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福特总督(William Bradford)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6年7月30日

bg060730_1.jpg

说起美国人的祖先,一般人都会说是"五月花"号(Mayflower)。威廉·布莱福特(William Bradford)就是"五月花"号上的领导者,《五月花号公约》的主要起草人,后来成为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总督。现在,美国的第二号节日"感恩节"就是由他提出来的。

威廉·布莱福特有写日记的习惯。在他的日记上,详细记载了五月花号的航行、登陆后的第一个冬天、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建立。在他死后,他的日记一度湮没,直到20世纪才以《普利茅斯垦殖记》(Of Plymouth Plantation)为名完整出版。可想而知,这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威廉·布莱福特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但是他的英语与后者完全不同,非常简明清晰,根本不像17世纪的英语。后人一致认为是非常优秀的散文作品。因此,他也许可以被看成是历史上第一个美国作家。

下面是我翻译的一段摘录,关于五月花号登陆后的情景。

Being thus arrived in a good harbor, and brought safe to land, they fell upon their knees and blessed the God of Heaven who had brought them over the fast and furious ocean, and delivered them from all the perils and miseries thereof, again to set their feet on the firm and stable earth, their proper element.

就这样,他们到了一个良好的港湾,安全地登陆了。他们跪下,感谢上帝保佑他们顺利渡过了海洋,不再遭受危险和苦难,重新让他们站在坚实的土地上,这才是属于他们的环境。......

But here I cannot but stay and make a pause, and stand half amazed at this poor people's present condition; and so I think will the reader, too, when he well considers the same. Being thus passed the vast ocean, and a sea of troubles before in their preparation..., they had now no friends to welcome them nor inns to entertain or refresh their weatherbeaten bodies; no houses or much less towns to repair to, to seek for succor....the barbarians showed them no small kindness in refreshing them, but these savage barbarians, when they met with them (as after will appear) were readier to fill their sides full of arrows than otherwise. And for the season it was winter, and they know that the winters of that country know them to be sharp and violent, and subject to cruel and fierce storms, dangerous to travel to known places, much more to search an unknown coast. Besides, what could they see but a hideous and desolate wilderness, full of wild beasts and wild men--and what multitudes there might be of them they knew not.

这里,我忍不住想打断一会,这些可怜的人们现在的处境令我震惊。我想如果读者看到我所看的,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虽然已经历经重重磨难,渡过了茫茫海洋,......但是现在既没有朋友来迎接他们,也没有小酒馆来款待或为他们洗去一路风尘,没有房子,更没有镇子,无法栖息,也没有帮助。野蛮人对他们没有丝毫欢迎,迎接他们的除了弓箭没有其他。眼下正是冬天,他们知道这里的冬天十分严酷,会有可怕的暴风雪,外出非常危险,根本不可能再去探寻其他地方。他们所见的只是一片危险而无人烟的荒野,充满了野兽和野人,而且不知道数量多少倍于自己。

更多英语节选,请点击此处

===================================

附:

此书已有中译。下面是中译本序言。

布来福特《五月花号公约签订始末》中译本序言

  正如托克维尔所言,考查一个民族的成长,应当追溯它的过去,应当考察它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时期,应当观察外界投在他还不明亮的心智镜子上的初影,应当考虑他最初目击的事物,应当听一听唤醒他启动沉睡的思维能力的最初话语,最后,还应当看一看显示他顽强性的最初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支配他一生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I】 一句话,要回到起源和开端。然而,模仿卢梭和维科的口吻,托克维尔认为,由于年代的久远,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童年已经无从查考,因为时间已使其摇篮时期蒙上一层乌云,而无知和傲慢又用一些离奇传说把它包围起来,致使其真面目无从得见。但托克维尔认为,美国似乎是一个例外,因为它是唯一可以使人看清它的社会的自然成长历程的国家。【II】 尽管严格说来,美国并没有自然意义上的起源或童年,它不是自然而然、土生土长的有机政治体。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拥有一个清晰可辨的非自然的起源和开端。在《论美国民主》中,托克维尔将这一起源和开端追溯到了1620年。【III】 这一年,一批避居荷兰的英国清教徒或者说"朝圣客",乘坐"五月花"号木船来到北美,登陆前,他们在船上经过反复讨论,集体起草并签订了一份公约,以规范他们以后的垦殖生活和集体事宜,此即后人所谓的"五月花号公约"。

  关于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始末,最权威的历史记载莫过于威廉·布莱福特(William Bradford,1590-1657)的《普利茅斯垦殖记》(William Bradford, Of Plymouth Plantation:1620-1647)。作者布莱福特本人即是乘坐"五月花"号从荷兰辗转英国、最后于1620年抵达北美垦殖的第一批朝圣客。他于1621年接替死去的卡佛先生成为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掌舵人,此后连选连任(每年选举一次)不少于30次,统治这个殖民地长达三十年之久,可谓德高望重。这本书的权威性及其价值可见一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托克维尔19世纪三十年代游历美国并撰写其不朽名篇《论美国民主》时,其关于新英格兰朝圣客以及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的大段引述却出自当时广为流传的另外一本书,即默顿(Nathaniel Morton)的《新英格兰回忆录》(New England's Memorial, Cambridge, 1669),而没有引用更为权威的威廉·布莱福特的《普利茅斯垦殖记》。为了弄清这一蹊跷,我们需要简单交代一下这本史书本身的历史。【IV】

  布莱福特这本书原来用牛皮纸装订而成,长十一又二分之一英寸,宽七又四分之三英寸,大约有270页。页码由布拉福特本人标注,但非常不精确。种种迹象表明,这本书原来并非是为了公开出版而写,作者只是想把它作为一部家族史传之自己的后代,使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世和父辈们的奋斗历程。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在其他亲人和朋友圈子中的广泛传阅,成为他们撰写北美早期殖民地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比如,老布拉福特的外甥默顿(Nathaniel Morton)正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写成了后来流传甚广的《新英格兰回忆录》,这也几乎是有关新英格兰殖民历史的最早出版物,托克维尔在研究新英格兰历史或者说美国的起源时最为倚重的就是这本书。在《论美国民主》中,他还几乎全文抄录了"五月花号公约"的全部内容。然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约1780年左右,这本书在英军入侵波士顿时从一个教会图书馆不翼而飞,再无踪迹。几十年后,由于偶然的机缘,人们在英国伦敦主教的教会图书馆中重新发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如何从波士顿辗转来到英国伦敦的,有很多猜测和说法,但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在英军入侵波士顿期间,这本书作为战利品被掳至英国,一度几乎流落民间,后被一位识货的伦敦主教收藏,但没有予以编目,束之高阁。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索书运动就此展开。最后,又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外交和法律的努力,甚至惊动了两国的各级政要和英国女王后,这本书才于1897年由一个宗教法庭判给美国,并于同年由卸任的美国驻英国大使亲自护送回国,并在马萨诸塞州的州府波士顿举行了了极为隆重的庆祝仪式。在美国这个重视实务、少有文人的酸腐气的政治民族,这本书获得如此高的礼遇确为罕见,因为这事关美国的童年或者说起源。如今,这本书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州立图书馆中。

  关于美国的立国基础,从这本小书中可略见一斑,其中最主要是就是宗教和商业。关于美国的宗教基础,德国的兰克以及美国的史学之父班克罗夫特都认为,加尔文才是美国的真正国父。其立论基础当然是基于美国早期新英格兰地区的殖民活动及其清教主义的宗教背景,正如本书栩栩如生地描述的那样。托克维尔更是认为,加尔文的清教主义不仅是一种宗教理论,更是一种政治理论,其中最具实质重要性的乃是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约法观念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民主的观念、习惯和操作规程。

  此外,除了这种宗教动机,商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五月花上的这批殖民团来说,他们赴北美弗吉尼亚地界垦殖原本是经过英国伦敦一家名为"弗吉尼亚公司"的授权,而且与之签订有严格、详细的经济和约,规定了彼此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当乘客们抵达北美时,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五月花号航船驶出了弗吉尼亚的地界,这一意外在船上的乘客中引发了争执和骚乱。因为,船上不仅有原来避居荷兰来顿的虔诚的清教徒,而且也有一些所谓的"陌生人",相比之下,他们来北美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讨一口饭吃,至于宗教上的追求,则非常淡漠,智识和道德水准也不及那些从荷兰辗转来北美的英国清教徒或"朝圣客"们。很显然,由于这一新的情况,他们原来与"弗吉尼亚公司"所签订的和约的效力就成了问题,因为他们当时所处的位置已经偏离出既定目的地几百英里。此外,船上的一些没有宗教追求的"陌生人"乃是原子式的个体,并不隶属于从荷兰社区来的那批朝圣团体,从而也不受这一避居荷兰的英国宗教团契及其约法习惯的管辖。也就是说,当五月花号航行至北美即将登陆时,他们面临着解体的危险,因为无论是与英国"弗吉尼亚公司"之间的经济和约,还是与上帝之间的宗教约法传统和习惯都不再有规范的效力。或者说,他们处于霍布斯所说的自然状态。然而,如果他们登陆后各自作鸟兽散,不能结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以共度难关,他们就无法在严寒、贫瘠的北美大陆生存下来。于是,经过反复和郑重的讨论协商,他们在船舱中签署了一份公约,此即后人所称的"五月花号公约",并以此结成了一个世俗的公民政治体,成为美国政体发展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后人关于五月花号公约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或保守,或激进,不同的激情、党派和意识形态为它涂抹上了不同的色彩。于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五月花号公约逐渐成为美国立国的传奇和神话,有关它的种种臆想使人犹如置身于霍布斯所谓的"黑暗王国"之中,无缘识其真面目。然而,也有一些非常有意义的解释,其中之一是由一位名叫麦克劳林(Andrew C. MaLaughlin)的著名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五月花号公约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海洋法"。【V】 他提醒我们注意第11章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提示:"公约签订后,他们推举或者说确认让约翰•卡弗先生充任他们的第一任总督"。根据这位声誉卓著的学者,这句话中的"确认"这一说法,向我们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五月花号从英国起航进行横跨大西洋这一航程时,按照古老的"海洋法"的习俗,乘客们还临时签订有一个临时的公约并组成了一个临时的管理组织或者说政府,以负责应对航行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当他们由于驶出弗吉尼亚的地界、从而在登陆后有可能陷入各自为政的自然状态时,这一海上的公约或者政府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又被转移到陆地上继续发生效力。这可以说是一个陆地的海洋化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陆地变形为海洋的过程。为此,麦克劳林引证了发生于1509年汉莎船上的一则珍贵的史实,它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十分古老的"海洋法"【VI】 :

  【我们从里加出发,鼓满风帆全力行驶。半天之后,来自吕贝克的船长舒尔茨先生依照风俗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向我们作如下的例行讲话:"此时此刻,我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和各种自然元素手里,鉴于这一事实,每个人与其同伴都是平等的,而不论其姓甚名谁,来自何方。在这次旅途中,由于我们将面临突然而至的各种危险,暴风雨,海盗,深海中的怪兽,等等,因此,如果没有严格的政府,我们就无法航行。有鉴于此,我万分郑重地告诫并敦促在场的所有人以及每一个人,让我们先来聆听《圣经》中上帝的话语,然后我们坚定不移地借助祈祷和赞美诗来到上帝面前,他将为我们带来一路顺风和美好的旅程。然后,根据习惯的海洋法,我们要着手由最审慎的人规定和组建一个政府;或许谁也不会拒绝承担这种海洋法所要求的职责,但是,他必须作好准备去严格地执行它,一视同仁,不得法外开恩,尽管某些人认为自己应该在生命终结的那个可怕时刻由上帝来作审断。为此,他要忠于职守,毫不退缩,一刻也不得懈怠疏忽。"


  接下来就开始了祈祷;然后,经过全体同意,我前面提到的那位船长选举一位名叫迪特利希·芬格、来自里加的公民为我们的仲裁者,紧接着他又挑选了四个助手。最后,为了更好地肩负起这一职责,他又挑选了两个诉讼代理人,一个巡夜人,一个文书,一个遗嘱执行人,一个宪兵司令及两名手下。我们的政府就这样组成了,然后开始宣读成文的海洋法,以使大家遵守。在此,我仅摘出其中的几个规条如下:

第四,值夜人谨防在当值过程中睡着,否则,根据海洋法应受以下惩处,将其拖到船下,在海里拖行,但这一规条应视不同的人予以解释;

第六,任何人不得在船上制造骚乱,违者以海洋法惩处,即拖到船下,在海里拖行,但要视其不同的情境和人而定;

第九,任何人上船后不得在愤怒中拔出刀剑对付另外一个人,不论刀剑是长还是短,皆由海洋法予以惩处......

  当我们离吕贝克境内的特拉门德港还有半天的航程时,那位船长根据风俗开始结帐,然后那位被选举出来的仲裁者作如下卸任演说:

  "这些日子里,无论在船上发生过什么,每个人都应该谅解他的同伴,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让它们随风而去,我本人也很乐意这样做;因为,无论我和我的助手们曾给大家带来过什么不便,那都是为了审判和正义的需要而必须做的。因此,我恳求大家和每一个人,看在我们所做出的诚实的审判的份儿上,让我们每个人丢掉对其他人所可能有过的敌意,并且发誓不再以恶意的态度回想那些往事。然而,如果任何人认为任何事判决不公,他就尽管放言直说,趁我们现在还可以讨论它;就我本人而言,我将竭尽全力澄清有关争端,不留任何遗憾。否则,他可遵循那个从远古时代流传至今的风俗,尽可向特拉门德港的地方当局提起诉讼,在日落前讨回自己的公道。希望上帝此时能够听到我的表白,在我未来的航程里继续赐予我好运,健康,以及其他福祉;与此同时,我也真诚地祝愿所有的人得到这些恩赐。"

  然后所有的人都拿起盐和面包,以示真诚的宽恕与和解。】

  在罗马民族史诗《埃涅阿斯纪》中,当罗马始祖埃涅埃斯弃船登陆开始其建城伟业之时,他的船队在神意的干预下被火付之一炬。如果说这一事件象征着一个曾经深受海神波塞东护佑的民族由于战败必须经历一场从海洋到陆地的变形才能获得重生的话,那么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这一事件在自然元素意义上的象征却是恰好相反。至于这种曾经悄无声息地飘荡在晦暗不明的海洋上、直到五月花号航船的出现才得以发扬光大的"海洋法"源于何时何地,后人再也弄不清楚了。它的起源也许是出于某种自然的本能,比如惧怕死亡的激情,或许是出于某种诗意的想象和传统,如挪亚方舟的传说以及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间的约法传统 。【VII】值得注意的是,布拉福特晚年时在其编年史的扉页上添加的一个短短的"绪言",它用希伯来语写成,后人称其为"希伯来绪言"。【VIII】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虽然我已经步入老年,但我仍然十分渴望用我自己的眼睛阅读用最古老和神圣的语言写成的东西,里面不仅有上帝的律法和奇迹,还记载了上帝和天使说给远古长老门的话,也有赐给造物的名。其中之精髓我虽然不能悉数领会,但我仍然能够从远处瞥见一二,就像摩西从远处瞥见迦南地一样。"由此可见,布拉福特内心深处曾以摩西自况,而五月花公约的立法行动与旧约中的约法传统实在是血脉相连。

  犹太人的先知摩西在进入上帝应许之地迦南之前就死去了,而布拉福特身前也没有看到美国的诞生,余下的事业要由犹太人的总司令约书亚和他的战友们(华盛顿、汉密尔顿等等)来完成了。汉密尔顿将军在《联邦党人文集》的第一篇第一段里所提出的美国"例外论"无论是在修辞风格上还是在实质内容上都承继了犹太人的"选民"观念以及作为其实质内容的约法传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五月花公约这一立法行动乃是《圣经》创世记开篇中所说的"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的最好注脚,从而也是洛克所说的"太初有美洲"的最好注脚。基于此,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霍布斯在《利维坦》结尾处所流露出的对于那个所谓的"罗马幽灵"的恐惧 【IX】:被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女王驱赶出境的罗马的幽灵,在中国、日本和印度等贫瘠的"无水之地上来往传道;但谁又能说他们将来不会回来,甚至带回一群比自己更恶的鬼来,进到这打扫干净的屋子里并住在这里,使这儿最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呢?"

  最后,十分感谢复旦大学王军伟博士能够欣然承担此书的翻译工作,正是他的敬业精神和无比传神的译笔,这本谦卑质朴、古意盎然的小书才得以与中文读者见面。

                            林国基


                           2006年3月


                           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注释:

【I】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二章,页11,北京:商务印书馆。

【II】前揭书,页31。

【III】前揭书,页38-39。

【IV】参由Samuel Eliot Morison编辑的标准版本《普利茅斯垦殖记:1620-1647》(纽约:Alfred A. Knopf出版社,1966年)的前言。

【V】Andrew C. Mclaughlin, 《美国宪政的根基》(The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纽约大学出版社,1932年,第一章。

【VI】这篇珍贵的文献原载《法兰克福古日尔曼文史档案》(Frankfurtisches Archiv fuer Aeltere deutsche Literatur und Geschichte)第二卷,后收入英文本《中世纪宝典》(A Mediaeval Garner: Documents From the Four Centuries Preceding the Reformation, selected,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G. G. Coulton, London: Constable Company LTD, 1910, p156-158)。这一史料乃是一位名叫T.D.Wunderer的先生所撰的海上游记,它生动详尽地记载了一项古老的海上风俗或者说"海洋法"。这一旅行发生于1509年,航程从里加至特拉门德港,为期区区数日,然其中所述之"海洋法"却是传之久远,无从稽考矣。

【VII】这两者在霍布斯所构想的"利维坦"这一海洋帝国蓝图中得以完美的结合。

【VIII】Isidore S. Meyer, "The Hebrew Preface to Bradford's History," American Jewish Historical Society Publications,No. XXXVIII Part 4(June 1949).

【IX】霍布斯,《利维坦》,第四部分,第47章,页567,北京:商务印书馆。


------------------------

【美】威廉•布莱福特,《五月花号公约签订始末》,王军伟译,林国基序

上海三联书店,2006

上海六点文化传播

海国图志系列从书

留言(1条)

HI,William Bradford在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课文P5里面提到他是PLYMOUTH的第一位总督. the first governor of Plymouth.但是我查其他资料,好象并不对. WIKIPEDIA里面讲到:and was elected thirty times to be the Governor after John Carver died. 对于这一点,不知道您能否指点迷津? 非常感谢。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