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入门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7年7月13日

眼下最热门的技术,绝对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底层模型是"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许多复杂的应用(比如模式识别、自动控制)和高级模型(比如深度学习)都基于它。学习人工智能,一定是从它开始。

什么是神经网络呢?网上似乎缺乏通俗的解释。

前两天,我读到 Michael Nielsen 的开源教材《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Neural Networks and Deep Learning),意外发现里面的解释非常好懂。下面,我就按照这本书,介绍什么是神经网络。

这里我要感谢优达学城的赞助,本文结尾有他们的《前端开发(进阶)》课程的消息,欢迎关注。

一、感知器

历史上,科学家一直希望模拟人的大脑,造出可以思考的机器。人为什么能够思考?科学家发现,原因在于人体的神经网络。

  1. 外部刺激通过神经末梢,转化为电信号,转导到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
  2. 无数神经元构成神经中枢。
  3. 神经中枢综合各种信号,做出判断。
  4. 人体根据神经中枢的指令,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既然思考的基础是神经元,如果能够"人造神经元"(artificial neuron),就能组成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思考。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最早的"人造神经元"模型,叫做"感知器"(perceptron),直到今天还在用。

上图的圆圈就代表一个感知器。它接受多个输入(x1,x2,x3...),产生一个输出(output),好比神经末梢感受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后产生电信号。

为了简化模型,我们约定每种输入只有两种可能:1 或 0。如果所有输入都是1,表示各种条件都成立,输出就是1;如果所有输入都是0,表示条件都不成立,输出就是0。

二、感知器的例子

下面来看一个例子。城里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游戏动漫展览,小明拿不定主意,周末要不要去参观。

他决定考虑三个因素。

  1. 天气:周末是否晴天?
  2. 同伴:能否找到人一起去?
  3. 价格:门票是否可承受?

这就构成一个感知器。上面三个因素就是外部输入,最后的决定就是感知器的输出。如果三个因素都是 Yes(使用1表示),输出就是1(去参观);如果都是 No(使用0表示),输出就是0(不去参观)。

三、权重和阈值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如果某些因素成立,另一些因素不成立,输出是什么?比如,周末是好天气,门票也不贵,但是小明找不到同伴,他还要不要去参观呢?

现实中,各种因素很少具有同等重要性:某些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另一些因素是次要因素。因此,可以给这些因素指定权重(weight),代表它们不同的重要性。

  • 天气:权重为8
  • 同伴:权重为4
  • 价格:权重为4

上面的权重表示,天气是决定性因素,同伴和价格都是次要因素。

如果三个因素都为1,它们乘以权重的总和就是 8 + 4 + 4 = 16。如果天气和价格因素为1,同伴因素为0,总和就变为 8 + 0 + 4 = 12。

这时,还需要指定一个阈值(threshold)。如果总和大于阈值,感知器输出1,否则输出0。假定阈值为8,那么 12 > 8,小明决定去参观。阈值的高低代表了意愿的强烈,阈值越低就表示越想去,越高就越不想去。

上面的决策过程,使用数学表达如下。

上面公式中,x表示各种外部因素,w表示对应的权重。

四、决策模型

单个的感知器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型,已经可以拿来用了。真实世界中,实际的决策模型则要复杂得多,是由多个感知器组成的多层网络。

上图中,底层感知器接收外部输入,做出判断以后,再发出信号,作为上层感知器的输入,直至得到最后的结果。(注意:感知器的输出依然只有一个,但是可以发送给多个目标。)

这张图里,信号都是单向的,即下层感知器的输出总是上层感知器的输入。现实中,有可能发生循环传递,即 A 传给 B,B 传给 C,C 又传给 A,这称为"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本文不涉及。

五、矢量化

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需要对上面的模型进行一些数学处理。

  • 外部因素 x1x2x3 写成矢量 <x1, x2, x3>,简写为 x
  • 权重 w1w2w3 也写成矢量 (w1, w2, w3),简写为 w
  • 定义运算 w⋅x = ∑ wx,即 wx 的点运算,等于因素与权重的乘积之和
  • 定义 b 等于负的阈值 b = -threshold

感知器模型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六、神经网络的运作过程

一个神经网络的搭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 输入和输出
  • 权重(w)和阈值(b
  • 多层感知器的结构

也就是说,需要事先画出上面出现的那张图。

其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确定权重(w)和阈值(b)。目前为止,这两个值都是主观给出的,但现实中很难估计它们的值,必需有一种方法,可以找出答案。

这种方法就是试错法。其他参数都不变,w(或b)的微小变动,记作Δw(或Δb),然后观察输出有什么变化。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得到对应最精确输出的那组wb,就是我们要的值。这个过程称为模型的训练。

因此,神经网络的运作过程如下。

  1. 确定输入和输出
  2. 找到一种或多种算法,可以从输入得到输出
  3. 找到一组已知答案的数据集,用来训练模型,估算wb
  4. 一旦新的数据产生,输入模型,就可以得到结果,同时对wb进行校正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需要海量计算。所以,神经网络直到最近这几年才有实用价值,而且一般的 CPU 还不行,要使用专门为机器学习定制的 GPU 来计算。

七、神经网络的例子

下面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的例子,来解释神经网络。

所谓"车牌自动识别",就是高速公路的探头拍下车牌照片,计算机识别出照片里的数字。

这个例子里面,车牌照片就是输入,车牌号码就是输出,照片的清晰度可以设置权重(w)。然后,找到一种或多种图像比对算法,作为感知器。算法的得到结果是一个概率,比如75%的概率可以确定是数字1。这就需要设置一个阈值(b)(比如85%的可信度),低于这个门槛结果就无效。

一组已经识别好的车牌照片,作为训练集数据,输入模型。不断调整各种参数,直至找到正确率最高的参数组合。以后拿到新照片,就可以直接给出结果了。

八、输出的连续性

上面的模型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按照假设,输出只有两种结果:0和1。但是,模型要求wb的微小变化,会引发输出的变化。如果只输出01,未免也太不敏感了,无法保证训练的正确性,因此必须将"输出"改造成一个连续性函数。

这就需要进行一点简单的数学改造。

首先,将感知器的计算结果wx + b记为z


z = wx + b

然后,计算下面的式子,将结果记为σ(z)


σ(z) = 1 / (1 + e^(-z))

这是因为如果z趋向正无穷z → +∞(表示感知器强烈匹配),那么σ(z) → 1;如果z趋向负无穷z → -∞(表示感知器强烈不匹配),那么σ(z) → 0。也就是说,只要使用σ(z)当作输出结果,那么输出就会变成一个连续性函数。

原来的输出曲线是下面这样。

现在变成了这样。

实际上,还可以证明Δσ满足下面的公式。

ΔσΔwΔb之间是线性关系,变化率是偏导数。这就有利于精确推算出wb的值了。

(正文完)

=============================================

下面是推广时间。

前端开发是优达学城 Udacity 的纳米学位课程,分成两个级别:入门班和进阶班。今年下半年的进阶班,今天(7月13日)开始报名了,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本课程的重点是讲解如何应用 CSS 框架和 JavaScript 框架,做出高性能、高可用性的产品,并且使用测试工具保证代码质量。学习过程中,学员必须完成以下课堂练习。

该课程是纳米学位课程,学员提交的每一行代码都有导师 code review,并且每周可以预约导师一对一辅导,对于提高个人能力极有帮助。

由于有真人 code review 环节,所以招生人数有限制,本期只有200个名额,目前已经预定了67个。点击这里了解详情,报名从速哦。

(完)

留言(84条)

阈值

阈 打成了 阙

一峰,你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有阅读,写作风格浅显易懂,但有讲的透彻,非常难得,希望能看到你的更多分享,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Ricky @Ming:

谢谢指出,已经改正。

历史上,科学家一直希望模拟人的大脑,造出可以思考的机器。人为什么能够思考?科学家发现,原因在于人体的神经网络。

  • 外部刺激通过神经末梢,转化为电信号,转导到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
  • 无数神经元构成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综合各种信号,做出判断。
  • 人体根据神经中枢的指令,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既然思考的基础是神经元,如果能够"人造神经元"(artificial neuron),就能组成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思考。…

对比王垠的论述(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7/04/23/ai):

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们总是喜欢抬出“神经元”一类的名词来吓人,跟你说他们的算法是受了人脑神经元工作原理的启发。注意了,“启发”是一个非常模棱两可的词,由一个东西启发得来的结果,可以跟这个东西毫不相干。比如我也可以说,Yin 语言的设计是受了九 yin 真经的启发 :P

世界上这么多 AI 研究者,有几个真的研究过人脑,解刨过人脑,拿它做过实验,或者读过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最后你发现,几乎没有 AI 研究者真正做过人脑或者认知科学的研究。著名的认知科学家 Douglas Hofstadter 早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帮所谓“AI 专家”,对人脑和意识(mind)是怎么工作的,其实完全不感兴趣,也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却号称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这就是为什么 AI 直到今天都只是一个虚无的梦想。

浅显易懂,拜谢

推荐一个Deep learning的开源学习网站,https://github.com/exacity/deeplearningbook-chinese

作为一个金融学专业的博士,您是如何在计算机领域呼风唤雨的

这段没明白“阈值的高低代表了意愿的强烈,阈值越低就表示越想去,越高就越不想去。”
阈值高低与想不想去是自己定义的还是有硬性规定?
有没有看懂的楼友回答一下

一如既往的清晰明了

引用www的发言:

这段没明白“阈值的高低代表了意愿的强烈,阈值越低就表示越想去,越高就越不想去。”
阈值高低与想不想去是自己定义的还是有硬性规定?
有没有看懂的楼友回答一下

这里的阈值是和上面说去漫展的例子结合起来的,整片文章超过一半都在谈阈值,因为目前是主观定义的,只能通过训练进行修正

引用www的发言:

这段没明白“阈值的高低代表了意愿的强烈,阈值越低就表示越想去,越高就越不想去。”
阈值高低与想不想去是自己定义的还是有硬性规定?
有没有看懂的楼友回答一下

结合上面小明看漫展的例子,这里的阈值是一个量化小明是否去漫展的关键数字。

我们将天气、价格和同伴这三个关键因素(X)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W):8、4、4,假设条件满足那么X=1,不满足则X=0,如果三个条件都满足,那么最终得分就是8+4+4=16,否则为其他W*X的值。

但是只凭这一个值还是无法决定小明是否要去漫展,因为缺少一个比较因素,而这个“阈值”就是比较因素:我们假设阈值为10,如果W*X>10小明去漫展,如果W*X<=10小明不去漫展。

那么很明显这个阈值就代表了小明去漫展的欲望强度,如果阈值越低则得分越容易超过,则小明就越容易去漫展,或者相反。例如:如果阈值=2,那么天气、价格、同伴只要任意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小明就会去漫展。

阈值是神经网络中一个最难确定的因素之一,目前都是人工设定,然后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通过对比阈值的变换和结果正确度的变化来确定精确的数量,因为这两个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新时代的逻辑学

赞!非常简单易懂。哈哈,我也神经网络入门了。

图像识别,下各种棋类都不能算是什么“人工智能”。充其量就是死板的数学模型+超快的运算速度。

引用timguole的发言:

图像识别,下各种棋类都不能算是什么“人工智能”。充其量就是死板的数学模型+超快的运算速度。

那啥是人工智能

引用timguole的发言:

图像识别,下各种棋类都不能算是什么“人工智能”。充其量就是死板的数学模型+超快的运算速度。

人类也是一样的

文中

算法的得到结果是一个概率

应该改为“算法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概率”。

人工智能不应该是模仿人脑的,就像现在的飞机也不是模仿鸟的飞翔。

论重读高数的重要性。

@JSK:

哈哈,毕竟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者的出现真的是好难啊!

把人工智能跟人脑的神经结构扯在一起,真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引用刘同周的发言:

把人工智能跟人脑的神经结构扯在一起,真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多层次神经网络模型确实灵感来自于生物学

真是浅显易懂

这个感觉做几个 demo 还行,但是研究透了对数学要求好高。

原文:阈值的高低代表了意愿的强烈,阈值越低就表示越想去,越高就越不想去。

疑惑:这里应该是说总分越高越想去,并不是阈值越高越想去。阈值是表征难度,阈值越高,越难去。

由此看来,AI是基于判断和决策的喽

@JSK:

表示完全不能认同,人工智能的确有夸大的成分,但在很多领域它都开始崭露头角,如果如作者所说,人工智能不可能实现,那霍金、马斯克也不用担心人工智能的危害了。最终智能能不能实现的确不好判断,但是在很多方面它的确是有用的,无论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还是自动驾驶。

我一直搞这个,还是您讲的浅显易懂,haha

http://neuralnetworksanddeeplearning.com/chap1.html
为什么跟这篇老外写的文章这么类似呢?

引用JSK的发言:

世界上这么多 AI 研究者,有几个真的研究过人脑,解刨过人脑,拿它做过实验,或者读过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最后你发现,几乎没有 AI 研究者真正做过人脑或者认知科学的研究。著名的认知科学家 Douglas Hofstadter 早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帮所谓“AI 专家”,对人脑和意识(mind)是怎么工作的,其实完全不感兴趣,也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却号称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这就是为什么 AI 直到今天都只是一个虚无的梦想。

赞同。我最近开始研究心理学,发现很多心理学的模型可以借鉴到AI来

引用solus的发言:

原文:阈值的高低代表了意愿的强烈,阈值越低就表示越想去,越高就越不想去。

疑惑:这里应该是说总分越高越想去,并不是阈值越高越想去。阈值是表征难度,阈值越高,越难去。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阈值是主观给定的,所以反映了意愿的强烈,但是负相关,阈值设高(主观不想去)代表意愿越难满足(客观越难去)。再换一个角度从概率上考虑,阈值的高低代表概率的低高,也即难度的高低,这也正如你所说。这种差异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表述不同罢了。

引用sec的发言:

http://neuralnetworksanddeeplearning.com/chap1.html
为什么跟这篇老外写的文章这么类似呢?

人家在文章开头就说了,是按照这篇文章来介绍的。发现好文拿来分享

@JSK:

跨界人才很厉害,但也很稀少,更多是需要合作啦,比如现在的写代码的有几个人见过客户?研究人脑的AI专家不多,但借鉴或者说的启发的不少,至于非要说启发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比如你能说今天吃饭的方式是借鉴了昨天便便的长度么?明白人一眼能看出这有毛线的启发关系

我的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是通过一本书了解的,叫《游戏编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我必须推荐这本书,作者用几乎小学生水平的数学知识讲解了人工智能,不希望这么好的书就此埋没。

并且顺口一提的是,深度学习是不能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

一直在奋力追赶,从未遇见,不曾想到会在不同的时间于Neural networks and deep learning相遇。从α教程、ES6、如何变得有思想、黑客于画家、未来世界的幸存者...一路同行。

引用www的发言:

这段没明白“阈值的高低代表了意愿的强烈,阈值越低就表示越想去,越高就越不想去。”
阈值高低与想不想去是自己定义的还是有硬性规定?
有没有看懂的楼友回答一下

因为阈值越低,你前面计算的w和x的点积就越容易大于它,从而输出1,不知道这样理解正不正确

重新深刻而清晰的学到 "权重" 和 "阈值" 的意义, 谢谢大师

赞,今天重新阅读一遍,还是有收获:
1,之前不太理解输入还需要加一个偏置值b的原因,现在知道b的意义是负阈值
2,为了让输出具有连续性的意义,对值域[-R,R]做了一次映射(0,1),匹配概率上的意义

b是否是biases呢。。。如果是的话是否应该翻译成偏移呢?

《终极算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

值得一看。评论里很多人的争论,包括 wangyin 的那些,都可以得到一定解释。

简直了, 通俗易懂。

阮兄,看了你的这篇文章。深有体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知道是否能和你交个朋友,多请教下这块的知识。我对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感觉太好了,豁然开朗

如果三个条件都满足,但是小明有惰性,不想去,因为他以前就是一个不太喜欢出去玩的人,那这个在神经网络中如何体现呢

引用ddd的发言:

如果三个条件都满足,但是小明有惰性,不想去,因为他以前就是一个不太喜欢出去玩的人,那这个在神经网络中如何体现呢

可能需再加一层网络来表示惰性。
比如之前上一层的z值作为输入,惰性根据这个输入再输出一个值来决定最终去还是不去。

浅显易懂,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线性规划求解呢?

阮老师,人工智能是算法的累加,和编程语言无关,我这么理解对吗?针对不同的领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但是实现起来效率就不一定了。。

写的超级棒的!因为建模比赛才了解的这些东西,感觉打开了新世纪大门,感谢阮老师

写的特别好,谢谢老师!

一级棒,给刚入门的人看都能看懂,而且用sigmoid函数将离散的结果连续化,真的太巧妙了。

@JSK:

我觉得这位说的好,但是AI研究者不是不想研究人脑,实在是不好研究啊,你说找个活的研究还是死的研究啊,死了一点点解刨神经元研究,还是活着在脑子上插上无数管子研究呢?脑研究只要有突破,AI算个P啊,照葫芦画瓢而已。人工通用智能(这个顺序念才对)就是和人类智能达到一个原理但性能更好的地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造人。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是把人类成熟的思想变成算法输入给程序,程序才工作。
想说点别的。
这个世界的规律不会因人的思维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机器的思维而改变,怕个鸟啊!怕孩子超过自己而不生孩子,傻不傻啊!孩子真正顶天立地的时候会在乎父母那点财产?把孩子教的愚昧无知才是自取灭亡。希望走在前面的人不要束手束脚,你做错了自会有人来惩罚你的,但是勇敢的尝试才是伟人之行。
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活在当下。

非常好懂,谢谢。

写的真棒,谢谢老师

阮老大不管你信不信,我已经从理论上设计出真正的人工智能。

写得很好,会一直支持、学习。

人工智能的本质和程序模型有内核上的区别。按照你的算法 如果小明三条条件都符合 甚至按递归算法小明所有输出都是1 那么我们可以说小明百分之一百会去漫展吗。当然不 所以现在多数ai算法都是伪算法 直觉是什么 意识是什么 思维是什么 这些东西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抛一个硬币 我们可以说 抛硬币是概率事件 这时人脑接收一个信息 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 问题是 你怎么知道这是一个概率事件 如果概率事件本身是一个确定事件 那么人脑在思考这个事件时是确定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写的非常好,这下知道什么是神经网络了,谢谢分享!

一篇文章全是广告了!

@JSK:

同意这个观点,我个人感觉两者的关系就仅仅是处理模式相似。

甚至我个人觉得“神经元”概念更类似于程序里面的函数,都是输入->处理->输出的这个过程,神经网络就是结合海量的函数。

您好,两个四输入的神经网络能否通过耦合成一个八输入的神经网络,从而在实现其预测功能的情况下解决训练数据库过大的情况。

深度好文

感谢,浅显易懂,虽然一些数学上的公式没看懂,但整个原理都理解了,感谢大神!

和老师上课的课件一起看的 比老师讲的好!小学鸡感谢您
一定要继续更呀!

一峰大佬,我甚至关于tcp/ip,引用了你的解释方式制作在了视频,很喜欢你的解释,也很感谢你的指导!

讲得太少了,不过瘾

哇 真的浅显易懂

看了好多文章,或云里雾里的,或总有一层窗户纸,阮老师的文章总能把握住重点一下子把窗户纸捅破

还是阮老师的文章通俗易懂,看了十篇网文不如看这里一篇

看了很多篇关于神经网络的介绍,还是这篇讲得好,浅显易懂,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神经网络,强推!

写的超级好, 要是能看到整本书的整理版就好了.

引用ddd的发言:

如果三个条件都满足,但是小明有惰性,不想去,因为他以前就是一个不太喜欢出去玩的人,那这个在神经网络中如何体现呢

阈值设定为16,这样就算三个条件都满足了也不会去

写的很棒,能否还沿着这个讲下去,期待神经网络相关内容的更新!

很清楚完整,感谢分享!

引用长安的发言:

人类也是一样的

如果权重可以瞬时发生剧烈的变动,那基本上可以认为该程序生成了意识。
我们人类自幼进行的学习训练,在我看来可以是确定权重系数表的训练。但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自行改写这个权重系数表,目前机器没有类似情绪刺激的机制还无法完成此类操作。

老师,原文中清晰度设置为权重“w”不是很理解,因为我是先看了卷积神经网络回过头来看您的文章,感觉w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图像领域其实是卷积核而不是清晰度呀,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最后面那段, 有些懵了, 没有看明白

读入图片后,首先是如何找到车牌部分的照片的?

引用Richard的发言:

最后面那段, 有些懵了, 没有看明白

确实是的,对没有基础的人来说,最后一段有点跳跃。

讲得浅显易懂,真棒!

初中九年级的信息科技中人工智能中就要学传统神经网络:线性回归问题 和卷积神经网络:图象法别 -----阮老师的文章对我学习很有帮助

引用JSK的发言:

对比王垠的论述(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7/04/23/ai):

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们总是喜欢抬出“神经元”一类的名词来吓人,跟你说他们的算法是受了人脑神经元工作原理的启发。注意了,“启发”是一个非常模棱两可的词,由一个东西启发得来的结果,可以跟这个东西毫不相干。比如我也可以说,Yin 语言的设计是受了九 yin 真经的启发 :P
世界上这么多 AI 研究者,有几个真的研究过人脑,解刨过人脑,拿它做过实验,或者读过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最后你发现,几乎没有 AI 研究者真正做过人脑或者认知科学的研究。著名的认知科学家 Douglas Hofstadter 早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帮所谓“AI 专家”,对人脑和意识(mind)是怎么工作的,其实完全不感兴趣,也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却号称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这就是为什么 AI 直到今天都只是一个虚无的梦想。

今天是2024年5月22日,OpenAI此前宣称AGI在未来5-10年完成。科技进步超乎你我的想象。

这真的是一篇2017年的教程? 大神的感知领先我十年啊

引用CD的发言:

人工智能不应该是模仿人脑的,就像现在的飞机也不是模仿鸟的飞翔。

那是因为人类想模仿却无法模仿。现代飞机的样子其实是无奈之举,以人类目前拥有的科技水平,是无法制造出像鸟或者昆虫之类的飞行模式所需要的材料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