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新城"康巴什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0年4月15日

上月底,法国《世界报》(Le Monde)网站,刊出了一组康巴什的照片。

看完后,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中国魔幻现实的写照。

1. 康巴什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新城区。照片为巨大的政府办公楼前的广场。

2. 由于丰富的煤矿资源,鄂尔多斯市拥有雄厚的财政实力,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前列,甚至高于北京。

3. 5年前,鄂尔多斯市开始规划,在康巴什建设新城。5年过去了,主要建筑都已经基本落成,但是没有人居住,这里成了一座空城。

4. 巨大的市图书馆。

5. 市博物馆。

6. 街道上空无一人,连车辆也没有。

7. 居民区里也无人居住。

8. 一座座空荡荡的别墅,就像荒原上的宫殿。

9. 红绿灯完全成了摆设,因为不仅没有行人,而且连车辆也没有。

10. 液晶显示屏在沙尘暴中,播放楼盘广告。

11. 走过沙尘暴肆虐的空旷广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2. 夜幕降临,华灯竞放。

13. 这座灯火闪耀的新城,却是如此萧条。

=====================

我对这组照片,有两点感想。

第一点,鄂尔多斯市只有100多万人口,以中国的标准,只是一个小城市。可是,小城市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庞大的建筑物和道路呢?

大型建筑既不便于施工,也不便于管理和使用,而且成本高昂。大概只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的人,才会去建造无用的广场和高耸的台阶,把博物馆和图书馆这样的公用设施,建筑得像衙门一样。统治者热衷于大型工程,我能想到的理由有三条:1)炫耀财富,2)显示权势,3)让被统治者感到敬畏。

第二点,为什么这个城市如此富裕,却不繁荣?

因为财富是少数人的,与大多数人无关。漫天风沙之中,只见高楼大厦鳞次节比,灯火亮如白昼,行人却一个个缩颈蜷手,面露惶恐疲惫之色,不发一语,匆匆掩鼻而过。这样的画面,简直就是当代中国的隐喻了。

==========================

美国《时代》杂志,也有相关的报道(中译),可以作为参考。

14.

15.

16.

17.

18.

19.

20.

(完)

留言(42条)

悲哀

街道的照片(如图6,9,20)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路面的裂缝。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工程质量,我所在的城市有新修路面通车数月就出问题,而不得不凿路返工的几个例子,相信不是特殊现象。

那个图书馆,真的很好,好心痛啊,要是里面都装满了好书让我看该多好啊,提供2平方面的蜗居就更棒了。

天啊,只有在中国才能发生这样的奇迹。

楼主,如果你看过原文,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没人、没车。。因为这个还在建设中,没有完工呢。。。

天啊,只有在中国才能发生这样的奇迹。

===================================

别忘了迪拜,那是一个更大的泡泡。只不过阿拉伯人更有钱,更会操作。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些照片,是转帖公社里吗?不管怎样看过一篇相关文章,对新疆人有了新的认识,“羊煤土气”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中,很同情那里的老百姓

太多的浪费,真不是滋味

杯具。。

统治者热衷于大型工程,我能想到的理由有三条:1)炫耀财富,2)显示权势,3)让被统治者感到敬畏。
恩 其实是有政绩,邀功升官,申请预算。“你都干了啥,打算干啥”,“根据xx精神知识,搞了图书馆一,博物馆一,极大的提高了xxx,有效的xxxx”之类。

據說F3賽道已在鄂爾多斯安家,不過觀眾看臺據說沒通過風洞試驗……

西方媒体不报道,我根本不知道,上海人民沉浸在喜迎世博的大好局面中。。。。。

迎接世博中

生在天朝,可能还会死在天朝,真是祸不单行啊。

不错的地方,图书馆和博物馆设计都非常有水准,只是这地方听说环境不太好。另外对于100万人口的城市我觉得这个道路,建筑也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市民们有权利享受这些!

以前在玩聚看过一篇讲鄂尔多斯今日经济发展的文章,没有文化,穷的只有钱,典型的暴发户心态,政绩工程,自然环境如此恶劣,建筑很快就会荒废的。

怎么着,有钱要不没钱好吧!谁让这个神奇的过渡呢!

引用品味的发言: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些照片,是转帖公社里吗?不管怎样看过一篇相关文章,对新疆人有了新的认识,“羊煤土气”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中,很同情那里的老百姓

这个,这个,鄂尔多斯在内蒙古,同学……

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容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我已出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问好,向世界人民问好!
公布我的财产?那先公布老百姓的财产!
中国看病其实很便宜嘛。
周洋父母的工作问题,在座的各位可以帮忙解决一下嘛~

老阮,这次我不能支持你,没有调查就不宜盲从,建议你有空去实地看看。

要是卡尔维诺看见了 肯定能为《看不见的城市》又填新章~~

鳞次节比——鳞次栉比

确实原文在转帖公社里,然后门户网站开始有一些报道,最后又撤销了,这个实际情况怎么样,还是当地人最有发言权!

我估计中国每个省会城市都会有"政务新区".而每个新建成的"政务新区"恐怕拍出来都这样.站在2010年,面对全球前方的迷雾,以及站在2004年,面对全球前方的辉煌未来,对于同样的东西,你的看法会发生改变,一个是叫骂,一个是充满希望.
所以,去尝试理解当地政府的"过了期"的对未来的抱负,
所以,去尝试理解他们视人民利益为粪土的皇帝特权阶级的过时的想法.
但是不要去咒骂他们,他们只是演员,演出了一出戏给我们看.如果不是我们中国人需要看这场戏,他们是不会费劲给我们演的.

看看那些乘坐高级车去新区上班的公务员们吧:

新区党工委季刊《康巴什》2009年第1期、署名蔺怀恩的一篇文章写道:“眼前这条舒畅伸展的大道,便是人们惊呼的"上班大道"了……因为市政府机关刚搬迁不久,商业的经营尚属空白,几乎是机关人员的来回跑道。现在是早上8点多钟,赶班点的汽车们轰轰烈烈……我乘坐的这辆沃尔沃轿车身前身后是一片车的涌流。”“奔驰、保时捷、宾利、法拉利们跑得气咻咻,一个个志在超越;后边的宝马、福特野马、兰博基尼、凯迪拉克们你追我赶,使着绝不甘于居后的情绪;就是那享有豪族尊位的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也是那种飞翔的姿影,正在望风绝尘、不可一世地冲来……”

不要愤怒,尝试去理解他们吧.

未来会怎样?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喜欢看什么样的戏剧.

不要责骂,就只是对自己说:这种没意思的戏剧,我不想再看了,看够了!我要换个戏剧看!
然后,世界就会为你而转变.

并不存在什么外部的坏人和小丑,留给你这个无辜的好人去咒骂指责.

转变的方法是:理解他们,同情他们,让他们退场,告诉自己,自己要看新的戏剧,自己要过新的生活,不同于人类几千年以来所有过的任何生活,一种新的生活.

只要你还是在物质金钱的幻影中迷失自己,你就会无法脱离这些.

去成为物质和金钱的主人吧,把他们都召唤到自己的脚下,听凭自己处置.

一切戏剧上演的目的,都只不过是为了触动你之存在核心,你的心的最隐秘,最纤细的那一点,触动你,让你改变,一点点改变.

谢谢博主一直以来关注国内相关报道,让我更多的了解我自己的国家。

内蒙?
中共为了所谓的GDP大肆破化生态和人文,简直是千古罪人。以后要糟报应的。

像是科幻故事里面人类突然蒸发了的空城一样

引用coon的发言:

街道的照片(如图6,9,20)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路面的裂缝。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工程质量,我所在的城市有新修路面通车数月就出问题,而不得不凿路返工的几个例子,相信不是特殊现象。

的确如此,我这里也是这样。搞笑的是同一段道路,每年都要修几次。搞得公交车的站点换来换去,给国家带来了GDP,给老百姓带来了麻烦!

引用laoguo的发言:

我估计中国每个省会城市都会有"政务新区".而每个新建成的"政务
...


旱灾真相实地调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a21a0100ihqc.html
那你就继续理解这些千古罪人吧!他们贪得无厌,到时候他们尽可以用他们抢来的财富把自己的后代迁移到海外。

亲自来看看吧,呵呵,会有人的

盲从。你就如此相信Times的报道吗?看看Time如何报道玉树地震的,把达濑喇嘛都扯进来了(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982046,00.html)。

支持这种建设方法,公关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就应该一次建设到位,以免一次又一次的拆迁,瞎折腾。

几年前看过一本书 《狼图腾》。

看了很多遍。

好奇地点了“中译”,才发现是"译言"。
想起译言重出江湖后的声明:“今后将尽量少涉及时政内容 ”,又是一阵心酸。

这个恐怕只有当地人才有发言权,我接触的当地人都以新区为荣呢。这个还得从长远看,现在内蒙其他地方的人开始向哪里迁移,人口肯定是会多起来的,规划的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有数十个投资十亿以上的大的工业项目,到时候可能还得从其他地方转移更多的人口。现在评价这个地方规划建设的是非问题,还有点儿为时尚早。如果十年之后依然是空城,那就不止博主一个去批判了。

可怜的城市,穷的就剩下钱盖楼铺路,制造豆腐,创造GD屁了。

且不说绿化如何,看那城市突兀的样子就觉得怪异。

楼主,太极端了。
你没有走进鄂尔多斯,不会理解鄂尔多斯的
鄂尔多斯虽然贫富差距很大,但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廷祯

  清晨,康巴什新区城中心的成吉思汗广场几乎没有行人;附近的街道也冷冷清清,偶尔有辆轿车飞驰而过。

  这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2.4公里的成吉思汗广场是康巴什的城中心。 广场的周边,围绕着当地干部口中的“六大民生工程”:马鞍状的会展中心,形状奇特的图书馆,天圆地方的文艺中心,状若蒙族男女头饰的大剧院,磐石造型的博物馆……

  广场上,四处门可罗雀。只是偶尔有清洁工和保安走过。上述六大工程中,只有“新闻大厦”人多些:这里驻扎着鄂尔多斯日报、电视台和电台。印刷精美、不以盈利为目的《康巴什》杂志,就出自这里。

  成吉思汗广场的最北边,坐落着3栋外形一模一样的12层楼房,这是鄂尔多斯的党政办公大楼。办公楼背依坡度平缓、种满松柏的青春山。当地官员说,这是一种风水,意思是“有靠山”。

  上班时间一到,办公楼周边开始恢复“生气”。一辆辆轿车驶入党政大楼的周围停车场,有雷克萨斯、凯迪拉克、路虎、讴歌、林肯、公羊……还有一些车型,记者以前未曾见过。

  不开车的公务员,亦可每日乘坐定点发送的“奔驰”大巴,从东胜赶至康巴什的办公楼。

  政府大楼内部装修奢华:石质的地板和面砖、中央空调、擦鞋机,洗手间清一色“箭牌”卫浴……

  “你还没去东胜区政府大楼呢,比这装修得还好。”一位办公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中午时分,党政大楼内人头攒动。大批公务员到地下的自助餐厅进餐。

  这里的食物品种繁多:仅菜就分ABC三个区域,还有主食区、汤粥区和水果区。吃完饭后,许多公务员手捏水果,消失在各个楼层的办公室内。

  在政府大楼外的广大区域,很难找到吃饭地点。诸多楼盘的底商,要么是铁锁紧闭,要么是家装公司的办公地点。

  政府大楼西侧的珠江新城,是政府低价出售给公务员的住房小区,一栋栋小别墅整齐划一,但多数无人居住;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空荡荡、落满灰尘的客厅。

  在伊金霍洛旗出租司机杨文清口中,这些房子干脆是四个字——“干部别墅”。

  鄂尔多斯,蒙语中“众多的宫殿”之意。一位当地公务员笑称,“成吉思汗住的不过是蒙古包”,“这才是真正的宫殿”。

为什么外国人的报道都被大家广为推崇,而中国自己的大部分报道都是跟风国外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呢? 希望博主去鄂尔多斯看看,你就会知道在这个160万人,市中心区超过80万人的城市里没有超过30层的建筑了;公共设施建的大而好有什么不对?另外,鄂尔多斯的所有政府大楼,包括市政府,区政府,里边的单位多到你想象不到,妇联,市委,人大,政协,发改,经贸,信息,扶贫,组织部,宣传部。。。。。鄂尔多斯的政府采用的是集约化的办公模式,在一栋楼里力求实现一站办事;财富是少数人的?在全国其他地方可能是这样,在鄂尔多斯不一定;“高楼大厦”用错形容词了,鄂尔多斯目前没有高过30层的楼;鄂尔多斯从来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你可能生在国外,对我国的民主有独特见解,但那同样在鄂尔多斯不适用,鄂尔多斯的法院几年就敢于反对上级法院的错误判决,并成功,鄂尔多斯的学校早就没有了死板教条的那一套,不敢说像欧美学校那样,但一个高中的班里有班报,全校免费发行,印费来自市内的赞助商,一个高中的足球联赛每个班都有独特的队名,每个班都有自己拉来的独立赞助,篮球联赛完全由学生自己操办,奖金及后勤来自学生自己找的冠名商;鄂尔多斯人不关心政治,不爱出风头,鄂尔多斯富了不是一年两年,从来没有像国内其他城市的人那样炫车炫富,你在网上不会找到鄂尔多斯人炫富的视频,尽管鄂尔多斯一个普通人家的结婚车队都强过曾经轰动的“悍马结婚车队”但没有人会去炫耀;这里的人们更在乎生活,其实康巴什的房子一半以上已经卖出去了,人们的心理只是想让自己多有一套房子,我的一个同学家里今年选择在康巴什过新年,他家同样可以选择自己在海南的房子,也同样可以选择自己在北京的房子过新年;鄂尔多斯良好的治安怎么没人报道??鄂尔多斯人在512地震和玉树地震的捐款都达到了全国捐款的五十分之一怎么没人报道??鄂尔多斯率先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路怎么没人报道??真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希望博主和其他朋友看清事实

不得不说这些老外戴着有色眼镜报道,nytimes的照片简直诚心捣蛋了。一座新城刚刚建设这么荒凉很正常,我住的地方是上海的一个县城,当年在老城区一路之隔的地方建新区也根本没人去的,十年间才慢慢闹猛起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去过康巴什吗?了解过她吗?你知道她的图书馆看书不要钱吗?你知道她的公交车不要钱吗?你知道。。。。。。

我们要有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不能人云亦云,毕竟这些所谓的报道文章也是经过人手写出来,难免要受到文笔的渲染和主笔人个人意识思想色彩。如今的康巴什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AAAA级旅游区”,建成学校23所、医院2家,坚持“小班化”办学、“品牌化”办医。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