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笔记(五):新教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6年9月30日

38.新教概况

教是数百个基督教派的总称。新教各派人口总共约有3.8亿。

新教(Protestant)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抗议者"。1529年,某些德国宗教改革者首先使用此词自称。不久,这个词用来指所有脱离天主教的基督徒。

大多数新教徒居住在北欧和北美。新教在丹麦、挪威、瑞典和英国等国是国教。

39.新教的信仰

新教徒肯定《圣经》的权威,认为《圣经》是他们教义的惟一来源和标准。他们抛弃了天主教观点,即认为教皇在信仰和道德问题上是世上基督徒的最高权威。

天主教的神甫被视为上帝传达恩惠的中介,但新教牧师则被视为信徒中平等的一员,他只是受过训练承担某些教会的工作,如布道和主持圣事。由于主张所有教会成员一律平等,新教教会的治理更为民主。

40.信义宗(Lutheran Churches)

信义宗(路德宗)是世界上最大的新教教派,有信徒约6300万。信义宗是当今德国大多数人所信奉的宗教,也是丹麦、瑞典、芬兰、冰岛的国教。信义宗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思想。

41.长老宗(Presbyterian Churches)和归正宗(Reformed Churches)

长老宗在英语国家中是个大教派。英语国家以外,具有同一传统的教会称为归正宗,如荷兰归正会。大约100个教派属于世界归正宗联盟。

归正宗或长老宗运动开始于两位宗教改革者乌尔利希·茨温利(Huldreich Zwingli)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的学说。16世纪20年代瑞士神甫茨温利鼓吹比路德更为激进的改革。30年代,法国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很大程度上将路德和茨温利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加尔文的学说在英国、法国、荷兰和苏格兰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英格兰,许多加尔文的信徒成为清教徒。在法国,他们称为胡格诺派。

归正宗教会由长老(presbyters)治理,故又称长老宗。牧师和普通信徒都可以是长老。在现金大多数长老宗教会,男女教徒均可成为长老。所有牧师地位一律平等。

42.安立甘宗(Anglican Churches)

安立甘宗(圣公宗)教会指英国国教及其他发源于英国国教的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等独立教会。

英国国教是在宗教改革时期从天主教分裂出去的。在美国,弗吉尼亚最早的殖民者中就有安立甘教徒。独立战争后,殖民地的安立甘教徒脱离了英国国教,成立了美国圣公会(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43.《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公祷书》是英国国教和其他各国安立甘宗各教会的标准礼仪用书。亨利八世发起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的国教,因而英格兰教会需要一部英文的,而不是拉丁文的礼仪用书。《公祷书》在托马斯·克兰默的主持下编纂,1549年出版,后经数度修订。《公祷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的语言既简洁明快又庄严华美,还保留了拉丁文特有的浑厚音响效果。它对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影响仅次于《钦定本圣经》。

44.公理宗(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es)

公理宗是清教徒于17世纪初在英国建立的新教教派。清教徒认为当时的英国国教应当"清除"天主教的信仰与常规礼仪。这些新教徒受到新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的学说的影响。

从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清教徒的公理派的教义在大部分新英格兰地区占统治地位。

公理宗教会的自治原则对美国民主政府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公理宗的牧师反对某些宗教界和政界的领导人剥夺人民自治权的企图,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支持美国的独立事业。

公理宗教会重视教育。他们建立了美国几所最古老的大学,其中包括哈佛和耶鲁大学。

清教主义的道德观对美国人影响很大,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美国人民性格。清教徒关于选民与上帝立约的观点奠定了美国人民主观的基础。在公理派的教会里,在公理派教徒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每个教徒都有发言权,决定由大多数人做出。《独立宣言》中也明显表述了人民与政府间的契约关系。

45.浸礼宗(Baptist Churches)

浸礼宗是较大的新教团体,他们坚持只有能够理解耶稣基督教诲的成人方能接受洗礼。美国的浸礼宗信徒有大约260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浸礼宗教会。浸礼宗亿成为美国最大的新教教会。

浸礼宗信徒反对为婴儿施洗。他们坚持洗礼只应施于成熟到能够宣示自己信仰的信徒。浸礼宗教会重视个人自由和信仰自由。它们将《圣经》视为宗教生活的惟一指导,人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和理解圣经的自由。每个浸礼宗教会管理本教会的事务,不受更高权威的控制。

黑人基督徒多属浸礼宗。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是浸礼宗牧师。

46.循道宗(Methodist Churches)

循道宗(卫斯理宗)是英国国教牧师卫斯理在一场宗教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教教派。

卫斯理宗重视传教,美国卫理公会一度在华影响颇大。

47.门诺派(Mennonites)

门诺派是新教的----个派别,信奉16世纪荷兰宗教改革家门诺·西蒙斯的教义。

门诺派反对建立国教,拒绝参军作战,因而他们不断受到骚扰和迫害。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迁到北美的宾夕法尼亚州和世界其他地方。

门诺派最早主张政教分离,并谴责奴隶制。他们的信仰以《圣经》,特别是《新约》为本,尽力依照耶稣的山上宝训生活。他们认为《圣经》禁止他们使用武器或任何暴力,禁止他们在法庭上起誓,禁止他们担任任何需要施用强制手段的公职,虽然他们一贯守法。较保守门诺派教会穿戴十分朴素,生活方式简朴而传统。

北美的最大门诺派团体是发源于殖民时期宾夕法尼亚的门诺会和1860年成立于艾奥瓦的门诺总会。20世纪90年代末,在世界大约60个国家里有一百多万门诺派教徒。美国和加拿大的门诺会有大约10万信徒;美国的门诺总会有37000信徒。

在历史上,门诺派长期居住农村,从事传统农业。20世纪,美国最大的门诺派团体开始在社会里发挥重要作用。在礼拜仪式中,他们不再使用德语。他们重视现代教育,致力于促进和平,使世界上受苦的人们摆脱苦难。

48.公谊会(The society of Friends)

公谊会(教友会)是17世纪中期乔治·福克斯在英格兰创立的新教教派。此派常被称为"贵格会"(Quakers),因为他们宗教感情强烈,耳闻上帝之言会激动得颤抖(quake)。起初人们称他们为"贵格"是取消他们,但现在他们也以此自称。

公谊会认为上帝给每个人以"内心灵光",依靠思索、过纯洁的生活及祈祷,人人都可获救。

公谊会以其人道主义活动著称。在18世纪,美国的公谊会是社会改革的先驱。他们对印第安人友好,而且早在1688年就正式提出抗议,反对殖民地的奴隶制。

1681年,公谊会教徒威廉·佩恩建立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希望它能成为移居新大陆的公谊会信徒的安身之所。这个殖民地,后来成为宾夕法尼亚州。

公谊会一直是个较小的教派。20世纪90年代末,总共有教徒30万,分散在30多个国家里。大多数教徒在美国。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说,中国人不易变成真正的基督徒,即使他们皈依基督教,也会变成公谊会的成员,因为他们的信仰和习俗最易为中国人所接受。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及州内最大城市费城(Philadelphia)的命名均与公谊会有关。"宾夕法尼亚"即"佩恩(Penn)"的"林地(sylvania)";"费城"即"兄弟之城",表示公谊会理想的人际关系。

49. 救世军(The Salvation Army)

救世军是一个国际基督教教派和慈善组织,致力于帮助穷苦人并向不属于任何基督教会的人传教。

救世军是由循道宗牧师威廉·布斯(William Booth)于1865年在伦敦创立的。

今天,有救世军服务的国家超过94个。这个组织在全世界的成员大约有200万。

留言(1条)

确实。我也很赞赏贵格会。基督的理想是从神而来舍己的爱,不在形式。在爱里的就在上帝里,受洗的也不一定认识神。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基督的理想实行太难,必竟人心里有“我”。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