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收购MBO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7年1月31日

今天,我读到郎咸平教授的一篇演讲,题目是《非常不幸,长虹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讲了长虹怎么由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变为亏损的。

我强烈推荐这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一看大型国有企业的幕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我的一些笔记。

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国有企业开始正式推行私有化(对外宣传用语叫"产权改革"),其中的一种手段就是"管理层收购",缩写MBO(Management Buy out),也就是将企业卖给管理者。当时的思路是这种方法只用于亏损的国有企业。

但是,正如我们可以预料的,"管理层收购"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为了将国有资产占为已有,那些厂长和经理们必然会先故意将企业搞破产,然后再低价收购。这就是长虹发生的故事。

当时,长虹的总经理倪润峰做了这样几件事:

第一件,人为制造大量坏账。

根据长虹的报表,我们发现......这些应收帐款从来没有收回过。 长虹为什么要储备这么多的可计提资产呢?我认为只有一个结论:倪润峰是想等到MBO时机成熟,一起计提,使长虹成本上升,造成企业亏损假象,股价下跌,企业净资产下降,他就可以低价收购了。

第二件,将企业的资金转为私有。

倪润峰通过应收账款,巧妙地将货款转移至子公司,再利用子公司隐蔽性好的特点进一步将资金转走,最后银行债权追索无门。我们现在研究长虹的一家子公司----长虹新艺。因为长虹新艺被注销,就有清算报告,长虹的一切藏污纳垢就被我挖掘出来了。长虹投资1个亿,清算报告显示实收资本8000万,还有2000万去向不明!清算报告指出:长虹新艺的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全部转移给四川长虹,听起来很感动啊!像这种感动的话一定有问题。长虹向长虹新艺投资1个亿,长虹新艺实际收到8000万,然后拿着这 8000万去购买固定资产,或者变成存货、货币资产,总共只有1600万,6400万资本金又去向不明!长虹向长虹新艺投资1个亿,损失了8400万。这只是长虹的一家子公司的情况,长虹有上百家子公司,长虹资产流失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第三件,炒作本公司的股票。

我们发现2004年以前长虹委托理财高达36.5个亿。 但他经营性的现金流从2002年6月后却是负的。在经营性现金流是负的情况下,长虹还要拿出36.5个亿去做代客理财,很不正常,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委托理财的回扣一般是1%左右,36.5个亿可以拿到约4000万的回扣,还可以有 8~10%的投资收益,这对于倪润峰有什么不好?好极了!委托理财可以动用本金,但在多笔委托理财中,长虹均不急于收回本金,而且这些委托理财都在季报公布的前一个星期一起到期,一到期长虹就续约,让证券公司长期占用该笔资金。受托为长虹理财的证券公司中,南方证券和汉唐证券均涉嫌挪用客户资金被相关部门调查(南方证券已破产清盘,汉唐证券已被吊销执照)。这些证券公司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到期前买入长虹股票,等到期了,8~10%的收益就成为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合并会计报表计算,在长虹本期的季报上,投资收益大幅上升,公布业绩显现后股价上升,证券公司套现离场,然后把股票收益和长虹分成。 这真是一举多得,妙!妙!妙!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长虹2004年度亏损了37亿人民币。

虽然倪润峰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一家曾经绩优的国有企业,就这样衰落了。而且我们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罢了,已经有无数国有企业通过这种黑色手段被私有化了。一些人因此暴富了,而千千万万的下岗职工则被推向社会,失去了生活保障。

郎咸平教授因此大声疾呼:

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没有起码的道德和良心!国企效益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国企老总处心积虑地把企业做坏,然后贱价收购,而且还是用国家和中小股民的钱。作为民营企业家,他本人没有什么错,为了追逐利润,他拿到国企后的必然选择大部分如此。当然也有好的,就是贱价买断工龄,拆毁工厂,盖房地产,因为这样来钱最快。这些被贱价买断工龄的工人被推向社会,他们不断聚众闹事,这就是我们改革的代价。而改革的成果被少数利益团体把持,他们能够收买地方政府,收买司法机关,收买专家学者,把这一切完全合法化,并美其名曰:冰棍理论。这就是我一年来所反对的。可悲的是,到今天为止还只是我一个人在大声呼吁。

......

长虹的案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利用中小股民的钱来吃空中小股民,他们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运用新型的资金运作手法,打压股价,套取掠夺国有资产,当然也包括银行的债权。你们给这些国企的贷款,他们通过转移资产到子公司,然后再转移到一个不知名的公司,最后回流到这些国企老总的手中。你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就像这样他轻轻地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你们觉得像不像一本小说啊?这样一本精心撰写的小说竟然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你们不觉得我是在讲一个我自己虚构的故事吗?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

又及,今天还有一篇报道《信贷资金违规入市手法揭密》,也值得一看。其中提到银行资金是怎样流入股市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信贷员称,自去年牛市普降之时,其所在银行分行就对VIP个人客户提高了贷款额度,如政府机构或事业机构官员,局级可贷到80万元,处级40万,一般员工也可贷款20万元到30万元不等。

  "这些贷款主要通过综合消费贷款项下进行,该项下不限用途。信用好的,有个担保就可以了,手续很简单。"这位信贷员称,仅1000多个VIP客户和一些关系户,其放贷规模估计可达一两亿元。"此外,房地产抵押贷款项下装修费贷款也是一个伪装,客户可轻松拿走几十万炒股。"

  除此两种方式外,通过信用卡透支取现、利用部分银行"加按揭"或"循环贷"等创新授信业务、包括保单质押在内的贷款,以及透过典当行进行融资等进行炒股也大有人在。

  不仅如此,该行内部员工也可以轻松拿到贷款。"刚入行的员工,还要一些抵押条件。至于工作几年的老员工,随便一个名目就能拿到几十万元,根本不管具体用途,多数挪作炒股。"这位信贷员称,只要贷款本金短期没损失,无非走个账而已,同事之间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仅如此,有关系的机构客户也能从该行获得贷款。目前,银行的信贷风险预防只是在贷前,至于贷款到了哪里,做了什么,银行则难以防止。因此,那些有关系的小机构客户可以通过关联企业获得贷款,并轻松进入某个证券机构营业部的账户。

(完)

留言(2条)

这个有看过,财经郎咸评有讲~

又长了见识哈,央视的经济人物搞得那么红,却很少能有让我自豪的感觉,这也许是其中之一的原因。
另外早听说过现在中国的个体户或私营企业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呢?希望指导下。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