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汉简和安阳殷墟1001号大墓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2年4月20日

中央研究院是台湾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里面有很多研究所。

此外,还有不少展览馆,可以免费参观。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历史文物陈列馆,就令我大开眼界。

1.

"胡适纪念馆"的不远处,就是历史语言研究所大楼。底下两层是该所收藏文物的陈列馆

2.

陈列室的前厅,简洁而富有现代感。外人很难想象,这里收藏着代表着中国考古最高成就的文物。

3.

走进二楼的入口,迎面就是"居延汉简"的展室,令我惊喜异常。

4.

以前只在书上看过,1930年,中国和瑞典历史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来到甘肃、内蒙交界处的荒漠,考察汉代边塞遗址"居延"。2000多年前,大汉王朝在那里每隔几里,就修建一个"烽燧",一旦发现匈奴入侵,里面的士兵立刻点起狼烟报警。后来,这些烽燧都成了荒丘。(上图为红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是居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建筑遗址之一,照片取自互联网。)

5.

1930年4月底,考察队的瑞典历史学家弗克•贝格曼(Folke Bergman)进入了一座汉代城堡,他发现"城堡东侧是宿舍和厨房,还有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有成册的木简,其中一份是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一个下级武官丧父的报告书,另一份为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的账簿。专家们推测这里可能是当时的档案室,后来的发掘证实了这一推断。"(图为汉代要塞的复原图。)

6.

考古学家们大喜过望,将考察重点转向发掘这些汉代书简,结果一共挖到了1万多枚,统称为"居延汉简"。它们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汉朝的了解,国学大师王国维兴奋地将其与安阳甲骨文、敦煌藏经洞、紫禁城大内档案,一起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四大发现之一"。(图为出土时的居延汉简。)

7.

1949年,这批宝贵文物被运到了台湾,从此我们只能在书上读到。今天,我能亲眼目睹,怎不激动。眼前的中央展柜,存放的就是这批汉简中最长的一份----77根汉简组成一张武器清单,上面记载着要塞中釜、弩、箭等兵器的清点结果。

8.

看一下细节。

9.

这个就是当年弗克•贝格曼发现的第一份木简。公元前42年,一个姓郑的军官,因为父亲去世,要求请假回内地奔丧。这份木简完全保持原样,连上面的绳子都是汉朝留下来的。

10.

"居延汉简"的内容,大部分与军事有关,比如记载匈奴的动向。

11.

也有不少反映政治的内容,比如皇帝的诏书和各种敕令。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内容,上图就是随军家属的领粮记录。

12.

除了汉简之外,还挖掘出了一大批其他文物,使得我们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汉代戍边士兵的生活。上图为画着人脸的木片,大概是士兵用来避邪的。

13.

这个楔形的木器,初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14.

红外线下,才发现上面写有文字。原来,它是用来封囊袋的,袋子的口就穿过木器上方的孔,上面的文字则是记录了袋子里面的东西,大多数是衣服。

15.

士兵用的木杯子。

16.

汉代的梳子。

17.

汉代的毛笔,木简就是用这种笔写的。

18.

用来射匈奴的箭杆。

19.

士兵吃的谷子。这是考古学家一粒粒捡起来的,放在随身的火柴盒里。

20.

所有这些文物,都是2000年前的东西。当我与它们面对面的时候,觉得汉朝也不是那么遥远,甚至触手可及。范仲淹笔下的西域大漠,"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仿佛在眼前浮现,而戍边士兵的心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仿佛与今人是如此相通。(上图为考古学家整理和辨识汉简的笔记。)

21.

二楼的其他文物,这里就从略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第一次看到"金榜题名"的"金榜"。

22.

这张是科举考试的"试题",题目非常长,深奥难懂,怪不得要考三天。

23.

来到一楼,我发现这里正在举办"稀世之珍----西北冈一OO一号大墓特展"。这下我真的惊呆了,我原先觉得二楼的文物已经很珍贵了,但是与一楼相比,几乎不值一提。这里每一件都是无价的国宝,故宫博物院也看不到,是史语所最珍贵的收藏。更难得的是,那天下午,整个展厅只有我一个人,可以慢慢地、近距离地观赏。

24.

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根据流传出来的甲骨,认定河南省安阳小屯村是3000多年前商朝最后一个都城。1934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发现,小屯村西北角的山冈是商朝的王室墓葬区。

25.

这是小屯村的卫星地图。

26.

在西北冈一共发现了八座商代帝王墓(google地图)。

27.

第一个挖掘的大墓,就被编号为1001号。后面发现,这是这八座商王墓中最大的一个。

28.

1001号大墓呈十字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有墓道,墓室位于中央。气势宏伟,堪与古埃及的帝王陵媲美。

29.

这座大墓中发现了164个殉葬的头颅,是现存商王墓中最多的,有的历史学家推测,这座墓的主人是商王武丁,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陪葬。

30.

1001号大墓出土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珍贵文物,现全部收藏于台湾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其中最令人称奇的,就是许多造型奇特的动物。上图是青铜器盖子上的一条龙。

31.

玉雕的大象。

32.

乌龟和青蛙。

33.

大理石伏兽。

34.

大理石立雕。

35.

大理石老虎。

36.

大理石鸟首。

37.

大理石人身虎首。

38.

人身虎首的侧面。

39.

大理石猫头鹰。

40.

大理石小鸟。

41.

大理石牛。

42.

还有一些非常夸张的人面造型。

43.

看着这些奇特的文物,我心中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目前,可以被验证的最早的中国朝代,就是商朝。再前面的三皇五帝和夏朝,纯属传说,根本找不到文物来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商朝(具体一点,安阳殷墟)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现身。

44.

但是,看了上面这些雕刻,你觉得这像中华文明吗?

为什么商朝以后,这样奇特的、富有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造型,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人的艺术追求反而日趋刻板、精致、拘谨、苍白?

45.

春秋战国距离安阳殷墟的年代,大概只相差七八百年,但是艺术品的造型已经完全不同于商朝了,夸张的想象力再也看不到了,表现伦理、礼教、生活起居的内容越来越多。此后,中国人的想象力进一步衰退,如果不是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古代中国人也许都不知道什么叫神话了。

为什么我们说敦煌壁画如此美丽动人?因为画的都是充满想象的佛教题材,中原文明根本没有这种内容。佛教传入之前,中国人对生、死、神、鬼的想象,简陋粗糙到完全可以忽略。

所以我们要问,为什么商朝人的艺术想象力没有传下来?

(完)

留言(53条)

个人看法和阮兄探讨:
之所以会觉得汉朝也不是那么遥远,甚至触手可及;纯粹是因为文字的原因,就是马英九说的正体字同样也是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人使用的文字.文字的这种传承给人的一种错觉就是抽象的历史居然如此有亲和力.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商朝人的艺术想象力没有传下来?
因为这不是文字可以传承的
这是种文化
早在周的时候 殷商的这种文化就几乎没有了
只剩下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婚丧嫁娶的礼文化.

那个大理石小鸟应该是鹏吧?

不能被证实的不一定代表不存在。目前三皇五帝的传说,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黄帝内经还是留给中国人许多美好的想象空间。这才是中华文化诗意化的所在。

文明的进步史也是一部退步史。当社会再没有了原始氏族时期那种贴近自然、吐纳天地的生活环境,没有了巫觋文化和浪漫的自然崇拜,与时代同步的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可想而知了。

我不敢赞同阮兄所说“佛教传入之前,中国人对生、死、神、鬼的想象,简陋粗糙到完全可以忽略。”看看曾侯乙的木棺和濮阳星图,阮兄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至少那样超乎寻常的生死展现让我惊叹。

我也感慨过这个问题,即中国为什么不会出“诸神之黄昏”那样奇伟瑰丽的神话。我思考的结果,大概是中国的史学太发达了,史学挤走了神话。西楚霸王自刎乌江比一般的神话精彩多了。到北欧出神话的时候中国人连《资治通鉴》都写出来了。

(BTW,你提及中国人想象力衰退,其实《楚辞》什么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阮兄历史知识太浅,感叹的都是假问题。

三皇五帝时代甚至更早的时间点都有实物不断的发掘出来。只不过因为没有文字等过硬的对照,考古一直不能跟传说扯上关系。但那时文明的质量从出土的物件能清楚的感受到,并非阮兄所谓“找不到实物来证实”。

相比而言,西方对考古认定就比较浪漫了,挖出了点实物然后靠着想象就能把圣经和古希腊传说的事件进行认定。商王墓发掘之前,虽然早已有商时代的出土文物,但疑古派还是对商持怀疑态度。直到商王墓被发现,里面的文字证实了史记的记载这才确定对商的认定。2000年后的今人靠着出土文字证实了2000年前的古人对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的记载,这是我们文明牛B的地方!


中华文明是刻板严谨的?不知道这是哪个位面上的中华文明。还有人说中华文明太过不严谨,随意性很大,以致产生不了逻辑科学呢。实际上这些评价都是在盲人摸象。根本不懂中华文明为何物。如果单从出土文物艺术风格来看,东方的艺术从来都是夸张抽象。从古到今,一以贯之。阮兄一句“刻板、精致、拘谨、苍白”就把商后3000多年的华夏文化全定位了,真是口气了得。

从器物上来看,7000年前的华夏的各个文明点(包括东北,长江和黄河流域)出土的物件器形上都有相当的一致性,而且这些形制一直演变流传到了今天。可以说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中华文明都是奔流不息的。阮兄博物馆可能去的少了。国内多跑跑看看。除了古蜀国的器形和中原差别很大外,天下四方,很早就统一了器物的形制了。

商者,信鬼神的族群。周代商后,商文化并没有亡,只是在华夏族群中慢慢非主流了。春秋的宋国就是商的后裔,孔子也是“商人”。

中华文明从周开始就抛弃了宗教,用自强不息的实用主义态度直面世界,包容万方。这才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对比西方,到了现在还在一神宗教里打转转,差距实在太大了。

阮兄反思文明发展本是好事,可是硬伤太多,对历史的基本事实认识不清。希望对不熟悉的领域不要轻言妄议。

阮兄的每一篇博文都让人开阔眼界。真的谢谢你花了这么多心思写博文,并把你的见闻和思想呈现给大家。但是对“此后,中国人的想象力进一步衰退,如果不是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古代中国人也许都不知道什么叫神话了。”我觉得一个民族逐渐地远离神秘主义正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表现。本人不是专家,但是据我的了解,好像每个民族都会经历那个“想象力丰富”的时代,比如希腊,但是后来好像都渐渐地让位于理性。如果阮兄有兴趣也可以研究一下,然后发个博文让大家讨论。

另外,有感于这么多国宝都在台湾。首先,我是不主张武力收复台湾的。“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但是如果台湾人还否认一个中国,那真是应该让他们好好地参观一下这些历史展览。

我认为之所以后世中国和商代有显著不同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武王伐纣。
三代及夏缺乏有力的文字记载,很有可能与其体制有关。直到周代之前,夏、商与其说是大一统的王朝,不如说是部落联盟的领导者,本身实力衰落,就会被其他部落赶下台,所以才有太康失国、少康复国的故事,也才有周从商的附庸国造反取而代之的事件。
周代采取了与夏、商时期完全不同的分封制度,从而使周王朝本身的文明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将大一统的概念正式引入人心。这样,中国也就接受了周人敬奉祖先的祭祀文化,而逐渐放弃了殷商时期敬奉鬼神的习俗。宗教的改革也就造成了之后中国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化。

夏尚武,商尚鬼,周尚文
孔子: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吾从周。

阮老师,是有赞助您去台湾的吧?还是自费去旅游的啊?

上海交大的江晓原教授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做了不少研究。阮兄不妨关注一下。

> 为什么商朝以后,这样奇特的、富有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造型,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人的艺术追求反而日趋刻板、精致、拘谨、苍白?

若有机会观赏魏晋时期的文物,或许您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要不去参观一下武则天墓也可以。

关于商朝建议阮兄到河南来看看,河南省博物院有很丰富的馆藏。

无论如何,周代商都是非常大的遗憾,我个人来讲,从商。

前有博友对商、周的评价在下不敢苟同,好的年代总是类似,不好的却各不相同。

以一例试举之:罗马最强大的时代,如凯撒、图拉真等人在位时,依旧是多神的,罗马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依旧是多神的。罗马引入一元宗教,恰恰是因为罗马的堕落,积极向上的年代如凯撒时代很难想像这点。至于阿拉伯民族的故事就更明确了。

阮先生的博客我一直都订阅。但是这篇文章的一些结论下得确实有点武断了。也可能阮先生博物馆看得比较少,有机会来我们河南的博物馆看一看,就会明白夏商周的文物有多少了。

在中国内地的博物馆好像都是禁止拍照的噢

您好,我有一个很小的个人网站,想换个托管的服务商,您有什么好的国内或国际的服务商,介绍一下可以吗

这么多图片,看得我都没想法了,阮老师辛苦了,真想自己去看看。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台湾看看,看看那些大陆看不到的东西,文化

中国境内的古代文明不止华夏一家,越人长期占据南方,未被灭前也是很强盛的,精水稻,家畜(猪),精于青铜器(铸剑),擅舟。越文明迥异于华夏:巢居发展来的建筑(干栏式建筑,不同华夏穴居发展出的建筑)、诗歌(越人歌,语言不同诗歌体系自然不同)和礼俗(二次葬,断发纹身)等。越文明反正是被灭得差不多了,一些越人的贡献自然也被当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了。

反正“中华文明”是个怪胎,需要的时候可特指“华夏(汉)”,也可泛指“中国境内的所有古代文明”(如“越”)乃至“东亚所有文明”。

“中华文明”这个怪胎培养了很多沙文主义者,常常很多惊人的虚假言论却有广泛的支持者,像什么“汉人90%以上父系”(可惜现代分子人类学无情的戳穿了这些东西)、“某某语是正宗古汉语”(古汉语早死,用吴语的清浊全对立加粤语入声全对立,加上广西的边擦音等统统合起来才会像点)之类的。又比方“汉字”这东西,未必都是华夏自己的贡献,越人同样也有使用汉字造字的习惯。但是大陆很多人习惯上总喜欢将汉字当成中国汉人的“私产”,常有什么“日本也用中国的汉字”之类的言论。殊不知今中国跟古中国是两回事,古汉至今早有很多文化礼俗断代,大陆只不过是几个古华夏文明传承者中的一员而已,而且照现在看来,也是传承最少、最差的一员。

汉史有真有假,但是 DNA 和考古发觉不会骗人。分子人类学就经常能把史书、家谱爱好者或血统论者(比如什么汉人90%以上“纯净”之类)无法辩驳的证据,可参看李辉等人《现代人类学通讯》。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不是那个国际学术笑话吗?难道说现在找到了“三皇五帝”平均在位超过 100 年几位神人的尸骸了?

依我看,“中华文明”改名成“东亚文明”比较合适,这样较为公允。

因为酒喝少了...殷人喝酒之后才有这创意的吧

哇塞,一说到人文历史,可比阮兄的IT技术贴热闹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史哲聊聊天可以,当作专业,每天就在人和人争执中浪费生命。专业还是要理科啊。

上面讨论的都太严肃了,普通人去博物馆本身就是长见识的嘛,我倒是想比较无厘头的说下,一看到站长这种题材的文字就不禁想到Friends中的Rose,记得最后一季里Joy追那个超级聪明的靓博士女,请Rose出谋划策,Rose给他策划了条去博物馆的路线,包括如何感叹馆内展品……可惜Joy虽然演员出身,可惜背反了台词,笑倒。

另外,这展品中的第12项,真的很是让我想吐槽啊!特别是最右边那个,还画的是豹子似的有麻点的嘴哦!

还有站长感叹的那句“更难得的是,那天下午,整个展厅只有我一个人,可以慢慢地、近距离地观赏。”——整个展厅一个人啊,说明您老人家爱的东西是多么偏门啊(楼上众专家可以无视我这只无知妇女的话)~历史语言研究所啊——我想我可能连进去的意愿都不是那么浓郁吧……

上次去中研院的時候太晚,去完胡適紀念館再到史語所都下班了,錯過了超遺憾,下次再去。

阮老师的这篇文章上豆瓣九点了,呵呵.我喜欢豆瓣九点推荐的文章。谢谢博主提供这么好的文章。辛苦了!

引用pin的发言:

上面讨论的都太严肃了,普通人去博物馆本身就是长见识的嘛,我倒是想比较无厘头的说下,一看到站长这种题材的文字就不禁想到Friends中的Rose,记得最后一季里Joy追那个超级聪明的靓博士女,请Rose出谋划策,Rose给他策划了条去博物馆的路线,包括如何感叹馆内展品……可惜Joy虽然演员出身,可惜背反了台词,笑倒。

更正一下,是Ross,Rose是女名

很羡慕阮老师能去台湾看看。

文化的东西永远都是无解但是无限接近正解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句话的?

歡迎阮老師來台!今天看您的介紹才知道史語所有這麼好的展覽!謝謝~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嘿嘿 不用在意
中國就是一個歷史民族不間斷融合的概念語~~現代人過於陷入民族主義當可不必。
現代的中國被俄羅斯、日本影響也很大吧 (科學?社會?自然? 皆源日語也)
以下只是我拿出的千分之一的舉例:

比如說明代宮廷服飾之一由蒙古服飾而來:
明代曳撒又称“一撒”,为“一色”变音,来自蒙语“质孙(jisum)”,明代服饰之一,自元代辫线袄演变而来。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四:“今圣旨中,时有制造只孙件数,亦起于元。时贵臣,凡奉内召宴饮,必服此入禁中,以表隆重。今但充卫士带服。亦不知其沿胜于胡俗也。

中华文明从周开始就抛弃了宗教,用自强不息的实用主义态度直面世界,包容万方。这才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对比西方,到了现在还在一神宗教里打转转,差距实在太大了。

=======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华文明叫“东亚文明”更贴切。大陆确实是传承最差最少的。日韩台都比大陆强。“西方”文明在文艺复兴之后带领人类进入现代文明,是我们和他们差距实在太大了,而不是相反。

斗胆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我想艺术想象力的退化,可能是巫史文化走向世俗文化的一个表征,古人的想象力和巫术,祭祀是分不开的,自从这些仪式走向世俗,艺术的转变也是必然的。

一种深深的震撼

先不回阮兄。
上面那位 zhuoqiang ,你對所謂「西方」又熟悉嗎?

中國人時常口口聲聲「西方」,搞得好像「西方」就是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民族,就是一個人種,就是鐵板一塊。

所謂「西方」根本就是模糊籠統的名詞,不是用來自我貶抑,就是用來自我崇拜。

有外國人(相對於中國的其他國家的人)以出土文物認定聖經和古希臘傳說的事件,是因為那些人是教徒,教徒傳教有時就是像推銷員,無所不用其極,教徒有時又像某些中國人,丁點實物就當成自己信仰的證據,把甚麼都說成源自自己的信仰,莫名興奮。只是教徒的信仰是宗教,某些人的信仰是中國,人性根本沒有不同。

現在中國當然缺少了那些宗教「認定」事件,因為拜某D所賜,現在中國人普遍是無神論者,幸得港台地區免於此難,沒有遍地都是迷信的無神論者。當然,中國人的所謂無神論者,通常只集中於知識份子和常規教育的層面。

如果說中華文明從周開始就拋棄了宗教,那麼大唐又是哪一地方的文明呢?詩佛王維又哪裡去了呢?

所謂「實用主義」、所謂「包容萬方」,說穿了其實就是含糊其詞、蒙混過關,既又祭祀祖先,又不直面自己的行為,終究無法自我超越。雖則如此,它還是以宗教身份流傳了下來,始終存在明顯不解的矛盾就是宗教的特色。

中國的宗教盛況,儒釋道三教合流,圓玄學院不但是香港主要旅遊景點之一,還在香港辦了不少中學、小學、幼稚園,也有像安老院、護理中心這類服務設施。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國在香港保存下來。

既然說「現在還在一神宗教裡打轉」,那麼又說「古希臘傳說」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就算是基督宗教,都已分成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東正教三大派系,大異其趣。當然,反對這些教徒的行徑和基督宗教理論的人亦大有人在,因而還創作出了「飛行麵條神教」和「透明粉紅獨角獸」。

如果認為所謂「西方」只有基督宗教,世界上的宗教都歷史悠久,「現在還在打轉轉」,那麼又有沒有聽過各個「新興宗教」呢?

回阮兄:

商天下跟其後的各個天下非常不同。

中華文明重農抑商是由秦國開始的,之前的中華文明並非這樣,有人說就是因為殷商著重商業,所以「商人」一詞由此而來。

其二,殷商應為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的後期或中後期,存在女官、女臣、女吏、女諸侯、女將軍、女士兵。原本「姓」就是從母的,因而「姓」是「女」字部,「姬」和「嬴」都是從「女」字部。從周開始,男女雖然越來越不平等,但唐代女官興盛,有正式的制度,共設六局,有各種官職,皆有正式的官品,還有女學士。朝鮮女官亦仿照大唐和明初制度,當然不少地方有所不同,在電視劇《大長今》中應能看到。中華女官職務由明開始由宦官取代,至清則完全廢除。

回 lagolas :
為甚麼不是兩個中國?甚至一個中國也可以是這邊是..匪..國..。
美國華盛頓國家資料館也有展覽英國的《大憲章》,難道美國要「回歸」英國?
中國人對「國」的觀念其實是非常不發達的。 country 、 nation 、 state 完全混為一談。
中國對台灣不是用「解放」嗎?(笑)
其實只要了解得了現在台灣跟中國的生活、文化、政治異差,就會明白一般台灣人是不可能做出把自己地方拱手相讓的行徑。台灣人的舉措很大部是基於現實需要的。

說多一說,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想過為甚麼那麼多國寶在台灣?而中國這邊為甚麼又相對少得多呢?

回 江左:
如果分封制度會把大一統的概念引入人心,那麼為何歐洲又不會呢?
如果某一先進文明的文化得以廣泛傳播會將大一統的概念引入人心,那麼歐美列強過往的殖民地又為何不會呢?
日本ACG文化傳遍世界,那麼世界各國又要大一統於日本嗎?

我顺便說說,有時見到有中國人用美國來支持自己的大一統思想。但美國行的是聯邦制,這又是中國人不認識多少的。歐盟現在逐漸由邦聯轉化成聯邦,他們基建於的不是中國人那種大一統思維,他們一大原因是和平,希望不再有戰爭。聯邦制即是,每個邦都有自己的完整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皆齊全,邦與邦之間平起平坐,互不從屬,各邦只是讓出部份主權,組成聯邦政府。因而聯邦層次的新法或新政最終實行時都需要每一個邦通過和實行,邦與聯邦之間常有交涉、勸說和政治互動。這樣邦與邦、邦與聯邦之間的..自..由..民..主..互動講道理方式就是實現真正和平的方式。

去香港和台灣,有活生生的真正中國歷史和本地歷史,不用到博物館也有。


回 老鴉晨:

當涉及權力分配、資源分配和生活環境會變成怎樣時,大數人就不會認為是浪費生命了。當牽涉到戰爭問題,更是能拯救生命呀,前面有人提及「武力」……

1930年4月底,考察队的瑞典历史学家弗克•贝格曼(Folke Bergman)进入了一座汉代城堡,他发现"城堡东侧是宿舍和厨房,还有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有成册的木简,其中一份是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一个下级武官丧父的报告书,另一份为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的账簿。专家们推测这里可能是当时的档案室,后来的发掘证实了这一推断。"(图为汉代要塞的复原图。)
考古学家们大喜过望,将考察重点转向发掘这些汉代书简,结果一共挖到了1万多枚,统称为"居延汉简"。它们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汉朝的了解,国学大师王国维兴奋地将其与安阳甲骨文、敦煌藏经洞、紫禁城大内档案,一起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四大发现之一"。(图为出土时的居延汉简。)
王国维不是1927年就不在了么?

最后所问的问题太刻意,太矫情了,且不正确。

@LungZeno

西方指代什么?学过中国历史书的都该知道啊:西方诸列强(总不会包括非洲吧)。你不会连这个语境都没有吧。或许你可以看下《文明的冲突》,看看美国国师对西方的定义。


所谓一神教,不是说只有一个宗教,而是宗教里只能有一位真神(主,上帝,安拉 ...) 一神教因此是排他的,对教众许的是另一个世界的光明前景,而非此生的幸福生活,所以是非世俗,不能指导生产实践的。西方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正是打破了一神教对人的限制,才产生了现在的西方文明。现在宗教改革后的西方一神教,也只是温情默默了一百年不到的时间而已,以前可都是带着血的。阿拉伯世界也必须经过宗教改革才能跟上世界发展。而这些狗血问题,老祖宗在3000多年前就全部解决了。


中国人的宗教是什么,佛教寺庙里这屋供着观世音,那厢还供着关羽像(是的,你没看错,佛堂里供关羽,而且省得你又拿大陆说事,这是在台湾中台禅寺看到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临时抱佛脚,哪尊神都要拜到。完全的实用主义。


至于大一统,这应该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统一了全球,人类才能集中力量进军宇宙。3000年前秦已经统一了中华,3000年后欧洲还在统一的道路上曲折前进。西方列强还没有产生大一统的文化,他们只有弱肉强食的丛林文化!

苏三对于商周以前,有很多有趣的研究。

中國人的大一統是赤裸裸的暴力的中國文化,上面就可以看到了。而且明顯是弱肉還是強肉,都是那樣的思想。究竟誰進步了,究竟誰沒有長進,一目了然。

究竟甚麼是一神教,難道中國人會比在我這裡的人體會得更深?

難道你看的歷史書寫的是當下中國人的普遍看法?是會如現在般在互聯網看到的中國人的文字?又,在中國的中國歷史書不是「空白」了不少歷史嗎?

有時實在很可笑的,竟然搬書上的東西來班門弄斧。

是否因為太過盲目了?連「儒釋道三教合流」都看不到。

如果把佛教吸納当地宗教文化簡單地說成是中國人的實用主義,那麼未免太過無視佛教在世界各地歷年來的變遷吧。其實不只佛教,其他各種宗教在世界各地都或多或少有那樣的變遷。

中國人所謂的「實用主義」所產生的問題亦都顯而易見吧,歷年來所受的批判之深和多,我實未想出更進一步的批判,不班門弄斧了。不再心存大一統思想就真的是實用了。

統一何為?獨立又何為?東亞大陸幾千年來就是,暴力統一,暴力獨立,暴力換代,在這樣的歷史中不斷輪迴。照上面的情況,我看不到有止息的一天。只望這樣的中國文化不要再次漫延過來就好,中國人的宿命不要連累他人就好。我們有些人愛扶阿斗,雖然這是「美德」,但太不切實際,這是有可能害死人的,廿二年前的歷史前車可鑑。

為何要進軍宇宙?是看得高達孖蛋太多了嗎?以現在現實的資訊,我可不認為木星上有那種生物。還是你是心繫宇宙的科學家或科幻迷?如果不是「進運」的話,其實人類老早就有人親身上過月球了,現在好像有國家計劃再上,至於親身去火星、開發甚至殖民月球或火星,亦有人有計劃,實在看不到要統一了全球才能夠做,亦看不到有這必切性。

話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歌頌中國的大一統思想的,長見識了。

引用LungZeno的发言:

...
話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歌頌中國的大一統思想的,長見識了。

作为经常跟学术界认识打交道的大陆少数民族族裔,对大一统的大陆人见识太多了。虽然能经常见到,但有时候还是会被“大一统”、“中华独大”思想的人震到。我尚如此,何况你。

就比如某次在越南的学术会议,北京(汉人)和广西少数民族族裔作为中国代表团,台湾也有自己的代表团,但是北京人所表现出那种强硬的“中华独大”,以及对越南和台湾所展现之“宗主”思想,越南方与会者都接受不了,但也不好直接发作,祗能“用脚投票”:尽量减少与北京人的接触,转而与广西人台湾人接触。

大陆学者也并非都是大一统的人,特别是少数民族族裔出身而且对自身文化有非常暸解的学者,最为厌恶这种思想的人。

大陆很多人搞不清楚“华夏文化”和“百越文化”或其他文化,往往总能将其他文化往“华夏文化”上靠。这不仅体现在普通民众上,还表现在电影上。比如吴越很明显不是华夏集团的人,但在电视电影上所展现的居然跟华夏无异,久而久之民众混淆也不奇怪。

个人很赞赏港台学术氛围,那种才是健康的氛围。同样对于华夏文化,台湾往往就能挑出一些很牵强的东西予以反驳,比如对于“炎黄子孙”这种政治口号的讨论,王明珂就写过《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大陆限于政治原因,往往祗能附和而不能质疑乃至讨论。

有些笔误,未免嫌疑,补充说明: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并不是“反驳”,乃为“讨论”范畴。

我想起李辉博士(分子人类学方面),发布了一些文章後显然对一些血统论者造成了冲击。这些人竟然写文章去质疑或攻击他(在他网站上他有列举出来一些回应)。

中华文明自古就崇尚大一统,从古至今,歌颂它的人多了去了。你到今天才见到有人歌颂大一统?只能说你见识短浅了:)怪不得你连一神教都不知道是什么。


不说其它,工业化社会的基础就是大一统。不但度量衡,连零件的尺寸,样貌。铁轨的宽度,时间,日历,工作的周期(一周7天),互联网协议都得要统一,这样才能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活动。(记得有次航天事故就是因为软件中英制和公制单位不统一造成的,多误事)。

你看不起大一统,可是,“全球化”,“地球村”,这些不都是“大一统”换个马甲而已吗?天天叫着普世自由的人,不也是希望世界大一统在所谓“普世自由”的西方价值观下吗?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不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你看不起的中华文化,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只能慢慢的“融合”成一体,哪些消亡哪些留存,要看哪种文化强势,这是生死之争。适应社会发展的强势文化才能最终生存下去。而这个融合过程,必然象历史上历次的“文化融合”一样,充满了铁与血。你看不起的暴力,正是人类历次“进步”的工具,不论东西方,都一样。


我看你不是看不起大一统,你是看不起中国文化。如果你只是想骂一下中国有多烂,呵呵,对不起,中华文明已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文明了,按长度算,没有之一。游牧铁骑没有冲垮,坚船历炮没有打垮,就凭你的几句嘴炮,嘿嘿 ...

理性很重要,想象力同样重要;但所谓“大一统”貌似是不合理想象。
另外,实用主义往往导致机体内的混乱。

大家不觉得很多雕刻和三星堆的很类似吗?

其風格頗似三星堆

看到这些,真让人向往着考古啊。

图片都显示不出来了 另外 夏朝是有迹可循的 缺的只是最直接的实物证据
夏朝还有自己的文字呢

阮兄最后所指应该说的是中国的近两千年的专制和儒教文化吧?

那后面的人脸,貌似是每个器官对应的甲骨文

人面镂空铜钺。。。《汉字王国》上提到的一个东西,组成脸部的所有图案本身就是对应的甲骨文。。。怎没人提二里头遗址。。。探寻夏朝的突破口。。。

39和40是同一个雕像,40说明是“小鸟”不妥。
我的虎首人身像有一些想法,有兴趣,可讨论:
http://www.douban.com/note/211644097/

先赞一个博文~哈,lz辛苦了。
1.表示赞同lz说的“但是艺术品的造型已经完全不同于商朝了,夸张的想象力再也看不到了,表现伦理、礼教、生活起居的内容越来越多。此后,中国人的想象力进一步衰退”、“尔后的中国人想象力粗糙到不行”……
一个被礼教束住的国家。
前两天翻百家争鸣时代的史,当时几家言论还热闹,之后一统,儒家就进入千年统的时代了。我想如果给当年几家诸子放映现代“大国崛起”的电影,或是宣扬自由、民主、解放、社运和普选这类的思想,诸子一定大惊。。。但我总觉得,庄子是第一个能接受这些的,可惜他没能hold住儒术大一统的脚步。
我也能感觉到lz哥哥的悲观情绪。。。的确,一个想象力式微,且毫不重视cre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的民族, 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有多少,值得深思。。

2.BTW,lz哥哥之前劝告我表开独立博客,费钱又麻烦。不过,前几天听到有一牛人自学计算机成hecker,开了个人网站才花了48块钱?这个。。。哥哥乃觉得呢?偶其实还蛮想开个博,创个网的(羞)

@Janet:

在网上搜索“虚拟主机”,然后找一家预装Wordpress软件的即可。

这里有一篇网友写的教程,可以看看。 http://goo.gl/sYtUH

我觉得佛教的传入才是扼杀本土神话的原因。你去山东博物馆看看汉代的画像石就知道了,刻画的不是一般的生动和活泼。比佛教的有意思多了。

@zhuoqiang:

赞一个!

书看多了。需要出去游历一下,然而所谓的游历不是在博物馆中获得碎片式的快感。应该更注重实地的多重及多元的视角。不然轻易的下结论结果会像以上评论所表述的那样:阁下未免是有些肤浅了。探索不到这种细腻的美学和庄严的文明并不意味着文化本身不存在,太多时候只是你没有感受到而已。

博主的观点我以前的观点比较接近。最近在读《春秋》,很多东西恍然大悟。其实周代商以后,实行封建制度,直到春秋,大多数地区的文化艺术并没那么大变化,比如宋、楚、陈好巫,郑声淫,更别说吴、越、巴人了。直到汉晋时代由于受楚文化影响,艺术形式仍然丰富多彩。
但从战国开始,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色彩就越来越淡越来越“体制化”,为什么?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因为那些宗教感强的(宋)、爱好浪漫主义的(陈)、热爱小动物的(卫)、奉行重商主义的(齐)、强调人道主义的(鲁)以及以后数千年中他们的继任者 …… 全部被……消灭了。
留下的都是一类国家:下层老百姓愚昧但不怕死,上层士大夫贪婪但阴谋多,整体奉行军国主义。晋(北狄)、楚(南蛮)、秦(西夷)这些国家兴起过程基本类似,然后被以夏变夷,然后就被更远的夷狄以同样方式消灭了。
所以说,所谓中国,四战之地。直到有一天中国的领土大到“无外患”,内部才有可能真正发酵出多元化的可能。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