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畅销书真相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8年6月11日

新一期的《新民周刊》,做了一组封面报道《中国畅销书真相》,一共七篇。

bg2008061101.jpg

里面有不少有趣的内容,我摘录如下。

==============

畅销书市场的两大主流读者

1)11-30岁的读者,其中尤以11-16岁的市场最大。16岁以下的人群的消费多半是非理性的,书对他们来说,只是娱乐产品的一种而已。

2)60岁以上的读者。这部分的市场如今被"百家讲坛"霸占着。

再版书在中国没市场

美国图书市场大部分的销售额都来自再版书,而中国永远是在追新书。一本书在美国经常有5-8年的寿命,在中国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这说明很多好书并没有被好好卖。

市区将没有书店

中国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价是成倍上涨的,但图书的销售,连续六年按销售册数计算是下降的,平均书价的上升,近五年来也不过25%左右。城市中心的书店,除了新华书店还有些自有房产可以坚持外,要是全都按市场规律,都只好搬到郊外去了。

即使新华书店,若从利润考虑,也应该将房子出租,那样会有更多盈利,但如果这样做,市区就将没有书店了。

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新闻出版总署下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一项调查,2007年中国人的图书阅读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仅为34%。这个数字在1999年是60.4%,到2003年还有51.7%,2005年时为48.7%,首次跌破了50%。

这说明大部分中国人根本不读书,且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在不习惯读书的人群里面,18-19岁的年轻人占45.9%,也就是说,高中和刚刚离开高中进入大学的人群,居然已经不习惯读书!

上海最大的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上海最大的出版社,码洋几乎以每年1个亿的势头递增,2007年码洋达到创纪录的5.8亿元,超过世纪出版集团的码洋总和。该社的全部销售社几乎都来自教材教辅读物。

米兰·昆德拉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系列,首批4本(《被背叛的遗嘱》、《身份》、《雅克和他的主人》、《慢》)于2003年4月9 日正式向全国推出,首印16.5万册。随后推出的《玩笑》、《不朽》,每本首印数都达到10万册;最为人们熟知的名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机印刷15万册,短短一个月间两次加印,累计印数达到25万。不到半年,7本昆德拉著作总印数接近80万册。

小说版《无极》

《无极》电影虽然口碑不佳,小说版《无极》却是市场的赢家。因为作者是郭敬明,书的内容与电影大相径庭,销量居然接近30万册!

《沉思录》

去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新加坡,引用了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两千多年前写的《沉思录》里的一句话:"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缕青烟消失了。"随后他又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中央编译出版社立刻在今年推出了《沉思录》,到了5月底,据估计此书已销出逾30万册。温家宝的话被印在了书的封底,在不少图书销售网站上,这本书的书名是"《沉思录》(总理天天在读的书)"。

新版《沉思录》上市时,中央编译出版社又援引了1998年10月8日的第45卷第15号《纽约书评》上书评家盖瑞·威尔斯的话:"1992年,我问克林顿,除了《圣经》,哪本书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略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于是征订单上的宣传语是"温家宝总理和克林顿总统共同的枕边书"。出版社还常常告诉团购对象:"全国各地党政机关正在争相订购!"

英汉对照典藏版和英语版也很快推出,译者何怀宏也被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关注。

《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自2007年5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100多万册。相伴始终的是滔滔骂声,但是书商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阴谋论谁都爱读",这本书属于"大众阅读","专家的话没什么作用"。《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几年前在和讯网上开设的博客点击率非常高。

《藏地密码》

小说《藏地密码》是以小说形式写西藏文化,最早出现在新浪网的原创频道。后来被书商看中,以75万元的版税签下。

王朔

王朔的《我的千岁寒》稿酬是365万元。

该书随书还附有广告,结果书还没开卖,广告收入就已经有几十万元了。

安妮宝贝

书商规定安妮宝贝不能接触媒体,媒体可以报道图书,不能报道人,照片也是书商提供的,目的是保持偶像的形象。

安妮宝贝的《莲花》版权费是200万。该书销售了57万册,每本定价25元,实际上200万只相当于14%的版税,比一般出版社的8%-10%稍高而已。而安妮宝贝早已是个畅销品牌,所以不会有业内通常出现的不能回款的问题。"安妮宝贝的书,渠道都很认可,一般都是先打款后发货。书还没卖,我们就先从渠道收到了500万,如果跟作者谈好可以稍迟付款,那200万我们都不需要垫钱。"

畅销书的营销

聘请"书模"(形象代言人)制作一本书的封面和插图需要六七万元左右,因此只有在一本书的销量超过10万册时才能采用"书模",超过20万册才能附赠单曲,超过30万册才能附赠MV,超过50万册才能附赠胶片电影----"不上50万册的不敢请明星"。

书的成本构成

一本定价10元左右的书大多以5.5元左右(高的约6.5元)的价格发到批发市场----印制成本约2元,作者版税约1元,出版商的账面利润是2元(书店退货率一般在20%),而编辑出书费只有0.5元到1元。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一些想法》

(完)

留言(23条)

顺道提供一个信息,在国内所有类型的网站当中,除了和各大媒体门户不具有可比性外,仅有流行音乐类网站在访问和点击量上是可以与之文学小说类网站并驾齐驱不相伯仲的。而且这类网站的主要用户群体恰恰就是那些上面提到的那些毕业就已经习惯不读书的人。这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传播渠道和现代知识传播渠道的方式的差异,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身边这些老百姓真的能够带来什么。

一本定价10元左右的书大多以5.5元左右(高的约6.5元)的价格发到批发市场——印制成本约2元,作者版税约1元,出版商的账面利润是2元(书店退货率一般在20%),而编辑出书费只有0.5元到1元
在你的计算中遗漏了税收,而目前中国是税负很重的.
作者的版税按照800元的免税额度,超过部分个人所得税为20%,目前有优惠可按14%收取.
出版社5.5元的价格要按照14.3%缴纳税款,此外还有增值税和33%的企业所得税.
编辑0.5到1元的出书费也是妄谈.编辑的审稿费一般是万字30-50元,30万字的图书只不过得1000元,工作量是把这本书读5遍甚至以上.

年轻人爱看书的都看电子书了。
花钱买书看的不是大头就是装阔……

从一个普通人来看,书价真的很贵,其实我还是习惯看纸质书,姿势随便选,而且上班已经对着电脑了,还要看电子书,要被电脑辐射死了。
现在更习惯去图书馆借书了,而且上海图书馆也取消年费了,这点很不错。希望能增加在郊区的图书馆,现在去最近的图书馆也要坐半小时的车。

现在书价贵
盗版书也厉害
学生也可选择在图书馆 同学间借着看

反正 问题不是一天能解决的

我想说的是,我喜欢你的网站,喜欢你的这份心思,收藏了,以后会慢慢拜读没一篇文章的

偶然看到你的搏客,喜欢,长知识,长见识,下饭。

同意楼上dodo说的,对着电脑久了,还是想看纸质的书,但是现在正版书确实价格吃不消,于是又喜欢挑点盗版.呵呵

《新民周刊》关于畅销书的 东东
在SINA网上
不过肯定是里面有些数据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而且 哼,这位撰写着有没有真正采访过文章里面提到过的出版社人士我都打个问号

现在书都是“做”出来的

我看这些报道不也是“做”出来的么?要不就是拍个脑袋编出来的吧

还到处转发/被转发 好笑死了

难道报刊就不用“三审”

严重BS下 连同 博主无知的转载

请问hysoka,你既然如此言之凿凿,那为何不拿出点证据来?拍拍脑袋轻飘飘地BS一下别人难道不是一种更无知的行为?

谢谢你制作的卡尔维诺中文站。非常感谢!!!!

TO 阿杰

(难道是作者本热?)

如果是业内人士 这文章里面的错误很明显看的出来吧
如果不是 那么我说了 也是給你拿来黑的

算了,只能说互联网太强大会把一点错误无限扩张
要BS的还真是新民周刊

阿杰 说:

请问hysoka,你既然如此言之凿凿,那为何不拿出点证据来?拍拍脑袋轻飘飘地BS一下别人难道不是一种更无知的行为?

---------------
还有我对 “网络争议教育模式” 没啥大兴趣
呵呵


认为对的人就认为对好了嘛
我认为有失实不对的地方

一定要说服谁什么的事情我没兴趣

大不了博主删我回帖就是

要考证里面事实/数据的有心自己去考证好了

摊手

其实平日对博主的东东还蛮感兴趣的

这次不小心当了回“正义路人”哈


我是80后的,该算年轻人.
我一直买书看,我一直觉得网上看书是不如手上拿本纸质书的。
虽然书价贵,但可以选择相对便宜的书看。
我在自己的博上就介绍过,
有的名著基本现在都有很便宜的版本,而且是足本.
我不在爱追看新书,感觉现在新书多,但值得看的太少.
还是老作品耐人寻味.
那么多新作品有多少可以经得起时间洗礼?
我会在网上买书,因为确实比在书店买要便宜些,
唯一不足的就是需要等待运送.我有时间等.

引用pixel32的发言:
年轻人爱看书的都看电子书了。花钱买书看的不是大头就是装阔……

我观察有看书习惯的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永远都看的是纸质书,电子书仅仅是偶尔才会看。目前电子书很难替代纸质书

我现在眼花缭乱!!!!
我已经用了整整六个小时看你的博客啦,
饭都没吃,午觉也没睡........
眼晕......

书店很难找,找到的书店很少有很高的水平,大多提供最多的就是畅销书和教课辅导书,找书大多都是卓越、当当网站和一些网上论坛等推荐。只能说有问题,当然爱书之人都是慢慢的像精华区走近的,不可能说能一步就走到终点,学无止境,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能冲破层层障碍。
加油!

我真的是以为现在读书的人变多了,原来事实上不是我所想象的样子啊。

要考证里面事实/数据的有心自己去考证好了

摊手


这种话人人会说,拿不出数据,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观点和分析,我劝阁下先写点实料再发表看法。

貌似这个报道是有一些道理的,网友的参与也不错,这个题目值得继续关注下去。

试问:谁能不读书?纸质书能被取代吗?

想到一部电影中说的.现在就两中书好卖,一是教科书,二就是playboy一类的书.呵呵

畅销书基本上是垃圾书

给您提供一个信息:
何怀宏是最差劲的一个翻译沉思录的人,他竟还引起了不少出版商的注意,哈哈,我笑你所论的书的智慧性。您读一下就知道了,他的中文你要读顺了,恐怕……真的,他是最垃圾的一个译者。不过你的这篇文章只是作一本书作摘要,没关系,但建议你读一下他的译作,免得被人以为你没有眼光被炒作忽悠了!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