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上海的华东电力设计院新大楼,有一个高达15层的户外螺旋楼梯,象征特斯拉线圈。(via)
GitHub Issues(几乎)是最好的笔记应用
Issues 是 GitHub 的 Bug 管理工具,所有代码仓库都默认启用。
它不仅可以管理 Bug,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比如,我把它当作投稿论坛,大家在那里提交自己的项目。
再比如,很多人把它当作内容管理系统,用来写博客,或者存放自己的文章。
上周,著名程序员 Simon Willison(Django 框架的作者)提出,GitHub Issues(几乎)是世界最好的笔记应用。
笔记软件这么多,为什么他独独看上了,根本不是用于写笔记的 GitHub Issues?
他给出了几点理由。
(1)免费,可以无限制使用。
(2)笔记可以公开,也可以私密。
(3)支持标签,可以给笔记分类,甚至还能分层(下图)。
(4)支持 Markdown 语法,有代码高亮,且可以插入各种图表(比如 Mermaid 图)。
(5)免费上传图片和视频。
(6)支持内部链接,可以将 GitHub 网址自动转成标题链接(下图)。
(7)自带评论和搜索。
(8)除了 Web 版,还提供 Windows、Mac、安卓、iOS 原生客户端。
(9)提供全面的 API,可以编程创建、编辑、导出笔记,还可以用 GitHub Actions 自动化几乎所有操作(比如发布到网站)。
它唯一缺少的功能,就是离线支持。如果没有网,就用不了。
这些理由,说服你了吗?
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确实可以试试,将笔记软件换成 GitHub Issues。
[活动] 稀土掘金"夏日寻宝"
国内著名的开发者社区"稀土掘金",本月有新活动。
为了推广 AI 编程,他们与 Trae 合作,推出了主题为探索 Trae 智能编程世界的"寻宝活动"。
Trae 是国内首个 AI IDE,提供一站式的 AI 编程环境,让中文用户轻松上手。
对于新用户,按照要求,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参与 Trae 深度体验,就能得到积分;对于老用户,邀请新人注册 Trae,同样也能攒积分。
积分兑换超丰富的奖品,积分越多,奖品越多,有大疆 Pocket 3、Apple watch、京东卡、机械键盘等等。
如果你想用好 AI IDE,又想薅点羊毛,那就别错过。
详情和报名入口,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或者扫描上方海报。现在就能报名,截止时间是6月30日。
科技动态
1、脑脊接口
上海中山医院尝试"脑脊接口"手术,来治疗瘫痪。
瘫痪的主要原因是,大脑和脊髓之间的连接中断,神经信号无法发给脊髓。
科研人员在大脑皮层植入电极,收集脑电波信号,然后将信号发送到脊髓神经,相当于在大脑和脊髓之间搭建了人工桥梁。
今年1月,他们成功实施了这个手术,使一名瘫痪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恢复站立和行走能力。
2、无血型的人造血液
日本科学家研制出无血型的人造血液。
血型的根本原因是,血液红细胞的表面有不同抗原。
为了消除血型,科学家从过期的捐献血液中,提取了血红蛋白,然后为这些蛋白做了一个保护壳。
这个壳不影响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的功能,但是消除了所有红细胞的表面抗原,因此就可以输送给不同血型的人体。
3、网友发现,Windows 11 的开始菜单是一个 React Native 应用。
尴尬的是,它有性能问题。点击开始菜单,很可能会让一个 CPU 核心飙升到30%到70%的使用率。
4、日本邮政推出数字地址,用户可以领取一个7位数字,代表本人地址,类似国内的邮政信箱。
邮寄时不用填写地址,只需输入这个数字。这样不仅省事,而且搬家也可以保持数字地址不变。
5、微软的 .NET 代码仓库,允许 GitHub Copilot 自动提交 PR,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AI 自信地提交了有 Bug 的代码,人类程序员向它指出错误,AI 却表示没错。
人类程序员只能向它解释错在哪里,这个过程持续了好几遍。
以后,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人类苦苦向 AI 解释,为什么 AI 是错的。
文章
1、我的 Canonical 面试经历(英文)
Canonical 是 Ubuntu 背后的公司,作者记录了他的面试经历,从初试一直到老板的终面。
整个过程令人瞠目结舌,最重要的问题居然是高中成绩好不好。就凭这种面试,Ubuntu 就不值得看好。
2、microSD 卡可靠吗?(英文)
作者测试了200多张卡,发现 microSD 保存数据的可靠性很差。数据读写循环3000次后,大部分卡都会遇到故障或读写错误。
作者评价了10多个常见品牌,可以作为购买参考。
3、Go 不再修改错误处理的语法(英文)
Go 语言的错误处理,与众不同,报错会单独返回一个值,这导致代码冗余。
多年来,使用者一直要求有更好的写法,Go 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好。现在,官方终于宣布,不再寻求更好的写法,保持现状。
4、NLWeb 协议简介(英文)
NLWeb 是微软新提出的一个接口协议,类似于 MCP 协议,是网站跟 AI 大模型的对话协议,方便大模型从网站获取数据。本文是这个协议的简介。
5、运行本地 AI 的教程(英文)
这篇短文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工具 llm,快速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AI 模型。
工具
一个使用 Markdown 语法的排版系统。
2、RsyncUI
一个开源的 Mac 应用,提供 rsync 的图形界面,用于跟远程服务器传输文件。
3、Donut
一个浏览器的编排器,可以保存各种不同的浏览器配置,根据需要快速启动。
4、Read Frog(陪读蛙)
一个浏览器插件,可以翻译页面,提取文章主要内容,给出单词和句子和详细解释,代码开源。(@mengxi-ream 投稿)
5、词小悟
主打图片识记单词的微信小程序。(@fluidog 投稿)
开源的日期时间网站,time.is 的替代品。(@airyland 投稿)
7、naviix
网页的键盘导航库,通过上下左右的方向键,选取网页的焦点元素。(@wswmsword 投稿)
8、go-v2ex
基于 Go 语言的命令行版 V2EX 客户端。(@seth-shi 投稿)
开源的 Web 即时通信系统,基于 webrtc。(@iamtsm 投稿)
AI 相关
谷歌新发布的安卓 App,允许用户在手机运行 Hugging Face 上面的开源 AI 模型,即它可以让手机运行本地 AI 模型。
微软旗下的 Bing 搜索引擎,加入了视频生成功能,可以使用自然语言生成免费视频,使用的是 OpenAI 的文生视频模型 Sora。
该功能目前只在 Bing 的手机 App 上开放。
3、AIDocGenius(智能文档助手)
一个 Python 脚本,集成了 AI 文档摘要、翻译、分析和格式转换。(@jiangmuran 投稿)
免费、免注册的换发型、发色的 AI 工具。(@twjiem 投稿)
AI 驱动的 epub 阅读助手,通过 AI 分析书里的句子,在线试用。(@WindChimeEcho 投稿)
6、TEN VAD
一个轻量级 AI 模型,检测音频帧中是否存在人声。(@bluemotional 投稿)
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制作的盲人书库,全站使用无障碍技术,有页面工具条,所有内容可以有声播放。
免费的文档资料库,包含互联网+、挑战杯、国创赛、SYB、三创等主流双创赛事。(@urongda 投稿)
3、通辽宇宙知识库
专为 B 站 UP 主"小约翰可汗"粉丝打造的互动式历史探索平台。(@Acorn2 投稿)
Reddit 热门帖子聚合网站,可以指定多个频道。(@zhangchenchen 投稿)
5、美国地址生成器
这个工具网站生成美国虚构的身份数据,包括地址、个人信息、就业状况、信用卡。(@watianle 投稿)
图片
1、班克斯的新作品
班克斯(Banksy)是欧美著名的街头画家,经常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留下作品。
5月29日,他的最新作品出现在法国马赛市的一面墙上。
他在墙上画了金属安全柱的倒影,那是一座亮灯的灯塔。
下面写着一行字:"我想成为你所看到的我"。
意思是,虽然我只是一根不起眼的柱子,但也想成为你眼中的灯塔。
一位美国用户让 ChatGPT 用文学语言,描述纽约的生活。
它这么回答。
纽约是唯一一个让你感觉神奇触手可及的地方。这里的混乱会磨砺你的雄心,每个街角都是一面镜子,让你想入非非,自己会成为谁?
你热爱纽约,因为它让你的欲望变得具体。在这里陌生与亲密共存;在这里,你可以完全的孤独,却依然跟10亿个脉搏相连。它匹配你的速度。在这里,人们选择优雅地承受痛苦:他们愿意支付高昂的租金,租住在五楼的无电梯公寓,只为了靠近城市的活力,靠近那里的野心、艺术、金钱和疯狂。
这段话的文学性令人刮目相看,AI 居然能写出这样的散文,堪比散文家。
文摘
1、太阳死亡时
大约45亿年后,太阳将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
太阳内部的氢聚变核心将不断膨胀,最终成为一颗红巨星。膨胀的太阳会吞噬水星和金星,并将地球烧为灰烬。
在最好的情况下,地球将只剩下一堆冒烟的铁和镍。在最坏的情况下,它将彻底不存在。
随着太阳的热量急剧释放,太阳系的宜居带(行星表面存在液态水)将稳步向外扩展。
到了那时,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将吸收大量热量。一方面是因为太阳的辐射,另一方面木星本身也会变得更热,反射更多阳光,从而为木卫二提供热量。
现在的木卫二是一颗冰冷的星球,被冰盖覆盖。那时,木卫二的冰壳将升华,冰壳下方的海洋将蒸发。
(图片说明:美国宇航局的木卫二探测器飞越木卫二冰壳的想象图。该探测器于2024年10月14日发射,预计将于2030年4月抵达木卫二。)
木卫二面向木星的一侧,由于吸收的热量最多,升温最厉害。此外,它的赤道带也将遭受严重的水分流失。
然而,木卫二背对木星一面的南北极,温度并不高,水分流失更温和。研究人员推测,那里或许能形成一层稀薄的水蒸气大气层。
在遥远的未来,木卫二也许会成为太阳系中任何剩余生命的家园。
言论
1、
有一种新的编码方式,我称之为"炒作编码"(hype coding),就是按照媒体炒作的方式,使用 AI 编程。
一边刷着抖音,一边让一大群 AI 为你编码。如果出错,就让 AI 再试一次,也不阅读它的输出,只把这些输出重新提交给 AI,直到运行成功。如果最后无法运行,那就等待下一个模型发布。
-- 《炒作编码》
2、
在机器大量生产平庸之作的这个时代,自己动手做点什么吧。让它不完美。让它粗糙。就这么去做。
3、
一项研究称,养成一种新的生活习惯,平均需要66天,最长需要8个月。
-- 《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
4、
习惯使用 AI 大模型的下一代人,将不知道图书馆的用途。
5、
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并非是那些接受给予、放松享受的时刻,而是那些为了完成一件困难而有价值的事情,自愿将身心发挥到极限的时刻。
----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flow)概念的提出者
往年回顾
最受欢迎的颜色(#304)
人生是一个长板问题(#254)
如何度过疫情、裁员、还有战争(#204)
1982年的信息社会预言(#154)
(完)
eeeeee 说:
40亿年还不能让人类全体移民离开太阳系找到更好的星系,是人类的耻辱。
2025年6月 6日 08:23 | # | 引用
Olia 说:
你怎么知道人类文明只延续了40亿?因为人类在这颗星球的足迹只能追溯到40亿年前,但又或许40亿年前仍存在40亿年的移居史而不被这颗星球所记录呢?
你以为的终究是你以为的
2025年6月 6日 08:44 | # | 引用
L 说:
一亿年后,人类还存不存在都难说。
文明又不只是上升的,也可能倒退
2025年6月 6日 08:46 | # | 引用
Dxkudy 说:
毁灭人类还轮不到太阳。
2025年6月 6日 09:02 | # | 引用
吃瓜群众 说:
通辽宇宙知识库那个网站还是有不少bug,譬如在奇葩小国页面,点击左边的热门国家后的国家信息没显示出来,需要点地图才行。
2025年6月 6日 09:12 | # | 引用
阿楚 说:
QQ号绑定真实地址?
2025年6月 6日 09:18 | # | 引用
Step 说: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库》的密码是什么?AI阅读没问题,但是网盘下载需要密码。
2025年6月 6日 09:28 | # | 引用
jackdong 说:
有一种新的编码方式,我称之为"炒作编码"(hype coding),就是按照媒体炒作的方式,使用 AI 编程。
一边刷着抖音,一边让一大群 AI 为你编码。如果出错,就让 AI 再试一次,也不阅读它的输出,只把这些输出重新提交给 AI,直到运行成功。如果最后无法运行,那就等待下一个模型发布。
2025年6月 6日 09:32 | # | 引用
ABC 说:
你有理解到别人在说什么吗?
2025年6月 6日 09:33 | # | 引用
karshey 说:
通辽小国的页面好卡
2025年6月 6日 09:38 | # | 引用
guo 说:
日本邮政推出的数字地址,让我想起了大概2016年的:
“英国的初创公司What3Words将世界划分为57万亿个3米X3米的区域,每块区域随机分配三个单词,这三个单词相对简单而且是固定的,每个区域对应的单词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重复的情况。比起GPS的数字及字母的结合,三个单词更容易被记忆。如果输入错误系统还会自动纠正,比如你在亚洲输入了一个美洲的地址,系统就会判断为输入失误,进行改正。”
2025年6月 6日 09:46 | # | 引用
冰凌 说:
你怎么知道40亿年前仍存在40亿年的移居史,或许就是不存在呢?
你以为的终究是你以为的
读一下奥卡姆剃刀定律,仅以已知的事实说话,张口就来没有讨论的意义
2025年6月 6日 09:47 | # | 引用
Shawn 说:
不能离线和备份还叫笔记啊?给别人记笔记啊
2025年6月 6日 09:57 | # | 引用
风铃Echo 说:
炒作编码的尽头是卖课
2025年6月 6日 10:20 | # | 引用
urongda 说:
网盘密码全部都是默认的urongda ,在网盘下载的输入框里点一下应该就会直接带上去的
2025年6月 6日 10:25 | # | 引用
AI编程受害者 说:
AI编程大部分输出都是一坨狗屎,绝大部分时候都会输出有明显错误和无法运行的代码,那些炒作用AI零编程基础写代码真的**!
2025年6月 6日 10:47 | # | 引用
Harry 说:
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确实可以试试,将笔记软件换成 GitHub Issues。
- 切换成本太高了。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2025年6月 6日 11:18 | # | 引用
决明 说:
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如同一部浩瀚的长篇小说,章节斑驳,气象万千。
清晨,北京在灰蓝色的晨曦中缓缓苏醒。胡同里老人在院中劈柴煮茶,燕子掠过灰瓦,唤起千年的回响;远处高楼林立,地铁列车如钢铁洪流,载着数百万个灵魂奔赴各自的轨迹。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一边是四合院的老砖墙,一边是CBD的玻璃幕。
北京的节奏是沉稳的激烈。你可以在簋街的深夜灯火中嗦一碗麻辣小龙虾,也可以在国家大剧院金碧辉煌的穹顶下聆听一曲歌剧。午后的咖啡馆里,作家在敲击键盘,投资人低声谈判;转角处的小摊上,炒肝配焦圈的香气穿越喧嚣,扑面而来。
这里的人活得沉重却又倔强。北漂们在合租房的十平米里编织梦想,历经寒冬酷暑,不肯放弃;而本地人坐在阳光下,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一边眯眼看着时代变迁。他们共享着这座城市给予的荣耀与不安,在尘土与霓虹中寻找归属感。
北京的夜,藏着另一番风情。长安街灯火璀璨,像是一条流动的银河;后海的酒吧泛着微光,浪子与诗人在酒杯里倾吐理想与孤独。远处的钟声自鼓楼响起,如同一记记时代的心跳,提醒人们,这片土地从未沉睡。
生活在北京,不止是生存,更像是一场与时间、文化、命运的深度对话。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千年王朝的回音,也能触摸当代中国的脉搏。北京,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宽广、包容、复杂而真实,令人心碎,也令人深爱。
2025年6月 6日 11:25 | # | 引用
小饿 说:
我能理解网友Olia「你以为的终究是你以为的」背后的怒气,网友eeeeee动不动就提到「人类的耻辱」,就好比说一群人去旅游,大家都在忙着整理攻略,一个很闲的同伴说「明天不能好好游玩将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大遗憾」。大家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耻辱」这种道德评判只会让其他人觉得很做作。
2025年6月 6日 11:26 | # | 引用
k88936 说:
确实有这个需求,我做lab作业写文档很头疼怎么去引用代码,只放github链接的话不能直接看到代码,而复制粘贴的话→有点怪怪的感觉,issue里的github代码片段链接能自动预览,
2025年6月 6日 11:58 | # | 引用
秀翻天 说:
> GitHub Issues(几乎)是最好的笔记应用
我觉得飞书文档完爆
2025年6月 6日 11:58 | # | 引用
vioulo 说:
为什么总感觉 阮一峰 博客底下评论的人如此多的杠精,每每看到都疑问这些人是搞技术的吗,是有素质和独立思考的吗?为何句子词间都低能一样
2025年6月 6日 12:00 | # | 引用
路人 说:
Olia應該是以為目前的"已知的"人類文明持續了40億年
(因为人类在这颗星球的足迹只能追溯到40亿年前=>所以他覺得人類文明有可能"已經"持續超過40億年,只是我們不知道。
eeeeee應該是在說文章裡面寫的,40億年後太陽死掉的時候(雖然文章是寫45億年,人類文明延續到那時候應該要已經可以移民離開太陽系找到更好的星系
2025年6月 6日 12:05 | # | 引用
aaa 说:
github issues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论坛功能。
让github 看上去优秀的,其实是使用github的用户。
开发者是一群为了便利和效率而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人,这群人构成了“温馨”的开源社区。会认为gh issues好用,其实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但乌仍就是乌。而且温馨的开源社区也不是真实的世界。
我对gh好感度不高,只要你看它的时候足够长,就能发现它的极度虚伪。这是另一个话题,涉及文化和zz,就不多展开了。
2025年6月 6日 12:37 | # | 引用
mickir 说:
日本人口是 9 位数,这个数字代码是 7 位数是吧...怎么说呢,很有日本风味
2025年6月 6日 13:40 | # | 引用
kkk 说:
如果是十六进制呢?七位可以表示2亿6千万以上的数字,日本人总人口连这一半都不到,而且预期是下降的,7位够用又合理
2025年6月 6日 14:22 | # | 引用
卡洛斯低价 说:
其实是翻译误导了,人家用的是数字和字母,理论上一位可以表达36种可能,跟车牌号差不多,7位的话接近80亿种可能了,而不是单纯使用数字
2025年6月 6日 14:30 | # | 引用
前端超 说:
通过项目介绍,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好用的网站:deepwiki,能帮助我快速了解GitHub的某一个库
2025年6月 6日 15:10 | # | 引用
180554 说:
"炒作编码"
天哪,这简直就是我!!!!!
我略好一些,用ai还带点脑子,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2025年6月 6日 15:23 | # | 引用
anyone 说:
看了下,原文写的是7位数字和字母,组合起来倒是也够????
2025年6月 6日 16:00 | # | 引用
kkkxxx 说:
杠精们很煞风景
2025年6月 6日 16:28 | # | 引用
Jusuf 说:
评论《ChatGPT 的散文能力》
AI 写作最大的问题不是它对一个东西的描述是否准确,用词是否比人类作家华丽。而是它没法理解“紧扣主题”和一些必要地写作技巧。它太理智了,不像人类作家那样投入情感。假若描写凶杀案,AI 会倾向使用很客观的视角(叙述的视角),而非多个目击者对自己所看到的片段的盲目自信的视角(戏剧的视角)。以至于 AI 创作的文学作品缺乏“电影感”
2025年6月 6日 16:56 | # | 引用
Eliven 说:
没用过github issue,但在我眼里这类线上笔记最大的问题还是不方便自定义快捷键……
2025年6月 6日 19:24 | # | 引用
xs0521 说:
基于GitHub Issue做的一款桌面客户端,目前正在支持跨端
https://github.com/xs0521/GithubNote
2025年6月 6日 20:16 | # | 引用
凝霜 说:
相比日本那个通过数字动态映射地址的方案, 我倒是觉得新加坡的邮编精确到建筑更好.
比如在 Google Map 上直接搜邮编就行了, 不会有歧义; 填适配了新加坡的表单时, 输入邮编, 会把街道一类的填好, 只需要补充 Unit Number 就行了.
2025年6月 6日 21:44 | # | 引用
LineXic 说:
我记得我之前就用 GitHub Issue 写一些小笔记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脊髓都可以接入了
2025年6月 6日 23:11 | # | 引用
文子 说:
杭州的西湖,是游人眼中的绝色美人,水波如眸,映照着游人的目光。西湖水,清冽而透明,水面上飘浮着片片游船,船桨摇动之处,便泛起了层层涟漪,宛如美人轻颦浅笑。湖边的柳树,枝条下垂,轻抚着水面,如少女纤纤玉指拨弄着丝弦。水波和树影交相辉映,仿佛造物主在此处织就了一匹流动的锦缎,令人凝神驻足,不忍离去。
然而杭州的魂魄,却不止于西湖。若循着水声的召唤,钻入小巷深处,那里藏着城市最本真的呼吸声:小摊上炸油墩儿的滋滋作响,是市井烟火最喧腾的告白;煎饼师傅手中面糊淋落的簌簌声,如微雨轻敲着青石板的节奏;更有巷尾茶馆里,茶碗盖轻碰杯沿的清脆,似时光在从容叩门——那便是市井深处不灭的市声了。此时,便有一缕茶香自茶馆飘出,在喧嚣中盘旋,宛若一缕柔韧的丝线,把鼎沸人声织入了生活的锦缎里。茶馆内,白发老者品茗闲坐,细数手中佛珠,谈古论今,悠然自得,茶汤氤氲起一层水汽,又悄悄模糊了窗外行人的面影,也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的界限。
杭州的茶香,早已弥漫于全城每个角落。在西湖之畔,茶点层层叠叠摆满了桌面,精致诱人。客人啜一口香茶,再尝一块糕点,唇齿间便荡漾起茶香与甜香融合的滋味,像是生活本身的馥郁。那些茶馆里的老人,每每饮尽一杯茶后,便徐徐起身踱至窗口,凝望着远处苏堤上的杨柳,如同凝望自己一生的倒影。杨柳年年新绿,人却岁岁老去;然而杨柳的绿色永在,人的精神亦随茶香袅袅不散,他们与湖光山色同老,却又在茶烟轻扬中呼吸着永恒的生气。
杭州,岂能仅以“天堂”二字蔽之?它分明是尘世里一轴可亲可居的画卷,湖光山色是画卷的背景,市井烟火是画卷的血肉,而茶香氤氲,则是画卷的魂魄——西湖的清澈明净,市井的喧闹鲜活,茶馆的悠然沉静,都在这茶香中融为一体,成就了人间天堂的至味。
世人皆道天堂好,殊不知天堂亦不过是人间烟火气蒸腾中长存的一缕茶烟——它让风物有灵,让浮生可亲;这缕烟云缭绕千年,既温润着当下,也缠绕着未来,是杭州活在时间里的,那抹无法被风吹散的精魂。
2025年6月 7日 10:06 | # | 引用
Tom Du 说:
期待脑机接口为残障人士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
2025年6月 7日 14:52 | # | 引用
Arnold 说:
日本邮政的这个数字地址,让我想到了爱尔兰的 Eircode,貌似十年前就有了。然后国内的顺丰有个顺丰ID,也是数字地址。
2025年6月 7日 19:29 | # | 引用
Karlbaey 说:
自己制作了一个基于 GitHub Issues 的命令行笔记管理工具,使用了 Python3,叫做 Haku。
https://github.com/karlbaey101/haku
(居然有大佬先我一步做出了图形化版本的,佩服佩服)
2025年6月 7日 23:00 | # | 引用
dusthand 说:
翻译漏了,实际上是7位的数字+字母
2025年6月 9日 10:21 | # | 引用
神游物外 说:
数字化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如果后期这个阶段的虚拟化相关载体消失后,是不是会出现文明的断代?!
2025年6月 9日 11:25 | # | 引用
dh 说:
十分赞同。Issue的本意就是“问题、议题”的意思,Github的官方定位,就是促进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作为个人的心得笔记只是一种边缘化的需求定位,没有特殊考虑。比如以下专业笔记软件要考虑的要素Issus都不太可能考虑:
1.笔记的结构化支持,比如使用知识图谱、思维导图、脑图等结构化网络图支持个人思绪和心得整理和表达
2.笔记的便捷采集,比如使用浏览器插件、IM插件、平台化程序增强剪贴、剪辑和分类知识的能力
3.笔记的多源存储,比如使用客户端、APP等对知识的跨云及本地进行存储、备份乃至同步
4.笔记的检索整理,比如使用全文检索、标签检索等多种检索手段加快大容量笔记的信息治理和分类
2025年6月 9日 11:59 | # | 引用
openqt 说:
我也觉得45亿年人类还没能跨出这个星球,那么应该轮不到太阳来收尾了。
2025年6月 9日 18:35 | # | 引用
zhk 说:
纠正一下,人类在这颗星球的足迹只能追溯到5000年前(最多不超过100万)。可能在人类之前有其他文明,但...谁知道呢?
2025年6月10日 08:38 | # | 引用
Alex 说:
阅读你的博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2025年6月10日 10:36 | # | 引用
adfasf 说:
别转github issue,微软会扫你的内容训练AI的,他们的private设定并不是真的private
2025年6月10日 13:34 | # | 引用
Hu 说:
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邮编精确到建筑不是轻轻松松。
2025年6月10日 13:58 | # | 引用
brantilli 说:
它唯一缺少的功能,就是离线支持。
唯一缺少的,就是最致命的了
2025年6月11日 11:45 | # | 引用
gmmen 说:
如果要把地址映射到一串个人数字上,为什么不直接用电话号码呢,反正你派件也需要电话号码....
2025年6月12日 11:21 | # | 引用
YOYO 说:
400年够了
2025年6月13日 09:35 | # | 引用
JASON 说:
这个应该是抄顺丰ID的。
2025年6月16日 19:45 | # | 引用
kb 说:
班克斯的新作品的那幅图,我竟然只关心这么美的作品会不会被别人涂鸦掉,之前看到国内b站上一个up在一面破墙上画的精美的画,将原本破旧的墙壁变得富有生机,可是第二天发现被人涂鸦了,好像还写上了很多脏话,当时看到就挺寒心的,不过我估计这幅画很有可能也是这个下场,有时候觉得人性真的太黑暗了,见不得好的东西,明明生活已经如此辛苦了,却还要看到这些糟心的东西。
2025年6月17日 16:20 | # | 引用
镜面王子 说:
我也觉得,但是万一它下架,你的资料导不出来的,还是本地笔记本实在,我踩过腾讯云的coding坑了,説下架就下架,迁移资料都是麻烦事
2025年7月 4日 16:29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