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本Blog已经搬迁。新的网址是:http://www.ruanyifeng.com/blog/ 。请访问新址,查看本文的最新版本。

石油和未来的世界经济

Wednesday, August 24, 2005 | 分类:目录 -> 书籍 -> 2005年阅读志

bg508241.jpg

石油价格最近一年来一直在上涨,已经突破了65美元/桶,比二年前翻了一倍。石油是工业社会的主要动力,高涨的油价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油价的趋势又将如何变化,已经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5月底,美国休斯顿的一位投资银行家Matthew R. Simmons出版了一本研究这个问题的专著《沙漠中的黄昏:即将到来的沙特石油冲击和世界经济》(Twilight in the Desert: The Coming Saudi Oil Shock and the World Economy),预言未来的石油价格将不断的上涨。此书现在在美国的政界、商界和石油业中,正是阅读的热点。

最近,网上有对作者的一次专访,对此书的内容有很详细的介绍。我读后收获很大,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的事情。下面,我就来整理一下这次专访中有关内容。

1。世界上大油田的现状

如果将大油田的标准定义为每天产量在10万桶以上,那么截止到2000年秋天,全世界的大油田有120多个,它们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9%。每天产量在50万桶以上的超级油田有14个,它们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而这14个油田的平均年龄是53岁。

关于大油田的第二个事实是,大多数中东产油国90%的石油产量仅仅来自3~5个大油田,所有这些油田都已经生产多年了。

2。油价

60美元/桶其实非常便宜,折合下来1品脱只要18美分。1品脱是500多毫升,这就是说现在石油和瓶装水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3。石油开采的现状

世界上埋藏浅、容易开采的石油基本上都已经被开采完了,剩下的石油埋藏深、杂质多,开采成本高。

4。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

沙特的石油储量世界第一,产量也最大。但它产量的颠峰期极可能已经过去了。

沙特90%的石油产量来自五块油田,它们中大多数都已经运行50多年了。1980年后,就没有发现过产量超过25万桶/天的大油田。事实上,沙特发现的最后一块大油田是在1967年。此后,发现的最大油田是1989年发现的Hawtah Field,它的最高产量是20万桶/天。

此外,大油田目前采用的新技术,表面上可以维持甚至提高产量,但实际上有竭泽而渔的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油田就会迅速的枯竭下去。

5。有关石油勘探

上个世纪60年代的最后3年,有3个重大的石油发现。1967年和1968年,在阿拉斯加发现石油;几乎同时,西伯利亚也发现了石油;1969年,北海发现了石油。从那以后,人类再也没有任何重大的石油勘探发现。而这三处油田,目前的产量都比颠峰期下降很多。

6。美国石油供需的现状

1990年,美国每天自产石油730万桶,现在是510万桶。而1985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890万桶。

1990年,美国每天需要进口石油580万桶,现在是1000~1100万桶/天。此外,美国每天还需要进口300桶的石油成品,这样才能满足需求,这还是假设美国的石油加工厂24小时一刻不停开工后的进口量。

现在,只不过是夏季,石油价格尚且冲过了60美元。一旦过了感恩节,漫长的冬季来临,对燃油的需求大幅上升,那时石油的价格很可能在75~80美元/桶。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未来的石油价格将不断上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对这种局面做好准备。

当然,作者的看法只是一面之词。美国也有很多石油分析家表示反对。这里暂且不去管它,我想石油总是越开采越少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想谈一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担忧。很多研究都表明,生活水平与人均能源消耗量是成正比的。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最高,他们的人均能源消耗量也最大。如果中国人民平均达到美国人民一半的生活水平,世界能源消耗要增加多少?我现在手边没有数据,无法计算。但我想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世界上的现有能源是无法支持这种消耗的。所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能源价格必然将不断上涨。

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为了减少能源消耗,我们就不发展经济了。而是说,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再走美国能源消耗的老路了。别的不说,在中国推广家用轿车绝对是个极大的错误,人为制造能源危机,且让本来就脆弱无比的生态环境更加趋于毁灭。

Posted by Ruan YiFeng at August 24, 2005 09:25 PM | 返回首页
相关内容
Ad


评论

站长被迷惑住了,这篇文章基本上就是为高油价抬轿子的,没什么可信度。
至于说中国的发展模式,经济要得到确实的发展,就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就算不走美国模式,走资源节约型的日本模式,日本的家用轿车也是一样普及的

Posted by: ss at August 25, 2005 09:53 AM

站长信箱:[email protected]

ruanyifeng.com © 版权所有  2003-2004

沪ICP备05002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