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百年祭(旧文重贴)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8年9月 7日

天,我写了对"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一些感想。写完后,觉得意犹未尽。

我想起,2001年的时候,读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我写过一篇读后感,也谈到了"洋务运动",正好可以补充昨天的内容。下面就是我当年的那篇文章。当时,我自我感觉很好,就投给了《读书》杂志。但是,被他们退稿了。

=================================

李鸿章百年祭

作者: 阮一峰 / 2001.9.23 

李鸿章殁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换算成西历,就是1901年11月17日。再过几十天,就是他去世百年的祭日了。也许这是个注定不会被人们提起的日子。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前辈如曾国藩,同僚如左宗棠、张之洞,后生如盛宣怀、张骞,都在被重新认识和评价,但面对李鸿章,人们宁愿保持沉默。自从我偶然发现了这个日子,几次想动笔,又几次放下,一百年的时光变迁,并没有使评价李鸿章变得更容易一些。

提到李鸿章,人们容易把他和中国历史上一些屈辱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诸如甲午海战的失利、《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定等等。由于对这些事件负有直接责任,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进而成了某种国家落后的象征,是"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典型代表。但是如果我们考察历史的真相,追问"为什么出现在这种场合的总是李鸿章,而不是其他人?",就会发现问题的答案恰恰就是它的反面 ,李鸿章事实上并非推行一条卖国的路线,他希望通过洋务运动达到中国"自强"的目的,但是又不愿改变根本性的国家制度,这导致了他一生事业的最终总失败,也是他身败名裂的根本原因。

让我们来具体考察这几个事件,那都是发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的事。1894年的甲午海战,日本轻易全歼了北洋水师,举国哗然,纷纷指责李鸿章指挥有误。但不容辩解的是,没有李鸿章的苦心经营,北洋水师就根本不会存在。成立新型海军是他的建议,海军的经费是他千方百计保证供给的,海军的将官是他派出国培训的,舰队从国外购进的每一艘铁甲舰船,他都要亲自到码头查看。可就是这样一支他花费无数心血的舰队,到头来却被轻易地击溃,李鸿章的作战指挥失误也许是一个原因,但其中不含有其他必然的因素吗?如果换了一个人指挥,甲午海战就能取得胜利吗?这场战争的胜败其实在战争之前就已经注定了。进一步说,如果不是有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中国的战败也许在很多年前发生了。至于为什么是李鸿章出面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原因就更简单了:清政府发现偌大的中国除了他竟然找不到其他懂得外交谈判的官员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去东京进行停战谈判,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同意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这固然是无法让人原谅的,但是"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梁启超语),这样的结果换了别人恐怕也是很难避免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李鸿章就更被动了。当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匆忙西逃,逃命之际才想起了已年届八十,下台近五年的李鸿章,命令他赴京主持与八国的谈判,收拾北京的烂摊子。谁都明白这项任命极其危险,而且对个人没有任何好处,但李鸿章出于报国(清王朝)的考虑,还是决定北上,并在谈判结束后的几个月,死在了北京。

由此可见,李鸿章的恶名很大一部分是他"自找"的,如果他不是积极推行"自强"措施,这些事件也许就不会由他来承担。他不仅承担了他个人的责任,还要替腐朽的清王朝分担恶名。李鸿章不幸被历史选为主要的个人,来承担十九世纪中国的失败,并非因为他的无能和卖国,而恰恰在于他想改变国家的命运,就不得不去承担由此而来的责任。

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辩护,并不是本文的主旨,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的论文和专著了。我只是在想,他去世已经一百年了,如果说在他生前我们还不足以完整的评估他那些"自强"措施,那么现在我们应该能够客观的评价它们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巨大影响,我们不能只看见开花结果而忘了发轫之处。

光绪元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里曾这样谈到,他对当时中国的局势的看法: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媾煽,实惟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方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若非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天下危局,终不可支,日后乏才,且有甚于今日者,以中国之大,而无自强自力之时,非惟可忧,抑亦可耻。

从这个奏折看,李鸿章对国家危机的认识是很清醒的,他已经意识到了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他也曲折的指出中国的出路在于变革,虽然他没有明说,但实际上他开出的"药方"就是向西方学习,在中国进行从未有过的"现代化"运动。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的"现代化"始于李鸿章。

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为了与海军配套,他也同时建立了一系列军工企业(上海的洋炮局、江南制造局,南京的金陵机器制造局),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为了使军工厂生产出来的轮船可以找到买主,他创建了"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资本的企业之一;军工厂需要各种矿产和能源,于是他又开办了中国最早的近代采掘企业和冶炼工业(开平矿务局、漠河金矿);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根电报线都是在他领导下铺设的;他提出派遣人员外出留学,其中就包括后来造就大批人才的留美幼童;他在各省设立洋学局,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广方言馆),在天津设立医学堂;他同时也招聘外国人才到中国担任各种职位,使他们能够为中国服务,但对他们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的评价是:

"......李鸿章上升为自强运动无可匹敌的领袖,而且,虽然他只是一个省级大员(直隶总督),但由于他的职地靠近北京且得太后宠信,因此行使了中央政府的一些职权。超过90%的现代化规划是在他的襄赞下发动的。"

对于他的这些举措,梁启超称"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美国总统格兰特退休后周游世界,称李鸿章是他遇到的"四伟人"中的最伟大者(其他三位是德国首相俾斯麦,英国首相迪斯累里,法国总理甘必大)。

但是这些措施,在他生前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反而因为耗资巨大,使李鸿章倍受朝内"清议派"官员的抨击。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信里感叹:"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中国人心真有万不可解者矣。"

一旦甲午海战失利,李鸿章的下台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些措施的意义极其深远,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社会。也许李鸿章并没有想到,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采取的"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实际上是由他开创的。

从细节和局部上看,李鸿章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先进的,代表了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但就它们所想达到的中国"自强"的目的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李鸿章的思想核心仍然是为清王朝服务,仍然希望保留封建统治和现有的政治结构。他认为只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就足以抵御外来入侵,而不用学习西方文明真正的精华----政治制度、文化、哲学、艺术等等("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就意味着他所倡导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很肤浅、很表面的现代化,根本不足以达到国家真正的自强。梁启超谓李鸿章"只懂洋务,不懂国务",可谓一语中的,这就是他思想中最最落后的一面,也是他个人悲剧性人生的来源。李鸿章身后的毁誉荣辱皆系于此。

李鸿章死后,严复有一副挽联,上曰: 

使平生尽用其谋,其成功或不止此;

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何如。

从挽联看,严复对李鸿章是既有肯定,又有批评的。但他大概不会想到,李鸿章的声誉会在其后的岁月里下降到何等可怜的地步。好在百年时光悠悠,中国的历史也己进入了新的世纪,知其罪其,自有来人,想来在地下长眠百年的李公,可以瞑目了。

(完)

留言(46条)

在特定的时代,注定了一些人的悲剧。责任并不是依赖聪明可以逃避的。

陈宝琛的感春四首咏及时事,说到李鸿章苦心经营的水师惨败甲午,有“苦学挈皋事浇灌,绿荫涕尺种花翁”两句。跟你说的开花结果莫忘种花人倒是很像。

这么说来,退你稿的《读书》杂志确实不咋地,不过为了政治考量,还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历史课本还是把李鸿章描述为丧权辱国讨好慈禧的形象

,《读书》主编的水平不行,没眼光,他们杂志上的大多数文章明明写得都不如我嘛。今天重读了一遍旧作,依然还是这个想法。
---------------------------

哈哈哈哈……

恕我直言,我觉得《读书》不接受你的稿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你所说的,并没有史学或者见解上的新意。

你的博客界面越看越舒服。

当时中国唯一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这个有误。
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广东水师负责福建、南海。

就你这文字功力,不能在读书上发表是正常的。明明自己不行,却要看不起读书的主编,你的深度也可想而知。

严重同意,你写的这一篇,发在读书上 绰绰有余。


现在的读书,不同了,以前王小波发在读书上的文章,也没甩那么多学术腔。

梁启超谓李鸿章“只懂洋务,不懂国务”,我只叹仁兄“只视人情,不视国情”当然,对于像西绪弗斯式的悲剧人物等纯学术性问题可能要比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一点,特别是当你对教科书产生疑问的时候...

你的这一篇,内容上少了点东西,不知你看了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没有,看完那本书,再来写李鸿章,可以提高一点。

情绪化的文字

此文主观判断多于事实陈列,逻辑演绎不够严密。全文显得很个人化,缺少客观的精细史料支持。

就算不论内容如何,此文笔法距《读书》的文章稍也显幼稚。作者大概还没有充分受到“学术腔”的污染或者说熏染。或许作者觉得那种口吻没什么价值,但《读书》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此文显然更近于天涯煮酒一类的草莽风格,弄个精华贴没什么悬念。不需要去《读书》这样古板严肃的小众读物去自讨没趣。

想发在《读书》上,至少得把自己文中的“了”“的”“我”之类日常用语中极其频繁的字眼砍掉大半。大概这样才不会让编辑在第一眼生厌。

些许浅见,仅供参考

没错,看过同学存着的许多本《读书》,他还存一种《万象》,风格差不多吧。里头学术腔超浓阿,看不下去,不过说实话也看不太懂。

我在网上读过八十年代的《读书》,很多是牛b人写的,学术腔却基本没有。

我希望关闭留言板。让人能心平气和看,和静静思考。有些人不喜欢这里还极其变态地来,更变态的是不希望阮先生表达自己的读书心得。再次重申一下,不喜欢这里的家伙请滚蛋,不必留言找骂。

引用忍无可忍的发言:
我希望关闭留言板。让人能心平气和看,和静静思考。有些人不喜欢这里还极其变态地来,更变态的是不希望阮先生表达自己的读书心得。再次重申一下,不喜欢这里的家伙请滚蛋,不必留言找骂。
你也是不请自来,还要让别人回避。这类不负责任的言论,往往是破坏正常讨论和表达意见的罪魁。回复此类谩骂贴,实在是浪费笔墨,想必无论是博主还是读者,都更愿意看到对文章本身的讨论,而不会欢迎如楼上毫无意义的发言。

本文精华在第三段……

所谓历史 很大程度上是种个人的理解和阐释

根本无所谓对或错

而对所谓历史的真相

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想知道

被束缚在时空中的人类 没有必要为自己不能负担的承担去道歉


再投一次试试看,不接。过十年再投一次。改一下时间而已。好文章又不会烂掉。

从你的文章里我重新认识了李鸿章,以前只知道他是个反面人物,现在我终于能理解他本人的难处了!

楼上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从来都是人们自己虚构出来的,真实的世界哪里有什么正面和反面

李鸿章身上有着中国人官场上纵横驰骋无比卓越的政治智慧(这种东西不论到什么年代什么体制掌握国家权力都是一样的),有着为了强国富民肝脑涂地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有着根深蒂固的愚忠思想和深受封建体制教育影响下的狭隘观念。这些东西即便是现在当代中国人一样都或多或少在有所体现,只不过放在中国近代那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集中反映到李鸿章一个人身上,而使得他饱受争议罢了。从现代管理学和人性化的角度看待他能够看到他的许多优点,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他,“卖国”这两个字戴在李鸿章的头上也不无恰当。

对于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不妨学学美国人对待历史的幽默态度。Dan Brown 和 Pope 现在不都活得挺好。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个历史事件,不要说后人去发掘、追记,就是由当时人记载,事件牵涉的各方,记事一定不同(还不要说评论);当局者与旁观者,视角也肯定不同。一个历史人物,在战友、敌人、邻居、妻子眼中,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形象。关键看“历史”是谁写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中。毫无疑问,所谓“历史”,被有意屏蔽、改写的是大量的,被无意遗忘的是更大量的。”
我们老师博客上的一段文字,贴在这里似乎也挺适用,呵呵^_^

李鸿章不是一直很正面,很悲情么?

最近已经给李中堂翻案翻得很正面了。

引用SWX的发言:
恕我直言,我觉得《读书》不接受你的稿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你所说的,并没有史学或者见解上的新意。
同意这位仁兄所言

喜欢看你的日志:-)

引用SWX的发言:
恕我直言,我觉得《读书》不接受你的稿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你所说的,并没有史学或者见解上的新意。
也同意这个观点

我的确是不请自来的,但是非常反感安静看文章的氛围被打乱。前年我就开始在这里静静看文章,静静思考。今天有如此多的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乱七八糟的表现自己。请记住这里是一个普通人的私人领地,你同意观点也罢,有想法也罢,请放在肚子里,然后自己也去开一个博客,写给自己看就行了。

引用SWX的发言:
恕我直言,我觉得《读书》不接受你的稿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你所说的,并没有史学或者见解上的新意。


楼上仁兄,此言差矣。《读者》里有几篇文章有史学或见解上的新意,不过是本普及型的杂志,又不是学术专刊,读者层次也就定位在一般百姓,读者中,在读大学生、研究生占的比例还不如在读高中生多,所以在杂志里的历史、文化之类,包括评述还是以普及型为主,我倒觉得多半是阮先生太有见解了,不合主编胃口

被禁播的《走向共和》里也有为什么是李来签这个字,
不管真假,在这么大一个朝庭上,李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话,
他还会让自己来背这个遗臭万年的名声吗。
又因为这个,连张爱玲的名声都不香,
这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悲剧呢。

语言关:

以这两句为例:
“李鸿章殁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换算成西历,就是1901年11月17日。再过几十天,就该是他去世百年的祭日了。”

——李鸿章殁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换算成西历,就是1901年11月17日。
可以是这样:李鸿章殁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即1901年11月17日。

——再过几十天,就该是他去世百年的祭日了。
可以这样:再过几十天,就是他的百年祭日了。

“换算成西历”是废话,“该”是自以为是的用法,“去世”是重复。
你不是黄仁宇。

引用小扁豆的发言:

楼上仁兄,此言差矣。《读者》里有几篇文章有史学或见解上的新意,不过是本普及型的杂志,又不是学术专刊,读者层次也就定位在一般百姓,读者中,在读大学生、研究生占的比例还不如在读高中生多,所以在杂志里的历史、文化之类,包括评述还是以普及型为主,我倒觉得多半是阮先生太有见解了,不合主编胃口


那你看得“普及型”刊物还真不少。

引用pin的发言:
,《读书》主编的水平不行,没眼光,他们杂志上的大多数文章明明写得都不如我嘛。今天重读了一遍旧作,依然还是这个想法。--------------------------- 哈哈哈哈……

中国的主编不缺钙的凤毛麟角

这文章发《读书》确实有点高估

有没有看过赵焰的《晚清有个李鸿章》,2007年11月第1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鸿章先生其实是历史的替罪羊,封建正统的棋子,其实他本人很可悲,可怜。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又有谁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和人物呢,媒体和历史教科书都是为政治献媚的小丑,可悲啊。

难道是他一人的原因吗?他没得这么大本事,皇帝想打,他不打骂他,打了败了也骂他,你们有脑子没得,好好想想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

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

我是个门外汉,有几句话瞎说说:
1.我不同意什么普及知识和学术讨论之分,大家都只是站在一个特定的视角看待曾经的时空,能够普及的只是史实本身,评论一概都不能普及.因此,任何讲坛论坛,都允许表达自己的观点,受众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关心的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不关心的讲什么也没用.论据充分的专业一点,说理差的人家不能信服,仅此而已.
2.争论正常,激烈也允许,极端的评论亦可,而且应该欢迎,但重点是真正指出问题,论据支持,不是随随便便批评两句,不够资格,无知之类的,无谓的人身攻击则大可不必.

楼上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从来都是人们自己虚构出来的,真实的世界哪里有什么正面和反面
1900年,李鸿章再度复出,为清帝国的庚子战败向各国求和,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款总额为4.5亿两白银。中国四亿五千万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在签字回来后,李鸿章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沙俄强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
李鸿章的时代结束了,淮军的时代也结束了。

李鸿章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他是爱国的人。。。。
什么是正面和反面
79岁 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于北京,诏赠太傅,予谥文忠,晋封一等侯爵

说来说去,清朝的失败不仅是在清朝这个阶段开始。。。


是在这2000多年来封建社会的思想累计的结果。。。

怪的,不是清朝统治者无能,而是封建思想问题

引用我就是忍无可忍的发言:
我的确是不请自来的,但是非常反感安静看文章的氛围被打乱。前年我就开始在这里静静看文章,静静思考。今天有如此多的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乱七八糟的表现自己。请记住这里是一个普通人的私人领地,你同意观点也罢,有想法也罢,请放在肚子里,然后自己也去开一个博客,写给自己看就行了。


既然是留言版,当然允许自由发言。有观点和想法为什么只能放在肚子里呢。有什么忍无可忍的?

引用一点看法的发言:

既然是留言版,当然允许自由发言。有观点和想法为什么只能放在肚子里呢。有什么忍无可忍的?


人家可能是疯狂fans,见不得别人批评偶像,O(∩_∩)O哈哈~
Do not rebuke a mocker or he will hate you; rebuke a wise man and he will love you. 今天刚学到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O(∩_∩)O~

写得还好啊 比现在《读书》上的有些文章好些

不过说句老实话,

第一。 你的文章字数很尴尬,你叫他们放在哪里? 正文类? 太短;短书长?太长。

第二。 高手写字,深入浅出;低手写字,慢抬重举。你现在的水平是两不沾。。。

所以不好发表吧。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