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网站 Dezeen,每年评选各类的世界最佳建筑。今年的世界最佳文化建筑,授予了黑龙江亚布力国际会议中心,它位于群山之中的滑雪场,一个起伏的白色大屋顶盖住了会场。(via)
本周话题:元宇宙会成功吗
前不久,脸书的老板扎克伯格接受专访。
记者提问,为啥你们公司要改名为 Meta(元宇宙)?
记者的言下之意是,元宇宙这么虚幻的东西,科幻小说家炮制出来的概念。改成这个名字,你们会不会是一时头脑发热,追求时髦,能做成功吗?
扎克伯格的回答很棒,没有说外交辞令,而是说了两个很实在的理由,表明他认真算计过成功的可能性。
他说,根据统计,大多数美国成年人每天看电视(包括流媒体)或者玩电子游戏的时间,长达几个小时。电视节目或电子游戏,本质上都是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让观众和玩家脱离现实,感受到快乐。
这表明人们愿意在虚拟世界里面,每天待上几个小时,哪怕现在的体验还非常初级。
第二个理由是,疫情期间,许多人都在家办公。以前,上班的目的地是办公室,现在变成了键盘和显示器。
这表明,人们可以在计算机前面工作8小时。如果能够提供更好的虚拟办公条件,这8小时完全可以在虚拟空间里面度过。
扎克伯格的结论就是,人们愿意待在虚拟世界,进行娱乐和工作。 元宇宙的需求真实存在,而且这种需求很大,只要能够创造更好的体验,就会诞生一个空前的市场。
我被扎克伯格说动了,突然意识到,虚拟世界真的很受欢迎,这是元宇宙可能成功的最大原因。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把虚拟世界等同于元宇宙,那么可以发现,元宇宙早就成功了。
西游记是元宇宙。
星球大战是元宇宙。
哈利波特是元宇宙。
漫威超级英雄是元宇宙。
上面这些文艺作品,都构建了自己宏大的虚拟世界,结果都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有最多人喜欢的文艺作品。
电子游戏也是如此。世界销售量最高的电子游戏是 MineCraft,卖出了惊人的2.4亿份。它跟元宇宙非常相似,玩家可以在里面无限漫游、建造任意东西,跟遇到的人对话。
事实证明,人们非常喜欢虚拟世界。 如果科技真能创造一个逼真又好玩的虚拟世界,我相信,一定会空前受欢迎。
人们喜欢虚拟世界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现实世界太沉重,生活太累了,太乏味,日复一日缺乏趣味。虚拟世界就是一个精神的寄托,也是一个避难所,让你暂时忘记现实的烦恼,让你有一个更美好、更有趣味的世界可去。
前端组件从0到1
同学曾经问我:"前端学到什么程度,算学好了,可以去应聘了?"
这没有固定答案,要看是什么项目,需要用到哪些知识。但是,我后来想了想,觉得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一个参考指标的。
这个指标就是,你能够独立使用某种框架,拼装组件,写好页面。 今天的前端,常见需求都已经写成组件了,每个框架都有配套的组件库。你只要会用框架和组件,就已经可以去承担实际工作了。
做到这一点,你的前端就不需要再教了,以后靠自己在项目中学习和成长了。
今晚就正好有一个线上视频课 《开源组件库从0到1》,大概两个小时左右,讲解在 Vue 3 框架下面,如何用 TypeScript 语言写一个组件,配合编译工具 Vite 进行快速开发。
Vue.js 3.0 + TS 组件 + Vite,这大概是国内目前最热门的技术栈了。
该课程配合实战项目,讲解 Vue 的组件使用和开发,实用性很强,帮助大家尽快掌握从0到1的组件相关知识点。课程具体内容如下:
- 快速搭建组件开发环境
- 组件通信策略
- 组件的内容分发机制
- 使用 Composition API 构建组件逻辑
- 利用 TS 写高可维护性代码
- 组件工程
它适合有一定 Vue.js 基础,或者对组件技术感兴趣的同学来听。主讲老师会帮助初学者理解难点,并且还有助教答疑和配套的学习交流群。
该课程由国内著名的 IT 培训平台"开课吧"制作。他们现正在搞活动,可以免费参加。时间是 今晚(12月10日星期五)晚上8点,大家想参加的话,现在就可以报名。听课结束后,录像在三天内都可以回放,周末还可以再看看,巩固复习。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或者点击这个链接,就可以了解课程详情,并且免费报名。
现在报名,可以获赠两份学习资料:《前端工程化实战》和《前端面试要点思维脑图》。
科技动态
9月18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科学家为一只斑尾鹬(Bar-tailed Godwits)(上图)加上了太阳能标签,追踪这种候鸟的迁移路线。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此后的每个小时,标签都传回不一样的方位坐标,直到9月28日这只斑尾鹬到达澳大利亚。也就是说,它不间断地飞行了239个小时,飞行距离超过13000公里,平均55公里/每小时。
239个小时里面还包括了觅食和休息的时间,这创造了鸟类连续飞行的世界纪录。很难想象,这种小鸟有这么强大的耐力。
2、万米海底
上海交通大学的"四人深海科考团队",结束了在西太平洋的科考任务。他们出海将近4个月,乘坐潜水艇多次到达万米海底,每次深潜需要在水下待13个小时以上。
下面是他们在万米海底拍到的生物,有水母、海葵和海星等等。
他们也在那里看到了人类的垃圾。
此外,他们还用机械臂,抓取了海底的土壤样品。
3、块头像
电子支付公司 Square 最近宣布,改名为 Block(方块),全力投入区块链科技。在它的介绍页上,所有团队成员的头像都变成方块状(上图)。
这引起了网友的兴趣,有人就写了一个工具,只要上传人像照片,就会生成方块头像(下图)。
4、元宇宙大使馆
虚拟世界平台 Decentraland 发布消息,巴巴多斯政府将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面设立一个大使馆,成为第一个这样做的主权国家。
巴巴多斯是一个加勒比海岛国,人口约30万。虚拟大使馆会有这个国家的介绍,可能还可以签发电子签证,目前正在施工,定于2022年1月开馆。
以后,官方机构在虚拟世界设置派出机构,估计会越来越常见,就像在微信、抖音设立官方账号一样。
5、微软丑毛衣
每年的圣诞节,微软都会在自家商店上架一款丑毛衣。今年的图案是扫雷,游戏的经典元素(比如得分、笑脸、炸弹数)都可以在毛衣上找到。
网友已经贴出了毛衣的试穿照片。
去年圣诞节,丑毛衣的图案是 Windows XP(下图)。
文章
1、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中文)
饶毅的署名文章,认为中国科学的根基还是很薄弱。
他说,中国真正开展科学研究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很多人搞科学不是因为感兴趣,或者有好奇心,而是出于实用主义动机。
2、比尔·盖茨的2021年总结(中文)
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写一篇文章,回顾这一整年人类面对的挑战,以及他的基金会所做的工作。
这是今年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和保罗创办微软时,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个人电脑有一天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我们当年都没有预料到,未来某一天电脑会成为你与世界唯一的联系。像很多人一样,今年我时常一整天下来都只能通过屏幕与人交流。"
3、AnimeGANv2 动漫头像生成器效果(中文)
AnimeGANv2 是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动漫头像生成器,只要在网页提交头像照片,它就会将照片转为动漫形象。本文展示了这个工具的效果。
4、如何制作氯化钠晶体(英文)
氯化钠(食盐)具有立方体的晶体结构。本文介绍如何在家中自己制作漂亮的食盐晶体,其实很容易,不需要特别的设备。
5、印度加密货币之王(英文)
今年3月,有人出了6900万美元购买了一个 NFT,媒体后来发现,买家是1988年出生于贫民窟的印度人 MetaKovan,从加密货币中累积了巨额财富,外界对他知之甚少。本文就是一篇关于他的长篇报道。
6、苹果 Monterey 系统占用的本机端口(英文)
很多网友升级到苹果 Mac 电脑的 Monterey 系统以后,发现本机端口5000和7000被占用了,只有关掉 AirPlay Receiver 以后才能释放。
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苹果要占用这两个常用的本地端口。
7、Intl.Segmenter API 可以分词(英文)
浏览器原生的 Intl.Segmenter API 可以文本分词,支持汉语。
8、我给 Vue.js 生态贡献代码的这一年(中文)
作者记录了自己向 Vue.js 提交 PR 的经历和感受。(@webfansplz 投稿)
工具
微软推出的 Windows 扩展工具集,包含不少有用的小工具,比如颜色选择器、图像大小调整器、快捷键指南等等。(@mzky 投稿)
2、cend.me
一个局域网内部分享文件的网站,特点是没有服务端,文件都在本地,选择文件后会给出链接和密码,让对方去下载,前提是对方也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3、AppFlowy
Notion 的开源替代品,可以自己架设一个多功能的在线编辑器。
4、caffeine
一个极小化的 JSON 服务器,可以在本地快速起一个服务,提供 JSON 数据的 RESTful API。
Firefox 的邮件别名服务,用来隐藏真实邮件地址,目的是注册不同的外部服务时,使用不同的邮箱。免费账户可以注册5个别名。
一个开源的测试平台,适合多人团队管理测试用例,完成接口测试及性能测试。(@maninhill 投稿)
7、Youglish
搜索英语单词或词组,该网站会用视频演示怎么发音,视频为相应的 Youtube 片段(根据字幕搜索)。
在线小工具,将网页转成 Markdown 代码。(@shfshanyue 投稿)
9、supabase
一个 Postgres 数据库的云服务,号称是 Firebase 的开源替代品。
资源
1、字节跳动技术沙龙
字节跳动的官方活动,第一线工程师进行线上技术分享。下周六(12月18日)下午是第二期,主题为字节的后端架构,主要是云和容器应用。
一共有四位工程师分享,现场回答提问。免费报名,参与者可以获赠字节纪念品。
官方的各行业标准文档的查询网站,部分可以下载。(@xcuYao 投稿)
2001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 iPod。在给媒体试用的样品机里面,附带了乔布斯和 iPod 团队选中的20张专辑。本文给出了名单。
4、战壕里面的 Git(Git In The Trenches)
一本 Git 的英文入门教程,用讲故事的方式教授 Git。
5、亚马逊直播
亚马逊官网的直播卖货。但是不知为什么,首页推荐的频道,观看的人很少,多则几百人,少则几个人。
图片
1、一缺三的牌局
李白写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思是,一个人孤独地喝酒,只有影子和明月相伴。
一个日本网友最近贴出了照片,层次更高,一个人坐在两面成直角的镜子之间,就可以拍出四个人在打牌的样子。
2、可视化地壳元素
人类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来自地壳,也就是地球的表面。
地球分成三层,最里面的是地核,占行星体积的15%;地核的外面是地幔,占行星体积的84%。剩下的最外面那一层薄薄的壳就是地壳,深度约为 5-70 公里,占行星体积的1%。
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氧、硅、铝和铁四种元素占地壳质量的88.1%,下图就是地壳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
- 氧 (O) 46.1%
- 硅 (Si) 28.2%
- 铝 (Al) 8.2%
- 铁(Fe)5.6%
- 钙(Ca)4.1%
- 钠 (Na) 2.3%
- 镁 (Mg) 2.3%
- 钾 (K) 2.0%
- 钛 (Ti) 0.5%
- 氢 (H) 0.1%
前10种元素共占99.5%,其他元素合在一起只占0.5%。
文摘
历史上,前苏联为了与西方竞争,推出过一种超音速客机图-144。
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得知西方正在研发超音速民航客机,于是抢在西方前面,开始制造图-144,并于1968年12月31日,比西方的协和式客机早两个月,进行了首飞。
它每小时最高速度将近2500公里,是普通客机的2到3倍。
1971年,图-144首次来到国外,在巴黎航空展亮相,它奇特的外形引起了轰动。
不幸的是,这种飞机的设计和制造都有缺陷。1973年,它再次来到巴黎航展,试飞时坠毁,飞机在半空中解体,并坠入一个村庄,机上六人遇难,地面八人遇难。不过,当时的结论是飞行员操作失误,而不是飞机本身的缺陷。
1977年,苏联正式将图-144投入载客运营,执行莫斯科和阿拉木图之间的两小时航线。但是,每周的航班大部分座位都是空的,运送的货物和邮件比人还多,而超音速飞机的成本又很高,所以一直严重亏损。
图-144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缺点,就是飞行过程中,噪音极大。由于震耳欲聋的噪音,机舱里面的乘客互相说话都听不见,不得不写在纸上交流。
它降落时,还必须使用滑翔伞减速。
由于这些问题,以及飞机本身的小毛病不断。它在这条航线上,一共只飞了半年55个航班,就宣布取消了。
1978年5月23日,一架图-144在空中着火并紧急降落,导致两名飞行员遇难。这件事令苏联高层对这种飞机丧失了信心,禁止它再执行客运航班。
最终,图-144在1984年停飞。它的最后一次飞行发生在1999年,当时美国宇航局出钱用它进行超音速飞行研究。该计划在飞行几次后,由于缺乏资金而被取消。
图-144总共只生产了17架,目前大部分都报废了,只留下了几架在俄罗斯和德国的博物馆展出。
西方的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也由于事故不断,在2003年停飞了。目前,世界上已经没有超音速客机了,短期内也不会再有人进行尝试,毕竟在互联网和实时视频会议的时代,商业界对高速交通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
言论
1、
我所能做的就是坐下来,惊讶地看着它。
-- 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是"元宇宙"这个词的发明者。记者问他如何看待 Facebook 改名为元宇宙公司,他说了上面的话。
2、
"软件供应链攻击"指的是攻击软件所依赖的代码库或服务,正以每年 4-5 倍的指数速度增加,去年有数千起。
最常见的供应链攻击有两种形式,一是起一个跟依赖库或域名很容易混淆的名字,二是向依赖库注入恶意代码。
3、
我刚当德国总理的时候(2005年),中国的 GDP 是2.3万亿美元,略低于德国(2.8万亿美元)。今天我要离职了,中国的 GDP 是14.7万亿,而我们的GDP是3.8万亿。
尽管我们仍是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但我们在世界上的作用越来越小, 因为世界的平衡完全改变了。
-- 德国总理默克尔回答记者提问,为什么她任内每年都去中国。
4、
花了很长时间,新一代的文档编辑器终于不再像 Microsoft Word 了。
5、
21 世纪的物理学家,依然无法回答一些最基本的重大问题:时空的来源是什么?粒子为什么会自转?为什么强力那么强,而弱力那么弱?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36 期):利特伍德奇迹定律
2019年(第 84 期):一次性工作招聘,用完你就丢
2018年(第 33 期):现场投票不如网络投票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和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Sanjo Tsubaki 说:
超音速客机的噪音太大,甚至被要求到了大洋上才可以进入超音速飞行。
这也算个月经贴了,每个公司都说这种飞机亏,但总有人在尝试造更好的,希望不要变成像航天工程那样只有到国家级才玩得溜的工业产品
2021年12月10日 08:57 | # | 引用
aeroboy 说:
食盐结晶的实验不错,准备和小孩试试看
2021年12月10日 09:01 | # | 引用
荒原之梦 说:
网络世界或者说虚拟世界的确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元宇宙会进一步使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2021年12月10日 09:05 | # | 引用
史提芬先森 说:
一下子就看完了~
2021年12月10日 09:08 | # | 引用
明心 说:
元宇宙的成功,即虚拟世界的成功,意味着现实世界的失败,意味着虚无战胜或者说取代了存在。人类寄希望于幻象,尤其寄托于以商业和资本将人类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不得不说是可悲的。何为幻,何为真,如果连幻想都被扭曲和异化,恐怕只有元宇宙之外才是净土。
2021年12月10日 09:09 | # | 引用
马库斯 说:
本来觉得元宇宙是骗人的噱头,听阮老师这么一说我竟然有点理解元宇宙了.
2021年12月10日 09:12 | # | 引用
路人甲 说:
元宇宙还有几个问题不好解决,比如货币,如果跟现实互通,各个国家政府答不答应还是个问题,毕竟不好管控;如果独立体系,那在里面也得打工赚钱,资本家剥削途径+1
2021年12月10日 09:19 | # | 引用
snowzhang 说:
德国gdp增长慢,能说明啥?日本一样增长慢,为啥那么多人去日本,没有很多人来中国呢?
2021年12月10日 09:25 | # | 引用
andy cong 说:
为什么图片全都无法可见。 chrome,firefox都一样。
2021年12月10日 09:31 | # | 引用
胡 说:
一个人打牌,不知道为啥看到那里我笑了。
2021年12月10日 09:32 | # | 引用
夜半 说:
不会真有人觉得元宇宙不是为了圈钱而存在的吧?扎克伯格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会真有人不知道吧?他对中国的所作所为不会真有人认为是对的吧?
2021年12月10日 09:36 | # | 引用
赵羽 说:
没看一会就结束了 技术类的分享变少了。
2021年12月10日 09:37 | # | 引用
Eyeswap 说:
"人们喜欢虚拟世界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现实世界太沉重,生活太累了,太乏味,日复一日缺乏趣味。虚拟世界就是一个精神的寄托,也是一个避难所,让你暂时忘记现实的烦恼,让你有一个更美好、更有趣味的世界可去。"
按文章中说的,游戏或者影视, 本身就是娱乐属性的,可以带人们逃离显示世界, 可是要真的生活工作都在所谓元宇宙里, 那只不过是现实世界的重复, 或许还会少了许多显示世界的乐趣。
2021年12月10日 09:40 | # | 引用
bliu 说:
不太明白元宇宙,但是姜文说只要现实世界没有足够美好,人们就会在艺术护着其他事物里去追求
2021年12月10日 09:41 | # | 引用
修远 说:
元宇宙确实很吸引人,但看看从2010到2020年国家少了3000多万20~35岁年轻人这个数据,哪它怕再先进,再火,感觉从国家层面,很难得到支持,毕竟生三胎要在真实世界里,虚拟世界生再多不算数的
2021年12月10日 10:00 | # | 引用
周泰 说:
如果单纯靠视觉听觉实现元宇宙不太可能,或者意义不是太大。现代人眼病听力损伤的情况逐渐增加,人身体器官的老化会极大的束缚使用这些虚拟设备的时间和机会,可能你还没在虚拟世界有什么建树,现实世界的你可能已经离失明失聪不远了。个人觉得如果不突破单一感官体验,元宇宙前景有限。
2021年12月10日 10:00 | # | 引用
哈哈大侠 说:
斑尾鹬为什么知道大海的另一边有一个更温暖的澳大利亚,而且还知道具体的路线?
2021年12月10日 10:01 | # | 引用
coon 说:
食盐结晶的实验不错,准备和小孩试试看+1
2021年12月10日 10:02 | # | 引用
江湖小虾米 说:
当人类寄希望于虚拟世界,这个和缸中之脑就没有区别了,沦为另一种存在的韭菜。
这是得对现实有多大的失望。
2021年12月10日 10:10 | # | 引用
回复上面 说:
元宇宙和现实并不冲突,元宇宙也不过只是从现实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虚拟,属于网络的一种。对元宇宙唱哀的不过是和十年前唱哀电子游戏一样,看到上面说货币,游戏里面的货币怎么结算的,这不是很简单,直接和现实挂钩就行。
2021年12月10日 10:16 | # | 引用
肥月饼 说:
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不实用主义连饭碗都保不住。
2021年12月10日 10:17 | # | 引用
野猪 说:
个人对元宇宙那个推理并不信服,西游记&复联都可以说是元宇宙的广告,但没有人实际在里面生活过,如果你单看产品的广告就觉得人们会喜欢里面的产品,说服力不够
2021年12月10日 10:24 | # | 引用
听雨666 说:
MeterSphere 牛逼!!!!!
2021年12月10日 10:32 | # | 引用
leo 说:
大多数人吃饱饭也就二三十年前左右,他们搞科研不是为了功利(一人成名,全村沾光),指望他们靠兴趣爱好?何不食肉糜。
2021年12月10日 10:41 | # | 引用
凯 说:
AnimeGANv2这款软件收费吗,iPhone上可以使用吗
2021年12月10日 10:43 | # | 引用
Carberry 说:
饶毅讲得好啊,对科学的重视与投入差的远,环境也不行,想超越美国难如登天!
2021年12月10日 10:45 | # | 引用
不见了秋 说:
个人觉得:
>虚拟世界并非单纯是对现实的弥补,虚拟世界完全可以是现实的增强。
>不管人对现实世界满足与否,虚拟世界都可以为人、为世界提供更好的体验。
2021年12月10日 10:49 | # | 引用
wanger 说:
一个人坐在两面成直角的镜子之间,就可以拍出四个人在打牌的样子。
???? 这个也上周刊吗,感觉很无聊啊;
2021年12月10日 10:58 | # | 引用
差异 说:
地壳元素哪个我不服,如果按照元素个数来说,h20 水,地球这么多水,怎么氢元素才占 0.5%
2021年12月10日 11:13 | # | 引用
hjs 说:
那么戏曲话剧、文学作品、流媒体、网络游戏等提供精神层面满足的东西在各个时代大受欢迎,早就意味这虚拟世界的成功了。其实无法就是人是由大脑驱动的,当生理层面的需求满足之后,自然会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2021年12月10日 11:20 | # | 引用
aeroboy 说:
质量,不是数量,氢相对原子质量是1,数量多也没用。
2021年12月10日 11:23 | # | 引用
无忧大侠 说:
阮老师也在关注区块链元宇宙方面了,咋说呢,现在只是初期阶段,受到很多人的不理解,反对声音很大。最早的一批人已经购买虚拟土地,包括阿迪达斯,林俊杰等。还有一些玩家,开始玩gamefi游戏。都在初期探索阶段。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虚拟世界的经济模型,项目方与玩家的互动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项目方赚钱,玩游戏的人赚钱,你的资产得到保障。
2021年12月10日 11:41 | # | 引用
Pipecraft 说:
> 人们喜欢虚拟世界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现实世界太沉重,生活太累了,太乏味,日复一日缺乏趣味。虚拟世界就是一个精神的寄托,也是一个避难所,让你暂时忘记现实的烦恼,让你有一个更美好、更有趣味的世界可去。
虽然认同,但说明现实世界对大部分人太可悲了。
很难想象成功人士们,有钱人们会不享受美好的现实世界,会沉迷于虚拟世界里。(文学除外)
是不是期待元宇宙构建的虚拟世界的人,大部分是对现实世界不满意,不成功的一般人呢?构建一个有趣的虚拟世界,把人们困在元宇宙里,到头来还是被有钱人割韭菜。《头号玩家》电影里的世界不就是这样吗?
小时候,每天和小伙伴们玩的内容很多,和大人们可以一起玩的也很多。现在的很多孩子们(包括一些成年人),不给他们手机、平板、电脑,他们都不知道该玩什么了。
科技变发达,本来世界应该变得更美好。可是把人们关在计算机世界里,生活真的应该是这样吗?
2021年12月10日 12:00 | # | 引用
宗七七 说:
一个房地产干翻了所有对于技术兴趣的追求
2021年12月10日 12:22 | # | 引用
cc 说:
新一代的文档编辑器终于不再像 Microsoft Word 了
--------------像 word 没什么不好。。没必要为 没有什么可以极大改进效率的 工具 白白浪费那么多 学习时间成本。。
比如,以前的 VS 就 比 VSCODE 好。。新一代这些年青程序员喜欢把功能在界面里藏来藏去的。。。很不直观,看起来好像是很简洁,其实找起来这一点,那一点,非常琐碎。
2021年12月10日 12:51 | # | 引用
bbb 说:
另外我不看好元宇宙这个概念。。。并且我也认为元宇宙是因为 FB 讲故事讲不下去了所以要改META。。至少 FB 在世界的用户 再继续增长是很难的。。。对于任何公司,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是看他们的用户增长率。。。一但饱和。。投资者就会把它们抛弃。。。
小扎。。。我认为这一次他是栽了。
就算有一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将来也会被GOV接管,并且发生很多涉及金钱利益的事情。。。很可能它的结构比现实社会中更残酷。。因为它是极端二元化的。。。你不是电池,就是用电池的人。
2021年12月10日 12:59 | # | 引用
zheng 说:
功利主义没什么不好,美国也这么过来,现在也是。凭什么人家搞了一辈子研究,活得还不如你搬砖的?中国真要发展科学,还是要靠经济手段,并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目前看来还挺乐观的。现在的科学理论想有突破已经很难了,并且空间和物理研究投入不像100年前(FAST、欧洲粒子加速器都是重金砸出来的,劳财伤民?)。消化好国外目前的技术就不错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德国凡是金融、房地产有一个搞个泡沫,数字也不会这么难看,可惜两个都没做。翻译默克尔的话:中国有市场,大家快过来啊。关于平衡,是因为之前太不平衡了。
2021年12月10日 12:59 | # | 引用
远 说:
图 144。。。我一直以为要看一张编号为144的图呢
2021年12月10日 13:53 | # | 引用
AK 说:
想起了异业竞争,干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
这三年来,从阮老师这里学到了很多很多,非常感谢
2021年12月10日 14:01 | # | 引用
Mark 说:
到上VR头盔然后干英雄联盟?
2021年12月10日 14:13 | # | 引用
方歌阙 说:
-- 德国总理默克尔回答记者提问,为什么她任内每年都去中国。
这句话好像少了一个字
2021年12月10日 14:39 | # | 引用
pt 说:
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 这篇文章实在是不敢苟同,写这文章的人好好学学历史吧,中国古代的发明还少吗,中国落后主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
2021年12月10日 14:41 | # | 引用
bookbook.cc 说:
十年后元宇宙是什么样
2021年12月10日 14:49 | # | 引用
玖玖伍 说:
社会上对元宇宙的争论大多源自对元宇宙定义的不统一。
A说:好呀,未来可以借助AR眼镜方便生活;
B说:不行,孩子会沉迷虚拟世界不可自拔;
实际上都是管中窥豹鸡同鸭讲。
而这恰恰反映出“元宇宙”有相当广大的发展空间。
并不能因为人类无法在水中呼吸就放弃海洋,不能因为人类终会走向太空就不去探索海洋。
相信随着科技和市场的成熟、国家政策的完善,“元宇宙”会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2021年12月10日 15:02 | # | 引用
远 说:
图 144。。。我一直以为要看一张编号为144的图呢
2021年12月10日 15:59 | # | 引用
David Wang 说:
元宇宙并没有提高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相反,它会制造更多的无效信息。这并不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人类需要的环境。此外,跟马斯克的去火星相比,元宇宙太缺乏想像力了。
2021年12月10日 16:00 | # | 引用
Chromium 说:
通常来说,海洋并不算在地壳内,而是覆盖在地壳表面的。
2021年12月10日 16:22 | # | 引用
确实 说: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里面写到过:
“技术高度发达,机器比人更能干,大部分人终将无所事事。他们可能必须要找到一种嗜好(比如打游戏),用来消磨时间,否则就只能依靠药物,解决难以排遣的空虚。”
“人类社会究竟走向哪里:忍受现实的不平等,还是在虚拟中重构平等?未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扑朔迷离,令人琢磨不透。”
美国前阵子开设了第一个“官方吸毒点”,小扎在采访里大谈元宇宙。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2021年12月10日 17:04 | # | 引用
JonathanAndres 说:
元宇宙是灾难的起头,阮先生用未来世界的幸存者做书名可能只是为了标题党,自己并不多相信需要“幸存”下来。
2021年12月10日 17:12 | # | 引用
肆 说:
关于:cend.me
我在windows端传输了文件,局域网内的linux端能否通过curl或者wget来获取文件呢?
初步测试失败:curl http://cend.me/link?id=729&password=123123
有无大佬帮忙想个办法,哈哈
2021年12月10日 17:20 | # | 引用
Sul 说:
这篇文章年初就有了,https://www.sohu.com/a/443958475_120014163
反对这位能先好好读读人家文章,至少也是针对人家论点论据提意见行不行,另外搞搞清楚科学和发明是一会事吗?
文章谈的是科学,不是发明。
文章有关中国古代科学发展情况的论点主要有3个,分别是1)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这里引用的那篇为博眼球改成了“中国在古代到底有没有过科学?”);2)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很短;3)华人群体盛行实用主义;
针对“1)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实际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说明古代中国相对古代西方文明“特别缺乏抽象、系统、深刻的科学,有的主要是比较简单的、接近实用和实用的,如与天文、农业、医学相关的科学。”
此外作者还提供了一个很具体的辩驳靶子“看过欧基米德《几何原本》的,就系统性、深刻性、准确性而言,会感慨是否西方科学在两千多年前达到的程度在两百年前的中国可能都未达到?”。如果有意见,你都不用自己去研究,找找看有没有现成研究成果,说我们中国古代同期已经有了和《几何原本》一样的科学成就就完事了。
可惜就算是那些不相信西方比中国厉害的人也找不到,只能想办法、找理由说人家这是伪造的
2021年12月10日 17:22 | # | 引用
Sul 说:
最近因为沙丘电影,看了沙丘的六卷书。后来每次看人讨论未来会怎么怎么样,就要佩服沙丘作者一把。可惜我的水平太次,描述不出来那种感觉。建议想讨论未来的人,都看看沙丘。
2021年12月10日 17:28 | # | 引用
zheng 说:
中国古代发明是不少,但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很少形成体系(中医倒是有自己的一套,可在今天科学标准下也站不住脚,你现在学生物学、化学、数学...没一个是起源中国的吧?计算机组成原理?控制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物理、数学的各种定律),只能称之为术。为什么欧洲在经历了1千年的黑暗中世纪后突然爆发?从地理、文化、制度深层次考虑。书:《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另,但凡多了解下古埃及,也不会这么自大到“自古以来”。艺术方面,单从技术上:你喜欢吉他,二胡呢?钢琴,古筝呢?油画、水墨画?,当然,美感是不一样的。
2021年12月10日 18:25 | # | 引用
匿名懦夫 说:
没见过世面的乡氓幻想宫廷生活,就是“皇帝老儿用金扁担挑粪”,同样,没见过世面的作者写科幻,就是“太空人用高压等离子扁担挑粪”。
“科幻”的部分透露着幼稚,“故事”也是老套——西方人一旦要写“宏大”的故事,一不小心就要堕入“弥赛亚”的深渊里去。
故事背景就是帝国要征服一个不肯屈服的群体,主角就是一个千百年来预言里的救世主,救世主拥有神奇的力量,最终结束了一个黑暗的时代。
2021年12月10日 19:13 | # | 引用
Meng小羽 说:
元宇宙作者:我 TM 都没有想到我造的词还可以那么玩
2021年12月10日 19:42 | # | 引用
微wx笑 说:
无碘盐好像超市没的买
2021年12月11日 09:47 | # | 引用
william 说:
我觉得元宇宙不会成功.
1. 人们不会一直喜欢同一个虚拟世界. 就算你再喜欢一个地方,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它总会有让你不爽的地方的. 所以你会不停切换元宇宙.
2. 不安全. 当小扎能随便关掉你的账户的时候, 你的毕生心血可能瞬间灰飞烟灭. 参照川总.
2021年12月11日 13:42 | # | 引用
ddm 说:
期待虚拟世界
2021年12月11日 19:41 | # | 引用
林林 说:
我个人感觉改名meta这个东西赌注有点大。
2021年12月11日 23:04 | # | 引用
汉 说:
GDP涨了这么多,但是利益都被顶层人攫取了,普通老百姓财富并没有明显增加
2021年12月12日 18:02 | # | 引用
木澤 说:
候鳥也太會飛了,將近十天不睡覺,可能只有短暫休息,時速還不低...
2021年12月12日 22:20 | # | 引用
难得自然萌 说:
@william:
元宇宙100%会成功
2021年12月13日 09:04 | # | 引用
囧geek 说:
你知道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才多深吗?
2021年12月13日 15:01 | # | 引用
daybreak 说:
“我所能做的就是坐下来,惊讶地看着它”
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表演
2021年12月13日 17:50 | # | 引用
silite 说:
github开源的,可以在chrome跑colab,网页就可以生成
2021年12月14日 14:38 | # | 引用
lofayo 说:
一个人玩出了四人打牌的感觉,好玩。两面玻璃成直角,而且人得正面对这条直角线,才是最逼真的感觉
2021年12月14日 16:40 | # | 引用
lofayo 说:
这个问题好。候鸟过冬迁徙,应该是它内部有更灵敏的感知系统吧
2021年12月14日 16:49 | # | 引用
wang 说:
元宇宙与游戏好像没什么本质区别。
2021年12月14日 21:42 | # | 引用
陈好人 说:
元宇宙建立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其次你对元宇宙这个词并不了解
2021年12月15日 10:47 | # | 引用
Kevin 说:
亚马逊直播观看人数才是真实的吧,现在斗鱼虎牙什么的,把所有的观看人数加起来,可能超出人类总和了都。
2021年12月15日 14:06 | # | 引用
bbb 说:
同意。因为会很没意思。数字资源根本就没有唯一性。DIGITAL本身就是反唯一的。
2021年12月16日 20:48 | # | 引用
宇 说:
想起了初中看的那部科幻小说《吞噬星空》里的虚拟宇宙网络
2021年12月17日 14:50 | # | 引用
hahaha 说:
那么多科幻作家描绘的世界大家看了肯定也兴奋;
所以你要说元宇宙成功之后的世界,那大家肯定都欢迎,不过谁又喜欢PPT呢?
2021年12月17日 16:09 | # | 引用
frank 说:
是时候看下以太坊啦
2021年12月17日 17:08 | # | 引用
dong 说:
发现了大多数人的观点都有其局限性,博主就不说了,好多观点都比较片面,而文中的饶毅也如此,虽然他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可能并不是当时或者当前最要紧的问题。身居高位太久了,脱离底层了,不能结合实际情况了
再想到抗日审片、人均总裁的都市言情片、北京的好多政策、春晚节目……他们可能是真的以为自己做的是广大群众喜欢的,其实只是他们自己或者身边小圈子的人喜欢
2021年12月18日 08:53 | # | 引用
锅大虾 说:
我们现在看原宇宙就等同于几十年前的人看互联网,有看得懂的,有看不懂的,还有看不起的。
2021年12月21日 09:13 | # | 引用
xw 说:
没毛病
2021年12月22日 09:00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