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31 期):你可能是一个 NPC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24年12月27日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南京城北万象汇商场,与红山动物园合作,架设了一个38米高的长颈鹿。(via

你可能是一个 NPC

最近,美国发生了一起轰动的大案,一家医疗保险公司的 CEO 当街被人击杀

嫌疑人很快抓到了,是一个26岁的青年,名为路易吉·曼吉奥内(Luigi Mangione)。

媒体纷纷挖掘这个青年的背景,发现他是一个作家的粉丝。

就在几个月前,他向作家打赏200美元,并进行了多次视频通话。

媒体就去采访作家,询问两人在通话中说了什么。

作家详细地回忆了他们的通话内容。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曼吉奥内对作家说,他很喜欢作家的一篇文章《你可能是一个 NPC》

NPC 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非玩家角色",比如路人、门卫、警察等等,用来模拟现实环境,由程序控制,一举一动都是设计好的,没有自主意识。

作家的那篇文章提出,人类越来越像机器人,彷佛 NPC 那样,行为逻辑都是预设好的

曼吉奥内高度认同这个观点。他前不久去日本旅行,认为日本充满了 NPC。他说了一件亲身见闻。

一天早上,他在街上看到一名男子癫痫发作,倒在地上。他跑到最近的警察局求助,警察就跟着他去现场。

路上遇到了红灯,警察立刻就停下来,坚持要等绿灯再过马路,即使那时马路上根本没有汽车。

曼吉奥内很不理解,病人正在发病,神智不清,可能有生命危险,警察却坚持遵守交通规则。救人难道不是更重要的事情吗?

他由此认为,日本人"缺乏自由意志",规则怎么说就怎么做,不会自主行事,就是活着的 NPC

他还观察到,日本存在一种"隐蔽族"(hikikomori),他们不出门,一个人整天待在卧室里,用电子游戏、上网、视频来消磨时间。

曼吉奥内认为,这些人也是 NPC,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无法参与社会生活,就选择放弃,等于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权。

他观察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日本,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 NPC。他们要么无法自主的生活,要么无法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规则和指令来行事,就像被程序控制一样。

科技公司推动和加剧了这种趋势,互联网使得人们越来越分心,把时间都花在网上肤浅的娱乐,不再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生活,把生活都交给程序,无法形成自主的意识和行为。

以上就是曼吉奥内的观点,我认为是很真实的观察。一方面,人工智能使得机器人越来越像人类,另一方面,人类的自主性在消退,越来越像机器人。现实与游戏、人类与机器人,越来越难以区分了。

AI 编程挑战赛,即将报名截止

这几期的周刊一直在介绍,正在举行的全国 AI 编程挑战赛。

它的报名马上就要截止了。

(1)应用赛道的作品提交,到1月5日截止。如果你有好的创意,能用 AI 做出可运行的作品,就可以报名参加。

(2)如果你善于刷题,可以报名参加算法赛道,但不能用 AI 来解算法题。

我是鼓励大家参加。大赛有丰厚奖品,设了20万的奖金池,获奖者还有机会拿到岗位 offer。就算没得奖,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能够动手编程、熟悉 AI。

大赛由豆包 MarsCode 和稀土掘金技术社区共同主办。详细介绍和报名方法,请看前两期的周刊,或者点击这里

科技动态

1、观鸟神器

一个美国女子发明了一种观鸟神器,在网上引起了轰动。

她在墨镜上挂了一个托盘,上面洒了鸟食。小鸟就会停在上面,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停在她的鼻子前面。

这种观鸟神器,简单又体验独特,怎么以前没人想到。

2、自豪版本规范

一个开发者提出自豪版本规范(pride versioning),对软件版本进行编号。

如果你对新功能感到非常自豪,就发一个大版本(递增第一个版本号),否则就发一个小版本(递增第二个版本号)。

如果你对某个地方感到尴尬和羞耻,就发一个补丁版本进行改正(递增第三个版本号)。

3、能量收集电子贺卡

一位国外的程序员,制作了一张可以收集能量的电子贺卡。

这张贺卡就是信用卡大小,上面有电路,但是不带电池,通过收集周围环境的能量,LED 灯会闪烁。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放在灯光下,它会收集光能。

你也可以用 USB 供电。

它甚至可以放在路由器或微波炉旁边,吸收 WIFI 和微波的能量。

4、糖打印机

你想过用糖来 3D 打印吗?有人就真的做出了一台糖打印机。

它用热风枪,将白砂糖吹塑成型,打印出各种形状。

下面是它打印的一颗钉子。

它可以打印出很复杂的形状。

这些东西都可以食用,因此这种机器在食品行业应该很有用,在夜市可能也会很轰动。

文章

1、我的几何人生(中文)

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

2、编程十年的感悟(中文)

"代码写多了才意识到,程序员的竞争力并不是写代码,也并不是哪门语言或者框架, 其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ramsayleung 投稿)

3、我给博客添加 dark mode(中文)

作者介绍他为博客添加 dark mode 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Spike-Leung 投稿)

4、七个最佳的生产力 Docker 镜像(英文)

本文介绍七个可以自己用 Docker 镜像架设的生产力服务。

5、不可变 Linux 发行版(英文)

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使用不可变的 Linux 发行版(immutable Linux distro),即系统文件在运行期间不可更改。这样会让系统更稳定,也更容易迁移和回滚。

6、macOS 命令行内置的工具程序(英文)

本文介绍 macOS 内置的一些命令行工具程序,比如 security、open、pbcopy、pbpaste 等。

工具

1、YunoHost

一款虚拟机软件,内置了常见的云服务,可以一键启用,省去了安装云服务的麻烦,参见介绍文章

2、MarkItDown

微软官方推出的工具,将各种格式的文件(主要是 Office 文件)转成 Markdown 格式。标题是 GitHub 仓库链接,下面是线上体验

3、爱幕

在线字幕编辑器,支持音频提取和字幕翻译,免费使用,自己部署需付费。(@zhw2590582 投稿)

4、Beautify Screenshots

截图美化工具。(@cxhello 投稿)

5、单词收藏助手

Chrome 插件 + 微信小程序,在网页上收藏单词,建立自己的词库,然后通过小程序加强记忆。(@yuuk 投稿)

6、Free Open Graph Image Generator

根据模版制作"网页分享图"(open graph)的在线工具。(@javayhu 投稿)

7、Kyanos

一个命令行的网络流量采集和分析工具,具有较强的数据过滤和分析能力。(@hengyoush 投稿)

8、在线 Excel 协同编辑器

一个开源的类 Excel 电子表格网页应用,支持多人协同编辑。(@nusr 投稿)

9、红枫云盘(maple-file)

一个多协议云端文件存储的客户端,支持安卓和 macOS,基于 Flutter + Go 开发。(@honmaple 投稿)

10、GitHub Cards

将 GitHub 用户个人数据转换成卡片图。(@iAmCorey 投稿)

AI 相关

1、GCOP

基于 AI 的 Git 提交消息生成和工作流程优化工具。(@Undertone0809 投稿)

2、github-assistant

该网站可以对 GitHub 代码库提问,由 AI 来回答,比如"过去30天谁的提交次数最多"。

3、Liubai

开源的微信机器人,在微信里面同时调用三个 AI 模型,完成各种任务。(@yenche123 投稿)

4、AI OCR

在线免费 AI OCR(图片文字识别)工具,所使用的前端代码和 AI 提示词见这里,灵感来自 llama-ocr。(@ringcrl 投稿)

5、Smart Alt Text Generator Generator

上传图片,生成 SEO 友好的 alt 描述,支持多种语言。(@wang1309 投稿)

6、AI 调色盘生成器

该网站可以根据输入的关键词,生成对应的色彩组合。

资源

1、WebSpy.Site

网站流量分析平台,根据域名查询网站流量情况。(@wincatcher 投稿)

2、PNGFree.ai

免费的百万级 PNG 图片库。(@shawnlee000 投稿)

图片

1、无头鸡

1945年,一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农民杀鸡时,砍掉了一只五个半月大的鸡的大部分头部。

但是没有砍到颈静脉,并且一只耳朵和大部分脑干完好无损。因此,这只鸡虽然没有脑袋了,仍然可以保持平衡并笨拙地行走。

农民发现这只鸡没有死,就决定继续养它,用滴管给它喂食。

后来,这只鸡被巡回展出,门票是25美分,每月为主人带来4,500美元收入。

1947年3月,它死于巡回展出途中。

2、Windows 3.1 时钟

市场上出现了 Windows 3.1 时钟,钟面就是 Windows 3.1 的桌面,看上去很有怀旧感。

注意,上图的钟面不是液晶屏,而是印刷上去的。它是石英钟,使用一节五号电池。

文摘

1、长期软件开发

有些领域的软件会持续运行几十年,比如发电厂、起搏器、飞机、桥梁、重型机械的软件。它们可能几年都不会改动,然后推出一个新的大版本。

如果一个软件的开发周期长达几十年,需要长期维护,那么最好做到下面几点。

(1)尽量减少依赖。

软件的依赖项越多,长期越难以维护。依赖包括开发时依赖和运行时依赖,都是越少越好。

现在,很多软件在运行时会调用云服务,这也不利于长期维护。

(2)完备的测试用例。

测试对于重构、删除/添加功能,会提供极大的帮助。当你中断3年后,重新开始开发,测试也会让你快速了解系统。

(3)减少复杂性。

复杂性是软件开发的头号敌人,会让最好的程序员和团队都铩羽而归。

由于熵增定律和人类行为,除非你有意识地遏制,否则复杂性总是会增加。

因此,你需要养成严格的开发习惯:尽早和频繁地重构,删除不必要的或重复的代码,花时间简化。

(4)编写简单无趣的代码。

代码越简单越好,重点是代码的运行逻辑要显而易见。你永远不会后悔编写了简单的代码。

那些看上去很聪明、很高深的代码,会让后期的调试和理解变得复杂。特别注意那些高性能代码,只有当你正确理解它们时,它们才有效。

另外,那些眼下时髦、被热炒的明星技术,如果没有得到充分验证,也需要规避。

你最好只使用至少有10年历史的可靠技术。有一条规则是,某项技术的寿命与它们当前的年龄成正比,即存在越久的东西越可能继续存在。

(5)日志、遥测和文档

如果软件不是持续更新,开发者的注意力就会转到其他地方,不会立即跟进,所以需要有日志和遥测,能把运行过程记录下来。

文档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编写原始代码时的想法。可能的话,记录所有事物,不仅仅是代码,还有理念、想法和为什么。

(6)团队

团队人员变化是很常见的。在许多地方,在一个团队呆三年,就已经很久了。虽然你可以用良好的文档和出色的测试,来抵消这种人员变化,但这很困难。

软件长寿的最简单办法之一,就是让开发成员长期稳定,保持工作十年。这意味着,你必须给你的程序员提供良好待遇,否则人们会离开。

在某些地方,软件是外包公司或咨询顾问写的,他们将代码丢到你的系统中后离开。对于长期运行的软件,这是非常糟糕的安排。

(7)开源

让你的代码暴露在外界的眼光,是保持代码可靠的好方法。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只有质量良好的代码,人们才愿意对外分享,也就是说,如果不开源,人们会愿意在组织内部接受质量更差的代码。

开源代码有更高的标准、更多的测试,这是让代码不过时的绝佳机制。

言论

1、

银行的 API 特别难用,设计得也很奇怪。我在为银行工作时,发现了原因。

API 不是银行通信的方式,文件才是。银行执行的指令,不是通过我们习惯的 API 传送,而是通过文件接收。

-- 《为什么软件工程师与银行整合如此痛苦?》

2、

美国有很多问题,绝非理想的社会,但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很多人,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尽管对美国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依然非常向往。

在他们心目中,美国有财富、空间、自由、人性化管理等等。这不是真实的美国,而是美国在他们心目中的投影,他们向往的其实是自己想象中的生活方式。

这是美国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尽管自身的诸多问题,依然能够对其他国家的人民产生吸引力。

-- 《美国比欧洲好吗?》

3、

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三件事:(1)了解用户需求;(2)提出解决方案;(3)安排任务执行。

-- 《产品经理的 AI》

4、

一个生物学家说过:"每个细菌的梦想都是变成两个。" 这是生活的基本真理:你经历的一切只是使自己更加重要的一种手段。

-- Sean Carroll,进化生物学家

5、

我喜欢科学的一点是,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会让你相信。

-- 肖恩·卡罗尔,物理学家

往年回顾

YouTube 有多少个视频?(2023 #284)

AI 聊天有多强?(2022 #234)

政府的存储需求有多大?(2021 #184)

未来的游戏业比现在大100倍(2020 #134)

(完)

留言(85条)

感觉这期质量很高

我,机器人

真快呀,又到一周周五的时间了,马上就到2025年了

工具2 的markitdown图片放错了

MarkItDown的图贴错了吧

每周必看。

活跃思维就靠每周五的到来

24年最后一期 完结撒花

日本存在一种"隐蔽族"(hikikomori),他们不出门,一个人整天待在卧室里,用电子游戏、上网、视频来消磨时间。 中国也有很多,抖音,美团,王者荣耀能让他们几个月甚至1年不出门

打卡纪念一下2024最后的2%

最后两条“言论”是一个人说的吧

人经历的一切只是使自己更加不重要的一种手段

南京城北万象汇商场与红山动物园的合作, 像极了前几日上海地铁11号线和附近建筑工地的合作.

那只鸡让我想到了人fan子,可是鸡没错,人也没错,错的又是谁呢?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只有质量良好的代码,人们才愿意对外分享,也就是说,如果不开源,人们会愿意在组织内部接受质量更差的代码。”
也不一定,在我还是初学者的时候就愿意分享我的代码了,即使我写的很烂。写得烂的代码被其他人发现并指出,就是可以进步的地方。

阮大的分享路易吉事件的角度是我看到这么多相关内容当中最感兴趣的,待会打算好好看看这篇有关NPC的文章。说起来我也很久没有参与社会生活,每天只有上班和同事交流几句工作相关,午饭的时候闲扯一会,晚上回到家几乎就是一个人,上网,看视频,打游戏。周末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电影院。曾经一度想去报个志愿者之类的工作,但是看了一圈觉得跟我想象的志愿活动差好多,遂放弃。

这期内容好丰富,质量很高

报恩小鸡

收藏了好几个工具,这期阮老师水平真高:)

糖画、糖塑是否也能广义上定义为用糖来3D打印 ????

引用Will的发言:

感觉这期质量很高

你是认真的吗?观鸟神器引起轰动?没有太阳能板却能从光中收集能量、靠近电磁辐射源却没有工作演示的贺卡?好几斤的粗糙糖螺丝?

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的很多人会觉得美国很好,我个人觉得是因为美国通过它的媒体霸权在全世界不断的宣传导致的,所以这个其实是媒体霸权的优势。

NPC挺好的

引用stoner的发言:

阮大的分享路易吉事件的角度是我看到这么多相关内容当中最感兴趣的,待会打算好好看看这篇有关NPC的文章。说起来我也很久没有参与社会生活,每天只有上班和同事交流几句工作相关,午饭的时候闲扯一会,晚上回到家几乎就是一个人,上网,看视频,打游戏。周末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电影院。曾经一度想去报个志愿者之类的工作,但是看了一圈觉得跟我想象的志愿活动差好多,遂放弃。

我昨天也看了路易吉和这个作家之间的交流,他对人的主观能动性非常的在意,同时他自己也承认偶尔也会浪费一下午漫无目的的刷社交媒体。但愿我们保持自己的能动性,不会沦为NPC。

引用Hugo的发言:

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的很多人会觉得美国很好,我个人觉得是因为美国通过它的媒体霸权在全世界不断的宣传导致的,所以这个其实是媒体霸权的优势。

他在中国的影响是哪个媒体宣传导致的

拉长时空,谁又不是个NPC呢?

微信留言和这里不同步啊
fix: typo

`are you a NPC`

最近我的感悟是,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推销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只是你打工过程中“推销自己”的一个手段。。太多的半吊子程序员混的比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程序员好了。比如高P,比如网红,Java继父,鱼皮。。。

这一期的内容很扎实,花了以往两倍的时间拜读。

我的周五能量补充剂

Npc这事首先社会效率发展,要求你主动降维失去很多很多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其次是个人发现一些特殊容易出现的场景。比如a地去b地有两条道而你经常走其中一条非常熟悉,有一次你选择走另一条于是遇上了倒霉的事情;比如正常应该10点去做某件事情,有一次早了或者晚了然后发生倒霉的事情。如果真的存在某种内核设定,我是顺从的,演完这不长不短的一生如世间万物各种的归宿。

引用Will的发言:

感觉这期质量很高

确实,有一些启发

这是美国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尽管自身的诸多问题,依然能够对其他国家的人民产生吸引力。 -- 这就是高水平文化输出的结果

NPC这个很有感触,就像每天固定时间出门上班,就会在路上遇到同样时间出门的行人,电动车或者是汽车,就像固定刷新出来一样。

> 我喜欢科学的一点是,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会让你相信。

Sure... (經歷新冠疫情後的感想

“编程十年的感悟”,会码代码不是万能的,不会码代码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多学多用吧,不掌握工具,何谈解决问题?

引用zheng的发言:

“编程十年的感悟”,会码代码不是万能的,不会码代码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多学多用吧,不掌握工具,何谈解决问题?

圈子有限,我接触到的普通码工,技术掌握程度远远达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包括产品经理,对需求提出不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所以真的要尽量去头部大公司

NPC观点让我联想到卡辛斯基到警告,社会似乎正在向着卡辛斯基的预言在发展

坚定完毕!水文

引用zheng的发言:

“编程十年的感悟”,会码代码不是万能的,不会码代码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多学多用吧,不掌握工具,何谈解决问题?

你這個總結精辟

NPC那段看的我头皮发麻

美国这个很有意思,互联网之于美国就如美洲之于大英帝国,大大拓宽了美国的边疆,说实在的,现在生活在数字化的美国的人占了小破球的大部分吧,加密货币推广开来后情况更甚。

单词收藏助手 - 这个准备试用下,之前用的Saladict也是周刊推荐的,生词收藏了很多但又不会专门去看回顾。
新的插件有微信小程序同步,这个应该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

阮老师新年快乐

引用Zeed的发言:

那只鸡让我想到了人fan子,可是鸡没错,人也没错,错的又是谁呢?

我想到了那只鸡死后,他会不会尝试用同样的方法重新弄一个,然后都失败了

引用John的发言:

最后两条“言论”是一个人说的吧

两个同名的人的一次谈话,点进链接可以看到

引用stoner的发言:

阮大的分享路易吉事件的角度是我看到这么多相关内容当中最感兴趣的,待会打算好好看看这篇有关NPC的文章。说起来我也很久没有参与社会生活,每天只有上班和同事交流几句工作相关,午饭的时候闲扯一会,晚上回到家几乎就是一个人,上网,看视频,打游戏。周末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电影院。曾经一度想去报个志愿者之类的工作,但是看了一圈觉得跟我想象的志愿活动差好多,遂放弃。

这篇NPC的文章确实是好文,值得一读

越长大发现自己的渺小,社会不像小时候想的那样,自己确实也像是一个NPC,好像没什么能力改变现状。就是所谓的牛马吧。西方社会不是哪样嘛,我觉得他们普通的人幸福感比国人高,可能我是受到了媒体影响

NPC和细菌的理想结合起来看。NPC的意思就是很多人对世界是没有影响的。是一个稳定的零件。

引用Zeed的发言:

那只鸡让我想到了人fan子,可是鸡没错,人也没错,错的又是谁呢?

不一定要有错,谁都没有错,存在就是合乎逻辑的。

npc 这个观点跟我最近看的另一句话 刚好对上了

don’t hate the game, play the game

生活就像游戏,你需要成为玩家,而非npc
不要憎恨这个游戏,而是用心去玩它

我不但是个NPC,还是没台词没互动的那种

这里的NPC,不在于是不是留名青史,是不是左右逢源,关键在于是不是“被程序控制”

引用Hugo的发言:

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的很多人会觉得美国很好,我个人觉得是因为美国通过它的媒体霸权在全世界不断的宣传导致的,所以这个其实是媒体霸权的优势。

并不是霸权。认为是霸权这样的观点人,偏向粉红。

美国的优势 恰恰是 他们比较适度 的发声权。这点是更加 保守的 CCP 做不到的,如果CCP有掌握到美国那样实力的权力,CCP只会更霸权。

在CN就算你是 NPC 在B站或各种平台留点非主流的言,都会被各平台阉割。在美国就好的多。

为啥 CCP 会这么在意发言呢?因为 CCP 在民国之后,创始人总结了两个杆子出Z权。其中之一就是 笔杆子。可以说,他们把 KMT 的这个漏洞补上了,因为他们曾经就利用这个漏洞。在信息技术可以覆盖到的范围内,可以看到 他们 的统治时间将会很长,除非他们自己在未来做的很过份。

另外,关于NPC 这一点。。我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个意识自证的世界。。认为 自己是NPC 的,想必过去都有一刻 强烈 希望 自己能平淡平安的 过好这一生。所以,自证了。

赞一个,这期确实比以往内容质量高

这期内容很扎实,对我挺有帮助的,感谢分享

内容质量很高

曼吉奥内是对引きこもり有什么偏见吗
网上的社交也是社交的一种形式,比如搞直播的家里蹲。

读过米塞斯的《人的行动》,或了解一些行动学方法论,就知道有关NPC的言论是多么的荒谬。

引用goku的发言:

我想到了那只鸡死后,他会不会尝试用同样的方法重新弄一个,然后都失败了

细思恐极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每个人不同的经历,早就不同的活法。

才知道此网站,这么多好文,荣幸

引用Mantou的发言:

他在中国的影响是哪个媒体宣传导致的

是大家自身对世界信息获取渠道的扩展导致的,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
BTW,美国在国人的视角中,并不是个向往的地方。

引用Qin的发言:

才知道此网站,这么多好文,荣幸

我也是,哈哈哈

24年最后一期

谢谢阮老师的推荐,我已经买了《我的几何人生》

"你可能是一个 NPC",确实很有共鸣,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具体过程就不说了,但是警察的处理方式完全是按照流程办事,没有人性可言,当然他确实有和你解释,说话的方式也很委婉,但在本质上就是推卸责任,不去处理解决问题。

给阮老师挑个刺,Sean Carroll / 肖恩卡罗尔,到底是生物学家还是物理学家?

父亲的重要性对丘成桐老先生是终身的,我们这些人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自我封闭沉迷娱乐的我们这些NPC可能是没有好的启蒙教育,但受过基本的教育又占着信息时代便利,应该好好思考下去处并付出行动了。

无头鸡让我想到了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真快呀,又到一周周五的时间了,马上就到2026年
i am an NPC

确实越来越感觉自己像一个 NPC,没有时间思考,每天都是重复的

周五了!!!

周五跑来看看周刊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了,今天的周刊还没更新...

我不想再看到AI

引用Will的发言:

感觉这期质量很高

附议+1

阮老师什么时候给自己的网站添加dark mode 哈哈

请把标题里的可能去掉, 谢谢

想要活得好,把别人当NPC

社会规范、社会流程加上“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活以及刻板印象,并且技术依赖的角度来说,人越来越“被动”,在被动中,往往成为越来越难以做出自主决策的“随波逐流”,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不想成为那朵被人推着走的浪花,但很多时候就是无可奈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很多国人都很有想法,但如果没有经过实践和不断修正,很多想法也真的只会被埋没掉。
最终剩下的百不存一,而在这样的剧烈“卷”之下,“躺平”、“家里蹲”,又如何去激励人让人变得更好呢?
这部分我目前始终没有答案,只是想办法参考自己的成长之路与对心理学的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去找到更多的支持,从万法中找更多的符合能够积极激活人的东西。
或者这也是一种“说教”,但如果没有经过这个时期,人又如何能够明白因材施教和自我激发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唯一途径?

利用白砂糖进行 3D 打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棉花糖,在加热器上熬成糖稀,然后再用吹风机吹成不同造型的棉花糖

引用Zeed的发言:

那只鸡让我想到了人fan子,可是鸡没错,人也没错,错的又是谁呢?

错的是你自己, 偷换概念, 惺惺作态假慈悲

引用dante的发言:

最近我的感悟是,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推销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只是你打工过程中“推销自己”的一个手段。。太多的半吊子程序员混的比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程序员好了。比如高P,比如网红,Java继父,鱼皮。。。

确实如此…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NPC聚集地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