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在神化和真实之间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4年12月11日

这是我一年半前的一篇稿子。写完后没多久,硬盘就坏了。所有的文件一点也没保住。

今天偶然发现,我曾经把它贴到过网上。于是,赶紧存下来。

==================================================

奥威尔:在神化和真实之间

orwell1.jpg

百年诞辰的来临

刚刚过去的6月25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诞生100周年的纪念日。他生于1903年6月25日,死于1950年1月21日,享年47岁。

奥威尔去世的时候,《1984》才出版了半年,那时在很多英国人眼里,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专栏作家,甚至算不上小说家。他的死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的注意。半个世纪过去了,奥威尔的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已经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甚至有成为左派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趋势。

他的《1984》在今年6月的亚马逊网上书店的书籍销售排行榜上排在第90位,这个名次对它来说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这本书是美国所有中学生的必读书目,1999年的时候曾被蓝登书屋评为"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的第13位。50年间,此书共在全世界以60种语言卖出了5000万册,书中的一些用语已经被收入词典,成为了英语的日常词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1984》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经典小说之一。

《1984》最早引入中国是在70年代末,当时曾以"内部参考"的形式少量发行过,影响不大。90年代的时候,经王小波大力推荐,此书才被大范围阅读。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收入此书,一上市就被抢购,直至今日这本小说依然是大多数书店的热卖书目。

正是因为奥威尔已经变得如此重要,所以他的百年诞辰也格外受到重视。6月25日前后,英美两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发表了纪念文章,《华盛顿邮报》甚至在读书版首页发了一个版的长篇报道。学术界方面也是热闹非常,至少有三本他的传记在过去两年中出版,而且5月份在美国还曾召开过一个有300多位学者参加的大型学术讨论会,对过去一个世纪中奥威尔的影响进行回顾,讨论会的主题就叫做"对奥威尔作品和遗产的探索"。

完美偶像的背后

随着对奥威尔成就的评价越来越高,他个人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完美,各种立场的学者都对他表示敬佩,有人甚至用"圣徒"来形容他。他有坚强的道德勇气、优秀的智力和知识水平、敏锐的对未来的洞察力,并且坚持思考的独立性,忍受生活的困苦,历经挫折,仍然决不放弃。总之,作为一个个人来说,他无懈可击。

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他是否真的是这样完美?我们在赞叹他性格中那些非凡的优点时,是否忽视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真实的奥威尔是一个性格有点古怪、嗓音很尖、从小就患有肺结核、有着典型英国人性格----保守、严肃----的英国人。他非常难于相处,朋友寥寥无几,他不信任外国人,同时又非常自负。他不太注意服装,总是穿得破破烂烂,抽的卷烟都是自己卷的。他一生中追求过多位女性,同时他的信仰也不稳定。他说自己信仰社会主义,但他对社会主义的解释一直在变化。

他的这些性格上的特点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他小说里的人物都是非常拘谨的,看上去不太可信,他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都很单调,似乎有一种厌恶的倾向。他在一篇文章里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在和平年代里,我可能只是写一些华丽的文章,或者写一些描述性的作品,也许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政治观点。我是被迫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的。"

他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原因,归结为有心理疾病存在。他在1947年写道:"所有的作家都是空虚、自私和懒惰的。他们写作的深层动机是不可告人的。写一本书是一场可怕的、令人筋疲力尽的斗争,就像生了一场大病。如果不是被某些我们既无法理解、又无力抵抗的恶魔驱使,谁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的。"

不快乐的童年

奥威尔所说的"恶魔"也许和他不快乐的童年有关系。奥威尔的真名叫埃里克.布莱尔(Eric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他的父亲是管理当地鸦片贸易的英国官员。那时鸦片贸易早已过了它的鼎盛期,离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十年不到的时间了,所以奥威尔父亲的职务其实无足轻重。

奥威尔三岁的时候,跟随母亲回到英国。他后来以"上中层阶级中的底层"(lower-upper middle class)来形容他的家庭状况,意思就是他家是上中层阶级中没有钱的那类。

他以一笔奖学金进了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他的周围都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子弟,他无法与他们相比,这种状况对他的一生都带来了影响。根据同学的回忆,奥威尔在学校期间成绩平平,各方面都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给人的印象是有点孤僻和不合群。

从伊顿公学毕业以后,他的大多数同学都上了剑桥大学,奥威尔却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出人意料地选择去缅甸当一个警察。他在那里干了5年,然后以不满英国对缅甸殖民统治为由,辞去了这个职务,那一年是1927年,他24岁。从此以后,他回到英国,开始了自己作为职业作家的生涯。

有评论家回顾奥威尔的早年生活时,曾说他存在自卑情结,这种情结终生困绕着他,但是却对他成为优秀作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奥威尔自己也说:"从一开始,我对文学的追求中就包含着一种被孤立和被低估的感觉。"

寻找信仰的时期

回到英国的最初8年,奥威尔都不是很顺利,他写过几篇小说,但反响都不好。这种状况直到1935年才发生了变化,那一年他先是出版了生平第一本著作《缅甸岁月》(Burmese Days),然后在1936年又出版了两本报告文学式的作品,这才确立他作为作家的地位。

这一段日子,奥威尔的经济状况很不好,所以他和英国的下层的劳工接触得比较多,这对他的思想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那两本报告文学都是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的。在其中的一本叫做《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的书中,他宣称自己已经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志愿前往西班牙,他不是作为一个记者去报道这场战争,而是作为一个战士参加这场战争。后来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向加泰罗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于1938年出版。这本书在当时几乎毫无影响,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描写西班牙内战的经典作品,语言简洁、准确,分析一针见血,是典型的奥威尔式写作风格。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西班牙内战使奥威尔的政治观点发生了一生中最大的转变。当时,在志愿参加战斗的国际战士中,有很多人唯苏联之命是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盛行得很厉害,这引起了奥威尔的反感。从此以后,在他身上就出现了一种二元式的思想:他认为自己是个社会主义者,但又强烈反对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尤其反对极权主义统治。这种思想贯穿在他以后的所有作品中,也成为了他为之创作的主题。

对世界的警告

从西班牙回来以后,奥威尔成为英国广播公司BBC下属一家杂志的专栏作家,每周撰写两篇文章。他的报酬是每周10个英镑,比在普通日报里的初级记者拿的薪水还少,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那时他在英国国内还没有得到承认,过得很不得志。这些钱只够他维持日常生活,积蓄是不可能的。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他因为从小就有的肺结核,被免于服兵役。

他的同事回忆说,奥威尔是个非常严厉、一丝不苟的人,几乎从来不笑。他不皱眉头,但是非常严肃,说话时带着上层社会的口音。他的穿着类似于劳工阶层,所有的衣服似乎只是一件很旧的羊毛衫和衬衫,还有一件很紧的夹克。他的脸上从来没有什么表情,他也没有任何亲密的朋友,但你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一直在运转。

这位朋友还回忆了奥威尔的一件轶事。一次他去奥威尔位于伦敦工人区的破公寓作客。奥威尔亲自从四楼走到地下室取了一些煤用作燃料,然后再走上来。他问奥威尔为什么不让专门做这个事的工人去取,这几乎是不要钱的。奥威尔回答说,他认为这是剥削无产阶级,他不能这样做。

1944年,奥威尔出版了他著名的讽刺小说《动物庄园》(Animal Farm)。小说讲的是,有个庄园主对他饲养的动物进行虐待,于是动物们以要求平等为理由发动革命,推翻了庄园主的统治。可是,革命的胜利成果后来被猪窃取,它在动物中推行极权统治,动物们的生活反而比以前更糟糕。猪的口号是:"所有的动物生而平等,但是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一些。"显而易见,这篇小说是在讽刺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当时苏联还是英国共同抗击德军的盟国,所以小说出版也不顺利,好几家出版社以此为理由将它退稿。

但是,小说出版以后反响很好,奥威尔生平第一次在财务上获得了独立。他用稿费在苏格兰海岸外的一个偏僻小岛买了一幢房子,还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他年幼的儿子。他的妻子在不久以前的一次外科手术中意外地去世。

就是在这幢房子里,奥威尔完成了他最著名的小说《1984》。小说的主题是上一篇《动物庄园》的延伸,依然是反对极权主义,假想1984年的时候----小说完成时的1948年的倒写----伦敦已经被一个极权主义的政权统治,它要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控制。理解这篇小说,要结合当时冷战的背景,奥威尔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篇小说让人们警惕极权主义的危险。《动物庄园》和《1984》都是奥威尔对这个世界的提醒,或者说是警告。

在这期间,奥威尔也不断在寻找新的妻子。根据他的一本传记提供的资料,在他第一任妻子死后的第一年,他曾至少向四位女性提出过求婚。这四个妇女都比他年轻,有的他甚至还不怎么认识。最后,其中一个叫布朗奈尔(Sonia Brownell)的女士答应了,后来她成为他遗产的执行人。

奥威尔写作《1984》时非常辛苦,导致了他肺病复发。但是他不顾身体,还是常常通宵写作,加之他的房间非常寒冷,经常有猛烈的海风会从窗缝里漏进来,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他先是住进了疗养院,8个月后不得不转去了医院,1950年1月死于肺部大出血。

奥威尔曾经这样写道:"一个人如果将他自己描述得很好的话,他十有八九是在撒谎,因为任何生命从内部审视都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失败。"不过从我们的眼光来看,奥威尔在他不长的一生中对自己信念的坚持、不懈的创作,不像是失败,更像是一种对命运、对时代的胜利。

(阮一峰,2003.6.29)

留言(21条)

奥威尔通常是右派知识分子推崇的作者,怎么会是左派的代表人物?北大的著名新左派教授(韩……忘了)在有篇文章里曾经颇为不屑地说,右派们在文学上的鉴赏力仅限于“写小品文的奥威尔”。
《1984》在70年代末被董乐山先生译为中文,首先是发表在某内部杂志上,但影响已经不小。1984年,全译本在广东的花城出版社出版,当时应该是卖了不少。我在财大图书馆里查到此书目录,但在书库里找不到,后来(非法)潜入顶楼的副本书库,才得见真容。
现在有了辽宁教育的本子,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我一向对小说没有什么胃口,1984很大程度上唤起了我对小说的兴趣。

这就是奥威尔的复杂之处。他本人是左派,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和西班牙内战中国际纵队的战士,但他激烈反对斯大林式社会主义(集权社会)。从这一点上说,他又正好被右派利用,并被左派痛恨。

好在历史已经证明奥威尔的正确性。他将作为人类正义和良知的代表,被永载史册。

那个大概是韩毓海吧。
关于左右以及自由或保守的划分,本来就有时代特色,而国内和西方的标准往往相反,西方不同时代也有矛盾,更何况奥威而自己也比较复杂。。。

很巧很巧,最近也突然想起奥威尔

欧洲的左右向来和我们的分法差别很大
奥威尔一生的政治观点也是飘摇——甚至他很多行为是可以看作间谍
的,但是介于是在在间谍横行的二十世纪初,也是正常的
——也许,这正表明他是一个认真信仰的人

奥威尔生前曾经嘲笑过书评家是在形容词的阶梯上爬行
但他死后却一直未能逃避被解说,诠释的命运
在神化与利用之外,还有审判
昆德拉批判它“把一个现实无情地缩减为它的纯政治的方面”,并和它所要反对的恶一样,“把生活缩减为政治,把政治缩减为宣传”
老实说,这也险些成为我错过《1984》的理由

一切起源于人为的误读,其实也是让一本书政治化的过程
想起尼采的话:一切历史上的伟大都不是政治的,甚至是反政治的
乏政治化正是集权主义的渊薮之一
1984是一本伟大的书
伟大在于它不仅是一本政治预言,而是一本对人类理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是最具有普世意义的
这也是奥威尔的伟大之处

在神话与虚妄之后,是真实的奥威尔
也是矛盾的奥威尔
这一切远比很多人崇尚的坚定的理性与严谨的学术更为人道真切
没有文学的世界是没有归依与灵魂的——虽然我一向对文学家或文学青年表示bs,原因也许正是他们僭越了他们不该享有的荣光与名义
这也是文学的意义所在

我没有觉得我们的“左右”跟西方差别很大。

保守与自由的对立,倒的确跟西方是反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左派一旦碰上了革命“左派”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大右派,奥威尔是这样,章罗是这样,他们是有道德勇气而又有理性的人,一度是知识分子的主流;两个社会都是真左派的是很少,如果有,那是狂人;两个社会都是右派的人多,也比较复杂;前右而后左的是变色龙。
现在国内所说的左派是有问题的,我认为现今中国的一大问题是知识界没有左派,革命左派也只剩下了小邓老,令人尊敬。所谓新左提出的都是虚假问题,中国只有知识界的右派和形左实右的崔之源韩毓海。
这样中国的左右也就混淆了。

西方左右派的名号和中国是一样的,左派支持社会主义之类的社会体系,右派支持以自由资本市场为主的体系。但这是经济方面的立场。在政治方面,确是完全相反的。左派为自由派,支持公民自由权和隐私权的最大化;右派为保守派,以有钱人为代表,希望压榨下层人民来获取上层的最大利益,所以当然希望人民的权利越少越好。
而在中国,左派虽然也是支持社会主义,但是在政治方面确是和1984里老大哥的观点一致的,无知的人民更容易统治,无知就是力量。

这个好像是我买的那个插图版的《动物庄园》前面介绍奥威尔的....
竟然是你写的....这个...这个..

引用斧头削皮的发言:

这个好像是我买的那个插图版的《动物庄园》前面介绍奥威尔的....
竟然是你写的....这个...这个..

有人盗用这篇文章?

你能不能将那本书的出版社和书号贴在这里,不能放过他们……

仔细比对了一下 不一样 前面介绍生平的差不多
看来是我搞错了 不好意思..
应该是以前看过你这篇文章
不过不记得在哪看的了.....很有可能是在你的博上看的 晕死.....

这个作家我怎么不知道呢,晕,
我还是觉得莎士比亚最有价值。啥时候你也写写莎士比亚。

我最近正在看奥威尔,非常感兴趣。
《缅甸岁月》上有一句话:"主编在监狱里绝食抗议,但只坚持了6个小时",看了之后让我捧腹不已。
你的这个网站也办得非常不错,以后会常来的。

最近看了很多日志,我觉得十分精彩!
见解,观点,对事情透辟的剖析,很值得学习!
我是个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虽然我所读专业与此交叉甚少,但我还是很喜欢看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当代人缺少的似乎是对事物理性得分析,不能多方面地看问题! 这些日志有利于这方面的补偿!
也减少当代大学生过于强烈的功利心.........
我也算代表了一类这样的人吧!并不是我本人以次为傲
在这我十分感谢阮哥的日志给我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谢谢阮哥!
同时也希望该留言阅览者能够启发一下吧!多关注我们身边的事,我们国家的发展,政治,军事,文化等等等等!我们才能求得和谐!
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也希望大家能跟我谈谈,或者提供一些个人见解!谢谢了!
我还希望软哥看到这封信时能同我联系一下,能见面最好了!

经过努力找到了最后一句话的原文。

" An autobiography is only to be trusted when it reveals something disgraceful. A man who gives a good account of himself is probably lying, since any life when viewed from the inside is simply a series of defeats. "

很喜欢这篇文章。

引用River的发言:

西方左右派的名号和中国是一样的,左派支持社会主义之类的社会体系,右派支持以自由资本市场为主的体系。但这是经济方面的立场。在政治方面,确是完全相反的。左派为自由派,支持公民自由权和隐私权的最大化;右派为保守派,以有钱人为代表,希望压榨下层人民来获取上层的最大利益,所以当然希望人民的权利越少越好。

兄弟,不要那么偏激,什么叫西方的“右派为保守派,以有钱人为代表,希望压榨下层人民来获取上层的最大利益”。您在用文革式的语言在给人扣帽子,其本质还是洗脑的结果。请仔细去了解一下西方保守派人士的主张和发言,不要拿着窝巢教科书上告诉你的东西来下结论。只有彻底摒弃了集权制度的思维方式,才能建立真正的自由和民主。虽然我跟您立场相同,但是我决不能赞同你对西方右派人士的看法。

写的很好

"一个人如果将他自己描述得很好的话,他十有八九是在撒谎,因为任何生命从内部审视都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失败。"出自奥威尔哪本书,找不到。

十五年过去了 看到还是很有感触 谢谢

二十年过去了 现在看到还是很感动 感谢......

啊呀不是二十年是十九年(怒)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