一个事,西方言论自由的国家写书也需要通过出版社才能出版吗?俄罗斯的情况是印数1000本以下可以自由出版,不需经出版社。

他大概是更看中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好的出版社有利于传播,写的书不就是为了更多人看到吗?

网上这个版本在哪里可以下载呢?我只找到新浪爱问里面一个感觉不是很好的版本,其他都没有了。

阮先生是个很爱研究的人,最近北朝的二胖挂了,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北朝人为何在那样的环境下还会痛哭。我觉得可以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解释其中的一些缘由。
阮先生可以以此研究写篇文章普及一下。

zen来自东方
不过这里和我们的讲的禅 没有任何关联

引用志司的发言:

一直想弄清楚一个事,西方言论自由的国家写书也需要通过出版社才能出版吗?俄罗斯的情况是印数1000本以下可以自由出版,不需经出版社。

出版本就是一門專業學問,而且還要錢、錢、錢。1961-1974年的互聯網跟現在天差地別,萬維網更加還未出現。現今很多人所說的互聯網其實只是在說在其上的萬維網而已。當年的網上出版根本不實際。

贪心地问,今年阮生还看过哪些好书,推荐一下.

另,我是因为阮的N年前的介绍,追了坂上之云三年,这几天快放映完了。阮生对他的评价是----?

引用ssdt的发言:

我在乎的是自由和竞争,和公平,和现实,以及改变现实世界和自身的处境

真正需要的是「被自由選擇」,不是競爭。被自由選擇,有競爭,也有合作,只要真正被自由選擇。天擇不一定物競。自由軟體提倡的東西包括合作,西方因為當年缺乏了選擇合作的自由,因而才出現了自由軟體。當然我們東方是相反,缺乏了選擇競爭的自由。

谢谢,自从订了你的rss后,认识到了很多好书,非常感谢~

思考中,现在去找这本书,谢谢您的分享!

我有一个疑问:我们能与书中的观点达成一致,形成共鸣,是否是因为其实这些道理我们本身都有所理解,只是没有总结出来,看这类书我觉得一直在探讨人生,看多了有时候觉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可能一直都在寻找什么是有意义,却忘了动手去做。非常感谢!

PS:能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本忆会被拒绝121次吗?没找到相关资料。。。

看完了,看了两遍,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书中提到要定义“良质”时很多人会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愤怒?为什么我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希望有时间能静下心来看看这样的书,去除浮躁

想捐点钱,但10快钱有点多了。而且俺也没看10篇那么多啊。。。。还是想办法让人一篇一篇买吧。毕竟免费用软件看电子书多了花一块钱买点优越感还是比较。。

波西格在这本书的英文版前言中解释了故事结局的另一层含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中译本书非常好,现在又买了英文版准备开始看了。觉得阮先生不应该告诉读者那个译本在网上有下载,毕竟是人家辛勤劳动的成果,而且网上书店也还有出售。

网上的版本翻译还是不错的,但是感觉不是全部,因为结尾处并没有到达大海,版主的摘录内容也没有出现,肯定不是完整版本,看来还是要买本书看看完整内容。

推荐的书都不错, 这本收了! :) 放豆瓣先

正准备看这本书,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点体悟。

搜索这本书阮兄网页排名相当靠前,推荐写的好,排版也舒服,书相当精彩,建议摩托车维修工和大学哲学教授人手一册…骑车一千公里后终于华丽的爆胎了,想写本书《禅与自行车维修艺术》,第一章标题都想好了,论备胎的必要性 = =

引用Aphantee的发言:

中译本书非常好,现在又买了英文版准备开始看了。觉得阮先生不应该告诉读者那个译本在网上有下载,毕竟是人家辛勤劳动的成果,而且网上书店也还有出售。

我是看了电子版,看完又去亚马逊买的书。

感觉这篇书评写得比书好。。。书里很多东西都是不知所云,号称是程序员必读书籍其实相关的部分很少,有点被过度解读了。

引用north212的发言:

感觉这篇书评写得比书好。。。书里很多东西都是不知所云,号称是程序员必读书籍其实相关的部分很少,有点被过度解读了。

程序员是干坏事最多的一类人,并且程序员干了坏事却没有人认为其干了坏事,并且程序员自己也从未意识到自己的罪责……
程序员在数字的世界里看似掌握了创造的能力,就像神一样,但是程序员创造了吗?程序员总为自己的逻辑思维自豪,总认为自己有理,但是程序员找了理吗?
程序员需要思考人生,思考人性,思考天理……
程序员离神很近……离恶魔也很近……程序员有探寻真理的优势

刚刚在读这本书,心情变得平静了很多。

这本书去年就买了,一直没有仔细看过。正准备暑假好好看一遍。阮老师的这篇读书笔记写的很好,很有参考作用,我一直没有搞清楚怎么做读书笔记比较好。总之,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谢谢您!

看了巜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之后,才知道过去读得都是垃圾!

引用wee的发言:

刚刚在读这本书,心情变得平静了很多。

确实,我只读了引言就感觉心静了很多。

我看过了,但是不认为这是好书,节奏太慢,很多内容其实是无效的,容易分神,需要集中精力才能找到重点的地方,旁骛太多。
玄之又玄的,并不一定是真理。我认为这本书人们认为经典所在的地方,多半是作者言论少抽象多,他模糊的指点,你也模糊的觉得自己找到了那个点,但是他说的是不是你理解的,你是知不知道的。
这种书,我不推荐。

严重怀疑你没深入了解这本书(ˉ(∞)ˉ)

引用yzq的发言:

严重怀疑你没深入了解这本书(ˉ(∞)ˉ)

怎麽讲?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
"本书不应该在任何意义上,与东方佛教徒的禅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它与摩托车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请问您看的是哪一版本?我的重庆出版社版本没有作者的序言啊。

好书,正在慢慢品读!

引用liningrandy的发言:

我看过了,但是不认为这是好书,节奏太慢,很多内容其实是无效的,容易分神,需要集中精力才能找到重点的地方,旁骛太多。
玄之又玄的,并不一定是真理。我认为这本书人们认为经典所在的地方,多半是作者言论少抽象多,他模糊的指点,你也模糊的觉得自己找到了那个点,但是他说的是不是你理解的,你是知不知道的。
这种书,我不推荐。

我觉得说的很在理。

这个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对technology alienation的讨论。其实对于human-tech这个approach下面所产生的ethics问题,最早谈的并不是Pirsig,而是norbert Wiener的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后来还有同时期的Sheridan的man-machine systems和更近一点的Vicente的The Human Factor.

单单是听着自己录下的这本书的语音,内心已宁静

Robert Maynard Pirsig (September 6, 1928 – April 24, 2017)
波西格 走好!

看到一本,稍显小众的一本书

引用Aphantee的发言:

觉得阮先生不应该告诉读者那个译本在网上有下载,毕竟是人家辛勤劳动的成果,而且网上书店也还有出售。

但是你不能否认网上有电子版的客观事实啊。既然是事实说出来有何不可?

正在看的一本书

教科书里只会讲出技术改变了世界,社会结构,饮食,你上厕所的方式等等

但技术改变最多的是人性

技术使人类更加平等,但拥有技术的人更加平等

技术就是权力,对于不懂技术的人来说

当懂得技术,便已经和不懂技术的人处在两个维度

编程就像一种魔法(以后可能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或者什么其他的灵丹妙药)

不懂编程的人

只能被认为是麻瓜,除非在更高层次去驾驭魔法,就是驾驭使用这种魔法的人

我依然在看这本书

努力领悟作者的

但我的心中却好似有了另外一个答案

就像在旅程中,我已知道那不是我去的地方

引用jerr的发言:

我觉得说的很在理。

或许,人真真正追寻的都是些模糊而无法言清的东西

[抱拳]感触颇深。
还差50页读完,最近也在看哲学和学编程,阮先生給我竖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看过的人来说说,254页以后的时候,书中是怎么解决“卡住了”这个问题的?描写了一大段,没有看太懂,有人看懂的,来说说吧

I shared different views with Mr. Ran. Pirsig (1974)’s discourse of experience of driving the motorcycle is essentially addressing the concern that artifacts and humans shall not be treated in isolation.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considers technology independent of human users while traditional social science considers humans independent of technologies being employed. However our experience is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 coupling between humans and technology. The emergent properties can only come out of the human-technology entirety. I would say this is an implicit manifestation of the systems perspective (Bertalanffy, 1968).

曾经读过,也还是不是特别能读懂,书中波西格一直跟一个人对话,后来才确定那个人是他自己,但还是不理解那个人象征着什么

引用陈钊的发言: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
"本书不应该在任何意义上,与东方佛教徒的禅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它与摩托车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请问您看的是哪一版本?我的重庆出版社版本没有作者的序言啊。

书的最开头,“Author`s Note”.

不过老子、庄子的白话文罢了,因为容易读懂,所以更受“俗”人欢迎而已。

这本书就看了二个月,一个星期就可以看完了吧~~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