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通知] 下周欢度春节,周刊暂停,2月11日恢复。)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第41届全国专业冰雕比赛,1月6日开始,在哈尔滨市兆麟公园举行。冰冻的湖面上,艺术家们雕刻自己的作品。黄昏时,雪地上亮起灯光,宛若仙境。(via)
本周话题:前端与后端,谁更难?
"黑客新闻"(Hacker News)是美国最大的程序员社区,我每天都看,周刊的很多内容就来自那里。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前端程序员说,他不想干前端了,咨询大家意见,转到后端是否可行。
我从2007年开始从事前端开发,到了现在,很多新技术已经不擅长了。每次打开 Chrome 开发者工具,看到那些我不知道的新功能,我总是选择忽略。
很多我熟悉的工具和功能,都已经或将被弃用。现在的前端开发都在 npm 环境,经常有难懂的报错,好不容易搜到答案,又要花很多时间修复本地开发环境。
即使那些最简单的任务,现在的开发方式也比以前复杂,要考虑很多边界场景。我能够完成的工作,不断得缩小。
我失去了继续在前端工作的信心,转到后端,会不会容易一些。
简单说就是,他觉得前端越来越难,自己跟不上,无法坚持下去了。他想知道,后端会不会更容易一些,转成后端开发是否可行?
可以想象,讨论这种问题,一定是众说纷纭。
原帖下面,各种意见都有。支持的一方说,前端现在确实变得非常复杂,技术工具的更新速度太快,开发和维护的难度超过了后端。
反对的一方说,后端也很难,如果你适应不了 Node.js,改行写 C++/Java/Go 也会很痛苦,千万不要草率做决定。
难易是主观感受,没有办法精确衡量,人与人之间不可比较。所以我觉得,讨论这种问题,不可能有统一的看法。
但是,我很喜欢下面这个发言,说出了前端与后端有一个重要差异,往往被忽视。
前端的问题不是难,而是它面对最终用户。只要用户的喜好和口味发生变化,前端就必须跟上。
这导致前端不得不快速变化,因为用户的口味正在越来越快地改变。
后端不需要面对最终用户,需要解决的都是一些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比如算法和数据结构。这些问题很少变化,可以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所以变化速度慢得多。
这段话的意思是,前端和后端的差异,不在于难度,或者说各有各的难,而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
前端的特征是混乱、嘈杂、易变,因为这些都是最终用户的特征,前端需要匹配用户。 如果你不适应混乱、嘈杂、易变的开发,你就很难适应前端。
后端面对的是硬件、算法和数据结构,所以比较稳定。但是会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语言设计、编译原理等高深的内容,想要搞懂这些东西,绝非易事。
所以,你判断自己适合前端,还是适合后端?除了考虑现实因素和外部环境,也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爱好。实话实说,如果性格比较安静,喜欢思考抽象和理论的问题,这个人可能不一定适合前端。
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你会给他什么建议?如果让你回到从前,你会选择从事前端还是后端?
给孩子的财经小课
这里的很多读者已经为人父母,有了小朋友。
小朋友的特点,就是喜欢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如果是宇宙奥秘、大自然的问题,那还容易回答,如果是社会经济的问题,反而不容易回答。
不信的话,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 为什么有最低工资?
- 为什么每个电影院都会卖爆米花?
- 当了电竞选手,是不是玩游戏也能赚钱?
- 国家多印钱,大家都会变富吗?
本周向大家介绍一档音频节目 《给孩子的财经小课》,专门为小朋友制作,解答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增加小朋友的经济知识,进行财商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社会,培养思辩能力。
主讲人是孙明展老师。他是周刊的老朋友,也是财经专家,中山大学科班出身,先在世界500强保险公司工作,后来辞职开了一家理财咨询公司。
他家有两个小朋友,一个12岁,另一个6岁。他经常回答大儿子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录制成音频节目,讲给更多的孩子听呢?
他从2020年开始录,每周录一期。第一年结束以后,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追着听连载,一些家长说自己也受益匪浅。2021年,他又接着录制了第二季。下面是其中的一些标题。
这个节目的宗旨就是希望,让小朋友从生活小事了解经济学,了解世界如何运转,开启理性思维和财经思维。如果家里的小朋友,正在上小学或初中,听了应该很有帮助。家长也可以一起听,不仅增加跟孩子的沟通,本身也能增加一些经济知识。
大家可以去"飞慕课"试听(最好使用桌面电脑访问),免费的内容有20讲(含第一季和第二季)。如果觉得讲得不错,可以付费解锁所有内容。第二季的《给孩子的财经小课》原价199元,周刊的读者只需要69元!
这个价格包括第二季的所有52期节目,都是线上音频的形式,每节课10-20分钟,可以随时无限次回听;还包括额外的4次直播课,让孩子跟孙老师直接互动。另外再附赠第一季的55期节目,以及一本精美的财商书籍。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或者点击这个链接《给孩子的财经小课》,就可以试听和购课。付款的朋友,别记了添加助教微信,免费领取礼品:第一季财经小课 + 精美财商书籍。
科技动态
1、最老的唱片出版者
美国钢琴家露丝·史兰倩斯卡(Ruth Slenczynska)已经97岁了,她定于今年3月18日发行一张新的专辑。这使她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发行专辑的人。
她曾经是一个钢琴神童,四五岁时就出名了。她5岁登台表演的视频,今天还能在 Youtube 上看到。这段视频是1930年拍摄的,整整92年前。这意味着,她大概是目前还活着的、曾经出现在最古老视频里面的人。
2、浮动房屋
荷兰是一个洼地国家,大部分国土不高于海平面,所以经常淹水,并且住房短缺。该国建筑师正在尝试,在水面上架设住宅。
他们在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河道里面,建了46套浮动住宅。这种房子架在钢柱上面,可以随着水位上下浮动,所以不担心涨水。
每套住宅都有浮桥与岸边相连,配有太阳能供电,以及废水处理系统,尽量实现水电自给自足。
3、病毒检测新方法
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目前主要是核酸。缺点是需要主动去测试,如果你不去测,就不知道是否感染了。这样很难提前发现。
耶鲁大学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即使当事人没有察觉,也能测出有没有感染病毒。他们做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叫做 Fresh Air Clip,可以夹在衣领上,捕捉空气中的病毒颗粒。
出门时,你戴着它。一段时间后,再交给实验室检测上面有没有病毒。如果有的话,就意味着,你今天的路线上遇到过感染者。并且,还可以通过病毒量,判断暴露的水平。
4、牦牛机器人
我国最近研制出了"电动牦牛",速度可达每小时10公里,可负重160公斤,是世界上体形最大、载重和越野能力最强的电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
它能穿越山林、山地、雪地,主要用于负重运输,以及在不利于士兵执行任务的环境中抵近侦察。从照片来看,它可能不能爬山,否则用处就更大了。
5、超导输电
日本即将把"超导输电"投入实用,已在宫崎县布设完毕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超导输电线路。这种线路最大特点是,电线最内圈有一个密封层,里面充满了液氮冷却剂,浸泡着导体。
"超导现象"指的是导体在某个低温下,电阻会突然消失,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输电的线路损耗。但是,以往需要冷却到摄氏零下269度才能实现超导,日本因为开发出了零下196度就能实现超导的材料,使得冷却剂可以从昂贵的液氦改换成每公斤数百日元的液氮,后者价格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由于冷却成本大幅下降,因此可以投入实用了。(@wingor 投稿)
文章
1、中国最大的核桃树(中文)
一个研究生在云南省发现中国野外最大核桃树的故事。该树高达40余米,胸径约2米,树龄超过300年。
2、我如何走上字库设计这条路(中文)
作者讲述自己怎么开始设计字库,最终开了一家创业公司,以销售原创字库为生。
3、2020 年全球森林资源报告(中文)
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方报告,展示了全世界目前的森林资源状况,有中文版。这个网页的可视化做得很好,值得借鉴。
4、什么是重构?(英文)
本文是马丁·福勒的名著《重构》的读后感,讨论到底什么是软件重构,特别提出重构不应该改变软件行为。
5、JavaScript Temporal API 简介(英文)
Temporal API 是 JavaScript 下一代日期和时间的标准库,目前是第三阶段提案。本文对这个 API 做一个简单介绍。
6、使用 Python 从头实现 RSA 算法(英文)
本文用 Python 代码讲解了 RSA 算法(公钥加密)是怎么回事,文章不长。
7、Chrome 开发者工具的录制功能(英文)
Chrome 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可以录制用户操作了,并且可以导出脚本供无头浏览器 Puppeteer 使用。
8、队列理论简介(英文)
软件开发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队列问题,比如缓存、并行操作、延迟等等。本文介绍队列理论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是如何防止队列堵塞。
工具
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中文语音克隆库,只要5秒的原始讲话录音,就能克隆该声音,让它说出任意给定文本。
一个非常有用的浏览器插件,可以指定 URL 规则,一旦匹配,就会自动跳转到指定的网址。
3、Imagor
一个 Go 语言写的图像处理服务器,可以快速返回各种大小的图像缩略图。
4、Gatsby
一个开源的点对点视频分享平台,视频存放在 IPFS 上面。
一个网页的命令行 REPL 环境,目前支持 Python、Ruby、NodeJS、Lua、C++ 五种语言。
6、emojimix
这个网站支持将两个不同的 Emoji 符号,合并成一个,比如上图是太阳和熊猫的合成图。
7、特斯拉灯光秀
一个很好玩的项目,让特斯拉汽车表演一段灯光秀,还能配乐,需要用到一个叫做 xlights 的工具。
该网站使用欧美名人的口音,朗读用户输入的任何文本,只支持英文。目前有80多个名人口音,包括克林顿、《辛普森一家》的 Homer 等。
9、Jodd
一个 Java 工具包,包含一些实用的小工具,增强 JDK 的功能,包体积不到 1.7M。
资源
这个网站收集各种电子游戏里面出现的自动售货机,比如上图是 Fortnight 里面的自动售货机。
该网页收集了历代 Windows 控制面板的外观变化,从 Windows 1.0 到 Windows 10。
3、纪录片网站
这个网站提供3500多部高质量纪录片免费在线观看,不过都是英文的。
这个网页列出了区块链工程师的英文学习资源。
5、软件工程师书单推荐(英文)
作者推荐了12本英文专业书籍,推荐软件工程师阅读。
图片和视频
1、到处都是窗的建筑
日本德岛县上胜町的资源回收中心,是一个木结构建筑。除了建筑主体的木材,其它建筑材料都使用了当地的废弃物品,比如地面使用了回收的玻璃和陶器。
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整个建筑有700多扇窗子,都来自以前的老屋子。
2、城市像素画
eboy 是国外的一个艺术团体,以像素画著称。他们的城市像素画系列(Pixoramas)非常有名。
他们画笔下的城市,有着未来主义风格,充满了机器人和汽车。
完成这样一张精细的作品,需要六周到八周。官网商店出售复制品,价格为一张几十欧元。
3、下一代显示屏
三星公司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 CES 2022 上,展示了该公司正在开发的下一代折叠屏和柔性屏,请看下面的一分钟视频。
折叠屏的出现,使得手机这种已经定型的产品,重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可能性。
文摘
1、坏垄断和好垄断
风险投资家、畅销书《从零到一》的作者彼得·泰尔(Peter Thiel)将垄断分成两种。
第一种垄断是通过非法手段打击竞争对手而获得的,他认为这种垄断是坏的。我们应该坚决反对。
第二种垄断则是因为某个公司做得非常出色,远超竞争对手,而自然获得的垄断地位,他认为,这种垄断是好的。
彼得·泰尔解释说,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大家激烈竞争,利润将趋向于零。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压低成本,设法降低工资、减少研发和创新投入、降低产品质量。
这时,如果有一家公司做出了特别好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获得了自然垄断的地位。由于不再担心与别人的竞争,因此就有可能提高工人的工资、增加研发、更关注产品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对于客户来说,选择并没有变少。反而因为自然垄断者在取得垄断的过程中,发明了更好的新东西,解决了难题,所以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当然,如果自然垄断者没有把垄断利润回报社会,或者投入再生产,而是用来压制竞争对手,那就需要纠正。
言论
1、
太空研究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火箭的负载越来越大,以及发射成本的降低和发射频率的提高,我们现在可以把真正大型的仪器发射到太空。
-- 《太空研究的新时代》
2、
根据统计,1979年至1983年间,顶级科学期刊有101项研究,声称发现了很有前途的新疗法或新药物。但是十年以后,其中只有五个发现能够做成产品上市。到了二十年以后的2003年,只剩下一种药物被广泛使用。
所以,你不应该相信新闻报道里面,那些令人兴奋的新医学成果,它们成功的机会其实很小。
-- Vox.com
3、
一个充满限制和商品化的互联网,正在取代原来那个曾经互相连通和开放的互联网。
4、
对于非虚构类书籍,作者的写作能力与书籍销量无关。事实上,一个作者如果写得简明扼要,完全可以将一本350页的非虚构类书籍,简化成一篇40页的长文,但是这样的话,书价就到不了15美元了,而且销量也会比较小。
5、
假设做一个调查,观察周围的人,如果他的主张可能是错的,他会改变看法,还是会坚持原来的主张?几乎所有人都选择,设法证明自己原来的主张没错。
-- 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
历史上的本周
2021年(第 142 期):2020年才是21世纪元年
2020年(第 90 期):管人和技术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2019年(第 39 期):苹果公司的两封公开信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和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smilingleo 说:
> 后端不需要面对最终用户,需要解决的都是一些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比如算法和数据结构。这些问题很少变化,可以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所以变化速度慢得多。
这个用户肯定是没做过2B的系统,客户的需求天天变,即使你是做后端的,你的业务逻辑也需要经常变,后端不仅仅是算法、CRUD。
2022年1月21日 09:05 | # | 引用
黄河小鲤鱼 说:
希望文章越来越好
2022年1月21日 09:09 | # | 引用
zxx 说:
业务逻辑改动可太正常了,人家还说了是前端技术工具的更新速度太快
2022年1月21日 09:13 | # | 引用
难得自然萌 说:
最近心里萌生一个想法,用通俗的故事讲技术文章,但是还没想好怎么去写
2022年1月21日 09:16 | # | 引用
无声 说:
通过打击竞争对手实现垄断,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国内的某个大公司。
2022年1月21日 09:18 | # | 引用
jin 说:
确定是冰雕节而不是魔法阵吗?
2022年1月21日 09:19 | # | 引用
风不会停息 说:
我直接全栈开发,一把撸
2022年1月21日 09:26 | # | 引用
胡 说:
日本的那个满的窗子的房子有点赞。
荷兰的那个房子是不是相当于一艘停泊的船?
2022年1月21日 09:26 | # | 引用
胡 说:
对了,预祝各位春节快乐!
2022年1月21日 09:29 | # | 引用
飞舟 说:
“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汉书·晁错传》
2022年1月21日 09:32 | # | 引用
Megatrends 说:
加尔布雷斯 真相了
2022年1月21日 09:33 | # | 引用
River 说:
某些吧
2022年1月21日 09:34 | # | 引用
Stepheng 说:
个人觉得,国内的后端和前端,技术难度上,差不多的。
2022年1月21日 09:38 | # | 引用
jigsaw 说:
喜欢就研究它,都不难
2022年1月21日 09:41 | # | 引用
网友 说:
《坏垄断和好垄断》
感觉我们国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就是这种坏垄断。通过收购,投资来控制比较的小的某一些行业的头部公司,从而获得当前领域的垄断。比如腾讯试图收购斗鱼、虎牙。
2022年1月21日 09:42 | # | 引用
jigsaw 说:
只懂前端或者后端的程序员不是好程序员
2022年1月21日 09:43 | # | 引用
Kevin 说:
谢谢阮老师的分享,祝阮老师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2022年1月21日 09:56 | # | 引用
undefined 说:
是Headfirst系列图书的风格吗?
2022年1月21日 10:00 | # | 引用
toocf 说:
赞同,后端不只是那些。还有需求逻辑等,和前端没法量比。
2022年1月21日 10:07 | # | 引用
HaiShuo 说:
全栈工程师,是不是我的归宿?
2022年1月21日 10:12 | # | 引用
dante 说:
14年左右是做前端的,刚好那个时候前端开始像后端似的开始工程化,但是框架太多太乱,之前号称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是真的是受不了动不动换框架,react的jsx语法也很丑陋,果断转了java。
前端的生态虽然也很繁荣,但是感觉路子真是走的不太对。。后端总体上新框架的出现是让开发越来越舒服的,前端的不说框架了,就一个打包工具换来换去,编译打包时间长的赶得上编译c++了,编出来的包还贼大,关键没觉得开发效率有提升。。
2022年1月21日 10:13 | # | 引用
扎根 说:
编程本质在思想,和开发环境变化、框架推陈出新等外部变量没有任何关系,这次转后端,那下次那?
2022年1月21日 10:38 | # | 引用
不见了秋 说:
折叠屏手机,或许会成为新一代的“笔记本电脑”吧。
2022年1月21日 10:41 | # | 引用
疏懒 说:
纪录片那个网站一点视频就弹广告。
2022年1月21日 10:51 | # | 引用
鸭皮 说:
折叠屏其实也是用在平板电脑上,平时使用还是手机轻便,直接当成手机用过于笨重
2022年1月21日 11:07 | # | 引用
桔子有点酸 说:
Emoji合成这个太好玩了!
2022年1月21日 11:18 | # | 引用
timelessZ 说:
卖课真的是猛,赚完大人赚小孩(不针对广告,针对的是广告的内容)
2022年1月21日 11:23 | # | 引用
timelessZ 说:
“由于不再担心与别人的竞争,因此就有可能提高工人的工资、增加研发、更关注产品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有可能”就是个笑话
“当然,如果自然垄断者没有把垄断利润回报社会,或者投入再生产,而是用来压制竞争对手,那就需要纠正。”
“那就需要纠正”也是正确的废话,尺度是什么?谁来纠正?如何纠正?这才是需要讨论的关键性问题
2022年1月21日 11:44 | # | 引用
Emin 说:
码农翻身
2022年1月21日 11:46 | # | 引用
zheng 说:
一定要从收益角度考虑各种行动的。如果“提高工人的工资、增加研发”可以提高最终收益,是可以采纳的,至于具体行动,一定是取决于决策者的认知和价值观;法律嘛,人写的,就一大渔网,洞洞多的是;比如怎样裁定恶意收购?
2022年1月21日 13:00 | # | 引用
zheng 说:
看你怎么个通俗法,要是像写武侠、动漫风格的(比如大话XXX,XXX漫游之类,XXX实战,长篇大论,只讲皮毛),还是算了。可以参考真理元素,将抽象的概念做可视化讲解,讲事务的深层原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这么看,就计算机领域,也没什么好讲的。
2022年1月21日 13:20 | # | 引用
业余草 说:
这是瞧不上后端,后端实际上更难,所学知识更多!
2022年1月21日 13:38 | # | 引用
stong 说:
个人觉得这个经济课程面对的更多是大人,广告的意思本意应该是:小孩都能懂的经济课~
2022年1月21日 14:07 | # | 引用
Sdiodio 说:
前后端难易应该不会有明显差别,无论从学习曲线还是上限来看。
重要的是IT行业是一个快速成长中的行业,每年都有新技术诞生和迭代,从业者都需要不断学习,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也是原帖的问题所在。
2022年1月21日 14:12 | # | 引用
不滚滚来 说:
是像《凤凰项目:一个IT运维的传奇故事》这样用完整故事包裹着技术(书里是DevOps)的吗?
2022年1月21日 14:42 | # | 引用
G 说:
新年快乐呀
2022年1月21日 14:56 | # | 引用
JohnSmith 说:
我感觉目前前端的变化更像在补课,变得更加工程化,最终还是趋于稳定的,对接用户更多的是UI/UX,对前端技术的上没啥影响
2022年1月21日 15:51 | # | 引用
harris 说:
矫正交给政府,通过法律制度,而不应该指望企业自己良心发现。垄断就没有好事,只是因为发展阶段原因我们允许它垄断一会而已。
2022年1月21日 16:11 | # | 引用
大明 说:
2022年1月21日 16:24 | # | 引用
xiaoqufengdi 说:
下周五还是工作日,大佬这是要鸽一期
2022年1月21日 17:07 | # | 引用
lemonadebuff 说:
新年快乐 阮老师
2022年1月21日 17:44 | # | 引用
微wx笑 说:
前端的工程化搞的比后端还重。
2022年1月21日 19:06 | # | 引用
未来走向何方 说:
说到对立的事情,大家的留言都变得奇怪了,已经不关注其他的优秀了,比如那个可爱的表情合并
2022年1月21日 20:31 | # | 引用
烤鱼 说:
如果让你回到从前,你会选择从事前端还是后端?
只要是计算机相关的岗位都行, 前端, 后端, 运维, 测试, DBA, .....
2022年1月21日 23:06 | # | 引用
吴昊昊 说:
前端不是特别难的,真正核心的是特麻烦。需求的变动会造成大量无效的工作,很多的工作前端需要做的东西很多
2022年1月22日 00:40 | # | 引用
Jaya0455 说:
某大鹅?
2022年1月22日 09:26 | # | 引用
王大炮 说:
犹豫不决转来转去的IT人,最后都成了全栈。。。
2022年1月22日 16:09 | # | 引用
ning 说:
需求经常变化的原因是程序员工资太低了----如果前端工资再高几倍,很多需求都可以不变的。
后端难道没变吗?
分布式,server mesh,elk,K8S, DDD, RPC 都在变!!!
所以核心是:
成为不可替代的基础架构程序员,而不是crud们。
或者:
将学习当做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2022年1月22日 16:26 | # | 引用
那可不行! 说:
别做后端,也别做前端,要做甲方!
2022年1月22日 16:53 | # | 引用
zyt1081 说:
前端从思想说有时候不比后端简单,一个好的前端从开始就要做较好的布局,这个和后端是不一样的; 后端的难度随着系统和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2022年1月22日 17:39 | # | 引用
Liu 说:
很想知道 言论 中第二条那个最后被广泛使用的药物叫什么名字。非常感谢。
2022年1月22日 18:32 | # | 引用
Cikayo 说:
作为一个前端开发者,我觉得框架是提升了开发效率的。以前撸JS,变量变动还需要去增加页面中元素的变动逻辑。但是用了框架,就只需要关注逻辑部分,view层关注就可以减少很多。
但是!前端开发学习的东西更新太快,根本学不动。羡慕后端开发,一套Spring Boot走天下。
2022年1月22日 18:34 | # | 引用
双黄蛋 说:
只有坏垄断,和更坏的垄断。
2022年1月23日 00:39 | # | 引用
鑫 说:
JavaScript百炼成仙
2022年1月24日 10:30 | # | 引用
无为 说:
前端、后端的问题,对应企业来讲,其实就是2C 和 2B的问题 。
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难处。
就像围城,进来的想出去,出去的想进来。 2C的企业想做2B,2B的企业想做2C 。
最终源于人性,贪 。而真正做好一端,竭尽全力都不一定达到。
所以,多挖井,大概率的情况下不如深挖井。
2022年1月24日 11:34 | # | 引用
CG 说:
日本的西瓜折合人民币100元左右。1000人民币的西瓜可能有,但是我没见过,1000日元的西瓜偶尔有,看到肯定买。正常价格在2000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00元差不多。所以不加货币单位,只说一千,是不是有点儿耍LM了?
2022年1月24日 13:42 | # | 引用
Rick 说:
祝阮老师虎年大吉
2022年1月24日 15:05 | # | 引用
f*kUSA 说:
墙体的支撑性不知道怎么样
2022年1月24日 20:21 | # | 引用
哈赛 说:
南山船票等你来拿
2022年1月25日 09:45 | # | 引用
wizzzard 说:
这期都是干货,赞!
2022年1月25日 12:30 | # | 引用
jinsir 说:
作为前端开发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感觉是对业务的不熟悉。
2022年1月25日 15:09 | # | 引用
飞廉 说:
甲方也是别人的乙方!
2022年1月25日 15:50 | # | 引用
mouday 说:
本人身处小公司,前端后端都做,数据量也不大,个人感觉前端的代码量要远远多余后端代码量,前端干的都是力气活
2022年1月26日 14:30 | # | 引用
帆高 说:
3、2020 年全球森林资源报告 里面第一道选择题,答案解析错了。应该是热带占45%
2022年1月27日 14:11 | # | 引用
wuding 说: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2022年1月28日 00:24 | # | 引用
Keven 说:
一大早来刷周报发现不更新了
年前摸鱼又少了一份乐趣
2022年1月28日 08:38 | # | 引用
tiramisuloving 说:
我也觉得!玩了好久,还会结合两个表情的物品特点做不一样的合成,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2022年1月28日 14:16 | # | 引用
路人 说:
emojimix 是挺搞笑的 不过根据最终的特定生成和部分选项合成直接跳过来看 应该是穷举制作的吧
2022年1月28日 18:27 | # | 引用
无 说:
属于是瞎说了,Natural Monopoly 反而是第一种对于资源的垄断,和定义屁都没有关系
2022年2月 8日 21:19 | # | 引用
麦穗 说:
13年开始工作,之前是前后端都需要弄。那个时候是jquery,不存在编译打包的说法。后来随着互联网发展,技术职种划分越来越清晰。渐渐出现专门的前端工程师岗位,也出现了webpack这样的工程化工具。代码复用度提高,但确实这个打包速度真是令人吐槽。一个稍大的项目一打包,瞬间耗完所有资源。还要花费几分钟。。
2022年2月 9日 09:49 | # | 引用
abeshi 说:
研究研究突然发现废弃了
2022年2月16日 20:17 | # | 引用
Jack 说:
现在中国大多数人和企业都觉得前端很容易,只要会HTML和CSS以及JS,就可以了,还学一个框架,就能找到工作了,这都是很多培训机构的套路,只有真正学到一定的阶段,才会觉得前端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
2022年3月 4日 08:59 | # | 引用
Ruhamah 说:
这位小伙伴说出了大实话
2022年3月 4日 12:37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