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之行(二):旅顺清代海防炮台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7年7月 6日

旅顺是清代北洋舰队的基地之一,有李鸿章亲自督造的弹药库和炮台遗址。

炮台入口有个模仿当年清兵的假人。

子弹库的正面。

景点的说明是这样介绍炮台的:

清代海防炮台由弹药库和海岸炮台两部分组成。1880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奠基并题写库名,德国人汉纳根设计,袁世凯叔父袁保龄亲自督建而成,是至今唯一保留完整具有民族特点的清代军事建筑。

弹药库由于地处旅顺军港(黄金山炮台)南部而得名"南子弹库"。当时驻有一哨清兵(150人),占地13000平方米,库内存放各种弹药1200吨。四周筑有城墙:高2.5米-4米,南北长122米,东西宽66米。建成后用沙土掩埋,从海上看像荒山一样;正面看门窗俱全,酷似四合院,隐蔽性较强。故历经多次战争洗礼,南子弹库仍完好无损。该库建有主库和东西对称两个分库:主库存放炮弹、弹头14种,东西分库放置炸药、引信和拉火,称东西"子药库"。库内环绕通道、暗道、支道、水道。东库外侧建有通向崂唨炮台为输送弹药而修建的东北第一条铁轨。观海平台有甲午古炮、炮台及沙俄、日本强占旅顺时建筑的测距堡、观察哨及防御工事。

海岸炮台与弹药库同时修建,甲午年间主要用来防御。后经日本、沙俄、苏联红军多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炮台"180"巨炮曾经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随苏联红军进驻旅顺作为海岸火炮使用,是亚洲目前留存的最大口径火炮。

子弹库的内部。

炮台的顶部。

有一块说明牌。

上面写着:

斯契潘·奥斯波维奇·马克洛夫。1849年1月9日出生于西伯利亚黑龙江畔尼古拉耶夫城一个水手家庭。9岁入海军少年军校。16岁分配至波罗地海舰队任海军少尉,1896年升任为中将。

在沙俄与土耳其的战争中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鱼雷的人;督建了第一艘破冰船"叶尔玛号";与无线电发明家波波夫合作,建立船上报务与陆地联络系统的第一人......一生著书50余部,在沙俄及前苏联被誉为"民族英雄"。1904年2月9日,日俄战争爆发,沙俄舰队初战被创,他被急调旅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同年1月19日乘旗舰"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号在前方灯塔200米处触雷身亡,所乘旗舰及尸骨至今仍在海底。1951年,周恩来总理陪同赫鲁晓夫到此,拒绝了为其树碑立传的要求。

海中的灯塔处,就是俄国马克洛夫将军的葬身之地。

旅顺以北是渤海,以南是黄海。黄渤海分界线是旅顺的一个景点,听说挺远的,我就没去。

清代南子弹库,旅顺口。

bg2007070609.jpg

炮台外面还有苏联人留下来的火炮。

180火炮是前苏联为海军巡洋舰配制的舰载火炮。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接投入到"斯大林格勒"陆地保卫战中,为扭转战争的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后随苏联红军进驻旅顺,作为岸防火炮使用。因该炮已停止生产,这是世界上唯一留存的4门。1956年旅大地区举行反登陆演习,曾经使用该炮,方圆5公里建筑物门窗玻璃全部震碎,可见此炮威力。

这样的口径就是亚洲最大了。

bg2007070611.jpg

(完)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