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布尔斯廷在美国去世。
我很爱读他的书,下面的文章就是我写的纪念文章。
=============================================
两个永恒之间的布尔斯廷
阮一峰 / 2004.3.8
中国读者熟悉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博物学家和前国会图书馆馆长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上个月28日因肺炎在华盛顿去世,享年89岁。他一生中出版过20多本著作,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两套三部曲----《美国人》三部曲和人类文明史三部曲----上个世纪90年代曾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国内翻译出版,在读书界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布尔斯廷1914年10月1日出生在美国南部的亚特兰大,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代。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在一次为一个犹太工厂主辩护时,得罪了当地的反犹主义者,全家被迫离开佐治亚州,迁移到北方的俄克拉何马州,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在哈佛大学完成英国历史和文学的本科学业后,他获得了罗德奖学金的资助,前往牛津大学攻读法律,并通过了英国律师考试,成为了少数可以在英国高等法庭出庭辩护的美国人之一。1940年,他回到美国后在耶鲁大学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子承父业当上了一名律师。他的第一本书就叫作《神秘的法学》。
1944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一个教职,从此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学术生涯。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了法律研究,而将兴趣转移到了历史研究上。在读书期间,他曾经有一个独特的学术观点,认为美国人实用主义和注重现实的民族性格,来自与自然环境的斗争。边疆开拓经历,决定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实践重于理论,行动重于思想,经验重于传统)以及政治制度(非常灵活和具有弹性)。阐述这个观点可能构成了他后来写作《美国人》三部曲的主要动机。
1958年,《美国人》的第一卷《殖民地经历》出版,后面的两卷《建国经历》和《民主经历》分别于1965年和1973年出版。这三部曲以150万字的篇幅,全景式地展现了美国从殖民地一直到当代的400年间的历史发展,引起了轰动。布尔斯廷也因此确立了美国史专家的学术地位。
这套三部曲获奖无数,最后一本《民主历程》还夺得了1973年普利策最佳历史学著作。它们也充分反映出布尔斯廷著作的特点,那就是视野开阔、博引旁证,以细节取胜,你几乎很难相信世界上居然有人知道这么多。但是对于这种独特的"畅销书风格"一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肯定者认为这种风格生动活泼,不落俗套,在大量看似平常和细微的事件上得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否定者认为他的著作不过是"快餐"历史学,过于表面和肤浅,太关注现实生活,而忽略了背后的意识形态。
就在布尔斯廷教学和研究生涯一帆风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原来他还在哈佛大学做学生时,曾一度信仰过左翼的激进主义思想,并在1938年短暂参加过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后来因对斯大林主义和苏德达成互不侵犯条约的失望,而退出了该小组。1953年,他因这段经历受到了众议院非美委员会质询,他作出了妥协,提供了该小组其他参加者的名单。这件事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受争议的事件,60年代末美国学生运动高涨时,他的课因此受到抵制,他本人也遭到学生的冲击,为此他不得不离开了已经执教25年的芝加哥大学,前往史密森博物馆担任馆长。
布尔斯廷是美国学术圈内有名的酷爱读书的学者。1975年福特总统提名他担任国会图书馆第12任馆长,他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去世后,现任馆长毕灵顿(James H. Billington)这样评价他:"他建立了国会图书馆图书资料中心,在全美国积极推动阅读。他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扫除无知和愚昧,他也十分关心如何恢复人们对阅读的兴趣。他发起了重修杰弗逊大楼的计划,并争取到了国会的支持,使其重新成为了美国读书人的圣殿。......他是一个为书而生的人,是上帝赐给美国的礼物。"
在日常生活中,布尔斯廷有早期清教徒的特点,生活态度严肃保守,不喜欢打领带,而喜欢戴领结。他也是一个十分勤奋的学者,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写作。以至在审议他担任国会图书馆馆长的听证会上,好几个参议员要求他如果担任这个职务,就不能把精力放在写作上。他最后只答应不在工作时间写作,其他时间----周末、每个工作日的晚上和清晨----依然笔耕不缀。
1987年,布尔斯廷主动辞去了国会图书馆的工作,过上了退休生活。在1995年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探索者》的结尾,他这样写道:
"身处两个永恒----逝去的往昔和未知的将来----之间,我们从未停止追寻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感。"
这句话也是他的一生的最好写照。
(完)
Ben 说:
你把他的名字写错了,不是Broostin,是Boorstin,害得我搜了半天...
2010年1月 7日 07:56 | # | 引用
xixih 说:
“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了法律研究,而将兴趣转移到了历史研究上。”
法治不是形式上的依法治国,法治要在一片土地里扎根,需要历史文化的传统,需要公民有对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的信仰。这也是美国人的价值追求。
也许(没有依据的猜想),布尔斯廷是出于此转而研究历史。对美国历史的研究也是法治史观研究的一部分吧。
“他还在哈佛大学做学生时,曾一度信仰过左翼的激进主义思想,并在1938年短暂参加过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后来因对斯大林主义和苏德达成互不侵犯条约的失望,而退出了该小组。”
2010年1月 7日 22:16 | # | 引用
Timesand 说:
因为研究历史可以扩展人的视野,获得极大的不同的人生体验,贺卫方教授也是对历史研究情有独钟。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朋友们都喜欢历史。
2010年1月16日 18:46 | # | 引用
杨经纬 说:
阮兄,此类的文章最近两年基本见不到了,你对这些不再感兴趣了吗,还是没时间读?
2017年8月26日 23:39 | #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