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33 期):一切都要支付两次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25年1月10日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42层的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大楼,去年6月封顶了,采用了不规则外形的设计。(via

一切都要支付两次

有一句古语"书非借不能读也",大家可能都听过。

它的意思是,很多人买了书却不读,觉得不着急,拥有书就相当于已经开始学了,后面就慢慢来吧,反而是借来的书有急迫感会抓紧读完。

这种事情很多。网址保存成书签,就扔在那里了,再也不去看它了。

我最近看到一篇老外的文章,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全新的名字,让人觉得很贴切。老外的概念化能力真是强。

他提出,人们买书却不读,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每样东西都需要两次支付

第一次是货币支付,你付出货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一本书,一个 App,一辆自行车,一颗卷心菜等等。

但是,你还必须支付第二次,才能真正消费这个东西。这次你付出的是你的时间和努力,来获得它的收益。

第二次支付可能比第一次支付贵得多。假设一本书的第一次支付是20元,第二次支付可能就是10小时的阅读时间。只有支付第二次,你才算真正消费了这本书。如果没有第二次支付,第一次支付就意义不大了,跟把钱扔进垃圾箱差不多。

生活中,到处都是两次支付的例子。购买 App 后,你必须学习如何使用,并且经常使用,才能得到它的价值。购买自行车后,你必须忍受痛苦的初学者阶段,然后才能上街骑行。购买蔬菜后,必须切碎、蒸熟并咀嚼,然后才能为你提供营养。

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完成了第一次支付,没有第二次支付,比如未使用的会员资格,未读的书籍,未玩的游戏,未编织的毛线。由于没有第二次支付,所以你并没有真正使用,第一次支付的钱实际上扔进了垃圾桶。

这种行为方式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现代社会太强调消费,过于看重第一次支付的经济价值,而忽视第二次支付的实际结果。人们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以为支付了商品价格,就完成了一次消费。

合理的消费方式应该是,只有当你确定会有第二次支付,才进行第一次支付。这样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浪费。

新的一年,大家购买商品时,可以先问问自己,你会不会第二次支付,即会不会为它付出时间和努力?只有确信自己会,再掏钱购买它。

有一种商品,天然支持先进行第二次支付,再进行第一次支付,那就是软件。

软件不同于实体商品,边际成本接近零,又是长期消费,完全可以先让用户免费用(试用版或者试用期),等他用习惯了,再向他收费。

很多软件就是这样做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软件的不理性消费行为,要比实体商品少得多的原因。

语义防火墙:雷池 WAF 升级

服务器一直被攻击,怎么办?我的体会是,这种事情很难预防,只能用防火墙去挡。

周刊以前介绍过"雷池 WAF",就是知名的软件防火墙,GitHub 已经有14500颗星。

它有一个好用的图形管理后台(上图),可以配置各种拦截规则,高效过滤恶意请求。

即使不配置规则,它自带的语义引擎,也会通过机器学习,自动识别和拦截恶意请求

本周,雷池 WAF 进行了重大升级,发布了语义引擎3.0版,加强了 AI 语义分析能力。只要2~8小时的自动训练,识别准确率就能达到99.99%,还能用自然语言解释,遇到了什么攻击。

如果你有线上服务器,不妨试试它的拦截效果。个人网站使用开源版就够了,企业可以考虑商业版,本次升级引入的 AI,主要就是强化商业版的企业级服务。

科技动态

1、从地图删除巴士线路

桂尔公园(下图)是巴塞罗纳的第二大景点,每天都挤满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很多游客乘坐116路公交车去公园,周围居民意见很大。每趟车都挤满了游客,本地居民反而挤不上去。

居民们想了一个办法,让市议会出面,要求谷歌地图和苹果地图删除116路公交车。

这招非常有效,从此以后,就几乎没有外地人乘坐这辆车了,座位都空出来了。

这反映了一个现实,在如今这个年代,如果你不存在于数字世界,对于外人来说,你就是真的不存在。

2、陆空一体汽车

东南大学研发的"东大·鲲鹏1号",最近公开亮相。

这是一辆陆空一体汽车,既可以当作汽车四轮行驶,也可以用四轴螺旋桨飞行。

当作汽车时,它的最高时速是60公里。

当作飞行器时,它的最大起飞重量500公斤,最大飞行高度300米,最长飞行时间20分钟。

3、液态空气储能电站

河北石家庄的液态空气储能电站,近日并网运行成功,属于国内首个,一天可以储能发电4000度。

它采用空气液化储能,在需要储能时,把空气降温到零下170摄氏度,转化成液体,就储存在下图这个高12米、直径2.5米的罐子里。

需要用电时,再把液态空气升温变回气体,体积会膨胀600多倍,推动发电机的叶轮旋转发电。

它的最大优点是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如果证明了经济上可行,就可以大规模建设。

4、其他

(1)研究发现,那些每月新增50星以上的 GitHub 项目,15%都是买的假星星,整个 GitHub 共有450万的假星星。

(2)用户在微软浏览器 Edge 键入"google",会跳出一个很像谷歌、其实属于 Bing 的页面(下图)。

(3)北京天文台正在举办《问月》展览,展出月壤实物,还有月球基地的想象图。

文章

1、段永平浙大师生见面会问答实录(中文)

段永平1月5日重返母校浙江大学,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这是2万字的现场实录。"我没有鼓励过(别人创业)。我觉得该创业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你鼓励,你有个很强烈的想法,你就会去做。"(@851235550 投稿)

2、如果 GPU 那么好,为什么我们还用 CPU(英文)

本文通俗地介绍 GPU 和 CPU 的差异,解释为什么它们彼此不能替代,写得很好。

3、如果不断要求 AI 改进代码会怎样?(英文)

作者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 AI 生成一段代码,然后要求 AI 改进这段代码,这样连续做四次,看看会发生什么。

4、关于 SQLite 的各种趣事(英文)

SQLite 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本文收集关于它的各种趣事。

5、搭建免费的企业邮箱(中文)

本文使用 Gmail + Resend + Cloudflare 搭建免费的企业邮箱,可以接收/发送企业域名邮件。(@javayhu 投稿)

6、旧台式电脑的10个用途(英文)

本文介绍怎么利用旧电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思路。

工具

1、Sourcebot

开源的代码搜索工具,可以快速对代码建立索引。

2、facad

一个查看目录的命令行工具,类似ls命令,但会显示彩色图标。

3、opfs-finder

在浏览器中实现 macOS Finder。(@hughfenghen 投稿)

4、Termora

开源的终端模拟器,可以当作 SSH 客户端使用,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采用 Kotlin/JVM 开发。(@hstyi 投稿)

5、Fake Mail

开源的一次性电子邮件服务,使用 Cloudflare worker + Astro 开发,收到的邮件存在 Cloudflare KV,2小时后自动删除。(@CH563 投稿)

6、AYA

开源的跨平台桌面应用,用来简化对安卓设备的操作控制,可以看作 ADB 的图形用户界面。(@surunzi 投稿)

7、简历生成工具

简历生成的开源 Web 应用,通过拖拽和配置,自定义简历布局和内容。(@Arman19941113 投稿)

8、在线剪贴板

作者用 AI 生成的一个简单项目,在线的文本分享网站,会生成分享链接,可设置密码,包括前端和后端。(@zxcv0221 投稿)

9、qrframe

一个定制二维码的网页工具,提供大量选项,代码开源

10、Pipet

一个从 HTML/JSON 提取数据的命令行工具,可以跟 curl 搭配使用。

AI 相关

1、Ollama OCR for web

基于视觉大模型的开源 OCR 文字识别工具,自带 Web 前端。(@dwqs 投稿)

另有一个类似的项目,基于 Gemini 的 OCR 识别。(@cokice 投稿)

2、DeepSeek AI 浏览器插件

开源的浏览器插件,直接在网页上与 DeepSeek 大模型互动,获取选中文本的总结或解答。(@DeepLifeStudio 投稿)

3、AI 生成涂色书

输入关键词,生成免费的涂色书。(@meetqy 投稿)

4、AI Minecraft

Minecraft 与 AI 相结合,打造实时响应、动态生成的开放世界游戏。(@boqiwen 投稿)

5、Smart Bookmark

Chrome 浏览器插件,收藏网页时,自动生成相关标签,无需手动归类。(@howoii 投稿)

6、AnyVoice

AI 声音克隆,只需3秒音频就可创建逼真的声音克隆。(@markliuyuxiang 投稿)

资源

1、如何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英文)

一本在线的编程入门教材,以 Python 语言为例,适合用来学习编程。

2、FreePngZone

免费的 PNG 图片搜索,好像只支持英文。(@wangdachui332 投稿)

3、泡泡白噪音

一站式白噪音平台。(@nettsz 投稿)

4、Data Commons

谷歌发布的一个数据网站,提供许多公开的数据集,以及配套的工具,让你可以检索和处理这些数据。

图片

1、积雪乐高

一位瑞典艺术家自制塑料模具,将积雪做成乐高积木的形状。

小朋友用它们搭建雪屋,就像 MineCraft 里面的屋子。

2、AI 乐高模型

Instagram 的账户 @brick4world 专门发布 AI 生成的乐高积木模型。

AI 生成的模型,似乎比人类设计的更有想象力、更漂亮、更吸引人。

文摘

1、AI 的压力

我在谷歌的 AI 团队 DeepMind 工作,感到了 AI 带来的巨大压力。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朋友举行的生日派对,很多来宾我认识,但也有很多人不认识。

当时,我的身体状态不太好,无意与其他人多交谈。但是,大家知道我在 DeepMind 工作,就在我的身边排起了小队,每个人都想跟我谈谈 AI。

这么多人对我的工作感兴趣,真是让我受宠若惊。银行家、律师、医生和管理顾问都想了解我对 ChatGPT 的看法,尽管很少有人声称大量使用它,但是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应该多了解 AI。

我是一名研究人员,这种在社交场合无法关机的感觉,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后来,情况变得更糟了。我在自己家里,都觉得有压力。一打开新闻网站,里面都在谈 AI。

我就不看新闻了,因为害怕引发焦虑。但即使观看足球比赛或电视剧,广告也会提到 AI。

我想过收拾行李,去那些遥远的小城市,住在寺庙里,但如果那里也以某种方式被 AI 渗透了,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事实上,行业里面的大公司都在竞争,看谁能开发最大、最好的大模型,只要你为这些公司工作,这本身就带来压力。

此刻做 AI 研究感觉像是参与了一场战争。模型性能的小小波动,可能就会带来股价几十亿美元的变化。

另外,AI 也为我们带来突然的财富,这也带来各种心理问题。

过去两年,我在 AI 世界的经历是混乱和疯狂的,内心充满焦虑。我想,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言论

1、

根据人均寿命,2025年出生的婴儿将活着看到下个世纪。

-- 《新一代人类》

2、

摩尔定律预测,芯片性能大约每年会翻一番。但是,AI 芯片的发展速度比这快得多。

今天我们发布的 GB200 NVL72 芯片,运行 AI 推理的速度,比去年的上一代 H100 快了30倍,比10年前的芯片快了1000倍。

我们正在超越摩尔定律,AI 适用超级摩尔定律。

-- 黄仁勋,Nvidia CEO

3、

比亚迪正在走特斯拉没有走下去的道路:一面扩大电池和汽车产量,一面降低成本。

-- Hacker News 读者

4、

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

-- 帕斯卡尔,法国哲学家

5、

正常的小说是自然的顺序,第一章介绍英雄,第二章是英雄开始行动。

但是,你可以交换这两章,现在第一章是英雄开始行动,小说可能以一把枪指着英雄的头部开始。就在紧张气氛达到顶峰时,然后是第二章介绍英雄。这样的话,读者就更有理由想了解这个角色。

同理,先演示幻灯片的第二部分,可能有同样的效果。

-- 《从第二张幻灯片开始演示》

往年回顾

蓝色指示灯的解决方案(#286)

中国的阳光地带(#236)

低纬度,高海拔,气候优势(#186)

利特伍德奇迹定律(#136)

(完)

留言(94条)

刚上班就有周刊看,真好

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大楼真是为了不规则而故意那样建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每周打卡

我一直以为小型飞行器的未来属于反重力,而不是又大又不安全的螺旋桨

美国人(段永平)视角中的“庚子退款”,与我所了解的历史不一样。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国外这种东西阻力很大,加班次就涉及司机要加班,要买新的公交车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不想为了游客改变吧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人流量一旦多起来,增加多少班次都会影响到当地居民。删除才是最好的办法

面对AI带来的压力,一般人都做不了什么,还不如就看着他发生,空空焦虑没有任何作用,还伤了身体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笑了,弱啥智了。。增加116你能想到会增加多少连锁问题吗?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哈哈哈看来是没去过欧洲,那边穷的要死人力还贵,增加班次和预算可能是最难办的事了

这实录看看就行了,我觉得段很多回答都有问题????

-----------
1、段永平浙大师生见面会问答实录(中文)
段:笑~ 中美对立吗?我们学习谁建的?大家不要忘了,我们读的大学都是有很多老美的痕迹,包括北大、清华,大家对这些东西不应该忘记。其实人家对我们还挺好的

这期有点答辩了。。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你看, 这不就卷起来了么

AI 生成的 lego ,包装上经典的鬼画符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不敢苟同,到时候116号公交就会变成旅客前往指定地点的不二之选,当地居民一样是天天处于和旅客挤公交的环境中。

为什么在看周刊的时候,不可以拖动右侧的滚动条快速到底部啊

大家纷纷再问,谁是段永平?

摩尔定律预测,芯片性能大约每年会翻一番。但是,AI 芯片的发展速度比这快得多。

今天我们发布的 GB200 NVL72 芯片,运行 AI 推理的速度,比去年的上一代 H100 快了30倍,比10年前的芯片快了1000倍。

-----
2的10次方不就是1024么, 也满足摩尔定律啊

从地图删除116路公交车真是个馊主意,删除了外地人就不去景点了?无端新增游客负担

'网址保存成书签,就扔在那里了,再也不去看它了'-这个太真实了,收藏了一堆大佬的博客后面慢慢的都不点开了只有周刊是周周看甚至会去刷老刊

谁是段永平

引用kiyo的发言:

这实录看看就行了,我觉得段很多回答都有问题????

-----------
1、段永平浙大师生见面会问答实录(中文)
段:笑~ 中美对立吗?我们学习谁建的?大家不要忘了,我们读的大学都是有很多老美的痕迹,包括北大、清华,大家对这些东西不应该忘记。其实人家对我们还挺好的

人家是美国人,这样说不是挺正常

《从第二张幻灯片开始演示》
---------------
人类就是一直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讲故事,并讨论如何讲的更吸引人。

大家好,我是Smart Bookmark的作者,开发这个插件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类似“网址保存成书签,就扔在那里了,再也不去看它了”的问题。没想到被周刊推荐了,紧急开源了一版插件源码:https://github.com/howoii/SmartBookmark
欢迎大佬们提建议

AI-Minecraft里面的游戏不搭梯子根本不能玩,有梯子的反馈下能玩吗?

引用qiba的发言:

我一直以为小型飞行器的未来属于反重力,而不是又大又不安全的螺旋桨

像银翼杀手2049里面的飞行器

两次支付的概念挺有启发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谁出钱呢?

引用jolly_1991的发言:

摩尔定律预测,芯片性能大约每年会翻一番。但是,AI 芯片的发展速度比这快得多。

今天我们发布的 GB200 NVL72 芯片,运行 AI 推理的速度,比去年的上一代 H100 快了30倍,比10年前的芯片快了1000倍。

-----
2的10次方不就是1024么, 也满足摩尔定律啊

摩尔定律曾经修复过几次,但没有哪个版本是“每年翻倍”的,比较经典的版本是“每隔18个月相同面积芯片上的器件数量翻倍”。
但上面这条,在这几年也快要无法满足了,很多的“翻倍”只是“概念上的翻倍”,实际已经达不到2倍那么多了。因为快达到“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的极限了。
这部分可以参考《芯片简史》。

引用肥月饼的发言:

从地图删除116路公交车真是个馊主意,删除了外地人就不去景点了?无端新增游客负担

兄弟,人家关心的不是外地人多少,是因为外地人都去坐116公交车导致本地人坐不上影响本地人生活了。另外,不要用国内的思维看问题,国外对于本地人的生活权力很看重的,如果影响了本地人生活,你觉得是先牺牲游客还是本地人

我刚看到标题的时候,以为两次支付指的是:
1 我获取财富的时候要支付增值税
2 我消费的时候要支付消费税

我是《段永平浙大师生见面会问答实录》这篇文章的整理者,感谢阮老师的推荐和引流,再次感谢。

我提交了一个公众号文章链接,一个个人博客文章链接,没想到阮老师用了公众号文章链接。感谢给我公众号带来的关注。

公众号中有错别字和小部分描述不太合理的地方,但是鉴于公众号文章发布后只能更改一次。虽然我已经尽力审查了,但是还是有错别字。如果大家觉的不合适,可以看我的个人博客中的文章。

再次感谢

第一章介绍英雄,第二章是英雄开始行动。游戏里多是交换这两章,上来先给你一个满级的人物技能熟悉操作,然后打落凡间从零开始重新练级。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让游客就是来消费的吧

其实软件也是有下载安装成本和学习成本的,很多软件不是开了会员就等于会使用了。比如ps对我来说学习难度就很高,我自己下载安装了很多次,但是一直没学会怎么使用

空气压缩成液体所消耗能量不少吧,不太看好????????

引用厉飞雨的发言:

第一章介绍英雄,第二章是英雄开始行动。游戏里多是交换这两章,上来先给你一个满级的人物技能熟悉操作,然后打落凡间从零开始重新练级。

黑神话悟空就是个例子

自从AI兴起,周刊内容是越来越差了。。

對條目2的那個,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過(好像周刊也有寫過), CPU像是一個博士能夠做很複雜的運算, 但只能做很慢, 但GPU 則是像一堆小學生可以做簡單的加減法。 對於圖像來說, GPU 這樣的運算比較快速有效。上面比喻和文章寫的也蠻像。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确实国情不同。如果放在国内,那肯定被骂到狗血淋头。

引用xIa的发言:

刚上班就有周刊看,真好

早上的时间很宝贵,我都是攒着下午看

挺有启发:如果你不存在于数字世界,对于外人来说,你就是真的不存在

引用丫丫嘛的发言:

空气压缩成液体所消耗能量不少吧,不太看好????????

原文“用电低谷时满格储能,用电高峰通过加压,升温后进行放电”,另一种意义上的削峰填谷

引用sun的发言:

兄弟,人家关心的不是外地人多少,是因为外地人都去坐116公交车导致本地人坐不上影响本地人生活了。另外,不要用国内的思维看问题,国外对于本地人的生活权力很看重的,如果影响了本地人生活,你觉得是先牺牲游客还是本地人


傲慢的欧洲大老爷思维,游客减少当地收入就会减少,本地收入减少是如何对当地人的生活权利看重的,这么傲慢建议直接把景点推平一个游客也不要有,你就完全“看重本地人生活权利”了。

引用kiFte的发言:

谁出钱呢?

这才是重点,游客多到影响本地人出行了,游客消费收上来的税干嘛了,不会拿去举行LGBQ+骄傲游行了吧。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一行代码就能解决的事情,一定要搞得那么复杂么 还得加人加钱加班加车

搭建企业邮箱那个有点意思,先存档了,过两天回家搭建看看。
Fake Mail 的那个,搭建后的效果是类似于现在的临时邮箱?

泡泡白噪音 挺好用的,就是选择太多了会忘记或找不到选了什么

> 4、AI Minecraft
> Minecraft 与 AI 相结合,打造实时响应、动态生成的开放世界游戏。(@boqiwen 投稿)

原始项目应该是 Oasis,官网是 https://oasis-model.github.io/
Oasis 本身是很有意义的一个项目,但是周刊里收录的这个只是一个 AI 生成的导流站,不应该出现在周刊上的
我在投稿的 Issue 里补充了一些信息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5847

二次支付很有用,我现在就是买东西要考虑我有时间和精力用不?如果没有,那就不买

引用howoii的发言:

大家好,我是Smart Bookmark的作者,开发这个插件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类似“网址保存成书签,就扔在那里了,再也不去看它了”的问题。没想到被周刊推荐了,紧急开源了一版插件源码:https://github.com/howoii/SmartBookmark
欢迎大佬们提建议

两个门槛, 1.apiKey申请 2.插件登录, apiKey的小坑(阿里云新用户,创建apiKey后,无法使用,需要开通百炼模型,百炼模型又是后付费,用完扣钱了可能都不知道),智谱的apiKey申请很方便, 不过我卡在第二步了,插件还要先注册再登录,一个书签工具,不值得注册一遍

一直好奇,如果在发了评论,如何知道别人引用了自己的评论发表了想法呢?

两次支付有点狭隘了,钱并不是价值的全部,消费的时候也有情绪上的收获,例如“花钱买的游戏,凭什么还要花时间玩!”

引用dante的发言:

自从AI兴起,周刊内容是越来越差了。。

1.你别看了
2.差在哪里呢?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靠感觉?

雷池WAF是不能商用的,有在用的人记得注意一下。除非你是完全纯公益的项目,否则趁早考虑换一个别的工具(当然直接就买商业也不是不可以),省的用习惯了,后期如果要转商业切换起来难度较大。

实际上还有第三次支付吧,书籍类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如果不能那第二次的时间支付更严重。

引用丫丫嘛的发言:

空气压缩成液体所消耗能量不少吧,不太看好????????

压缩会变热,应该是冷冻成液体。这个就像抽水蓄能或者电池储能一样,肯定有损失,但如果不能储存就要100%放弃。

引用qiba的发言:

我一直以为小型飞行器的未来属于反重力,而不是又大又不安全的螺旋桨

反重力是指电磁铁吗?或者使用密度超低的物质

引用kiFte的发言:

谁出钱呢?

这还不简单?本地人办理月卡、年卡,费用低。游客是次卡,费用高

搬砖人第一次支付:付出时间和精力,得到应得的薪水。第二次支付:消费、挥霍,妥妥的体现了“钱花了才是自己的”意义

关于二次支付,读书的过程难道不是享受吗?还有为啥App有第二次支付,软件没有?App不是软件吗?

引用xx的发言:

两个门槛, 1.apiKey申请 2.插件登录,apiKey的小坑(阿里云新用户,创建apiKey后,无法使用,需要开通百炼模型,百炼模型又是后付费,用完扣钱了可能都不知道),智谱的apiKey申请很方便, 不过我卡在第二步了,插件还要先注册再登录,一个书签工具,不值得注册一遍

注册确实是个卡点,注册是为了能够同步书签,如果加上oauth登录会不会好一点

引用面向未来的发言:

1.你别看了
2.差在哪里呢?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靠感觉?

总是会有很多这种评论,都快变成每期都能见到啦,放宽心,它们不给出具体的理由,不是诚心来讨论一件事,就不要费精力去和他们争论,就当他发泄他的情绪就好。
我觉得这一期质量真的蛮高的,比如两次支付的概念、小说顺序那个技巧、留出一些时间给自己独处,思考,解决一些问题等等这些都非常有用。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删除116路公交车供给当地人使用。
同时新增游客专线近往返几个景点,优化使用效率。
单纯增加班次本地人坐车仍然拥挤,不在景点的路段又是资源浪费。

请问怎么使用那个开源的简历转化工具呢

AI 声音克隆的效果还是挺好玩的。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开源项目,可以自己训练玩玩

产品被我们「拥有」的时候是 “0 价值” 的
把它用上并榨干才是产品最好的归宿

一个原则:

如果不知道该不该买,那就别买;
不确定有没有这个需求,那就是没需求;
永远只为自己当下的具体需求付费;
不要为未来的设想的场景来买单;
今天为了战未来所花掉的所有溢价都会快速贬值;

引用WY的发言:

AI 声音克隆的效果还是挺好玩的。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开源项目,可以自己训练玩玩

评论区从头看到尾,终于看到有人提这个声音克隆了。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试了一下,这个项目确实很好,真的只需要几秒的原声就能克隆,并且克隆出来的效果也很不错。但是我想提一点,这个东西还是不适合在国内互联网上宣传,并且还在这电诈弥漫的时代,万一给不法分子利用了,这绝对不会是好的结果,可能还会危及到作者。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其实是为了让游客打出租等更昂贵的交通形式来增加收入,一举两得。

引用cdzl的发言:

压缩会变热,应该是冷冻成液体。这个就像抽水蓄能或者电池储能一样,肯定有损失,但如果不能储存就要100%放弃。

增加压力也会变成液体

“支付两次”这不是新概念。
就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两个概念。

1. 二次支付

这个概念很有体感,作为消费者对于很多商品要看使用频次来看愿意付出多少价格,最早用比较有性价比的安卓机,而多年前转成 3 倍价格的iPhone后感觉其实还是很划算的,苹果手表/耳机等现在都是高频使用;

云计算有预充值模式,pay as you go,用多少花多少,这就比较有效率。所以对于云计算厂商,光让大家充值了是不够的,还要时刻注意大家的消费率。

得到这种知识服务商,有付费也有免费的内容,付费也分按时间订阅制会员付费(如听书和电子书年度会员),和按单品的付费(如某本书,某档专栏);除了付费额度和付费用户数这个结果,内容的消费率和用户的消费率 (也就是第二次支付)是非常重要的先导指标,需要重点关注,因为第二次支付不好,后续第一次的支付也不会好。


2. 第二张幻灯片开始讲起

我们刚开始做演讲的时候,开头都是:大家好,我是 xxx,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xx英雄的故事...

但我们看那些脱颖而出有过训练的演讲者,都是这么开头的 - “在一个幽暗的街道上,老旧的路灯滋滋的闪烁着,一个小女孩急冲冲的怯怯的走着, ... ”

从场景出发,抓住吸引力再展开,效果会更好,因为带来了“不确定感”

公交车的结果是已经从地图上删除,肯定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个弱智的行为,反而是有很好的效果,也有人说游客会减少,文章中也没提游客减少呀,只是这辆车没有游客去坐了,你主观判断游客减少了,文章的侧重点是这个年代,如果你不存在于数字世界,对于外人来说,你就是真的不存在

雷池 WAF 有没有用过的老铁说下好用吗

引用Joker的发言:

请问怎么使用那个开源的简历转化工具呢

项目github page的右边有link:resume.armantang.fun/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市政资源是有限的, 但是游客的井喷却可以是无限的. 武汉的过江轮渡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挤满了游客, 导致正常过江通勤的市民根本挤不上去, 更别说以前是可以轻松推着电瓶车上轮渡的. 现在能挤进去个人就不错了. 导致武汉干脆封了通勤轮渡的开放平台层, 只能待在密封舱里, 让其没有了观光功能

非常精彩,很多话题都引人深思

引用rusharp的发言:

但我们看那些脱颖而出有过训练的演讲者,都是这么开头的 - “在一个幽暗的街道上,老旧的路灯滋滋的闪烁着,一个小女孩急冲冲的怯怯的走着, ... ”

从场景出发,抓住吸引力再展开,效果会更好,因为带来了“不确定感”

一个小女孩急冲冲地怯怯地走在幽暗的街道上,老旧的路灯滋滋的闪烁着。这样更好。现在节奏太快了,不是以句为单位,你要把重点放在第一句的前几个字。

资产类的东西应该不需要第二次支付。

引用sun的发言:

我刚看到标题的时候,以为两次支付指的是:
1 我获取财富的时候要支付增值税
2 我消费的时候要支付消费税

要算增值税可不只两次了哦

引用丫丫嘛的发言:

空气压缩成液体所消耗能量不少吧,不太看好????????

其他电能(火电、风能等)过剩时,通过该方式储存起来。
不足时,释放出来,弥补不足。

阮一峰先生,看你多年BLOG,今天不得留个和内容无关的言,仅为个人观点:你看到些东西就很容易下一些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引用jolly_1991的发言:

摩尔定律预测,芯片性能大约每年会翻一番。但是,AI 芯片的发展速度比这快得多。

今天我们发布的 GB200 NVL72 芯片,运行 AI 推理的速度,比去年的上一代 H100 快了30倍,比10年前的芯片快了1000倍。

-----
2的10次方不就是1024么, 也满足摩尔定律啊

这里大概是原文写错了。
摩尔定律是18到24个月。

上次去深圳开会看到那座歪歪扭扭很奇怪的大楼了。

声音克隆,我用了怎么都不行,提示错误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这个是典型的“闭关锁国”方式

引用afdasf的发言:

阮一峰先生,看你多年BLOG,今天不得留个和内容无关的言,仅为个人观点:你看到些东西就很容易下一些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这也是种流量密码

引用walker的发言:

市政资源是有限的, 但是游客的井喷却可以是无限的. 武汉的过江轮渡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挤满了游客, 导致正常过江通勤的市民根本挤不上去, 更别说以前是可以轻松推着电瓶车上轮渡的. 现在能挤进去个人就不错了. 导致武汉干脆封了通勤轮渡的开放平台层, 只能待在密封舱里, 让其没有了观光功能

那不是运载力下降了?可否分级售票?

引用neo的发言:

从地图上删除116路公交车的解决方式简直弱智,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政府增加116路公交车的班次么?

不要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去解决国外的问题,不要自作聪明,觉得比他们聪明,不要教别人做事。同样的情况,如果外国人说,给中国人加薪不就解决大家抱怨上班时长的问题了吗?阻力都很大,不是简单一句话。

引用afdasf的发言:

阮一峰先生,看你多年BLOG,今天不得留个和内容无关的言,仅为个人观点:你看到些东西就很容易下一些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那么afdasf先生,看了那么多年的评论,今天我也不得留下一条和内容无关的言论。以下仅为个人观念:在我想要反驳一个人的观点时,我的第一步是代入发表观点人的视角。随后,再思考反驳是否有意义。

引用afdasf的发言:

阮一峰先生,看你多年BLOG,今天不得留个和内容无关的言,仅为个人观点:你看到些东西就很容易下一些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确实有这么一种感觉。

感谢分享,每次看都是你受益匪浅...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