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重庆某消防站,改造成赛博朋克风格,霓虹灯都是一些防火标语。网上走红以后,该装饰现已被拆。(via)
两本《芯片战争》
前些日子,我想找芯片知识的书籍,想起有一本很有名的畅销书,叫做《芯片战争》。
搜索发现,《芯片战争》居然不止一本,而有两本书都叫这个名字。
《芯片战争》,余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芯片战争》,[美]克里斯·米勒(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
一本是中国人写的,另一本是美国人写的。我都读了,下面就是简单的读后感。
为了便于区分,我把中国人写的那本称为"国人版",美国人那本称为"老美版"。
这两本书的内容,都是芯片行业的发展史。读完以后,我的最大感受是,它们可以帮你了解芯片历史,但是帮不了你了解芯片知识。
因为它们不是科普图书,更不是技术图书,而是经管图书。
我有点后悔,没查一下作者背景。读了才发现,这两个作者,都不是芯片行业人士,甚至不是科技从业者。
国人版的作者是会计系毕业,后来在食品公司工作,他的上一本书写的是粮油贸易。
老美版的作者是政治系毕业,现在是大学教授,专门研究地缘政治,上一本书写的是俄罗斯历史。
可想而知,这样的作者写芯片行业,不会有深入浅出的技术分析,只会关注商业经营层面。
事实上,国人版的内容,不客气地说,全部都是从新闻报道搜集整理而来,编辑成一个个故事,完全是商战书籍。
老美版相对好一些,作者采访了一些当事人,有第一手资料,内容条理比较清楚,更像一本商业历史书。
虽然我对缺乏技术讲解挺失望的,但是我认为,这两本书还是能带给读者收获。
很多内容我以前就知道,比如晶体管是怎么来的、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争,但还有不少事情是这次读了才知道。
国人版有一个专门的部分,介绍中国芯片发展史,收集了很多相关材料,我还没在其他地方见过,比如江上舟的故事、张汝京的故事、汉芯造假事件、从武汉新芯到长江存储等等,内容详细,带给人很多冲击。
老美版的优点,前面说了,有第一手材料,站得比较高,按照编年史顺序,以人物故事的形式,理清了行业的发展脉络。虽然作者的专业是政治学,但总体上没有加入政治观点,写得比较中性客观。
另外,老美版偶尔会有一些技术概念的通俗讲解,写得挺好。我摘录了一段芯片的种类介绍,放在后面的文摘部分,大家可以看看。
我的结论就是,如果你单纯想了解芯片行业的基本历史,可以读老美版;如果还想了解国内芯片行业的历史,可以读国人版。
科技动态
1、苹果的"液态玻璃"设计,曾经将 macOS 文件浏览器 Finder 的图标左右反转。
网友质疑后,苹果在下一个测试版又改回来了。
上图左边是原来的图标,中间是第一个测试版,右边是第二个测试版。
最新图标依然采用玻璃材质,看起来感觉还不错。
2、一个比利时工程师写了一个程序,让 AR 眼镜实时识别路边广告。
一旦发现广告区域,就在其上覆盖一个红色遮盖层,相当于视觉屏蔽广告。
这是我看到的最有创意的 AR 用法。
3、媒体报道,一个41岁的深圳程序员不租房,在车里住了3年。
他老家在300公里外的广东阳江,周末开车回去看妻子孩子,平时睡在车里。
他说,以前在出租屋住,一个月要2500元,很小的单间,环境非常差。现在,"车上开着空调,很舒服的"。
停车一晚是6元,平时洗漱在公园卫生间(上图)。他每天都去健身房,洗完澡开车回公园睡觉。至于脏衣服,周末带回老家去洗。
4、特斯拉上周采用无人驾驶,向客户交付了一辆汽车。
汽车从工厂下线后,自己开到客户家里,全程30分钟,中间还走了一段高速公路。
5、美国本周启用"鳄鱼恶魔岛"监狱,用来拘留非法移民。
这个监狱位于热带的佛罗里达州,建在废弃飞机场的跑道上。
它根本没有墙,因为周围都是大型沼泽地(上图),里面生活着大量鳄鱼,囚禁者没法越狱。想到在这个地方建设监狱的人,真是有想象力。
6、微软正式规定,评估员工绩效时,要考核 AI 使用量,强制要求员工必须使用 AI。
文章
1、Meta 的 AI 人才名单(英文)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Meta 公司搞了一个50人的名单,包括了世界最顶尖的 AI 人才,准备把他们都挖过来,甚至传言开出了1亿美元的天价薪水。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AI 人才的身价有多高,争夺有多么激烈。
2、ECMAScript 2025 的新增语法(英文)
JS 语法标准发布了2025版,本文罗列了今年的7个新增语法。
3、2010年江西高考理科数学压轴题(中文)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高考数学最后一题可以有多难?公认史上最难高考数学题就是2008年江西高考理科数学压轴题,2010年的题目也很难。(@longluo 投稿)
4、通过超声波发送数据(英文)
本文介绍如何让手机浏览器发送超声波,并把数据编码在里面,从而就可以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跟其他设备通信。
5、我的程序员人生(英文)
作者的一篇回忆文章,总结了自己的人生,写得很鼓舞人。
他在高中想学舞蹈,但是被 3D 动画片吸引,去读了计算机本科,毕业后成了 Python 程序员,后来靠着自学和努力,现在是分布式系统研究员。
6、如何用 JS 写一个浏览器的语音朗读器(英文)
本文是一篇 JS 教程,教你用浏览器的 API,通过内置的 TTS 语音引擎,写一个句子朗读器。
7、Cloudflare 和 Vercel 的沙盒功能(英文)
最近,Cloudflare 和 Vercel 这两家公司,不约而同推出了沙盒功能,运行不受信任的 JS 代码,主要用例是执行大模型生成的代码。
工具
VS Code 的一个服务器版本,让用户通过浏览器使用这个代码编辑器,不需要本地安装,参考介绍文章。
2、OpenFLOW
绘制网络基础设施图的开源工具。
3、Sniffnet
一个开源的跨平台桌面应用,用来监控本机的网络通信。
4、WR.DO
一个自搭建的域名服务平台,可以基于域名创建子域名、短链接、邮件地址,并提供 API 接口。(@oiov 投稿)
开源的浏览器插件,为主流视频网站提供画中画播放功能。关闭浏览器,画中画窗口依然打开。(@yaolifeng0629 投稿)
6、Gwitter
自搭建的个人微博平台,数据存储在 GitHub issues。(@SimonAKing 投稿)
自搭建的身份认证服务,支持社交平台、邮箱、短信等认证方式,可以作为 Auth0 的替代品。(@byn9826 投稿)
这个网站将平面的 SVG 文件,免费转成 3D。(@wujieli0207 投稿)
9、CodeBox
一个在线的二维码生成平台,可以定制各种属性。(@gdfsdjj145 投稿)
10、Technitium
一个自搭建的家用 DNS 服务器,带有 Web 界面,参见介绍文章。
AI 相关
微软开源了 VS Code 的 GitHub Copilot Chat 插件,用来跟 AI 对话。据说,GitHub Copilot 本体(主要完成代码补全和生成)很快也会开源。
2、CAPTCHA-automatic-recognition
一个油猴脚本,通过 AI 自动识别填充网页验证码。(@ezyshu 投稿)
资源
一个针对新手的 Rust 快速教程,从零开始写一个管理 Todos 的命令行程序。(@InkSha 投稿)
2、B 树互动教程(英文)
这篇教程通过很多互动示例,讲解数据库常用的 B 树数据结构。
全球任意地点的一滴雨,会流到哪里?这个网站给出雨水的流动路径,点击下雨的地点,它会可视化雨水的地面路径。
免费的网站流量信息查询工具。(@typewe 投稿)
图片
1、xAI 办公室
推特上面,有人贴出了马斯克 xAI 的办公室照片。
你要知道,那里员工的身价都是百万美元、千万美元级别的。
美国邮政局(USPS)成立于独立战争期间,具体日期是1775年6月26日,上周是250周年纪念日。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它发行了一组20枚连在一起的套票。
邮票上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小镇,街道上唯一的车辆是递送信件和包裹的邮车。大家可以数一下,一共有几辆。
邮票共分4行,每行5枚,从上到下描绘了四个季节。
文摘
1、芯片的种类
摘自《芯片战争》,[美]克里斯·米勒(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
21世纪初,半导体已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逻辑芯片,就是以逻辑运算为主要功能的芯片,智能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的处理器都属于这一类。
它的性能强弱主要跟制造工艺有关,内部集成的晶体管越小,性能越强。摩尔定律讲的就是这一类芯片。
第二类是存储芯片,就是存储数据的芯片,分为 DRAM(内存芯片,短期存储数据)和 NAND(记忆卡芯片,长期存储数据)。
DRAM 过去有几十家生产商,但现在主要是三大巨头:美光、三星和 SK 海力士。后两家都是韩国厂商,美光虽然是美国公司,但它的工厂大多收购而来,所以主要也是在亚洲生产。
NAND 的生产商之中,三星最大,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其余有韩国的 SK 海力士、日本的铠侠、美国的美光和西数。
第三类是其他芯片,包括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芯片、与手机网络进行通信的射频芯片,以及管理设备如何使用电力的电源芯片。
这一类芯片的功能与制造工艺基本无关,而与设计有关,所以摩尔定律对它们不生效,大约四分之三的此类芯片还在用180纳米或以上的工艺生产。
由于不需要使用更小的晶体管,也不需要经常升级,它们的制造成本要低得多。如今,最大的模拟芯片制造商是德州仪器(TI)。
言论
1、
2022年11月30日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就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OpenAI 公司推出了 ChatGPT,从此人类再也没有了未被 AI 污染的新数据。
2、
HTTP 原本用于学术论文。现在它运行着文明。
3、
孤独是一个建筑问题。
现在的很多建筑物,不利于人们聚集。我们需要的建筑物,应该是方便步行,并且免费,不属于任何人。以前的城市,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 《如何走出家门》
4、
20世纪90年代,一些工程师意识到:显卡本质就是一个并行处理设备。
在屏幕上进行图像渲染,这是一个可以并行处理的计算任务----每个像素点的色彩可以独立计算,不需要考虑其他像素点。
-- 余盛《芯片战争》
5、
我感觉,如果美国取消芯片出口管制,中国政府就会实施芯片的进口管制,以保护国内芯片产业,打造一个真正能与英伟达/台积电/苹果/谷歌抗衡的芯片制造商。
往年回顾
工作找不到,博士能读吗?(#308)
卡马克的猫(#258)
晋升制度的问题(#208)
内容渠道的贬值(#158)
(完)
wwww 说:
想了解芯片发展历史与技术粗节,还不如看 豆瓣 8.6 的这本 《一看就懂的半导体》 作者: [美] 科里·理查德
2025年7月 4日 08:18 | # | 引用
qiba 说:
用ai填验证码真的是绝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2025年7月 4日 09:08 | # | 引用
Ballack 说:
很多人都以为老美每个人都是各种上班摸鱼,但其实老美的那些人真的卷的要死。
2025年7月 4日 09:51 | # | 引用
eatcloud 说:
只要解决了可读性差的问题, 苹果毛玻璃效果还是很好的, 不喜欢现在的扁平化
2025年7月 4日 09:51 | # | 引用
学海无涯 说:
半导体是半导体,cpu是cpu,造cpu用到的技术绝对不止半导体
2025年7月 4日 10:05 | # | 引用
bestcoder 说:
孤独是一个建筑问题。
换个说法。孤立的建筑很不友好。
北京就有很多这样的傻大楞的大楼。完全是钢铁森林。
2025年7月 4日 10:10 | # | 引用
Ivan 说:
曹天元(Capo),1980年代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
。他因本科期间对量子物理的兴趣而创作了科普著作《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该书最初于2003年在网络上连载,2011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书中以故事化的方式梳理了量子论从萌芽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涵盖18世纪至21世纪的科学突破
,并因其通俗易懂的叙述风格被称为“中国的《时间简史》”
。
曹天元现担任CCTV新科动漫首席品牌顾问及北京交叉点击文化传媒公司品牌总监
。尽管他自谦该书为“少作”,但其长期占据中国本土科普类书籍畅销榜前列,成为过去二十年影响力最高的本土科普读物之一
。书中内容从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之争
,延伸至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的冲突,例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与黑体辐射问题
,展现了科学史中理论更迭的深层逻辑。
但这书,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2025年7月 4日 10:21 | # | 引用
小王同学 说:
能在车里住三年,真的很厉害了,要是我的话,肯定忍受不了
2025年7月 4日 10:31 | # | 引用
McNulty 说:
2025年7月 4日 10:34 | # | 引用
xujhzc 说:
同意,在美国做博后的日子也体会到了这一点
咱们这边的很多制度就是摸着老妹石头过河
2025年7月 4日 10:37 | # | 引用
McNulty 说:
推荐一本《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美]-德隆·阿西莫格鲁 / [美] 詹姆斯·罗宾逊。作者获得了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不是非常硬核专业的一本书,但是通过作者的角度解释了很多以前看起来很别扭自相矛盾的问题。(简中有删减)
2025年7月 4日 10:40 | # | 引用
McNulty 说:
本来就是,信这个的这辈子都有了。即使发达国家,加班并不是说被完全禁止,而是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劳工权益。陷入激烈竞争时,企业不应该画大饼,而是通过实际的利益让步给劳工换取加班和高端人才引进。而对一些无效加班应当取消,国内存在很多情况就是无效加班,只是单方面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既无任何效益增加,也没有给员工利益,简直就是服从性测试。
2025年7月 4日 10:44 | # | 引用
Jack 说:
这期带货两本书,都出版好几年了。
这种旧闻编撰合集如果是局外人,看看也好;业内人推荐就显得怪异。
2025年7月 4日 11:26 | # | 引用
lijsh 说:
老美版的这个封面,其实也是被删减后的版本,建议对比下繁体版。
2025年7月 4日 11:39 | # | 引用
jinbo 说:
你是怎么把话题扯到cpu的?到底谁提了cpu?
2025年7月 4日 13:24 | # | 引用
Rocks 说:
那个OpenFLOW谁用起来了吗?我可以启动,但是页面上没有控件库,啥也不能干。
2025年7月 4日 13:54 | # | 引用
alexatsz 说:
点右上角工具栏中的“+”号
2025年7月 4日 14:25 | # | 引用
M 说:
想了解半导体还是要从电路原理开始啊,KCL/KVL/戴维南等效,然后看模电,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然后找一个VLSI Design的教科书。但要注意,很多youtube视频其实比教科书讲得好,像这种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vyj88Hs_o
讲得都很透
2025年7月 4日 17:31 | # | 引用
goldenr 说:
你对半导体的认知有点狭隘了。
从技术原理上来说,半导体技术不仅指半导体材料,还包括围绕这些材料的制程工艺、器件设计、电路设计、系统封装测试等。这些本身就是CPU的制作流程。
从产业划分上来说,CPU 是一种集成电路(IC) 产品,而集成电路正是半导体行业的核心部分。况且一般都会用半导体来指代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
从技术原理、产业划分,CPU 都完全属于半导体范畴。
2025年7月 4日 18:33 | # | 引用
东峰 说:
汪波的《芯片简史》看得我心潮起伏,是我看过芯片历史方面最好点书,很过瘾。作者是清华的教授,算是业内人士,推荐给作者,如果您没看过的话。
2025年7月 4日 20:10 | # | 引用
Alex 说:
天啊这不是我家楼下的消防队吗 竟然在周刊看到了自己家 好魔幻啊????
2025年7月 4日 20:45 | # | 引用
Rocks 说:
发现自己好像瞎了 *_*!
2025年7月 5日 14:23 | # | 引用
volsifly 说:
finder改回来明显整个图标太蓝了。。
2025年7月 7日 08:56 | # | 引用
zyx 说:
那些都是马逼的(被马斯克逼的),对比下其他基本上都不是这样的
2025年7月 7日 12:28 | # | 引用
rako 说:
他是一辆ModelY,平时周一到四住车里, 五六七在家住
2025年7月 7日 15:17 | # | 引用
凯瑞 说:
单纯的加班并没有压力,只要氛围能宽松点,加班反而挺有成就感。 国内是鄙视+加班,部分厂子从心底里看不起技术员工,基层领导也是想办法压榨, 10人天,他就跟你5人天要东西,且无论是需求,产品设计,管理协调等都不支持到位,工作中还有一些比较差劲的人审批的流程要走,做点事太难了。 有部分人直接对接在流程机器中,什么问题得几分钟解决,什么问题得一小时解决等等,不解决就几分钟上升一级等等。 这种压力工作下才是剥削呢
2025年7月11日 09:12 | # | 引用
xiaolong 说:
人住在车里会疯的,一切封闭,狭小的空间,都是会疯的。
2025年7月13日 18:54 | # | 引用
条子 说:
2500元,这样500就够了,剩下2000多爽啊。
2025年7月15日 16:03 | # | 引用
北美转码 说:
老美都是被老印和老中带着卷的飞起
2025年7月17日 01:19 | # | 引用
G.E.M 说:
真的卷吗
2025年7月17日 10:54 | # | 引用
Kisin 说:
哈哈,好期待 L5 自动驾驶的出现,我就不用挤时间考驾照了
2025年7月17日 16:03 | # | 引用
ehoc 说:
看了对两本芯片战争的介绍,在wx读书上听了一遍,发现有另一本《芯片简史》非常推荐
2025年7月18日 17:06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