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成都建筑师刘家琨,本周获得号称"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上图是他的作品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via)
技术炒作三十年
大家有没有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媒体就会大肆炒作一种新技术,宣扬它将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全社会都在关注,人人都在谈论。
这种炒作就是大家常说的"风口"吧。突然之间,风就起来了,如果正好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你能举出多少个这种炒作的例子?
一个国外程序员根据回忆,列出了过去三十年主要的几次技术炒作。
- 1998-2001 年:互联网 WWW
- 1999-2006 年:Java
- 2004-2007 年:Web 2.0
- 2007-2010:云计算
- 2010-2015:社交媒体
- 2012-2015:物联网
- 2013-2015:大数据
- 2017-2021:区块链
- 2021 年至今:人工智能
大家觉得,这个时间列表是否准确?
我的亲身感受是差不多。这是主要的几次技术炒作,而且这些技术都成功了,所以炒作的时间才会持续这么久,两年到五年,然后被下一个热点取代。
当中,还有许多次小的技术炒作,但都没有那么成功,持续时间就没有这么久,很快退潮了,比如元宇宙、Web 3、AR/VR 眼镜、3D 打印、自动驾驶等等。
一种新技术能够带来大规模、长时间的炒作,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它有真东西,确实能对社会经济带来非常有感的变化。
上面列表的每一种新技术,确实都是大的突破,改变了技术方向,没有一个是虚的。如果再加上智能手机、短视频、加密货币,可能就把最近三十年大的技术"风口"都包括了。
我以前有一个误区,看不起技术炒作,认为那只是一窝蜂的音浪,跟娱乐版的明星炒作没什么不同。
人到中年,我才意识到,这种观念大错特错,技术从业者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每一次技术炒作,不仅是音浪,更是机会,会带来空前的关注、疯狂涌入的资金、以及切切实实的需求。炒作规模越大、程度越厉害,带来的机会和资金也就越大。
每一次大规模的技术炒作,都会诞生一些快速增长的指标公司,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如果你正好身在其中,事业和财富都会随之起飞。
让我们现实一点,一个工程师最有技术生产力、创造力、事业起飞的时间窗口,就只有那么几年。如果个人事业要快速起来、为未来铺好道路,光有技术还不够,还必须赶上至少一个大的技术风口,用外部的资金和需求放大个人努力。
否则,单靠自己的成果积累,就太慢了,很难快速到达更高的层次,很可能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年,还是在做一些基础的事情。如果出现技术升级,使得你的技能过时了,后面的路就难了。技术风口其实是实现个人阶层飞跃、人生翻转的最可行的路径。
所以,每一轮大的技术风口并不完全是一哄而上的炒作,里面包含了一些真正的机会,值得关注和跟上。这也是为什么周刊每一次都对新技术倍加关注、积极评价的原因。
当然,赶上技术风口的前提,还是要有真才实学,能做出实打实的产品。否则,真遇到风口,你也无法脱颖而出,拿到技术炒作的红利。
[活动] AI FOR CODE 创意挑战赛
上周提到的全国 AI 编程大赛,大家还有印象吗。
这次大赛为了让更多人参与,除了常规的"应用赛道",还特别设置了"创意赛道"。
只要有创意,就能参加,不需要具体的实现,实现交给 AI。
创意赛道从今天(3月7日)开始,就可以提交作品了,到3月27日截止。
如果你有想让 AI 实现的创意(点子),不妨发布到作品提交专区。发布时,需要按照模版要求提交。
注意,发布的创意需要公开可见,这样才能让大家投票。得票高的创意,将有丰富的奖品。
每个人最多提交5个创意。如有团队使用你的创意完成项目开发,你将获得神秘大礼!
不要错过本次大赛,只要你有想法,就有机会得奖。提交创意和投票的详细介绍,可以点击这里,或者扫描上面海报的二维码。
修复壁画的新方法
意大利帕多瓦教堂,曾经有一幅巨大的中世纪壁画,非常精美。
但是,这幅壁画在1944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炸毁。
下面是壁画的虚拟重建图(局部)。
壁画被炸毁时,人们把墙壁的碎片收集起来,一共有88000多块,存放在博物馆。
下面是碎片的照片,这些碎片大概只占原始壁画的10%。
碎片的数量太大,缺失又太多,从来没人敢于尝试将它们还原。
但是,1992年的时候,博物馆曾经将所有碎片拍成了数码照片。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数学教授马西莫·福纳西耶(Massimo Fornasier)得知了这件事,决定基于这些数码照片,使用计算机进行壁画还原。
这幅壁画在战前,曾经有过一张黑白照片(下图),可以作为修复的依据。
马西莫教授的第一步,是将这张照片上色,还原成彩色照片。
然后,将碎片进行图像吻合,一块块找到它们的位置(下图)。
下面是碎片上墙的样子。
缺失的部分,团队用灰白颜色补全。
全彩的虚拟效果图如下。
科技动态
1、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的"蓝色幽灵"登陆器,成功登陆月球,成为第一家登陆月球的民营企业。
2、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改造了老鼠的毛发基因,成功培养出了长毛鼠。
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培育长毛象。
3、本田公司推出一款口袋妖怪摩托车,外形非常惊艳(下图)。
4、联想推出一款太阳能笔记本,上盖覆盖了太阳能电池。
据说阳光下放20分钟,可以播放视频1小时。但是怎么看,都不如外接一个太阳能发电板实用。
5、微软将在今年5月关闭通信服务 Skype,由 Teams 替代。智能手机出现之前,Skype 是最流行的国际电话软件。
文章
1、流式 HTML(英文)
AI 的聊天对话都是流式加载的,本文介绍一个技巧,不使用 JS 也能加载流式内容。
2、不要用 TypeScript 枚举(英文)
TypeScript 官方已经不建议使用 enum(枚举)语法,作者建议改用字符串的联合类型代替。
3、我如何使用 roboscribe 音频转文本(英文)
一篇教程,作者使用软件 roboscribe 将播客转成可用的文本,这事要比听上去麻烦。
4、如何测试电梯(中文)
本文将电梯抽象成一个"有限状态机",设计测试用例。(@lezhi12 投稿)
5、我为什么选择 Firefox(英文)
作者介绍 Firefox 浏览器胜过 Chrome 的几个地方,有些功能大家可能未必知道。
6、脚本代替别名(英文)
常用的终端命令,往往可以设置别名(alias)作为快捷方式,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方式,用脚本代替别名,更容易维护。
7、Tailscale 对我很有用(英文)
作者介绍自己的 Tailscale 用法,将不同的设备组成一个虚拟局域网。
工具
1、Yaak
一个测试 API 的开源桌面软件,功能比较全。
2、cleanmac
清理 macOS 系统的一个命令行脚本。
3、Lynx
字节开源的一款跨平台原生应用开发工具,使用 Web 语法,生成各个平台的原生应用,类似于 React Native。
4、appstat
监控 Windows 应用的资源占用(内存、CPU、网络)的一款工具。
5、Maestro
一个 Web 和 手机的 UI 测试工具,只要写好配置文件,就能自动运行测试。
VS Code 插件,方便在不同的 Git 仓库、不同的分支之间切换。(@jackiotyu 投稿)
一个 Python 脚本,将 markdown 格式的中文 Hugo 博客帖子,翻译成英文。(@Rico00121 投稿)
8、O-Spy
一个 Web 应用的记录并回放用户操作的工具,用来远程调试。(@wqcstrong 投稿)
开源的离线翻译服务器,号称资源消耗低,CPU + 1G 内存即可运行,支持调用沉浸式翻译。(@xxnuo 投稿)
一个开源的 Next.js 应用,通过点对点通信,实时分享你的屏幕。它会生成一个房间码,其他人访问这个房间,就能看到你的屏幕。
AI 相关
1、olmOCR
一个使用 AI 模型进行文字识别(OCR)的 Python 工具。
2、Probly
一个基于 AI 的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在浏览器中对表格运行 Python 代码。
每天自动抓取 Hacker News 热门文章,通过 AI 生成中文播客。(@Y024 投稿)
4、语析
基于大模型,进行知识库管理与生成知识图谱的工具。(@xerrors 投稿)
西北工业大学 ASLP 实验室开发的一个 AI 音乐生成模型。(@JoeDeanx 投稿)
资源
Meta 公司的 AI 实验室,展示最新的成果。
2、ProWords
一个基于 AI 的单词记忆平台,根据职业身份生成例句,代码开源。(@winterfx 投稿)
梵蒂冈的圣彼特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是世界最大教堂,这个网站提供它的 3D 模型还原。
这个网站根据你画出的形状,返回匹配的 Unicode 字符,包括 Emoji 字符和东亚文字。
图片
1、奥乐齐的条形码
奥乐齐(Aldi)是一家德国连锁超市,为了方便用户扫描条形码,把条形码印刷得特别长。
小包装商品无法放置那么长的条形码,奥乐齐就会设法放置多个条形码。
上图的奶酪通心粉,在侧面和底部都有条形码。
2、乐高日心仪
国外网友使用乐高积木,搭建了一个可以转动的日心仪。
上图中,中间黄色的是太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有22.5°的倾斜角。
地球的旁边还有月亮。月亮其实有5.15°倾角,但是肉眼不容易察觉。
它是可以实际运转的,内部结构很复杂,有大量齿轮。
文摘
作者:伊森·埃文斯(Ethan Evans)
我是已经退休的亚马逊副总裁,在亚马逊待了超过15年,领导过800多人的国际团队。
我任职期间,亚马逊股票涨幅高达9082%,因此我对普通人的许多生活困境并不了解。比我更高级的副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就更是如此了。谈论自己的财富是大多数高管都避而不谈的禁忌话题。
今天我想谈谈一个小问题,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就举四点:1) 我没有任何抵押贷款,2) 每两周有一个女佣为我打扫一次住宅,3) 我付钱请别人帮我的花园割草, 4) 我50岁就退休了。
普通家庭,即使是工程师和知识分子,也没有这些福利。
在我上面的高管,享有的福利就更多了,我看到的就有:1) 有专门的度假屋,雇了多个工作人员长期看守;2) 私人飞机;3) 私人助理,不用自己付账单、买杂货或接孩子,助理处理一切;4)私人司机;5)孩子上贵得惊人的私立学校;6)他们想住哪儿就住哪儿。
经济成本从来不是这一类人的障碍。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例子,说明高管与员工是如何脱节的:结束远程工作,重返办公室。
高管的财富使他们有不同的选择。大多数高管把工作和职业成功放在生活的首位。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很少能成为高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利用财富为自己购买时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小部分时间花在家人身上。如果工作是你生活的重心,那么重返办公室就自然是一个优先事项。
你想象一下高管的工作场景:无需通勤,司机会送你到家,你一心工作,无需赶回家接孩子,助理会帮你做这些,你也无需购物、打扫或做饭,佣人会做这些,无需辅导作业,好学校会提供辅导。在这种情况下,回到办公室感觉非常"值得"。
这不是一篇反对高管个人财富的长篇大论。毕竟,我付出了25年的生命,得到了一些财富。相反,这是一种解释,以便你了解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脱节。
如果你需要影响高管,而他们的经历可能与你的现实生活脱节,请通过故事、视频和数据帮助他们看到现实。请记住,他们确实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这并不一定会使他们变得邪恶,只是脱节了。我不想发生"脱节",但必须承认这种情况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言论
1、
兼职创业不是可以长期坚持的事情。如果你上班时整天面对电脑,回家后又坐在另一台电脑前开发自己的软件,那将让你筋疲力尽。
你可以这样做几个月,但问题是,企业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起步,很多人就会放弃。
-- 《关于独立开发》
2、
在开始一个项目时,一定程度的天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知道这条路有多难,我可能永远不会开始。但由于我完全不了解未来的挑战,所以我只是一头扎进去,一路摸索。
-- 金茨·齐巴洛迪斯(Gints Zilbalodis),拉脱维亚导演,他的作品《猫猫的奇幻漂流》(Flow)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
3、
你编写的每一行代码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 bug。除非你绝对需要这行代码,缺了它程序就会受影响,否则就不要写。不要编写你用不到的抽象层。如果优化会增加任何复杂性,就坚决不要优化。
4、
我对 AI 的看法是,AI 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人类与它共同创造,创造的结果好坏与使用它的人的质量高度相关。
与 AI 交谈不像在与一个人交谈,而像在与人类的集体思维交谈。AI 不应该让你减少思考,而应该帮助你增加思考,AI 是你的杠杆,可以让你拓展自己。
-- Alex Komoroske,美国程序员
5、
10个人开会,可以没有主持人。100个人开会,必须有主持人。1000个人开会,需要一个组委会。
扩大10倍,需要将知识/资源推向极限,但是扩大100倍,需要跳出现有的维度,重新安排一切。
-- 《你的下两个零》
往年回顾
一周是一年的2%(#293)
与孔子 AI 聊天(#243)
前端与后端,谁更难?(#193)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143)
(完)
ccc 说:
4、
我对 AI 的看法是,AI 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人类与它共同创造,创造的结果好坏与使用它的人的质量高度相关。
与 AI 交谈不像在与一个人交谈,而像在与人类的集体思维交谈。AI 不应该让你减少思考,而应该帮助你增加思考,AI 是你的杠杆,可以让你拓展自己。
-- Alex Komoroske,美国程序员
这期这个说出了目前 AI 的用法。
2025年3月 7日 08:34 | # | 引用
Hu 说:
AR/VR 眼镜、3D 打印、自动驾驶。
AR/VR眼镜在游戏上是很成功的,怎么能说他是昙花一现呢?
3D打印至少这个技术是真实存在的,淘宝上也很多人用3d打印卖东西。
自动驾驶,很多车也有了啊,只是不能完全自动驾驶而已,只是开累了让自动驾驶顶替一会,或者让车在停车场自动找停车位。
2025年3月 7日 08:51 | # | 引用
Ken 说:
公司昨天已通知全部装Teams,替换skype。好好的钉钉,几乎只用于打卡和请假,人家就是不用。
2025年3月 7日 09:10 | # | 引用
姜珹 说:
对于技术炒作,借用黑神话里的一句话,你不炒作别人怎么知道这东西牛逼肯砸钱给你呢?
2025年3月 7日 09:11 | # | 引用
稻草人 说:
最近发现 我周围新开了很多看护和送葬服务的店铺,可能是人口老龄化特别严重吧。以后的技术发展可能真的像科幻电影中,有钱人老死后可以把自己的意识移植到他人身上。
2025年3月 7日 09:36 | # | 引用
和光同尘 说:
Proword的创意不错,但是我使用15分钟后发现,这款背单词软件有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复习功能和趣味性,所有单词都没有英文释意,另外有些单词的释意并不准确,甚至有缺漏。大家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最好是手机端和网页端都能用的那种,谢谢
2025年3月 7日 09:53 | # | 引用
zone 说:
趁着AI还未定型赶紧用,将来少不了买各种普通会员,VIP会员,超级会员。
从古至今,书籍的垄断、知识的垄断、信息的垄断,接下来是可能是算力的垄断。
2025年3月 7日 10:08 | # | 引用
CryptoMichael 说:
那个电梯测试,我说一个痛点,就是很多联动电梯完全不考虑1层的特殊情况,上下班高峰的时候,1层必须停,否则两个电梯从-1同时往上走,一个停一个不停,极大地浪费了运力,1层还一堆人上不去。
2025年3月 7日 10:12 | # | 引用
花楹 说:
同意,1层不同电梯的上行按钮应该独立控制,而不应该一个停了,另一个就灭了
2025年3月 7日 10:39 | # | 引用
sam 说:
我觉得关于炒作有点幸存者偏差
只记载下来成功的炒作 失败的炒作避而不谈
2025年3月 7日 10:40 | # | 引用
Albert 说:
他这个程序应该是AI自动生成的,我猜用的是 https://replit.com/ 这个网站
2025年3月 7日 10:47 | # | 引用
信天翁大跌眼镜 说:
谢谢使用和反馈,因为开发时间比较短,所以很多功能没有做,比如你说的复习,也有很多地方比较粗糙。如果有其他好用的希望也能分享给我,谢谢
2025年3月 7日 10:48 | # | 引用
callen 说:
不知不觉,做了快20年的技术了。看着一波波的风口,从身边吹过。真是小富靠勤,大富靠运啊。
很赞同下面的话:
让我们现实一点,一个工程师最有技术生产力、创造力、事业起飞的时间窗口,就只有那么几年。如果个人事业要快速起来、为未来铺好道路,光有技术还不够,还必须赶上至少一个大的技术风口,用外部的资金和需求放大个人努力。
否则,单靠自己的成果积累,就太慢了,很难快速到达更高的层次,很可能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年,还是在做一些基础的事情。如果出现技术升级,使得你的技能过时了,后面的路就难了。技术风口其实是实现个人阶层飞跃、人生翻转的最可行的路径。
2025年3月 7日 10:51 | # | 引用
觅楽 说:
或许我们应该像看待望远镜的发明一样理解AI:当伽利略第一次指向星空时,望远镜没有替代天文学家的思考,而是重构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维度。AI正在成为人类认知的"引力波探测器",让我们得以感知思维宇宙中那些原本不可见的涟漪。
2025年3月 7日 10:54 | # | 引用
bestcoder 说:
三个人开会,也得有主持人
2025年3月 7日 10:57 | # | 引用
DD 说:
我一直无法理解元宇宙究竟想搞什么,可能是因为我喜欢玩mmorpg吧
2025年3月 7日 10:59 | # | 引用
lin 说:
是这样的,看你想要的规模吧
2025年3月 7日 11:21 | # | 引用
sa1l 说:
欧陆词典我用着挺好的,手机上可以导入mdx词典,手机上看英文书能直接查词,查的词进入生词本后还方便后续背词,还支持自定义AI模型,放入自己的apikey
2025年3月 7日 11:24 | # | 引用
水桶腰男孩 说:
就问个问题你身边的人使用了这些技术了吗,我是觉得没有达到那种普遍的消费级别
2025年3月 7日 11:51 | # | 引用
lunone 说:
enum的那个,跟人抬杠了好久,终于可以骄傲的说,我TM是对的
2025年3月 7日 11:57 | # | 引用
吉吉如律令 说:
多邻国呗
2025年3月 7日 12:09 | # | 引用
sunflower 说:
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脱节,这并不一定会使他们变得邪恶,只是脱节了
-----------------------------------------
特权阶层内部人士的有限自省,将问题简化为“认知脱节”,回避了财富分配机制和权力结构的深层追问
2025年3月 7日 12:11 | # | 引用
lin 说:
你觉得这能实现吗?你这种感觉太天真了
2025年3月 7日 13:34 | # | 引用
dwy 说:
不过现在确实有类似的,比如富豪购买血液,定期为自己换血,保持自己年轻,类似将别人的身体移植到自己的身体,保持自己的意识
2025年3月 7日 16:50 | # | 引用
RedNax 说:
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都不能算成功。
VR也不算(现在就Meta一家还在死撑)
不过3D打印肯定算是成功了,毕竟3D打印的成功就在于快速做原型和一些传统大规模工业制造很难造的领域(比如火箭发动机),用3D打印取代工业化大规模制造本来就没有意义。
2025年3月 8日 03:06 | # | 引用
leech 说:
黑神话里哪里有这句话?
2025年3月 8日 08:42 | # | 引用
Liu 说:
10个人开会,可以没有主持人。100个人开会,必须有主持人。1000个人开会,需要一个组委会。
真的是量变引起质变,数量多起来以后事情就会变得特别复杂。
2025年3月 8日 09:03 | # | 引用
nono 说:
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2025年3月 8日 14:26 | # | 引用
leo 说:
博客能不能加一个目录导航呢,现在不太方便在各个分类中跳转
2025年3月 8日 14:47 | # | 引用
xiaolong 说:
元宇宙他么到底是个啥玩意,忽悠
2025年3月 8日 16:20 | # | 引用
kvii 说:
我到不用命令行 alias,而是用 ctrl + r 搜索之前执行过的命令。要是命令行也能像 IDE 那样提供补全就好了。比如输入 g s 就提示 git status 这样。
2025年3月 8日 17:55 | # | 引用
Bread 说:
对我来说PC上区别不明显,但是Firefox手机版支持插件(之前的chromium阵营只有kivi,并不好用,现在edge似乎已经在测试这个功能了,但无论如何,Firefox在这方面是领先的),输入框可以设在下方方便单手操控,并且常规网络即可多设备同步,这是我选择Firefox的理由
2025年3月 8日 21:59 | # | 引用
495425 说:
是否再github上也有如此的科技周刊?感觉刚刚看过
2025年3月 9日 10:52 | # | 引用
Lionad 说:
“创造”这个词很虚,“AI不会创造”相当于什么也没说。举个例子,DeepSeek R1 在创造“精巧的比喻”这个点状能力层面就远比大部人好。
2025年3月11日 00:34 | # | 引用
igeo 说:
文中有一处不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有22.5°的倾斜角。
实际角度为23°26′,约23.5°。
2025年3月11日 14:58 | # | 引用
姓王者 说:
人工智能上个世纪也有"热潮",只是现在才发扬光大
2025年3月11日 21:15 | # | 引用
踵华 说:
钉钉能有飞书好用,国内我用过最舒服的办公软件就是飞书了,没有之一。
2025年3月14日 11:57 | # | 引用
Randy 说:
Enum那个如果是联合类型,那只能通过下标取值了吗?
2025年3月14日 16:28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