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17 期):我不想让你记住我的脸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20年7月24日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7月10日,华为公司为喀麦隆国营电信公司 CAMTEL 建造的机房启用,造价为1700万美元,存储容量为 2,000 TB,是非洲中部最大的机房。(出处

本周话题:我不想让你记住我的脸

上海电视台最近报道:"本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的薛家宅小区,正在推行门禁系统的人脸识别。小区居民必须在指定时间,到社区办公区录入自己的脸。"

人脸识别系统将来就安装在每栋楼的门口,居民进出的时候,就识别一下。

我的第一反应是惊吓,以后每天何时到家、有没有在家过夜,有关部门就都知道了。难道上下班打卡还不够,到家也要打卡吗!

人脸识别其实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门禁方案,局限性很大。普通摄像头的识别准确度有限,最好使用 3D 摄像头,而且很不方便,戴着墨镜、口罩、帽子,就没法识别,夜里还要必须对着人脸亮灯。

电视里说,这个项目是徐汇智慧公安项目,属于社区智能化管理和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小区安防,加强人口精细化管理。小区的党总支书记说,这可以防止陌生人和小偷入内。

但是,门禁卡不也是这个效果吗?没有门禁卡的人进不来,而且现在小区都有摄像头,何必一定要装人脸识别呢。

这个项目还有数据安全问题。人脸的数据保存在哪里呢?如果保存在云端,每次识别都要向机房发出请求,速度肯定不会特别快,还存在通信失败的可能性;如果保存在本地,小区所有居民的人脸数据,就储存在社区某台电脑的硬盘里面,这样是否安全,会不会有很大的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这个项目是政府全额出资。在我看来,那些人脸识别的方案公司,才是真正的赢家,尽管方案本身有种种缺陷,但还是赚到了大笔的项目费,没准就是他们怂恿政府上马这个项目。

人脸识别是很敏感的事情,我觉得,国家应该出一个法律,规范一下。到底哪些机构、哪一级政府有权收集人脸信息?是不是任何组织都有权这么干,各种 App、楼宇的业主委员会、小学幼儿园、社区停车场等等,为了安装门禁,要收集人脸信息行不行?

更重要的是,法律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居民是否有权拒绝提供自己的人脸信息?我不想让你记住我的脸,可以吗?

TypeScript 视频教程

前端现在有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使用 TypeScript(简称 TS)。

简单说,TypeScript 就是在 JavaScript 的基础上,强制变量必须注明类型,使得前端脚本由动态类型变成静态类型。

静态类型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化了编码纪律,很多错误在编译阶段就能发现,减少了线上报错,特别适合长期维护和多人合作的项目,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长期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这一点,大厂和大项目往往更愿意采用它,Vue 3.0 的代码 98% 由 TypeScript 编写。

但是,由于多了一层类型规则,TypeScript 的学习成本要高于 JavaScript。很多同学觉得不适应,不容易掌握。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由 开课吧 提供的 0 元资料 《TypeScript视频教程》,180分钟的讲座,帮助初学者学会 TypeScript。

这套教程共分10节课,每节课10-20分钟,总长180分钟。不论是睡前、上下班还是午休,只要有一点时间,就能学完一节课。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免费领取!

资讯

1、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

7月2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在日本发射升空。这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航天器,已经在该国掀起了科学热潮。

2014年,阿联酋宣布将在2021年12月该国成立50岁周年之际,向火星发送一个轨道探测器。当时,这看起来像是痴人说梦,该国没有航天工业,也没有航天科学家,所有的经验只是组装过一颗卫星,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为27岁。

阿联酋希望通过火星项目,能够引发国民对基础研究和科学课程的兴趣,激励整个阿拉伯国家的年轻人,加速该国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2、威尼斯的海闸

威尼斯是一个海边城市,由于地面下降,经常遭到水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想出了一个计划,在海水进入泻湖的三个入口(下图),安装了78个浮动水闸。上周,这些黄色的水闸终于完工,进行了测试。

平时,水闸都在水底,是不可见的;一旦发生大潮,水闸就会升起,挡住潮水,防止泻湖内的城市被淹。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工程整整用了15年才完工,还无法保证一定有效。

3、一日人生(2020版)

十年前的2010年7月24日,英国导演凯文·麦克唐纳德(Kevin Macdonald)和 Youtube 合作,邀请全世界的人们上传自己当天的日常生活片段。结果收到了189个国家/地区提交的80,000多个视频,长达4,500个小时。他用这些素材剪辑了一部90分钟的纪录片,取名为《一日人生》(Life in a day),目前在 Youtube 上已经观看了超过1600万次。

现在,他又和 Youtube 合作,拍摄《一日人生》的2020版,邀请大家上传2020年7月25日这一天的生活片段,上传到官网。下面是2010版的预告片

4、Youtube 最热门视频

一个数据科学家分析了2019年美国 Youtube 的7万部热门视频,发现美国人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居然是韩国 BTS 组合的歌曲《Boy With Luv》,全年播放了1.9亿次。截止本周,这首歌的全球播放量达到了8.5亿次。

这只是韩国娱乐业 K-Pop 在美国极其流行的一个例子,BTS 是现在美国最受欢迎的乐队。韩国女团 Blackpink 的 MV 最近打破 BTS 的记录,在 Youtube 上架 24小时内,播放了8000万次。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和最佳外语片都给了韩国影片《寄生上流》。韩国娱乐业的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5、寻娃瓶装水

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家超市里,一款瓶装水外包装上印有"寻娃启示",包含失踪儿童的照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失踪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并留有联系方式。

据了解,这是饮料品牌方和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合作推出的,目的是帮助失踪儿童家庭寻找自己的孩子。寻娃瓶装水仅售一元;瓶身上孩子的信息是经过家长授权后才发布的,而且这些信息会不断更新,如有孩子被成功找到,平台会及时联系厂家撤掉该孩子的信息。

6、一句话消息

  • Facebook 的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机器人,可以将光纤包裹在高空电线的外面,大大降低了高速互联网的布线成本。

  • 苹果公司申请了一个耳塞专利,只要把这个小玩意塞进耳朵,就能测量心率、血容量和呼吸频率。

  • 尼康召回了一款16年前生产的胶片相机,而且只召回其中的152台,官网上给出了具体的产品序号。这种事情似乎只可能发生在日本。

  • BBC 提出由于气候变暖,夏天正变得太热了,成为人类的灾难。

文章

1、Web 开发者需要的10个 Chrome 浏览器插件(英文)

本文推荐了10个对 Web 开发很有用的 Chrome 浏览器插件。

2、SHA-256 的原理(英文)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步步演示 SHA-256 算法,如何将字符串变成一个256位的哈希值。

3、JavaScript 函数作用域解释(英文)

本文是 JavaScript 初学者教程,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 JavaScript 的函数作用域规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法点。

4、我忽视的几个 CSS 基本知识(英文)

作者谈了几个他初学 CSS 时忽视的几个知识点,可以借此复习一下 CSS 基础知识。

5、GPT-3 模型的图灵测试(英文)

GPT-3 是 OpenAI 公司开发的一个 AI 模型,能够自动生成文本。作者对它进行了图灵测试,跟它对话,看能不能分辨出对方是一个软件。

6、印度高铁为什么造不起来?(中文)

2015年,印度政府把1700公里高铁合同给了日本。日本政府承诺提供低息贷款,还同意转让技术。5年过去了,印度高铁依然没有开工,一公里也没有造出来,这是为什么?

7、立讯代工 iPhone 背后的故事(中文)

台湾《商业周刊》的长篇报道。王来春曾是富士康(鸿海子公司)的第一批打工妹,打工10年后创立了立讯精密,现在的市值已经超过了鸿海。Airpods 和 Apple Watch 都是立讯代工,并即将成为第一家代工 iPhone 的内地企业。

8、最长的单字母域名(英文)

作者写了一个脚本,寻找最长的单字母域名是什么。所谓"单字母域名"就是域名都由单字母构成,比如aaa.com

工具

1、Passbolt

一个开源的密码管理器,可以自己架设 Web 服务。

2、PasteMe.cn

一个文本分享网站,不需要注册,会对输入的文本或代码生成 URL,支持密码和阅后即焚。(@lingr7 投稿)

3、Shoelace

一个 Web Components 组件库,非常易用,很推荐。

我觉得,HTML 自定义元素才是网页组件发展的方向,因为根本不需要学习任何新的 API,用的就是 DOM 语法。

4、webtorrent-desktop

一个 BT 下载的跨平台桌面客户端,可以一边下载一边观看视频。它使用 WebTorrent 协议,所以实际上是一个网页应用,用 Electron 包装成桌面软件。

5、tbify

国内连接 npm 源服务器很慢,tbify 这个工具可以自动将 npm、yarn 等包管理工具连上国内的淘宝镜像,对工具和系统都是非侵入性的。(@fjc0k 投稿)

6、easy-monitor

Node.js 应用的性能监控工具,可以定位线上故障。代码开源,支持私有部署。(@yj1991 投稿)

7、3D 封面生成器

在线工具,让一张平面图片变成 3D 书籍封面。

8、Wiki.js

架设个人 Wiki 的 Node.js 应用。

9、Brick Block

一个浏览器小游戏,使用砖块随心所欲建造大楼,只支持桌面浏览器。

10、remark42

开源的评论服务,可以用来为静态网页加上留言功能。

资源

1、Rust 语言之旅

Rust 语言的中文版在线教程,通过可以运行的小例子介绍语法,从 Hello World 开始讲起。

2、网络实时摄像头目录

这个项目收集世界各地的网络实时摄像头,可以查看实时影像。目前,收集的美国摄像头有3500个,中国摄像头有32个。

3、木星相册

一个天文爱好者收集的木星照片。

4、麻省理工学院的统计学课件

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统计学课程的 PPT 课件。

5、没有博士学位者的 TensorFlow 和深度学习教程

谷歌发布的英文教程,没有高深的数学,向初学者介绍 TensorFlow 和深度学习。

图片

1、吉卜利钟

东京的日本电视台附近有一座巨大的机械钟,是由动画大师宫崎骏设计的,被称为吉卜利钟。

整点报时的时候,它的各个部分都会旋转,机械小人进进出出,发出呼啸和叮当声。

这座钟耗费了超过20吨的铜和钢,有三层楼高,宽18米,包含了30多个机械装饰物,包括加农炮、几个铁匠,一个旋转的车轮、茶壶、两个钟形活塞。

2、亚马逊工牌

亚马逊公司的工牌,不同年资的员工有不同的边框颜色。

20年以上的员工,银色。

15年以上的员工,紫色。

10年以上的员工,红色。

5年以上的员工,黄色。

0~5年的员工,蓝色。

文摘

1、意大利瓦依昂大坝的教训

1943年,意大利为了获得战后重建所必需的电力供应,决定在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区修建一座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大坝----瓦依昂大坝(Vajont Dam)。根据规划,瓦依昂大坝的坝身高达230米。

1956年,大坝正式开始施工,采用了双曲拱结构。这种坝体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呈弧形,不但受力条件更好,可以承载更强的负荷,而且坝身可以造得很薄,节省了工期和用料。

1957年4月,大坝开工不到一年,罗马的政客们便放了一个大卫星:大坝改成为核电站配套服务的抽水蓄能电站,高度从初始的230米增加到264.6米,这样就使水位上升到722.5米高程,库容也增加到初始设计的三倍,达1.65亿立方米。

1959年秋天,瓦依昂大坝竣工,1960年2月水库开始试验性蓄水。原本相对稳定的岩层在巨大的水压下开始渗水,水和岩层深处的粘土发生作用,坡体开始变得不稳定。同年10月,当水位到达635米时,左岸地面出现一道长达1800~2000m的裂缝,随后发生了局部崩塌,塌方体积达70万立方米,坝前出现高达10米的涌浪。一个月以后水位上升到652米,崩塌滑坡再次发生,岸坡位移速度达到每天3.5厘米,恐惧万分的水电站工人连夜撤离了,蓄水随后停止,水位降至600米以下,位移随即减少至0.3厘米/天左右。设计部门认为,水位上升引起孔隙水压力上升是造成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并认定降低水位上升速度可以阻止滑坡发展。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这一措施受到了一定成效,但随着蓄水和排水试验的反复进行,岸坡位移也随之时大时小,始终无法彻底消除,库区地震也十分频繁。

1963年初开始,蓄水试验的步子再一次加快。随着库区水位不断地提高,某些控制观察点录得每天超过0.5厘米的移动量,到了9月初,水位提高至715米时,位移速度已增至每天3.5厘米。主管部门为了降低位移速度,开始缓慢降低水位至705米,但从9月28开始瓦依昂地区普降大雨,进一步恶化了岸坡结构,所以位移不但没有降低,反而继续增加,至每天超过20厘米的惊人水平。瓦依昂山谷中发出奇怪的声音,水库里的水也变得浑浊,山脚下的公路在两年的时间里移动了半米多。当地政府发出警告,惶恐不安的村民开始陆续逃离家园,然而这一切已经太晚太晚。

1963年10月9号22点39分。连日大雨刚刚停息,这是一个雨后晴朗的夜晚,瓦依昂山谷仿佛睡着了一般,夜幕下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安宁。就在这一刻,瓦依昂水库南坡一块南北宽超过500米、东西长约2000米、平均厚度约250米的巨大山体忽然发生滑坡,超过2.7亿立方米的土石以100公里的时速呼啸着涌入水库,随即又冲上对面山坡,达到数百米的高度,整个时间不超过45秒。滑坡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几十公里以外都能听见。

(上图为当年发生滑坡的山体)

此时水库中仅有5000万立方米蓄水,不到设计库容的1/3。所有的水在一瞬间沸腾起来,横向滑落的滑坡体在水库的东、西两个方向上产生了两个高达250米的涌浪:东面的涌浪沿山谷冲向水库上游,将上游10公里以内的沿岸村庄、桥梁悉数摧毁;西面的涌浪高于大坝150米,翻过大坝冲向水库下游,由于坝下游河道太狭窄,越坝洪水难以迅速衰减,致使涌浪前峰到达下游峡谷出口时仍然高达70米。洪水彻底冲毁了下游沿岸的1个市镇和5个村庄。从滑坡开始到灾难发生,整个过程不超过7分钟,共有1900余人在这场灾难中丧命,700余人受伤。

唯一在洪水中幸免于难的是瓦依昂大坝本身。坝体设计方案提供者----意大利模型结构试验研究所(ISMES)不愧是世界顶尖的结构力学研究所。

另外一个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的是身处瓦依昂水库北岸山坡的萨索镇(Casso),由于地势较高,滑坡体冲到小镇脚下仅几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全镇数千人因此逃过一劫。大难不死的萨索人事后足足举行了一个月的弥撒,并在每年的10月9日举行纪念活动,感谢万能的上帝对小镇的庇护,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上图为滑坡发生后,大坝上游完全泥石填满)

灾难发生后,意大利政府在对灾民进行紧急救援的同时,还不得不面临瓦依昂水库的善后处理问题。从那一天起,大坝就失去了蓄水和发电机能,只有巨大的坝体保留在原地,直到今天。

由于坝前滑坡体对大坝产生的压力很大,灾后的首要大事就是抽空水库中残留的蓄水,并紧急开凿另外的穿山水道,将奔流而来的上游来水引开,绕过瓦依昂水坝流入皮亚韦河。善后工程进行了一年多方告结束。至于对灾民的安置、赔偿,灾区重建等工作,则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言论与数字

1、

至少12年 Kubernetes 经验。

-- IBM 招聘云工程师的公告,但 Kubernetes 是2014年发布的。

2、

抖音与 Instagram 有一个根本的不同。

Instagram 通常是漂亮的人、漂亮的地方、漂亮的东西,充满了自恋的气息。抖音则是好玩的,多样的,有趣的。

-- Hacker News 读者

3、

波士顿这个城市起源于一个运输牛群的中转站。该市混乱的道路(下图),来自原来牛群走的路。

-- David Perell

4、

信息成瘾指的是强迫性信息消费:明明已经看完所有内容,你仍在继续滚动浏览 Facebook;你刚刚关闭 Instagram,立即再次打开它;你每五分钟拿起手机,检查有没有新的通知。

-- 《什么是信息成瘾》

5、

一家公司获得垄断地位以后,就不需要从任何形式的产品开发获益了,只通过市场营销或金融工程就能增加利润。最终,公司就会被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控制。

-- 史蒂夫·乔布斯

6、

锚定偏差(anchoring bias)指的是决策时严重依赖第一个可用的信息。

比如,你走进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发现的第一件商品,是一条价值500美元的运动裤。接着,你看到另一条价格为300美元的运动裤时,就会觉得它很便宜,实际上如果首先看到这条300美元的裤子,你会觉得它根本不便宜。

-- 《锚定偏差》

回顾

2019年的本周(第 66 期):创业不是零和游戏

2018年的本周(第 14 期):马斯克的人生才是梦想家的人生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润乾报表
润乾报表

留言(61条)

隱私真是非常關鍵。

要隐私还是要安全?

小区刷卡刚改成人脸识别,大家普遍认为刷卡太落后隔壁都是人脸识别了。。。

关键的隐私数据肯定是脱敏的啦
只有像csdn早些年不规范那样才会存原文啊
现在哪家网站会存用户真实的密码呢
脸的信息存储一样啊
脱敏之后的信息只能用于该项目的比对

“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乃突过于先进国。” ——梁启超1909年8月12日

国内完全没有隐私权一说,任意一个物业和小区就能随意把弄,从疫情期间就能看出来了

锚定偏差,其实就是锚定效应,上一份工资对下一份工资,也有重要的影响

阮老师就住在上海啊哈哈

如果没有法律层面的约束,政府和这些厂商会一步步试探大家的隐私底线在哪!

脸不脸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漕河泾有商汤!

泻湖可还行,拉肚子拉出来的湖?????
潟湖

人脸识别在小区推行 政府有了数据和监控 小区成了创新先进 公司中了标赚了钱 唯一的输家只有。。

阮老师,早上好

引用threezhiwang的发言:

关键的隐私数据肯定是脱敏的啦
只有像csdn早些年不规范那样才会存原文啊
现在哪家网站会存用户真实的密码呢
脸的信息存储一样啊
脱敏之后的信息只能用于该项目的比对

存原文的多的是

也许很快倒垃圾也要扫你脸了,
政府应该自建数据服务,而不是一味外包。
毕竟我们信的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政府。
看看FB泄露了多少次了。

第一次看到把寄生虫译成寄生上流的

赞成阮老师的看法,很多系统作用并不大,都是拿着国家的钱瞎搞

·12年经验 哈哈~~

信息成瘾,说的就是我

瓦依昂大坝没塌,水库两边的山塌了,这大坝确实牛!

人脸扫描着实有点超前了,代表我们小区先进、安全、有牌面?无非还是一个门禁而已,刷卡时没卡能混进去的,换成刷啥都一样。但是隐私信息保管在物业手里我是不赞同的

pastme 有个同款pastebin.com


个人隐私还是要重视

我在高中的时候信息成瘾,几乎五到十分钟就刷一次人人和空间。为了改掉这个陋习,我把我的智能机换成了老人机。工作后混了几年日子,又有类似的势头,快节奏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即使有些我并不关心,而我的解决方案是所有社交+必用软件装在iphone里,而这部iPhone只放在公司,工作日才看。另外一部手机有少量必备软件,rss订阅一些我认定的一些高质量内容产出。我不再想去看朋友圈,感觉很开心,一天有大量时间干想干的事情

2018年的本周(第 14 期),看到这期封面马斯克吃煎饼果子的照片,惊讶于已经每周看周刊两年多了.

每次都是扩大知识的阅读

引用threezhiwang的发言:

关键的隐私数据肯定是脱敏的啦
只有像csdn早些年不规范那样才会存原文啊
现在哪家网站会存用户真实的密码呢
脸的信息存储一样啊
脱敏之后的信息只能用于该项目的比对

为何还有这么天真的人?

乌鲁木齐市民对刷脸表示习以为常

k8s的前身是Borg,Borg 03-04年就诞生了。所以,还是能找到人的

本来应该是政府职能的部分,都被外包出去了。

引用threezhiwang的发言:

关键的隐私数据肯定是脱敏的啦
只有像csdn早些年不规范那样才会存原文啊
现在哪家网站会存用户真实的密码呢
脸的信息存储一样啊
脱敏之后的信息只能用于该项目的比对

看来你不怎么关心社工吧,知名网站的密码泄露一直都有,不过现在管制的严,新闻不让报了。

看到马思克这张吃煎饼的照片就像是上一周,恍如隔世,时光在加速。

引用threezhiwang的发言:

关键的隐私数据肯定是脱敏的啦
只有像csdn早些年不规范那样才会存原文啊
现在哪家网站会存用户真实的密码呢
脸的信息存储一样啊
脱敏之后的信息只能用于该项目的比对

信息泄露是很危险的,甚至有内部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甩卖信息。了解一下社工库吧

刷脸某种程度上侵犯个人隐私,也从来不用刷脸支付。刷卡和刷脸两种方式都应该提供,大家自行选择用哪种方式。

说真的,以目前中国的居民小区已有的安全措施之严格程度(特别是相比欧美国家),人脸识别显得非常多余

引用Zhengyaing的发言:

如果没有法律层面的约束,政府和这些厂商会一步步试探大家的隐私底线在哪!

从政府层面讲,你认为你还需要试探嘛,考虑下国情

刷脸系统的破解有多种方法:
第一种,门禁自动应答系统,就是只要按家里的房号,楼下门禁就会自动打开。
第二种,远程开机系统,把一部旧手机改装到家里的对讲机里,以后只要给旧手机打电话,楼下就自动开门了。
第三种,有人把对讲机加入了智能家居里,通过手机app直接开门。
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

每周必看

这些人脸数据存在哪?
谁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性?
大数据时代别说各种大数据对个人画像无比精准了,现在连人脸肖像这点基本的隐私都不能得到保证,而且很多物业外包的这些公司根本不能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性,想想就很可怕。

想看google的TensorFlow 和深度学习教程,可惜被墙了。。。

看到尋娃瓶裝水還真是令人鼻酸QQ

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估计只有3个月,半年,1年,3年,5年的工牌

在本周话题之中,不是小区的党委书记而是居委会的党委书记,里面一些描述都需要修改。一个居委会会管辖多个小区

突然想起之前看的一个抖音视频:说外国买锁子,只有同类型的锁子钥匙都是一样的

感觉可奇怪,神舟5号你喷喷,汶川地震你喷喷,人家妇女生个有dna缺陷的孩子你喷喷,搞得是华大把这个孩子dna搞坏的,难度dna检测一定万无一失吗?出了事才到处讹人,有意思?

隐私问题其实是能力问题.根本没有边界.

放在10年前,人脸数据不会成为隐私数据,采集了也没有用处.
而今天,一个人的气味也不会成为隐私数据,但假设未来生物技术进步,人人都能拥有狗的嗅觉,气味就会变成隐私.

我们所恐惧的人肉搜索,深究的话你会发现你根本无能为力,接触必留痕迹,很多你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都能联系到你.

人都有杀人的能力,但基于社会契约,我们放弃杀人的能力,换取不被随意杀的权力.
隐私问题或许能从这个方向获得妥协

感觉娃哈哈那个例子有一个分布式更新的问题。

引用lucky的发言:

赞成阮老师的看法,很多系统作用并不大,都是拿着国家的钱瞎搞

是拿着纳税人的钱瞎搞

引用TaylorBu的发言:

是拿着纳税人的钱瞎搞

拿着工地上的人的血汗钱 瞎搞。

坝体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呈弧形,想象不出是什么样子

这就是科技公司想要效益,政府部门想要政绩,但实际的效用和民众接受度都说不上真的是好事。在实用和规范的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东西要考虑。

引用微wx笑的发言:

坝体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呈弧形,想象不出是什么样子

就是蛋形

现在高校关于人工智能的科研大多也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做不出来东西。

每期必看,赞

PasteMe.cn 如果不做关键词限制和内容审查,应该抗不了多久。

引用微wx笑的发言:

坝体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呈弧形,想象不出是什么样子

半个球

引用秦寿的发言:

PasteMe.cn 如果不做关键词限制和内容审查,应该抗不了多久。

哈哈????

引用dzxmer的发言:

要隐私还是要安全?

隐私和安全本来就不是矛盾体。一些另有所图的人总是在混淆视听。

引用jade的发言:

“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乃突过于先进国。” ——梁启超1909年8月12日

说得太对了!这期周刊里面的两件事很有对比意义,一是小区人脸识别,二是寻娃瓶装水。我敢保证:一以后会越来越多,迅速普及,二则只是昙花一现

引用ww的发言:

感觉娃哈哈那个例子有一个分布式更新的问题。

这都能想到那去...可能分布区域不是特别广吧

引用Zhengyaing的发言:

如果没有法律层面的约束,政府和这些厂商会一步步试探大家的隐私底线在哪!

结果发现大家根本没有底线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