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做学问的八个境界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3年9月29日

本周,我读完了梁漱溟先生的自传文集《我生有涯愿无尽》

我生有涯愿无尽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讲述梁先生如何从一个中学生成长为国学大师,闪光点很多。比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因读过梁漱溟的一篇论文,便邀请他担任北大讲师,完全不顾梁没有读过大学。

出乎意料的是先生随即表示希望我到北大任教。先生说:"我是喜爱哲学的。我此次来北大重点要办好文科。文科中又以哲学系为重点,你就来哲学系讲印度哲学好了。"

我忙回答说:"先生之喜爱哲学我知道,早在中学时即读过先生翻译的《哲学要领》一书,至于我,实在不懂印度哲学。印度宗派是如此之多,而我只不过为解决自己在人生问题上的烦闷,钻研了一些佛典,领会一点佛家思想而已。"

先生说:"你说你不懂,但又有谁懂呢?我寻不着人,就是你来吧!"我总不敢承当。先生于是说道:"我看你也是喜欢哲学的。我们把一些喜爱哲学的朋友聚拢在一起,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么可以不来呢!来北大,你不要以为是来教别人的,你把到北大当做来共同学习好了。"

蔡先生这几句话打动了我。抱这种态度再好不过,而我又怎会不愿来学习呢。来北大的事就如此确定下来。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讲述梁先生从事社会改造的经历,乏味得很,因为没有一件事是成功的。他一心想让中国走上宪政之路,结果处处碰壁。比如,他主张"军队国家化",先去游说蒋介石。

1942年3月20日中午,蒋公宴请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廿五人,饭罢留下我们五人细谈。对于草案认为可行,问我们若未曾与中共谈过,可即往商谈。

蒋介石把皮球踢给了共产党。结果,梁漱溟真的跑到延安,见了毛泽东和朱德,宣传他的主张。

座间毛、朱二公颇用心听我发言,毛无表示,朱公当听到我末后的话时,忽曰:"此或三十年后的事吧!"此外无人置一词。

梁先生幼稚到相信,国民党和共产党会同意放弃军队,可见他对政治其实一无所知。难怪他的社会改造梦想皆不成功,还没等到文化大革命,就在1953年被毛泽东打倒了。

虽然政治的部分不好看,但是在治学方面,他的自传文集很值得一读。下面的内容关于如何做学问,整理自他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

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节选)

作者:梁漱溟

梁漱溟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完)

留言(42条)

再读一遍~

是融会贯通吧

依然是那个想法:境界只是一个切面,是可并行存在的,哪怕是针对一个东西。个人认为境界无高低,而有针对一个事物流动快慢区分。

总体不错,不知原文,有否提到一个重点:学问是分门别类的,一门通,不一定门门通,并且几乎不可能门门通。当然,哲学这门本身关涉的内容很广,容易让人觉得一通百通。

引用未知的发言:

总体不错,不知原文,有否提到一个重点:学问是分门别类的,一门通,不一定门门通,并且几乎不可能门门通。当然,哲学这门本身关涉的内容很广,容易让人觉得一通百通。

这个论点不管他提没提到,梁先生想必学问是极高的,但是博主一句“梁先生不懂政治”,也能说明你这个“一门通,不一定门门通”。

一直很关注你的博客,写得很不错,转走了,会注明出处,谢谢!

觉得自己在第3层境界,融汇贯通,不用写文章的时候到处寻书了。

引用未知的发言:

总体不错,不知原文,有否提到一个重点:学问是分门别类的,一门通,不一定门门通,并且几乎不可能门门通。当然,哲学这门本身关涉的内容很广,容易让人觉得一通百通。

一门通门门通是儒家多数学派自欺欺人的幻想,认为研究伦理学就可以搞定世间万物了,一门常常深陷我慢而不自知的学问。

呵呵,经常在网上查资料时搜到你的大名,不想搜哲学方面的内容也看到你的名字。呵呵,看来还真是同道中人了。

自己走到第二步了

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哲学是落伍的了。
for i = 1 to ∞:
print "哲学是落伍的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大部分也毫无用处了"

梁漱溟 和 陈丹青 长得挺像。

引用宋超的发言:

是融会贯通吧

宋·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专门百科了下,您是对的

看文末的照片,竟然跟陈丹青有点像的样子。。。。。

引用ccm417的发言:

看文末的照片,竟然跟陈丹青有点像的样子。。。。。

同感。就是那个圆眼睛和双眼皮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这种说法常常听到,我但总觉得不太明白。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他们的哲学,真的只有一两句话的事吗?

那时的人们一片丹心,对这个国家爱得深沉,努力找出问题,却无法参透历史的发展脉络,最后多数都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似乎只有胡适可以跳脱出这个现实的拘囿。

引用张行健的发言: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这种说法常常听到,我但总觉得不太明白。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他们的哲学,真的只有一两句话的事吗?

说的越简练,含义越模糊,自己思想越博大、学问越高、反而不会卷入具体的纠纷。

哲人们的思想可以跨越时空,不断激荡我们的心灵

引用杨大路的发言:

一门通门门通是儒家多数学派自欺欺人的幻想,认为研究伦理学就可以搞定世间万物了,一门常常深陷我慢而不自知的学问。

个人觉得,学问是相对于人生的,其他的可叫做知识或者技能。个人倾向于不将学问、知识或技能归为一类。

最近刚好也在读梁先生的《人心与人生》,以及《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这真是一位融贯古今,自成体系的学者。梁先生说: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而且真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引用张行健的发言: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这种说法常常听到,我但总觉得不太明白。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他们的哲学,真的只有一两句话的事吗?

说明你到第一层了,有了自己的主见。

如果學了任何XX學卻不知道如何運用在生活中,那任何學問都是無用的,我想唯一的用處不過是讓你找份沒有創造性的工作而已,唯一的差別只是薪水的高低而已。

哲學是很有用的,但是前提是學他的人必須是個人,而不是個機器,妄想哲學系或是哲學書的功用是幫妳學會一些實用的技能找份工作,然後指責哲學沒用是沒有意義的。

梁先生很像小時候的我,文章與想法中出現很多的"我",某些程度必須說,是個很自戀,很空泛的人,在沒有人點出來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很難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很自我的。

我想數學與物理,或是其他科學,之所以進步的比哲學快,很大程度是學生必須貼近大自然的想法,而不是只要貼近自己的想法,一個文章常常出現"我"的人,某些程度上,日常思維並不是在思索自然,也不常自省,只是猜自己長什麼樣子,卻沒有去照鏡子,我想這是中國人的通病。 我們並不喜歡思索自然,我們思索自然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與宇宙有關,而不是純粹的好奇,相較之下就是很自我,孔子、孟子、老子等等,思索的多數也都是與人有關的問題,相比外國就來的狹窄。

太多中國人談做學問了,但是為什麼有創造性的學問幾乎都是外國人創造的呢? 因為我們的文化有嚴重的自戀性質,我個人的思索過程,基本上與小時候看的書籍有關係,基本上都有很濃厚的人的思想,相比之下我們就比外國人多了一層束縛,中國有很多天才但是多了這層束縛,導致他們都只能在外國人創造的基礎上發展,而很少有全新的創見。 很多情況是你很聰明,你很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但是可以確定你這輩子不可能有極大的成就,因為您一開始就被自己束縛了,我看到的人多數都不具有純粹的好奇心,當然我也沒有。

静心阅读

文章下面的 上一页和下一页的页码是乱的。

其实我觉得,做学问,首先要钱财无忧,

才会有心去不计较身外之物地心态去做,

更有成大气的潜力.

梁先生的这个经验应该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自然科学是另一套体系了。

先生果然是大师!

书很好。节选部分越读越有想跪读的感觉。内心的崇敬无法用言语表达。谢谢阮兄的推荐。已经列入自己的书单。

大开眼界!

看了阮老师的推荐之后,就去找了全书阅读。大师的思想果然与众不凡,虽然是在近百年前的年代,许多修身养性的道理放在今天仍然十分受用。

受益匪浅

引用杨大路的发言:

一门通门门通是儒家多数学派自欺欺人的幻想,认为研究伦理学就可以搞定世间万物了,一门常常深陷我慢而不自知的学问。

这个应该也是孔子以后的儒家或者是御用文人的说法,
《论语》-子路第十三: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在这看了不少技术资料,现在才发现博主是个文艺青年!

梁先生劝两党将军队国家化,想来并非幼稚不懂政治,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吧。

这八层境界是你重新编辑过么?

在编程的这条路上正往第三条融会贯通努力着!!!

科学和哲学之争是个长久的问题,哲学当然关注"我",本来"我"这个概念就是个深渊,科学家相信外界正如眼睛所见,但是哲学家会想到外界是"我"眼中的外界,那么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唯心的哲学家多少会自恋一些,这一点和文人一样,自恋有时很讨厌,却也代表着生命力。科学也有它的长处,因为在唯心的哲学中对"我"的执着到后来会使人走入绝望,这绝望是人类本质上的绝望,不是矫作出来的假象,思维世界的存在是一个没有出路的悖论。一条路走不下去了,只有取消自我的欲念,不再追问,才看得到更广阔的物质世界。

科学和哲学之争是个长久的问题,哲学当然关注"我",本来"我"这个概念就是个深渊,科学家相信外界正如眼睛所见,但是哲学家会想到外界是"我"眼中的外界,那么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唯心的哲学家多少会自恋一些,这一点和文人一样,自恋有时很讨厌,却也代表着生命力。科学也有它的长处,因为在唯心的哲学中对"我"的执着到后来会使人走入绝望,这绝望是人类本质上的绝望,不是矫作出来的假象,思维世界的存在是一个没有出路的悖论。一条路走不下去了,只有取消自我的欲念,不再追问,才看得到更广阔的物质世界。

感觉作业的博客不像有数据库,但又能发评论,试一下

感激分享。果然我们还有很多要从那些五四时期的大师那里要学的。不仅仅是文章,更是做人做学问的态度。

仔细想想,第三层"融会贯通"说的不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吗?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