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越来越低的年代(The Age of Diminished Expectations)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6年10月10日

了两天,我看完了保罗·克鲁格曼的《预期消退的年代》(The Age of Diminished Expectations)。

克鲁格曼是目前美国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之一。《预期消退的年代》写于1990年,是克鲁格曼向美国公众讲解美国经济状况的一本小册子。

书名《预期消退的年代》译得不是很清楚,更好的译法应该是"期望越来越低的年代"。克鲁格曼说,1967年,《财富》杂志做了一次调查,当时美国人很乐观,认为2000年时工资将增长150%。但是,到了1990年,美国人民就没有那么乐观了,面对问题重重的经济,美国人的"期望越来越低"了。

由此可见,1990年时,克鲁格曼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认为美国经济的未来令人担忧。但是,很不幸,他完全错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不仅没有衰退,反而迎来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长的一次繁荣期。

公开的预测错误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所以这本书自从1997年出了第三版以后,就再没有再版过。

是,我读完全书后,并没有觉得克鲁格曼完全看错了。事实上,我反而感到他的很多分析都是正确的,他只是没有预测到90年代会发生信息革命,毕竟在1990年的时候,谁能预见到互联网的反展呢?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加速了生产率的提高。这是美国经济最近10多年来繁荣的根本原因。这次大繁荣使美国一举超越了欧洲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发达的国家。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中的一些根本问题。

1990年的美国经济,有三个特征:(1)巨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2)物价不断上升,(3)极低的储蓄率。克鲁格曼因此认为美国经济前途堪忧。这一点甚至只用生活常识都可以推出:我们都知道"负债消费"是无法长期维持的。

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三个特征,2006年的美国经济也同样具备。16年前克鲁格曼的分析,在今天也完全适用,美国经济依然是前途堪忧。

美国的消费超过了它的积累,又过分依赖外国资本的流入,私人储蓄过低,所以美国经济迟早会有一个紧缩的过程。除非新技术革命会继续带动生产率的大幅增加,但是目前看起来,这种可能性不大。

所以,今天也依然是"期望越来越低的年代",不仅对美国,也是对中国。

国的问题与美国正好相反。美国人是储蓄太少,消费太多;中国人是储蓄太多,消费太少。

由于国内消费一直是温和增长,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一直是投资和出口。但是,这两个发动机都是不长久的。首先,不可能无限地投资,到达一定限度后,所有的新投资实际上都会被用来弥补折旧,而不是扩大生产规模;其次,不可能无限地出口,就算中国可以为全世界生产工业品,世界市场最终也是有限的,何况用低价产品排挤他国制造业,会引发巨大的国际矛盾。

一旦投资和出口都停滞增长,那就是中国经济衰退之日。

正是因为看不到中国人有增加消费的可能----看病要存钱、养老要存钱、买房要存钱、子女教育要存钱......----所以我只能看到投资和出口将会停滞。

中国经济给人的期望也是越来越低。

(完)

留言(3条)

"何况用低价产品排挤他国制造业,会引发巨大的国际矛盾。"

站长很客观.

没有任何可以永远信赖的经济永动机,投资也好,出口也好,能在未来一个可预料的时间段内提供动力,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毕竟先要面对现实。

目前看来,距离所谓“到达一定限度后,所有的新投资实际上都会被用来弥补折旧”恐怕还有很远的距离。基础建设实在是太需要投入的事情。新农村、高速铁路网,新高速公路网,这是十一五,十二五什么样,还不知道。阮兄现在就因为这种理论上的理由开始担忧,未免太早了些。

出口方面,我们距离世界市场饱和,更是十万八千里。汽车出口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十分迅猛,可一看数字,不过几千辆而已,基本上也都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就算相对率占有较高的纺织品市场,不也受到美欧屡屡的配额压制?

中国经济当然有减缓甚至停止增长的那一天,不过用这种理由来推断,就像说人总会要死的一样……

另,目前所谓的和谐社会,就是试图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引起的消费问题吧。至于效果如何,还得看了再说。

……神预言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