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0 期):当音乐还是稀缺的时候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21年3月19日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厦门市山海步道长达23公里,通过高架道路,将市内多个公园串联起来。(via

本周话题:当音乐还是稀缺的时候

上周,磁带的发明者、飞利浦公司的荷兰工程师 Lou Ottens 去世了。

这让我想起了往事。这里的年轻读者,可能从没有听过磁带,但是20多年前,它是我们接触流行音乐的唯一渠道。

那时,电台的音乐频道会播歌,要想反复听,就必须录音,或者购买歌手的专辑。我记得,最早一盒是7元,后来涨到了10元。对于学生是很贵的东西,买一盒要下很久的决心,买来以后会反复听几百遍。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新专辑在网上发布,很少有人连着听几百遍吧,不知名歌手的专辑可能根本没人听。因为音乐实在太多了,随便一个流媒体网站,都是上百万的曲库,大家已经不会在一张专辑上花太多的时间了。

音乐家应该会怀念磁带的年代。那时,生活中缺乏音乐,人们才会那么投入地去听,歌手也会投入地创作。那时的歌曲真的会影响人生,甚至影响社会。

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因为他的歌词,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旅途,才能长大 / 一只鸽子要飞过多少海洋,才能看到沙滩 / 一门大炮要发射多少次,才有和平 / 我的朋友啊,答案就在风中飘荡",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要是他生在现在,到处是快餐文化,这种歌即使写出来,也不会有太大反响,最多就是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一阵子。

音乐的黄金年代,其实是它稀缺的年代。 现在的音乐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丰富到大家都不在乎了。歌手出一张专辑,跟发一条朋友圈差不多。

如果看得远一点,真正出大师的年代,是音乐更稀缺的时候。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年代,根本没有录音技术,想听音乐必须去现场。但是,偏偏那个年代出现了最伟大的音乐家,后世的技术提升了,却没人赶得上他们,这是为什么?

我猜想,原因可能跟稀缺有关系。稀缺意味着竞争少,所有问题都没有解决,你可以探索各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容易出大师,影响后世。顺便说一下,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更早以前没有出现著名音乐家?因为欧洲人在17世纪才掌握了成熟的炼钢技术,可以制作钢丝琴弦,能够确定准确的音高了。

稀缺年代不仅诞生大师,也会诞生大公司。 现在的科技大厂,都是新技术的早期诞生的。PC 的稀缺诞生了微软和苹果,互联网的稀缺诞生了 BAT,手机 App 的稀缺诞生了美团和字节跳动。等到不稀缺的时候,再想变成巨头就难了。

这告诉我们,如果你真想做一番大事,就应该投入那些刚刚开始发展、供给还很稀缺的领域。否则,想要成功就好像在互联网年代当一个歌手。

React 源码剖析

React 框架是2013年发布的,至今已经七年了。从那时起,它就一直是全世界最流行、最多人使用的前端框架。

很多同学都有疑问: React 学起来并不简单,为什么会这么流行?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它有很多前所未有的重大创新,一发布就引起轰动,引领了业界的潮流。学会了 React,就等于多了一种思维,而且它的原理非常清晰,对于大项目的组织开发非常有利。

(图片:2013年 React 发布现场。)

但是不得不说,React 发展到今天,变得越来越抽象,想要掌握它的 API,难度早就今非昔比。有些地方可能光看示例,都不一定能明白,必须要查看源码,才能彻底搞懂。

本周介绍的课程,就是一门 《React 源码剖析专题课》。它选择了国内开发者的几个常见难点,讲解它们的源码,从根源上解决疑惑,提升你的 React 开发水平。

讲课内容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前端工程师,最好已经学过一遍 React,或者开发过项目,可以听听看。

该课程由腾讯课堂"双认证"机构----京程一灯提供,原价98元,周刊读者只需 0.02元的报名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课程群,即可报名。

前50位报名的同学,还会再送价值 98元 的大厂面试经验专题课,帮助大家应对前端面试。

科技动态

1、北海航线

去年,一艘俄罗斯油轮从中国出发,跟在核动力破冰船后面,进入北冰洋航行,2月19日抵达偏远的北极码头萨贝塔(Sabetta)。这是历史上首次在2月份穿越北极。

这条北海航线以前只能在夏季通航,现在有望全年通航,实现另一条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的稳定航线,将亚洲到欧洲的海运时间缩短一半。它产生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反映了北极地区正在加速变暖,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将可能使得北极生态发生恶化。

2、太阳能睡眠舱

由于大量接收难民,德国很多城市都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冬季的严寒使得他们的生存成了问题。乌尔姆市的志愿者制造了太阳能睡眠舱,解决流浪者的夜间避寒问题。

睡眠舱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并且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用以提升舱内温度。设计人员说,这种睡眠舱只能供紧急状况使用,不能当作永久住房,流浪者还是应该优先考虑室内的庇护所。

3、氢化镁燃料

氢气是一种环保新能源,但是很难储存,因为它太轻了容易逃逸,而且难以压缩体积,储存和运输的成本都很大。德国科学家研发了固态的氢化镁糊剂,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氢化镁在常温下是一种糊剂,温度上升到250°C才会分解,所以即使车辆在烈日下暴晒,也仍然安全。使用时加入自来水,水会与氢化镁发生了剧烈的放热反应,从而释放氢气。

它的优点是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十倍,也就是说,同样能量的锂电池体积是它的十倍。而且添加燃料非常简单,只要用新的燃料盒替换原来的即可。下图就是氢化镁发电机,右下角的白色盒子就是燃料盒。

4、可以当显示器的衣服

《Nature》杂志刊载了复旦大学高分子系的一项成果,可以在纺织品上动态显示不同的色彩、图案。也就是说,每件衣服都相当于一块显示屏。

这种织物不仅可以充当显示器,而且可以多次清洗、折叠,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的原理是将光活性纤维和导电纤维编织在一起, 形成发光单元,然后使用电路控制。织物里面还集成了键盘和电源,可以与手机通信。

5、一句话消息

  • 一个英国人最近拍到了清晰的海市蜃楼照片,一艘船悬浮在海面的空气中。

  • 《华尔街日报》说,Telegram 的资金快用完了,下个月即将到期的债务就有7亿美元。一直很好奇,Telegram 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现在这个样子,放开让大家使用,没有会员和广告收入,明显不可持续啊。

  • 在线会议软件 Webex 发布了实时会议翻译功能,支持100多种语言,可以让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一样的语言开会。

  • 欧盟和英国即将出台《维修权法》,要求厂商必须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容易维修,从而延长产品寿命,减少电子垃圾。很多评论认为,这部法律针对的是苹果公司。

文章

1、城市路线牌的设计(中文)

本文讨论了路线牌的设计问题。

2、沙发过弯问题(英文)

1966年,一个数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在一个直角走廊里面,能够通过的沙发最大可以有多大?

3、我是如何感染寄生虫的(中文)

作者详细记录了因为使用生鱼肉而感染寄生虫的过程,以及随后的检测和治疗,有大量照片。

4、浏览器是如何校验证书的?(中文)

本文介绍了浏览器怎么处理 HTTPS 的证书,它的校验机制是什么,内容较为通俗全面。(@cj1128 投稿)

5、使用 FFmpeg 将短视频转为 GIF 和 WebP 动画图片(英文)

在某些场合,动画图片的兼容性要好于视频。本文是一个教程,介绍如何使用 FFmpeg 将视频转成动画图片。

6、为什么 Java 后端程序员不愿意改用 Kotlin?(英文)

作者所在的团队从 Java 跳船到了 Kotlin。但是,大部分 Java 后端团队不愿意这样做,作者讨论了原因。

7、ECMAScript 2021 的新语法(英文)

今年6月份即将发布的 ECMAScript 2021 标准,本文介绍里面新增的语法点。

8、为什么应该使用 ISO 8601 日期格式(英文)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日期格式,作者认为大家应该统一使用 ISO 8601 格式,即yyyy-mm-dd hh:mm:ss

工具

1、LinkDOM

JSDOM 的一个替代品,使用 JavaScript 解析 HTML 字符串,返回一个 DOM 对象,在上面实现了 DOM 接口。它比 JSDOM 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内存占用更少。

2、SVG Waves

一个在线工具,可以生成 SVG 的波浪图片,各种细节都可以定制。

3、NodeGui

一个类似 Electron 的跨平台桌面应用开发框架,底层技术是 Node.js + Qt5。

4、ffmpeg-python

FFmpeg 的 Python 包装库,将复杂的命令行参数转成易用的 API。

5、SVG 俄罗斯方块

在一个 SVG 文件里面,实现俄罗斯方块小游戏。原理是 SVG 可以内嵌<script>标签。

6、ghostwriter

一个 Markdown 桌面编辑器,支持 Windows 和 Linux。设计思想是保持强大功能的同时,对写作产生最小干扰,提供全屏的简洁模式。

7、Image Renamer

一个使用 EXIF 信息的图片文件批量改名工具,支持 MacOS 和 Windows。(@Arman19941113 投稿)

8、Github Star Count

一个 Chrome 浏览器插件,在网页的 GitHub 仓库链接后面,插入该仓库的 Star 数目。(@chinazhangchao 投稿)

9、Issues Translate Action

一个 GitHub Actions 脚本,定时运行脚本机器人,将非英语的 Issue 自动翻译成英语。(@tomsun28 投稿)

资源

1、低地轨道可视化

这个可视化作品,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地球低轨道太空的实际状态,看看有多少太空垃圾。

2、奇怪的词源

这个网站收集各种 IT 单词的来源。

3、Web Browser Engineering

一本正在写作中的开源书籍,介绍如何使用1000行 Python 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网页浏览器。

4、DOS Zone

DOS 游戏仓库,收集的所有 DOS 游戏都可以在浏览器里玩。

5、通过 VS Code 学习 Vim

免费的英文电子书,通过 VS Code 的 Vim 插件,教你如何使用 Vim。

图片

1、Windows XP 的壁纸山坡

Windows XP 的默认壁纸,大概是世界上观看次数最多的照片之一。那是一座真实的小山坡,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市12号高速公路旁,当年是一片草地,现在被一排排葡萄架覆盖着。

现年79岁的摄影师查尔斯·奥雷尔(Charles O'Rear)那时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路过这座小山坡。他是《洛杉矶时报》的特约摄影师,并有25年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经历。

1996年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他将车停在路边,为田园诗般的风光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他将这张照片卖给一家图片社,微软发现了这张照片,永久买断后(具体金额未公开,据说超过6位数美元),然后将其用作 Windows XP 的默认桌面壁纸。

全世界的用户非常喜欢这张壁纸,它出现在各种场合。人们从未意识到这是一个真实的就在湾区的山坡,而是猜测它是计算机生成的图形,或者是在欧洲拍摄的。

可惜的是,仅仅在照片拍摄数年后,这座绿色小山丘变成了葡萄园,已经无法复现当初的样子了。

如果你想知道这座小山的确切位置,可以在 Google Map 输入坐标"38.249069, -122.410126"。

文摘

1、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造成近万人死亡。

地震之后,许多科学家推测珠穆朗玛峰可能会变矮。过去曾多次参与测量珠穆朗玛峰的印度很快提出,希望与尼泊尔合作,重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尼泊尔政府拒绝了,表示将独立测量珠穆朗玛峰。历史上,尼泊尔人从未独立对其进行过测量,都是由外国测量队伍完成。

政府指定36岁的测量工程师乔塔姆(Khim Lal Gautam)带领一个小组,完成此次任务。乔塔姆本人就是在喜马拉雅山区出生并长大。

他们需要爬到珠穆朗玛峰顶,放置一个 GPS 信号接收器和天线。在此之前,需要先搜集海平面数据,然后从孟加拉湾(Bay of Bengal)开始逐步测量,之字形地向北推进,把沉重的装备从这个山头扛到那个山头,直到那最高峰出现在视线中为止,确定了大本营周围的大地水准面细节,才能算出高度。

2019年3月22日,天气预报晴。当天有许多登山队,预计将有223名登山者登上珠穆朗玛峰。由于携带的设备较多,为了避免堵塞道路,乔塔姆和一个同事,以及一个向导,不得不在凌晨3点开始向顶峰攀登。另外80人的队伍在大本营等着接收他们的信号。

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很小,只能站六个人。大多数登山者登顶以后,拍几张照片就下撤了,一般只会待几分钟。因为下山比上山更危险,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但是,乔塔姆必须在峰顶调试设备,部署 GPS 接收器,以及部署用来测量积雪厚度的透地雷达,并要确保能够接通卫星信号。他最终在零下43度的珠穆朗玛峰顶,待了1小时45分钟。

当他开始下山,下降到8,200米后,乔塔姆(Gautam)筋疲力尽,几乎走不动了。他已经连续23个小时没有进食,携带的氧气也耗尽了。有一阵子,他失去了知觉,一位从山顶下来的美国登山者踢了他一脚,确认他是否还活着,他才醒过来,慢慢继续往下爬。他后来说,如果不是那个人把他踢醒,他会在山上丧生。

稍后,乔塔姆回到第二营地时,直升机将他们接走了。

2019年10月,中国宣布与尼泊尔合作,共同确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2020年5月27日,中国测量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放置了卫星测量设备。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政府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新高度:8848.86米,比以前宣布的高度略高。

言论

1、

有些计算机语言,运算可能会返回空值(null),这是一个设计错误,因为会中断类型系统,你将无法依靠编译器来检查代码的有效性。

任何可能为 null 的值都是等待爆炸的炸弹。我们必须依靠运行时手动检查来确保所处理的值不为 null。即使是静态类型语言,null 也剥夺了类型系统的许多好处。

-- 《可变状态是新的 Goto》

2、

项目做完了,员工都闲着,老板会让这些人立即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毕竟每天都在烧钱,是不可能等主创人员想清楚再开工的。

反过来,这些人力也会给项目负责人带来压力,必须尽快做决策,以免让员工闲着没事干。这种情况下,能做出多少正确的决策?

-- 《独立游戏开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3、

互联网使得报纸的销量再也回不去了。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一些报纸,开始尝试网上付费订阅,但是免费的新闻到处都是,读者为什么要付费看新闻呢?

《纽约时报》的办法就是,报纸不仅仅提供新闻,实际上是提供信条和观点,卖给志趣相投的人。

-- 《后新闻时代的报纸》

4、

各种聊天软件(Signal、Telegram、WhatsApp 等)都有相同的问题:它们都是有围墙的花园,用户只能跟安装了同样软件的人交流。这就像给不同域的人发送电子邮件,都需要单独的邮件客户端一样,比如Gmail 用户只能与 Gmail 用户通信。

-- 《聊天软件共同的问题》

5、

大约10年前,一群运维工程师对开发工程师有很大意见,觉得开发工程师不关心自己的代码是否能够真正有效运行,交付后就不管了。同时,运维工程师还觉得遭受管理层的虐待,管理层要求运维团队全天候待命,但几乎没有提供内部的支持和认可。

这些工程师引发了一场称为 DevOps 的革命,即开发工程师和运维工程师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以支持通过 Internet 运行复杂软件这一日益复杂的任务。

-- 《运维工程师的口述历史》

6、

你能想象吗,智能手机问世只有不到5000天。与人类历史相比,5000天实在太过于短暂。然而这短短的5000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

-- 凯文·凯利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99 期):疫情导致的研究生扩招

2019年(第 47 期):吃播算不算正式工作?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留言(36条)

看之前先抢个C位

报纸不流行了,但是自媒体流行了

历史上的本周没有配图

"音樂的黃金年代,其實是它稀缺的年代。 現在的音樂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豐富到大家都不在乎了。歌手出一張專輯,跟發一條朋友圈差不多。"

這段文字描述得太貼切了。

电视也不看了

2. 太阳能睡仓

其实我最好奇的是后期维护问题,用过的人大概率不会收拾或收拾干净吧? 卫生状况等问题如何解决? 应该会引出非常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只是象征性的布几台摆摆样子,也就无所谓了。 至少在我国,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有想像不到的人力物力在维护。

鲍勃·迪伦 --- 答案在风中飘 vs 余光中 --- 江湖上
太像了

时间日期格式 ISO 8601, yyyy-MM-dd hh:mm:ss咱们中国人很适应这种格式,非常符合我们的习惯,先整体再局部

项目做完了,员工都闲着,老板会让这些人立即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毕竟每天都在烧钱,是不可能等主创人员想清楚再开工的。

反过来,这些人力也会给项目负责人带来压力,必须尽快做决策,以免让员工闲着没事干。这种情况下,能做出多少正确的决策?

我们公司就是这种状况,相信很多公司都是这种状况

捉虫:标题有点语病。当音乐还(是舍去)稀缺的时候;当音乐还是稀缺物的时候

这翻的有点奇怪。。。

这就像给不同域的人发送电子邮件,都需要单独的邮件客户端一样,比如Gmail 用户只能与 Gmail 用户通信。

原文是:
Imagine a world where for each mail recipient using a separate domain, I would need separate mail client? Or in other words: Gmail users can only communicate with Gmail users.

捉虫:
使用生鱼肉 → 食用生鱼肉


Windows XP 的默认壁纸的故事我以前也听过,摄影师拍照片的时候正好那块地方的葡萄生病,所以葡萄架被铲掉了,现在的样子才是恢复了原貌。

封面图那是磁感应线圈吧。。????????

山海步道我去过,很不错

这告诉我们,如果你真想做一番大事,就应该投入那些刚刚开始发展、供给还很稀缺的领域。
===========
雅虎诞生于互联网初期,摩托罗拉诞生于手机初期,firefox诞生于浏览器竞争初期,ofo诞生于共享经济初期

巨头在,发现稀缺赚钱的东西,将疯狂模仿抄袭。

引用noone的发言:

这翻的有点奇怪。。。


想象一个世界,对于每个使用单独域的邮件收件人,我都需要单独的邮件客户端?换句话说:Gmail用户只能与Gmail用户通信。

我怎么并没有觉得window xp那张默认壁纸有多漂亮啊,感觉就是很普通的一张拍张而已

「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
十年前去餐厅吃饭:「老板,点菜。」
现在去餐厅吃饭:「老板,我姓X名X,我的手机号是XXXX,我的户口本是XXX...点菜。」

历史上的本周也介绍了俄罗斯破冰船

物质产品和文化资源都稀缺的年代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年代。

ffmpeg真是太萬能了,連gif都可以轉~

我们都知道稀缺创造价值,但是问题是现在很多信息和物质都过剩。

Window壁纸照片那段,只能感叹美国不愧是商业大国,能商业化的都商业化了

氢化镁燃料看似很不错,不知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引用acelit的发言:

我们都知道稀缺创造价值,但是问题是现在很多信息和物质都过剩。

你看垃圾的时间多了,接受有效信息的时间就稀缺了

关于音乐稀缺性的结论,我是完全不认同阮老师的,换句话说我不认为出于功利的角度去投身「稀缺」领域能获得成功。

首先,如果稀缺领域都能轻易的被人们投身,那从一开始它就不会成为稀缺领域,我叫它「稀缺悖论」。稀缺之所以称之为稀缺便是因为存在感低、参与的人少。而人之所以少可能的原因是不被大众看好、准入门槛高,如此,对于以功利角度参与的人而言,风险极大。鼓励大众参与这样的稀缺领域而不谈及风险是不负责的。

其次,回顾那些例子中取得成功,突破「稀缺悖论」的大师们,哪一个是一开始就奔着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去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有哪一个是被父母从小拿着鞭子练琴长大的?他们有的是兴趣和爱好还有满腔的热忱。

最后,想在稀缺领域中脱引而出光有热爱也是远远不够的。任何成功都具有偶然性,对于未被开拓过的稀缺领域,则更加如此,因为人们还未找到固定的成功范式。

对于立足稀缺领域,你可能需要以天赋作为突破,以热爱作为长效驱动力,以运气作为伙伴。

关于科技动态的第三条,氢化镁发电机,在历史上的本周—2020年(第 99 期):疫情导致的研究生扩招 这期里有一条相关内容

“5、氢动力火车
英国制造了氢动力火车的样车,正在测试。这种火车通过分解氢气发电,储存在锂电池,一次可以行驶80公里到110公里。如何顺利的话,预计两年后投入使用。
氢动力最大的好处就是环保,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唯一的产物是水。而且,氢动力火车比新建纯电力火车便宜,因为不需要改造轨道,可以直接在现有轨道上行驶,这对乡村尤其适合。
氢动力火车的最大问题是,它只能携带20公斤氢气,只够运行3个小时,因为没有便宜的方法可以压缩氢气的体积,所以火车无法携带更多的氢气。”

百度了一下,氢化镁燃料电池是一个新的方向,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很期待这方面的技术突破。 如果能给电动汽车行业带来进步,那就很好了~

引用龚文浩的发言:

鲍勃·迪伦 --- 答案在风中飘vs余光中 --- 江湖上
太像了

当年余光中就是在美国公路上听到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才写下了这首诗

@Nicked:

同意你的观点,不过贝多芬是作为音乐神童来培养的,贝多芬的父亲是经常家暴逼贝多芬练琴的(出名给他赚钱)

音乐大多表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是毫无价值的。所以,也能推断出音乐存在的必要。

未来世界,可能没多少人愿意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音乐逐渐可能变成小众欣赏的东西,更多的就是娱乐的价值了

引用微软小冰的发言:

音乐大多表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是毫无价值的。所以,也能推断出音乐存在的必要。

未来世界,可能没多少人愿意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所以这位朋友,从来没有和别人感同身受过,甚至没有从任何文艺作品里体会过共鸣?

引用无为的发言:

2. 太阳能睡仓

其实我最好奇的是后期维护问题,用过的人大概率不会收拾或收拾干净吧? 卫生状况等问题如何解决? 应该会引出非常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只是象征性的布几台摆摆样子,也就无所谓了。 至少在我国,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有想像不到的人力物力在维护。

因为这不是惠民政策,也不是政府福利,只是救济,而且是民间行为。所以紧急救援的出发点是大于延续性的讨论和设计的,不是什么都要看成是做秀的。

大企业确实都诞生于稀缺的时代,而跟随着领域发展逐渐壮大。但是大企业本身也是稀缺的,即使在什么都稀缺的时代也没有成群结队的大企业出现,其实一个领域的蛋糕有限,只能供养若干个大企业,而你想成为其中一员,真的很不容易。

如果你真想做一番大事,就应该投入那些刚刚开始发展、供给还很稀缺的领域。否则,想要成功就好像在互联网年代当一个歌手。——————

这话说的好,我正在开发一种新语言,其核心只有9个字,可如果有需要,它可以变成千千万万个字,并且能让所有人都认识它,汉字作为世界最难学的文字(没有之一)在电子领域编译方面很不方便,需要庞大的字库编译器什么,并且还有很多种文体。相比之下,单调的英文反而更适合在电子领域生存,新语言的特色就是为了给未来所有人用的,如果能成为世界通用语,那必须是简单易学丰富好用,且更适合编程。
只是在下才疏学浅遇到了瓶颈,正在停滞中。我正犹豫是不是要放弃,看了这话我觉得还是坚持下去吧,我没想过要舍弃汉字,就像每种不同文字的国家不会舍弃见证自己发展历史的母语一样,但我想提供一种更简洁易懂,更容易学习和编程的新语言,我感觉未来的科技领域需要有这么一个能让全世界人都进行沟通的文字桥梁。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想法和兴趣,无论成不成功都无所谓。若是侥幸成功,我会免费发布出去,谁想学都行,世界这么多种语言,多这么一个也无关紧要的吧。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