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他送到树上去(作者:苏童) | 首页 | 叙事的奇观——图说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作者:艾晓明) »


经典随想录(外两篇,作者:安武林)


卡尔维诺写过一篇短文:《为什么要读经典》,这篇短文如同他那些短得不能再短的短篇小说一样,充满了尖锐的、深刻的真知灼见。这不是他个人的读书经验和创作经验,而是经验本身固有的东西,经典——犹如上帝必须要选择福音的传播者一样——选择了他并让他告诉了我们经典的一些秘密和属性。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我们常听人说,“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对于一般的书,漫不经心地读上一遍即可。几乎没有重读的必要。重读不仅会浪费个人的精力,而且会遭到同类的嘲笑和讥讽。重读经典是智者的行为,而对于普通的、平庸的、粗俗的、低劣的书的重读,几乎是一种弱智的表现。重读经典或者说附庸经典,本身就包含了自豪、聪明、有品位诸多美好词语中的意义。

卡尔维诺说:我们将人们读了爱不释手,加以珍藏的书冠之以经典;但并非只是那些有幸初次阅读它们的人,才精心珍藏它们,欣赏它们。这是纯粹的读书和藏书的经验,是从阅读和珍藏的行为中判断经典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那些从不读书的人,他的书橱里摆放的绝对是几本经典的书籍。他的行为表明:我从不读书,读,必然读经典。

经典的阅读、重读和珍藏,卡尔维诺在这篇短文中谈了许多,在谈到经典的影响力时,卡尔维诺说:经典具有特异的影响力,它们不可能从头脑中清除,它们潜藏在大脑的记忆层中,披上了集体或个体无意识的伪装。经典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大凡经典,都在哲学这个层面上发挥着作用,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情感、精神与行为。许多成功人士在说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时,那本书通常是经典。只有经典才会产生特异的影响力。

卡尔维诺非常在意经典的重读,在他看来,经典和重读有着深厚的、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我们提到一个,就不得不提另一个。他说,每一次阅读经典实际上都是一种重读。也就是说,经典的存在,披着集体或个体无意识的外衣,我们的初读只能是一种重读。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经典的意义、价值、奥妙才得以显现。卡尔维诺说:经典从来不会说,它当说的已经说完了。这就是经典的重读的意义和经典重读必要性的所在。经典之中蕴藏着无穷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在我们不断的重读中被确认、被确定,之后变为一种现实。

关于重读,经典的重读,它给人带来的阅读体验,就是林语堂所言的“灵魂的壮游”。卡尔维诺的解释是: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这种发现,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由一个进入口进入的寻觅和探索。面对一本经典,我们得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观察、去了解、去判断、去熟悉。有一句谚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一条路和那一条路上的风景是不同的,我们的发现和收获也是不同的。每一个喜欢和习惯于在旅行中有不同发现者的体会最深,探险者从来都不走或很少走别人走过的路。

但事实上,经典通常是一条很多人走过的并且在继续走的路。鲁迅先生曾形象而又通俗地讲过,世上本无路,人走得多了也就有了路。经典就是我们熟悉的和陌生的路。熟悉的部分,“带着以往的阅读痕迹传承给我们,并且带着它们本身留给文化,或者更明白地说,语言和习俗的痕迹”。陌生的部分,亦即无穷的可能性,需要重读来进行发现和确认,从而达到确定的目地。

经典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涩的,比如《尤利希斯》,博尔赫斯的小说。另一类是通俗的,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与莫泊生的小说。生涩的因其在哲学和文体、语言上的试验和探索而局限在有限的阅读空间内,也就是说它具有挑战性,对读者阅读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求极为苛刻。通俗的更易于大众阅读,在阅读上的障碍也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经典所描写的生活和所揭示的生活的真谛,大多是我们经历过、体验过并且知晓的东西。卡尔维诺说:经典不一定教我们以前不懂的东西。在经典中,我们有时发现的是某种自己已经知道(或者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但不知道是该作者率先提出的,或者至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其联系在一起。它的意义在于加强我们对人类自身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而且有助于我们对经验之中的真伪、好坏做出鉴别和判断。它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的益处是:这同样是一种带给我们莫大欢愉的惊喜,像我们总能从对血统、亲属关系和姻亲关系的发现中获益。它触动了我们的恋旧情节、怀乡情结,给我们一种深切的抚慰和补偿。它是我们回乡、回家路上极为鲜明的标记。

经典总是给我们信赖和惊奇感的那种东西。我称之为“常人眼里的《现代汉语词典》,基督徒手中的《圣经》”。它使人信服,放松,给人以安全感。我们惊奇的是,经典的创造性是无以伦比的,它就像是数学、物理、化学上的公式和定理一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创造了种种我们都在使用但是又浑然不觉的模式,比如情感的模式、想象的模式、伦理的模式、心理的模式、道德的模式、行为的模式……只能经典才能如此贴近我们的心灵和生活,并给我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和指导性的帮助。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我们冠之以经典的书具有一种类似总体的形式,可与古代的法宝相提并论。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正在趋近马拉美所构想的“全书”的境界。

经典并不是都合我们心意或符合我们的审美趣味的。“即使你与他有分歧,但你不可能置之不理”。与我们有分歧的那些经典作家,有时会使我们感到愤怒,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沮丧的感觉。在作家与作家之间,诗人与诗人之间……他们的情形和我们常人没有什么区别。最典型的例子来自马雅可夫斯基,他曾咆哮着、呐喊着要把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诗歌“从甲板上丢进海里”。有一个事实作家们心知肚明但又秘而不宣:经典是一片丰沃的土地,那是一片原始森林,极适宜优秀的种子生长。可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在经典之中产生的。经典来自于经典的伟大启示。

判断一部作品是否经典的标准,来自于对经典的阅读和重读,它们能给我们带来最可靠的感性与理性经验。判断的标准也由此而确立。缺乏经典的参照系,我们很难进行判断。因为我们得熟悉它们的特征、色彩、线条、思想。“经典只有与其它经典相权衡才能确定;但任何人都是先读了其它经典,然后才读它的,因而立刻就能在族谱上确认其地位。”基于此,我们也就不难对当代的作品做出准确的判断了。尽管经典的传统是由活人给死人颁发荣誉证书,但我们也完全可以给当代的经典颁发经典的证书。

能发现经典之不足的人,大多是职业的评论家。他们以批评为生。他们的出现如不是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那么就是不可靠的。曹文轩对经典的评价是:高山仰止,战战兢兢。经典是巍峨的山峰、丰碑,我们无法想象在山峰和丰碑至上还雄踞着其他什么东西——比如说评论家。经典之不足,在我看来通常是由天才评论家发现的。我所知道的是:T•S•艾略特就是那么一位天才的评论家。

畅销的书可能不是经典,不畅销的书不一定不是经典。相反的意思是,畅销书极有可能是经典,不畅销书大多数不是经典。这样的例子和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不胜枚举。 经典的生涩与通俗,决定了他们传播范围的大小是有区别的。任何标准都不能绝对化的,绝对化既违反自然规律,也违反社会规律。但是,卡尔维诺指出的背景噪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他说: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也就是说,经典从不孤独,它有众多噪音的陪伴。“经典是随背景噪音而存在的。哪怕在截然对立的兴趣控制着局面时,也是如此。”

经典在于重读,重读在于发现,如此循环反复,经典才能成为一条流动的河流。经典是唯一不死的东西。它如历史一样,记录着人类的昨天、描绘着人类的明天,并与时代同行。


我的孤独来自我的身体

孤独是一种瞬间的情绪,失意者和成功者都会在某一刻被强烈的孤独之感击中,从而在内心的世界里产生那种电闪雷鸣般的震动。我们不难在武侠小说里看到那种没有对手的英雄的孤独和悲哀,他们往往在战胜了对手之后郁郁地归隐于山林之中。至于普通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孤独的时刻。孤独往往会突如其来,似乎它们早就诡秘地隐藏在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并始终在等待着爆发的时机。从更深更远的意义来说,孤独又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我们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无论孤独以什么方式被我们所体验或者所把握,但不容置疑的是,孤独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它来自我们的身体,来自我们的意识,来自我们对生命本身和我们自身处境的一种感受和思考。

卡尔维诺写过一篇《孤独》的寓言小说,全文仅有一千多字,选自他的遗作集《黑暗中的数字》。在我对世界文学的有限阅读中——尤其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我从来没有发现哪一位作家能像卡尔维诺一样在如此精短的篇幅里深刻而又生动地对个体生命之中的孤独感做过如此精彩而又美妙绝伦的描述。这样令人敬畏的文字给我们带来的震惊和愉悦是巨大的。正如人们评价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时所指出的那样:卡尔维诺是温暖而又明亮的。我们阅读《孤独》一点儿也不存在阅读上的障碍,尽管卡尔维诺是所有西方现代派写作技巧的集大成者,但他的《孤独》丝毫没有现代派那种艰涩和隐晦。《孤独》是柔软而又透明的。我们几乎可以怀着犯罪感的快感来面对这面镜子,借此来释放自己心中的块垒——孤独!

小说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故事却妙不可言。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主人公的任何背景资料我们都一无所知,他的年龄、职业、性格、打扮、乃至性别都被隐去了,我们只能想象和猜测,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我”那一刻很孤独,我无所事事,而这孤独也是隐含在“我”的行为之中,或者说需要我们读者依据常识(这种常识包括法律、伦理、道德、信仰、价值等)去辨认它。卡尔维诺所有的小说都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参与空间,如果我们懒惰或者说不能够充分调动我们的智力,那么我们很容易与他对人类生存极富理解和人性深刻关怀的核心失之交臂。

在一个晚上,“我”看见一伙人在一条冷僻的街上对商店的门板动手动脚,“我”去帮了他们一把。“我”和这一伙人进了商店,并为他们放哨。“我”清楚他们是小偷,但“我”和他们一样低声骂“狗日的警察”。“我”为他们放哨时,又加入了另一伙人的中间,他们是警察。“我”一会儿帮小偷撬门放哨,“我”一会儿又帮警察追小偷。最后,“我”逃脱了。“我站着,两手插在口袋里,开始走,一个人,没有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 小说不可思议的戛然而止,犹如平静的湖面上被丢进一块巨石然后又复归宁静,但是,这种被荡开的波纹依然在我们的意识里荡漾。那个奇怪的家伙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除了他本人因为奔跑而流下的一身臭汗之外,他什么感觉都没有。难道他是一个毫无人性的家伙?

我毫不怀疑卡尔维诺在夸张和幽默背后的更为深层的写作动机,我的孤独来自我的身体,而在我孤独的深处埋藏着的却是苍白和虚无。这苍白和虚无不正是现代人灵魂与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孤独使生命失去了一切重量然而又沉重无比。尽管看起来有点荒诞,但它是真实的。卡尔维诺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不带任何评价——他就是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天才作家——为的是让读者震惊、愉快、愤怒、不满,从而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瞬间的体验和瞬间的感受,将其视为孤独的偶然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却揭示了一种深刻的必然:这种必然可以从存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的诠释中找到答案。孤独是我们逃避一切责任的理由吗?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这种逃避是对人性沉重的——日常生活的消蚀和社会属性的负担——一种无意识的反抗。它揭示的是个体和群体生命的普遍处境。

我们不能不承认卡尔维诺的温暖和明亮,尽管他揭示了人的尴尬处境,但他的意图依然是颂扬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的孤独感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荒诞性;我们不难从加谬的《局外人》找到和卡尔维诺这篇小说一致的因素。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自身的机会,毫无疑问所有的经典作品都是对我们人和这个世界的一种极具价值的开拓和发现,使我们在无限的可能性之中去审视无限的宇宙。艺术提升我们的认识,科学确定我们的认识。正因为像卡尔维诺一样的许多杰出的大师痛快淋漓地揭示出了人性阴暗的部分和无限制地表现人性阴暗所能产生的后果,才能使得我们遵循社会所建立起来的秩序的约定并依照公众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诚实的人都该死
——读卡尔维诺的《黑羊》

卡尔维诺的寓言小说《黑羊》透露着这样一种雄心:他似乎想像巴尔扎克当年用笔征服欧洲一样,他也在雄心勃勃地用笔征服我们这个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事实上他的雄心不仅在他最初的写作中已经初露端倪,而且在他的身后已经变成了现实。假如他尚健在,诺贝尔文学奖是非他莫属的。卡尔维诺不仅与博尔赫斯被世界文坛公认为是“作家的作家,”而且他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一样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黑羊》还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卡尔维诺这位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作家利用手中的笔给我们人类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他的追求和目标是对无边的意识疆域的可能性的一种强韧的开拓。他本人追求无限,因而他的写作也成了无限的写作。

这是一篇仅有千余字的小说,小说充满了悲怆和无奈的情绪。我们的阅读快感会很快被我们的尴尬和苦涩所取代。从来没有人达到这样的写作高度,在一千多字的文字里能够完美地展现我们这个世界的荒诞、冷酷、凶残、粗暴、专制、掠夺的属性。而且,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卡尔维诺轻而易举地卡住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卑劣人性最敏感的神经,使我们的隐痛变成血淋淋的伤口。我们甚至还可以设想,文明的进程从来都是以牺牲那些不应该牺牲人的生命和利益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牺牲是公众共谋的结果。因为,我们都是《黑羊》小说中的“贼”或者强盗。

卡尔维诺令人惊讶地在《黑羊》之中塑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国家,这个国家所有的人都是贼。他们幸福而又祥和地居住在一起。但是每到晚上,他们就去偷别人的东西。甲偷乙,乙偷丙。每个人拎着偷来的东西回家时就发现自己的家里也失窃了。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国家和我们现实社会有如此众多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的幸福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建立在公众的道德、公众的伦理以及现存的秩序的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其中还包括了公众的生存方式、公众行为的标准等等。假如我们把人生和社会视为一种游戏,那么游戏的规则则是需要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的。谁违反了游戏的规则,谁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黑羊》之中的那个诚实的人的下场就是如此的。也就是说,诚实的人都该死,因为他们不得不死!

诚实的人来到这个国度,很显然他是想努力适应这个国家的伦理道德以及人们约定俗成的生存方式的。所以他也像大家一样晚上出去了,不过他是站在桥上看流水,给贼留下行窃的机会,而他却不肯去偷别人的东西。他的良心和道德不允许他去干那种邪恶的勾当。其结果是,最后他家徒四壁,不得不郁郁而死,他是被饿死的。之后,这个国家有了法律,有了监狱,也有了贫富差距,有了穷人和富人两个阶层。富人雇穷人看护自己的财富,雇穷人再去偷东西。一切的和谐都不存在了,人们的幸福观也不相同了。法律和监狱维系着一切的一切,以保证富人及时行乐花天酒的利益不受侵害并行使着自己的权利,保证穷人越来越穷,但不至被饿死这一条尚不能确定。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多元化并存”这个词语里虚浮的苍白,也就是说一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富人该富,穷人该穷,而诚实的人该死。

卡尔维诺揭示了文明社会在华丽外衣之下掩饰着的卑鄙和龌龊,罪恶与冷酷。他似乎想说明:法律是这样产生的,监狱是这样产生的,国家是这样产生的,贫富阶层是这样分化的,文明是这样进步的……我们由此会联想到恩格斯那篇著名的理论著作。卡尔维诺就是想剥开文明的外衣,让我们看到文明巨大的缺憾。在一个开放和文明的国度里,自由、公正、宽容是最重要的,这是社会和国家所能给予每个人提供幸福保证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承诺。但是,文明的历史似乎都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来保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那个诚实的人难道不是人类历史上献出鲜血和生命的杰出的精英们活生生的写照吗?他们很少能享受到自己的奋斗成果。他们被孤立被隔绝,一生都郁郁寡欢。假如……假如……人们还能考虑到人性的尊严和人间的正义的而稍稍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那么这个诚实的人就不会饿死了。

毫无疑问,卡尔维诺的小说在揭示人类的普遍生存状况时,也对生命个体的生存给予了人性的或者说人道的关怀以及充分的理解。《黑羊》同样对公众的一切标准之中的不合理性的一面做出了无情的鞭挞和深刻的嘲弄。也许,真理是在少数人的手里;也许,这个独善其身的诚实的人是为了自由、公正、良知而死的……也许……卡尔维诺给了我们太多的疑问,这犹如我们在围观一个在一个豪华的饭店的门口死去的人一样,我们议论纷纷,我们在猜测这个死者的死因,这时,卡尔维诺说话了:这个人是饿死的。我们的愤怒和震惊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尴尬是在情理之中的。卡尔维诺的《黑羊》是一张白色的布告,上面加上了黑框,它宣告了我们人性中最为宝贵的一部分已经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