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8年9月 6日

1.

今天中午,我去上海图书馆借书。一楼的"近代文献阅览室"正在举办一个展览《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建馆140周年馆藏文献展》。

我知道,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就是从这个机构开始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代科学技术的源头80%与它有关。(其余20%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有关。)这样的展览可不能错过啊。下面就是展厅的照片。

我随身没带相机,这是用手机拍的,不是很清楚,只能勉强看看。

2.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历史。

它的创立同曾国藩有很大关系。19世纪50年代,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战斗中,他亲眼见识了西方火枪大炮的威力,因此萌发了在国内设立现代兵工厂的念头。1865年,江南制造局在上海成立,专门制造军舰和枪支。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翻译大量的外文资料,因此1868年成立了一个翻译馆,负责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科技类书籍。现代科学技术就是从这个机构开始,在中国扎根的。

上面是一本19世纪出版的化学类书籍,里面已经有非常清晰的实验插图了。根据下面的文字描述,好像是在讲如何制造硫酸。

这是中国最早的英汉词典之一《中西名目字汇》。

这本是《微积溯源》(1897年),专门介绍微积分。我看了一下,这一页上是这样写的:

用代数以解任何曲线。其中每有几种数。其大小恒有定率者。如椭圆之长短径。抛物线之通径。双曲线之属径之类是也。

这同今天的高中解析几何课本,几乎一样啊!事实上,今天通用的很多科学名词,都是翻译馆最初定下来的。

这本是徐寿1871年出版的《化学鉴原》,里面提到了64个化学元素。它们的中文名字几乎都是徐寿起的,其中44个沿用到了今天,如钠钾锰镁等等。了不起啊,中国的化学源头就在我眼前这本书里,徐寿简直可以被称为中国化学之父。

3.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两张历史照片。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外景。翻译间都是在二楼。

翻译馆内。左起徐建寅、华蘅芳、徐寿。

4.

翻译书当然离不开翻译家。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翻译家的简历。他们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属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就好比将火种抛向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永远值得纪念。

徐寿(1818-1884)

无锡人。5岁丧父,由母亲扶养成人。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感到所学经史无裨实用,转而研读自然科学。他与同乡华蘅芳博览我国古代自然科学著作,并去上海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墨海书馆中买回《博物新编》等一批西方科技书籍自学。为弄懂一些科学原理,他们因陋就简,自制仪器,进行实验。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徐寿和华蘅芳受曾国藩推荐入其幕府。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徐寿、华蘅芳、徐建寅到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工作。当时曾国藩命他们制造一艘轮船。为此,徐寿和华蘅劳到安庆江边的一艘外轮上仔细观摩,并参考了《博物新编》上的略图,便开始研制蒸汽机。用了3个月时间,于同年七月十四日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汽缸直径为1.7寸,发动机速度每分钟240转)。接着对船体部分进行设计和制造。经过全体技术员工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同治四年制成一艘长55尺、载重25吨、时速约20华里的木质轮船,命名"黄鹊"号,成为我国自制的第一艘机动船舶。当时上海 《字林西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发出了"中国人创造力之成功"的惊叹。

同治六年,曾国藩派徐寿(其子建寅同行)到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主持技术方面的工作。鉴于当时我国发展军火工业的技术和原料都要依赖外国,他向曾国藩提出翻译西书、开煤炼铁、自造大炮、操练轮船水师4条建议,得到曾国藩的赞许。

同治七年翻译馆在江南制造局内成立,徐寿主持馆务,并亲自参加翻译工作,达17年之久。他不诸外语,由英人傅兰雅等口译,他进行笔述。从当年翻译出版第一部译著《汽机发轫》开始,共译介了西方科技书籍17部(计105本、168卷),专论9篇,计287万多字,内容包括化学、物理、数学、医学、军事学、工艺学等。其中化学较为系统,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多种。在合译《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时,对元素符号,他采用音译的方法,取原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凡金属元素一律加"金"傍,如将"Mg"译为"镁","Ca"译为钙。这一译法为我国化学界沿用至今,并被日本化学界所借用。

徐寿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他为人耿直,不愿为官,不图厚禄,在其制成我国第一艘轮船后,清廷曾赐予"天下第一巧匠"悬额,但他从未悬挂,一直孜孜兀兀地勤奋工作,终于积劳成疾,于光绪十年八月初六日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 终年66岁。

徐建寅(1845--1901)

徐寿的次子。在少年时代,受其父影响,就培养出了对科学浓厚的兴趣。1862年,在他18岁时,就在安庆协助其父徐寿研制蒸汽机和火轮船,先后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以及"惠吉"号等近代兵轮。

徐寿父子为了更好的研究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申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与西人韦烈亚力、傅兰雅、金楷理等共同从事译书工作。徐建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了大批西方科技著作如:《化学分原》、《声学》、《电学》、《兵学》、《器象显真》、《器象显真图》、《汽机新制》、《汽机必以》、《运规约指》等二十多种,为我国引进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多门类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在中国化学、制造学发展史上,起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作用。

1874年,江南制造局设立龙华火药厂,徐寿父子又致力于中国最早的火药研制。这年徐建寅又奉调到天津制造局,在徐寿、徐建寅的主持下,上海、天津两局在中国最早采用铅室法生产硫酸。

1875年,山东拟设机器局,在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的极力推荐下,徐建寅奉调赴山东总局务。在徐建寅和其弟徐华封等技术人员的努力之下,山东机器局创办成功。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开创了引进国外机器设备,由自己的技术力量独立自主建设近代企业的范例。

徐建寅通过在山东机器局这段时期的工作,和李鸿章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李鸿章准备以德国为榜样筹建北洋海军,需要有懂得技术的内行去办理订购兵船等事宜,于是在推荐李凤苞出使德国之后,又于1879年推荐徐建寅以驻德使馆参赞名义,专门负责到德国及英、法考察造舰、兵工,订购船只。徐建寅到英、法、德等国"留心访询"后,最后在德国司坦丁(今波兰什切青)伏尔铿船厂订造了两艘铁甲船,就是有名的"镇远"和"定远"----中国北洋舰队的两支主力。徐建寅到欧洲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游历各国工厂"。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人员第一次对欧洲的近代工业进行系统的考察。徐建寅在"欧游"的二十来个月中,参观考察了八十多个工厂和其他科技单位,近二百项工艺设备、管理方法,汇集成书《欧游杂录》。《欧游杂录》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纪实文献,为研究近代中西交流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史料。1881年,徐建寅还撰写了大批技术性论文寄回国内,发表在《格致汇编》上,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1900年张之洞在湖北办工业,练新军,邀请徐建寅前去工作,徐建寅又到了武昌、汉阳。庚子之后,外国停止向中国供应火药。徐建寅一肩挑起设计、安装、试制的担子,三个月办成一所"保安火药局",生产黑色火药。原有的"汉阳钢药厂",是准备制造硝化纤维无烟火药的,也因为洋工离厂,投产无期。于是徐建寅又到钢药厂试制无烟火药,试制很快获得成功。然而正在工厂准备投产时,1901年3月31日,试验室发生爆炸,徐建寅不幸罹难,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为事业捐躯的科学家。

舒高第(1844-1919)

(照片缺)

曾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34年,是我国早期著名的科技翻译家。

舒高第出生在慈溪庄桥舒家(现属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的一个农民家庭。当时家境贫困的舒高第进教会开办的男生住读学校求学。聪明上进的舒高第深受老师们喜爱,1859年老师回美国时带他和几位高才生一齐赴美深造。他学习的专业为医学,1867年毕业,成绩列全班第一。后又在神学院深造,1873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回上海。适逢李鸿章创建兵工厂,即聘精晓英语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舒高第为技师和医师。后应广方言馆总办李兴锐之聘,于1877年到上海广方言馆任英文教习,执教26年余。该馆亦称上海同文馆,成立后培养出第一代精通西文和西学的中国学生。上海广方言馆与京师同文馆、广州同文馆一起,自1863年至1906年,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和大批正规的翻译人才,被誉为我国近代翻译人才和外交官的摇篮。舒高第在任教期间,将在国外学到的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对培养我国早期外语、外交人才作了不少贡献。

自1878年起,舒高第兼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翻译。在晚清自强运动期间,该馆为我国惟一的专门译书机关。其译书之系统完整,质量之高与影响之大,均为一时仅见。该馆共翻译出版过约 200种西书,从军事应用技术、工艺制造技术的引进,到声光化电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介绍,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不少西方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代表了洋务运动时期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能了解的西方科技知识的最高水平,在中国近代科技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舒高第是该馆最主要的一位中国口译人员,其译作颇丰,在中国译员中名列第一。

赵元益(1840~1902)

(照片缺)

江苏新阳人,光绪举人,精通医学。清同治八年(1869年)应邀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曾作为医官,随从出使英、法、比、意4国使馆工作,归国后重返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光绪二十三年与董康等人创立上海"译书公会",同年与吴仲韬创立"医学善会"。所译著作,侧重于西方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有《儒门医学》、《光学》、《西药大成》和"《法律医学》等,其中《西药大成》是当时最大的一部西药译著,《法律医学》是我国第一部翻译西方法医的著作。

华蘅芳(1833-1902)

机械工程专家、数学家。中国早期掌握和传播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徐寿等人试制成中国第一艘实用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主持制成硝酸和氢气球。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方术、积较术、数根术等方面的成就,翻译了多种近代科技书籍,较早地将近代矿物学、生物进化论、概率论等介绍到中国。为中国科技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华蘅芳,字畹香,号若汀。1833年出生于江苏金匮(今无锡)南延乡荡口。其父华翼伦为举人,官至四品。华蘅芳自幼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却对算学入迷。其父为他买回了一些古算书,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传统数学。他还与同县的徐寿(1811~1884)互相造访,商讨学问,结为至交。他俩曾去上海墨海书馆拜访翻译西方近代科技书籍的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并结识了容闳(1828~1912)和外国传教士伟烈亚力(A.Wylie,1815~1887)、傅兰雅(J.Fryer,1839~1928)等人,开阔了眼界。华蘅芳不仅钻研书本,而且还重视实证和动手实践,这在当时的知识界是十分可贵的。他和徐寿曾在家乡将水晶印章磨成三棱镜作白光的分色实验,还测试过枪弹弹道的抛物线。

1861年秋,两江总督曾国藩筹办安庆军械所。于1862年初华蘅芳和徐寿应曾国藩的邀请前往,专办制造事宜。1865年,曾国藩会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并调华蘅芳、徐寿前往"建筑工厂,安置机器"。1867年,华蘅芳、徐寿开始与外国人合译西方近代科技书籍。翌年制造局内设翻译馆。从此,华蘅芳把主要精力用于译书,同时进行数学等方面的研究。1876年格致书院成立后,他前往执教10余年,并参加院务管理工作。1887年他到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担任教习。1892年到武昌的两湖书院、自强学堂讲授数学。1896年回到江南制造局的工艺学堂,任数学教习。1898年回到家乡,在无锡竢实学堂任教。1902年逝世。

他毕生致力于研究、著述、译书、授徒,工作勤奋,敝衣粗食,淡泊名利,不涉宦途,在科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5.

除了中国本国的翻译家,还有一些外国人也参加了翻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傅兰雅。

傅兰雅(1839--1928)

原名John Fryer,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海斯镇一穷苦牧师家庭。贫困的家境使他从小养成了发奋学习、努力向上的性格。他自幼向往中国,萌生来华工作的愿望。稍长,曾在酒厂当学徒。后得政府助学金就读于伦敦海布莱师范学院。

大学毕业后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香港,就任圣保国书院院长。两年后受聘任北京同文书馆英语教习,清同治四年(1865年)转任上海英华学堂校长,并主编字林洋行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 。同治七年(1868年),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达28年,编译《西国近书汇编》 。清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三日(1876年2月17日)创办格致书院,自费创刊科学杂志《格致汇编》, 所载多为科学常识,带有新闻性,设有"互相问答"一栏,从创刊号至停刊,差不多期期都有,共刊出了322条,交流了五百个问题。光绪三年(1877年)被举为上海益智书会干事,从事科学普及工作。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去美国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文学语言教授,后加入美国籍。

清政府曾授予三品官衔和勋章。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西方书籍129部(绝大多数为科学技术性质),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

(完)

留言(16条)

徐寿,华蘅芳,好熟悉的名字啊,竟一时想不起从前在哪儿看到过了~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这两个名字
他们了不起阿,特别是那些名词的翻译,奠定了我们现在思考,学习的基石

钦佩得五体投地.....中国的脊梁啊!

你的N73拍的很清楚了:)

我是学工科,做技术的,感觉他们就是我的祖师爷啊.
淡泊名利,不涉宦途.是什么引领他们走向巅峰的呢?不是名不是利,为的是,那浓厚的兴趣和悠悠爱国心.我们能做到吗?我们身处的环境能让我们做到吗?

"今天通用的很多科学名词,都是翻译馆最初定下来的。"
这句话,应该粗体字一下——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的普遍看法是,很多这方面的专有名词都是日本翻译,然后传入。其实最早日本从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买了很大一批的科学书籍回去,之后这些名词又被"出口转内销"回来了。
但是国内的相关书籍很少有人考证过这方面,唯一我看到的还是一个意大利人写的——他在查阅了梵蒂冈的图书馆后,给出了这么以上的这么个结论。
因为是3年多年看的东西,细节记得不清了,阮老师如果有兴趣时间,也许可以再找找看。只希望我们不要再老是认为,很多词都是日本发明的就好。

谢谢。这些前辈和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样,都是民族脊梁。

http://www.fengdingcn.org/blog/20080729/deng-jiaxian.html

好文章,佩服阮兄研究的态度!

确实不错,这些人都是我们后辈小生的楷模,值得敬仰。

前辈学人,令人景仰。

想问一下阮前辈: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虽说不健康)照理工作缺口应该很大啊?
为什么每年(如2008年)城镇所须就业的人数是所有工作的两倍?
从整体上看:工作总数大大少于就业人数
是人太多了吗?还是企业增效减员+许多行业不放开 造成的?
关于就业情况与经济的关系,如有时间,能否做一简单说明?
困惑中,亟待指点!谢谢啦!

Yen Fu (1954-1921) a Fukienese was sent to Englan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to learn naval affairs. On his return to China He was given teaching post in the North Ocean naval academy but never had real power in the navy.

He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translate books which he believed would inspire the Chinese to make China wealthy and strong. Books he translated includes JS Mill's 'On Liberty", Huxley's "Evolution and ethics", Adam smith's 'Wealth of the Nations", Books on Law, logic, etc by other writers. He believed that knowledge on law , liberty, economics, logic, soc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s, would make China Strong and wealthy. Hu shih changed his name to Shih after reading the book on evloution.

一直在找徐寿,华衡芳两位先生的传记。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553988/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553990

请问阮兄当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有位叫蔡錫齡(翻译《喇叭吹法》一书)的有无资料可查?祈盼提供线索。谢谢!
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是在《世界博览》上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的
过来一看
很好
有意义

I have over 100 copies of 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Most of these are in excellent conditions. Anyone interested in purchasing? I can provide the titles. please send emails if interested.

关注有关周达先生的信息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